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与学生建立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运用正确的方式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同时,也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与智慧,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重组、整合与加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中的知识激活,开发出适合的教学资源。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在平时就要做一个用“心”的人。
【案例描述】
‘Paper monkey’?(纸猴子) 这是哪个‘小家伙’呀!竟然将 ‘paper money’(纸币)写成了 ‘paper monkey’(纸猴子). 500年前,难道是用‘纸猴子’来买东西的!真是气死我了!噢,又是Roger,Roger可是我们班上的小‘皮猴子’,具有很强的个性。最近的学习态度可是不够好,语数外三科老师都找他谈过很多次了,家长也沟通过了,可是怎么一点效果都没有啊!是不是批评得太多了,逆反心理产生了,破礶子破摔了。我该跟他如何沟通,才能让他接受我们的意见、端正态度呢?!眼前却浮现出了他专心看课外书的样子。对了,为什么不试试用个故事?就用他作业中的错误编个故事讲给他听。有那么一点小小的灵感在我的脑中闪过!仔细看看 ‘monkey’与 ‘money’确实也容易混淆,他平时很爱读书,爱听故事,最近一个星期我们也一直在学习故事,要不我把他的这个错误编成个小故事吧,看看能不能引起他的重视?,我们一直在学习关于500年前人们的生活,我想把他和他的错误结合已学的知识整合成新的故事……
第二天一上课,我像往常一样告诉同学们我们要来学习一个新故事,大家并没有太兴奋(学生们以为是书上的故事,他们早就读过许多遍了)。‘500 hundred years ago, there was a boy named Roger.(一听到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叫Roger,他眼睛一亮,同学们的兴趣也来了。) He liked honey very much. One day, he asked his grandma for some paper money to buy some honey, but his grandma was too old to hear him clearly. ‘What? Paper monkeys?’ Grandma answered. ‘I can make some for you!’(有的同学笑了起来) ‘No, grandma! Paper money, not paper monkeys!’ Roger answered. ‘What? Paper donkeys?’ Grandma answered. ‘I can make some donkeys for you too!’ (同学们哈大笑了起来,眼睛还不时的看了看Roger, Roger也笑了起来)我继续讲着Roger yelled ‘No, Grandma! Paper money! Not paper donkey.’ ‘What?...’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我赶紧问“If you were Roger, what would you do? 同学们如果你是Roger,你会怎么做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给奶奶买个助听器’;‘500年前哪有助听器呀!’;‘写给奶奶看’;‘奶奶要是不识字怎么办呀!’;‘画一些纸币给奶奶看’……”
“你会怎么办呢,Roger?”我把目光转向了Roger.
“我会把他写下来。”
“好吧!现在就请你写一下。”
(他走到黑板前写了下来)
“P-a-p-e-r, m-o-n-k-e-y; 噢不对,应该是P-a-p-e-r, m-o-n-e-y”
“太棒了!你发现的好及时啊!要不然500年前的奶奶一定会给你好多只纸猴子的!”
“嘻嘻……我又不生活在500年前。”
看来,Roger 对这两个单词已经能分辨得很清楚了,同学们对这几个相近词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我趁热打铁,把抄写本发了下去,让同学们用这几个相近的词和最近学的句型编一个绕口令。本子发下去后,我仔细观察Roger, 他打开了本子,一下子就发现了划在上面的红圈圈(monkey—money),然后看了看我,会意的笑了。接下来,他认真的编着绕口令,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认真,似乎有几分明白了我的良苦用心!要知道我平时可不是一个怎么会幽默的教师!
很快,同学们陆续的将本子交了上来,效果很好,很多同学将几个相近的词结合本单元的重点句型都编了进去,且没有同學将几个形式相近的词写错的。Roger写得最好,他将自己的名字也编了进去——‘Roger paid for the paper monkey with some paper money; the paper monkey missed the paper donkey. But Roger didn’t have paper money to pay for the donkey; goodbye monkey, goodbye donkey.’现在想让他把“money”写成“monkey”都难喽!看到那工整的书写与理解的眼神,让我感到眼前豁然开朗了许多,原来与学生之间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沟通与交流。
虽然这节课我们没有完成教材上的故事,但这节课却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将本单元的知识做了一个很好的复习与巩固,也让我找到了一个新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渠道,对课堂教学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案例反思】
1.教师要用心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关注学生情感性资源的开发。 很庆幸当时我没有把Roger 叫过来狠狠的批一顿,要不然可能会是另一番景象。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整体人”的发展,关注学生情感性资源的开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与学生建立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間。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教师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学习活动的要求、学习过程的需要以及学生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 教师要用心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整合、开发教学资源
传统的教材观认为,教材的作用在于规范,即规范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这种教材观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都拘泥于教材;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将教材中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重新认识教材的本质和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不再是教学中唯一的“法定文化”,教材的功能逐渐由控制和规范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
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在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时刻关注课堂内外可能被忽视的、而实际上对课堂教学十分有益的一切细节,并做到恰当地加以利用。同时,要求教师也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与智慧,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重组、整合与加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中的知识激活,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只要我们在平时能够做到用“心”与就一定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摩擦出光亮的火花。沟通从“心”开始。
