品管圈理念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应用的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feng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高职护理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护理学基础》课程是连接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桥梁,是护生今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为护理对象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有效的医疗护理措施的重要保障[1],在护理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健康的需求,护士的专业素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而护士专业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教学模式的改革成效[2]。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实用型高素质护理人才,如何去构建适合现代护理模式需求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护理学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是需要每位护理教师去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品管圈概述
  品管圈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50年和1954年分别在Deming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和Juran教授的质量管理课程提出来的,其全称为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品管圈活动起源于1962年,日本石川馨博士首次将其运用于持续改进企业质量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3]。
  二、品管圈的应用现状
  我国品管圈活动始于1978年,目前在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等方面均取得较好效果,但尚未广泛推行[6]。品管圈活动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尚属于萌芽阶段。
  (一)在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品管圈活动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成金焕等[7]研究显示,在产房医护人员中开展品管圈后,加强了医护人员的洗手认知,显著增强了员工的自律性,员工洗手率、洗手合格率及正确率均有明显提升,从而使洗手依从性维持在一个高标准的层面,同时,圈内成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王春英等[8]、吴毓新等[9]研究也显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ICU医务人员洗手的正确率和护工洗手的依从性。此外,吴晓霞等[10]研究发现,通过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老年患者鼻饲管非计划性拔管率,而且提升了全体圈员对品管圈的认识、运用能力和制度执行力,有利于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服务。孙莉等[11]研究发现,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可以有效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且提高了住院患者术前宣教的知晓率;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实现了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的持续改进,促进了护理团队的文化建设。
  此外,品管圈活動还被应用于基础护理、手术患者运送、饮食管理、健康宣教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可见品管圈活动是持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
  (二)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目前较多的是用于提升临床护理教育的质量。黄美清等[12]在临床带教老师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其带教意识及带教能力都得以增强,护生对总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由89.6%上升到94.2%,提升了带教效果。杜杏利等[13]将品管圈活动运用于骨科低年资护士培训和教育中,结果显示,与常规组相比,品管圈组的专科理论与操作成绩有所提高,且患者满意度也有显著提升,形成良性互动,取得良好效果。黄潇湘[14]通过在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因业务水平差、医护沟通不到位、疏忽大意等原因造成的差错得到大大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远低于活动前。袁琦等[15]研究发现,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理论考试合格率由52.6%提高到100%,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于品管圈在学校的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石镁虹等[16]研究发现,在《护理研究》课程中开展品管圈活动,QCC组护生科研能力总体高于非QCC组护生,表现在护理研究知识的运用程度高,经常参加护理科研活动的比例高,在论文发表数量及质量、课题项目立项方面均要优于非QCC组学生。彭鹏等[17]在儿科护理技能教学中融合品管圈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结果显示将品管圈理念应用与教学中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感状态、达成状态均有所提高。赵君环等[18]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发现品管圈活动组学生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学习能力成绩均优于非品管圈活动组学生。
  (三)品管圈理念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应用的探讨
  基于品管圈理念的《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将进行以下改革:1.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首先教师要较好地把握学习内容和品管圈理念,在选定学习内容后将其分解为不同的小任务,再分别布置给各品管圈,各品管圈圈长再进行分工,结合圈员的特长布置相应学习任务。通过品管圈活动,不仅可以让每个圈员在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过程中掌握知识,还可以促进圈内成员相互讨论相互交流、集思广益,促使学生形成团队意识,并且同时锻炼其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也能充分利用护理团队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去解决问题。2.自主学习,合作共赢。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学习所需的资料将不再局限于教材,他们将更多地去查阅相关文献、与教师和圈内成员交流,不断学习护理新理念和新进展,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共赢。让圈员在原有基础上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3.采取综合考评方式。一方面,教师和其他品管圈小组要依据考评表对品管圈内学生的发言和表现进行整体评估;另一方面,品管圈内同学之间也要进行相互督促、相互评价,促进共同进步。这种综合考评方式能让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接受和提高,培养学生建立以解决课堂问题的思维指向及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圈内合作意识,从而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技能教学;同时,教师应对整个品管圈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在课堂中不仅要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正確的学习方法,使其逐步提升临床思维,为临床护理工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欣,张颖,刘微,等. 对不同学习阶段护理本科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需求的调查[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05): 496-498.   [2] 桑东青. “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01): 78-79.
