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在学习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学生群体我们称之为学困生。学困生不仅会影响其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会限制教师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如何能有效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思维方式,促进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是当前教师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应该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更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深入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本文将通过分析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探索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策略
学困生是指在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学生群体,他们普遍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未能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学困生的形成主要受到了自身原因与外界因素的双重影响,每个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也会有差异性。在教育改革工作中,教师应致力于促进班级管理理念与方法上的转变,使其更加符合学困生的心理与个性特点,无论是智力因素型还是非智力因素型的学困生,教师应遵循严格的刚性管理与厚爱的柔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学困生的类型分析
1、文化基础薄弱
这一类学生大多是从低年级开始,基础就没有打牢,导致不想读书。刚接管这个班级时,学生小王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他上课时目光呆滞,下课却活跃异常,考试时空白一片,作业胡写乱画,经过耐心询问我才知道,父母对他的学业已不抱希望,他自己也没有目标,每天得过且过。
2、缺乏进取心,动力不足
在“學困生”中间有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智力超常、思维敏捷、成绩中上,但遇上背诵、默写的题目就一塌糊涂,然而不管多难的数学题,他们只要认真思考却总能找到答案,这种学生是属于典型的自身动力不足。班上学生小李,各科考试总能考到及格以上,但几次交谈却不见进步。翻看他的试卷发现,作文,背诵默写的部分只有几分,别的需要理解的部分分数却挺高,后来我发现他是不愿意写作文,不愿意背诵,对成绩也没有太高的追求。
3、沉迷手机网络游戏
手机是与父母联系的工具,同时也使学生对它产生无尽的依赖,学生沉迷在手机的世界里,他们渴望着认识新鲜的事物,却不懂辨识,在游戏里寻找存在感。班里的小宇,成绩中等,突然有一天不来上学了,天天在家玩游戏,拒绝学习。
二、班级管理中对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优化师生关系。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教师往往扮演着比较权威甚至是管理者的角色,让学生产生距离感,而实际上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令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从而增强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他们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就区别对待,老师需要让学生感受到公平与公正,在班级管理中多用微笑感染学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刻板印象,使其放下心理戒备,在宽松的环境中提升学习水平。了解了小王的情况后,我加强了与小王的沟通交流,了解他在生活、学习和情感中遇到的问题,以朋友的姿态和他聊天,帮助他打开心扉,说出自身的真实想法。结合他体育素质特别出众的条件,我鼓励他报考体育特长,帮助他树立目标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请体育老师协助系统训练,提高他学习的信心,最终他考上了重点高中的体育特长班。
2、培养学习兴趣。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普遍较低,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才能增强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很低。教师应加强课堂上的沟通与互动,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加强对学困生的表扬,肯定他们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提升自我的意志力。比如小李,他十分聪明,喜欢思考,理解能力强,一方面我不断挖掘他的优势,给予表扬和鼓励,另一方面通过激发他的斗志,激励他寻找班里要超越的对象,引导他制定短、中期学习目标。有了进取心和追赶同学的动力,小李的学习态度更端正了,对抵触的学习内容也积极投入,成绩得到全方位提高。
3、实施情感教育。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该学段学生的心理较为敏感,思想波动较大。若教师对学困生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教育效果不仅不明显甚至会适得其反;此外,学困生的专注点往往不能长时间集中在学习上,行为习惯表现散漫,因此对于学困生的教育往往需要更多的耐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触动学生的内心。采用情感教育的方式,则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关爱,在爱的环境中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作出改正。比如小宇,沉迷游戏,不来上学,我并没有对他进行埋怨和指责,而是用宽容和尊重的态度鼓励他,使他意识到老师并未放弃他,让他清楚认识到游戏的危害,学习的重要性,使其明白老师和家长的良苦用心,从而树立目标,努力学习。
4、开展家校合作。在学困生的转化中,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还应该结合家庭教育增强工作实效性,真正从学生的发展现状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应该做好相应的调查工作,对不同学困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与学生家长交流教育经验,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差异性表现,并找到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应该引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使其能够积极配合班级管理工作,与教师达成共识,在教育与管理措施的制定中出谋划策,让学困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使其在学习中增添动力。学困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应该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建立长效机制,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充满信心。
结束语:
学生自身内在原因以及外界因素中的学校教育、家庭因素等,都会导致其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进而产生学困生这一群体,所以班级管理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应该促进学困生的逐渐转化,为其学习与生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管理实践工作中,应该通过优化师生关系、培养学习兴趣、实施情感教育、挖掘学生亮点、开展家校合作等途径,将学困生引入正确的发展轨道中,为其自我发展与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发雄.做好学困生转化帮扶工作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9(19).
广东省惠州市德威学校 516001
关键词: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策略
学困生是指在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学生群体,他们普遍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未能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学困生的形成主要受到了自身原因与外界因素的双重影响,每个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也会有差异性。在教育改革工作中,教师应致力于促进班级管理理念与方法上的转变,使其更加符合学困生的心理与个性特点,无论是智力因素型还是非智力因素型的学困生,教师应遵循严格的刚性管理与厚爱的柔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学困生的类型分析
1、文化基础薄弱
这一类学生大多是从低年级开始,基础就没有打牢,导致不想读书。刚接管这个班级时,学生小王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他上课时目光呆滞,下课却活跃异常,考试时空白一片,作业胡写乱画,经过耐心询问我才知道,父母对他的学业已不抱希望,他自己也没有目标,每天得过且过。
2、缺乏进取心,动力不足
在“學困生”中间有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智力超常、思维敏捷、成绩中上,但遇上背诵、默写的题目就一塌糊涂,然而不管多难的数学题,他们只要认真思考却总能找到答案,这种学生是属于典型的自身动力不足。班上学生小李,各科考试总能考到及格以上,但几次交谈却不见进步。翻看他的试卷发现,作文,背诵默写的部分只有几分,别的需要理解的部分分数却挺高,后来我发现他是不愿意写作文,不愿意背诵,对成绩也没有太高的追求。
3、沉迷手机网络游戏
手机是与父母联系的工具,同时也使学生对它产生无尽的依赖,学生沉迷在手机的世界里,他们渴望着认识新鲜的事物,却不懂辨识,在游戏里寻找存在感。班里的小宇,成绩中等,突然有一天不来上学了,天天在家玩游戏,拒绝学习。
二、班级管理中对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优化师生关系。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教师往往扮演着比较权威甚至是管理者的角色,让学生产生距离感,而实际上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令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从而增强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他们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就区别对待,老师需要让学生感受到公平与公正,在班级管理中多用微笑感染学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刻板印象,使其放下心理戒备,在宽松的环境中提升学习水平。了解了小王的情况后,我加强了与小王的沟通交流,了解他在生活、学习和情感中遇到的问题,以朋友的姿态和他聊天,帮助他打开心扉,说出自身的真实想法。结合他体育素质特别出众的条件,我鼓励他报考体育特长,帮助他树立目标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请体育老师协助系统训练,提高他学习的信心,最终他考上了重点高中的体育特长班。
2、培养学习兴趣。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普遍较低,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才能增强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很低。教师应加强课堂上的沟通与互动,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加强对学困生的表扬,肯定他们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提升自我的意志力。比如小李,他十分聪明,喜欢思考,理解能力强,一方面我不断挖掘他的优势,给予表扬和鼓励,另一方面通过激发他的斗志,激励他寻找班里要超越的对象,引导他制定短、中期学习目标。有了进取心和追赶同学的动力,小李的学习态度更端正了,对抵触的学习内容也积极投入,成绩得到全方位提高。
3、实施情感教育。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该学段学生的心理较为敏感,思想波动较大。若教师对学困生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教育效果不仅不明显甚至会适得其反;此外,学困生的专注点往往不能长时间集中在学习上,行为习惯表现散漫,因此对于学困生的教育往往需要更多的耐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触动学生的内心。采用情感教育的方式,则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关爱,在爱的环境中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作出改正。比如小宇,沉迷游戏,不来上学,我并没有对他进行埋怨和指责,而是用宽容和尊重的态度鼓励他,使他意识到老师并未放弃他,让他清楚认识到游戏的危害,学习的重要性,使其明白老师和家长的良苦用心,从而树立目标,努力学习。
4、开展家校合作。在学困生的转化中,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还应该结合家庭教育增强工作实效性,真正从学生的发展现状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应该做好相应的调查工作,对不同学困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与学生家长交流教育经验,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差异性表现,并找到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应该引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使其能够积极配合班级管理工作,与教师达成共识,在教育与管理措施的制定中出谋划策,让学困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使其在学习中增添动力。学困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应该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建立长效机制,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充满信心。
结束语:
学生自身内在原因以及外界因素中的学校教育、家庭因素等,都会导致其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进而产生学困生这一群体,所以班级管理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应该促进学困生的逐渐转化,为其学习与生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管理实践工作中,应该通过优化师生关系、培养学习兴趣、实施情感教育、挖掘学生亮点、开展家校合作等途径,将学困生引入正确的发展轨道中,为其自我发展与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发雄.做好学困生转化帮扶工作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9(19).
广东省惠州市德威学校 5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