  [3] 张幸国,赵青威,李盈,等. 品管圈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Z]. 中国湖南长沙:20097.
  [4] Wang L R,Wang Y,Lou Y,et al. The rol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in sustained improvement of medical quality[J]. Springerplus, 2013, 2(1): 141.
  [5] 伍勇軍. 品管圈操作实务与案例[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53-59.
  [6] 刘婷芳,刘勇. 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7] 成金焕,温穗文,陈俊凯,等. 品管圈对提高产房医护人员工作前后洗手依从性的效果[J]. 广东医学, 2012(16): 2532-2534.
  [8] 王春英,黄淑群,房君,等. 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ICU医务人员洗手正确率[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10): 2408-2409.
  [9] 吴毓新,林晨毅,陆烨,等. 应用品管圈活动提升医院ICU护工洗手依从性[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12): 2554-2556.
  [10] 吴晓霞,董敏,吴玲燕.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鼻饲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效果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 2012(18): 1649-1651.
  [11] 孙莉,尹安春.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實践与探索[J]. 医学与哲学(B), 2013(08): 94-97.
  [12] 黄美清,陈玉英,林平顺. 通过品质圈活动提高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J]. 现代护理, 2007, 3(13): 235.
  [13] 杜杏利,詹雪,吴明珑,等. 品管圈活动在骨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实践[J]. 护理学杂志, 2013(18): 73-75.
  [14] 黄潇湘. 品管圈活动降低低年资护士差错发生率的效果[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10): 59-61.
  [15] 袁琦,黄燕.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理理论水平[J]. 护理研究, 2010(19): 1761-1762.
  [16] 石镁虹,章桦,肖建磊,等.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5(19): 2386-2388.
  [17] 彭鹏,赵萍. 品管圈活动在儿科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医技杂志, 2014(02): 196-197.
  [18] 赵君环吕晶冯学华.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校外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开始普遍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计量的标准,以选课制为基础,用学分评定学生的学习,并评价学生完成学业情况的一种现代教学管理的制度。医学院校的学分制通常以选课制为基础,学分制符合学生个性和心灵发展的需求,实施学分制能使学科结构得到优化,一定程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开拓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本文分析了学分制的特点,针对医学院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问题,提出
本实验采用传统固相烧结工艺制备了SmFe1-xMnxO3(x=0,0.1,0.2,0.3)多铁陶瓷样品,研究不同含量的Mn掺杂对样品的微观结构、以及磁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谱显示样品均已形成简单钙钛矿相,磁性能测量结果显示掺杂后样品的磁滞回线形状发生明显改变并且饱和磁化强度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而减小。样品的磁转变温度随着掺杂量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人们对钙钛矿型 ABO3 氧化物的结构特征、电磁性质
期刊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属于地区开展经济发展的潜力型资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区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其发展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应针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发展,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才能确保两者有效可持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可提高教育竞争力也可对地区经济发展进行推动,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地区经济;适应性  项目名称:吉林省
摘要:中医全球化趋势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是也对中医教育提出了许多挑战。本文则主要从中医教育在中医生专业教育和对外交流能力培养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医全球化对中医教育的挑战。  关键词:中医全球化;中医教育;挑战  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优秀教学团队资助。项目编号:111005353510100/012  G206;R2-0  自中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医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生产条件下,水资源可供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用水的能力。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揭示水资源与区域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深入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校利用计算机辅助各学科进行教学,对计算机教学设施的配备与老师掌握计算机技术方法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英语语言辅助测试,不仅给教师们带来了不同的体验,也呈现了诸多优势,降低了英语语言测试过程中的人力资本投入与资金投入,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无可避免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學;英语;语言
摘要:设计表现技法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中的一门实践课程,是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艺术设计成果图形转化的相关知识,也是能有效地将思维概念“物化”转变的关键,因此,实践操作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形态,将该课程微课化,不仅能详细地展现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还可以展现知识的重难点。本文以设计表现技法为例,探讨微课技术在设计表现技法课程中的应用,以提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微课
《高级英语》是高年级英语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之一,高级英语课程旨在通过技能语言的综合训练,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语言修辞、篇章分析和写作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文化的理解,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锻炼即席发言,连贯表达,辩论,演讲等技巧和能力。然而现实的教学实际情况与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如何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好词汇,如何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高级英语的积极性,便成了
期刊
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是云南省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思茅地区,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材质优良、松脂产量高等特点。以大面积纯林或针阔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