《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培养学生的情感列入课程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02年版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与学生建立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运用正确的方式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同时,也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与智慧,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重组、整合与加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中的知识激活,开发出适合的教学资源。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在平时就要做一个用“心”的人。
【案例描述】
‘Paper monkey’?(纸猴子) 这是哪个‘小家伙’呀!竟然将 ‘paper money’(纸币)写成了 ‘paper monkey’(纸猴子). 500年前,难道是用‘纸猴子’来买东西的!真是气死我了!噢,又是Roger,Roger可是我们班上的小‘皮猴子’,具有很强的个性。最近的学习态度可是不够好,语数外三科老师都找他谈过很多次了,家长也沟通过了,可是怎么一点效果都没有啊!是不是批评得太多了,逆反心理产生了,破礶子破摔了。我该跟他如何沟通,才能让他接受我们的意见、端正态度呢?!眼前却浮现出了他专心看课外书的样子。对了,为什么不试试用个故事?就用他作业中的错误编个故事讲给他听。有那么一点小小的灵感在我的脑中闪过!仔细看看 ‘monkey’与 ‘money’确实也容易混淆,他平时很爱读书,爱听故事,最近一个星期我们也一直在学习故事,要不我把他的这个错误编成个小故事吧,看看能不能引起他的重视?,我们一直在学习关于500年前人们的生活,我想把他和他的错误结合已学的知识整合成新的故事……
第二天一上课,我像往常一样告诉同学们我们要来学习一个新故事,大家并没有太兴奋(学生们以为是书上的故事,他们早就读过许多遍了)。‘500 hundred years ago, there was a boy named Roger.(一听到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叫Roger,他眼睛一亮,同学们的兴趣也来了。) He liked honey very much. One day, he asked his grandma for some paper money to buy some honey, but his grandma was too old to hear him clearly. ‘What? Paper monkeys?’ Grandma answered. ‘I can make some for you!’(有的同学笑了起来) ‘No, grandma! Paper money, not paper monkeys!’ Roger answered. ‘What? Paper donkeys?’ Grandma answered. ‘I can make some donkeys for you too!’ (同学们哈大笑了起来,眼睛还不时的看了看Roger, Roger也笑了起来)我继续讲着Roger yelled ‘No, Grandma! Paper money! Not paper donkey.’ ‘What?...’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我赶紧问“If you were Roger, what would you do? 同学们如果你是Roger,你会怎么做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给奶奶买个助听器’;‘500年前哪有助听器呀!’;‘写给奶奶看’;‘奶奶要是不识字怎么办呀!’;‘画一些纸币给奶奶看’……”
“你会怎么办呢,Roger?”我把目光转向了Roger.
“我会把他写下来。”
“好吧!现在就请你写一下。”
(他走到黑板前写了下来)
“P-a-p-e-r, m-o-n-k-e-y; 噢不对,应该是P-a-p-e-r, m-o-n-e-y”
“太棒了!你发现的好及时啊!要不然500年前的奶奶一定会给你好多只纸猴子的!”
“嘻嘻……我又不生活在500年前。”
看来,Roger 对这两个单词已经能分辨得很清楚了,同学们对这几个相近词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我趁热打铁,把抄写本发了下去,让同学们用这几个相近的词和最近学的句型编一个绕口令。本子发下去后,我仔细观察Roger, 他打开了本子,一下子就发现了划在上面的红圈圈(monkey—money),然后看了看我,会意的笑了。接下来,他认真的编着绕口令,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认真,似乎有几分明白了我的良苦用心!要知道我平时可不是一个怎么会幽默的教师!
很快,同学们陆续的将本子交了上来,效果很好,很多同学将几个相近的词结合本单元的重点句型都编了进去,且没有同學将几个形式相近的词写错的。Roger写得最好,他将自己的名字也编了进去——‘Roger paid for the paper monkey with some paper money; the paper monkey missed the paper donkey. But Roger didn’t have paper money to pay for the donkey; goodbye monkey, goodbye donkey.’现在想让他把“money”写成“monkey”都难喽!看到那工整的书写与理解的眼神,让我感到眼前豁然开朗了许多,原来与学生之间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沟通与交流。
虽然这节课我们没有完成教材上的故事,但这节课却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将本单元的知识做了一个很好的复习与巩固,也让我找到了一个新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渠道,对课堂教学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案例反思】
1.教师要用心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关注学生情感性资源的开发。 很庆幸当时我没有把Roger 叫过来狠狠的批一顿,要不然可能会是另一番景象。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整体人”的发展,关注学生情感性资源的开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与学生建立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間。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教师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学习活动的要求、学习过程的需要以及学生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 教师要用心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整合、开发教学资源
传统的教材观认为,教材的作用在于规范,即规范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这种教材观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都拘泥于教材;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将教材中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重新认识教材的本质和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不再是教学中唯一的“法定文化”,教材的功能逐渐由控制和规范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
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在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时刻关注课堂内外可能被忽视的、而实际上对课堂教学十分有益的一切细节,并做到恰当地加以利用。同时,要求教师也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与智慧,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重组、整合与加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中的知识激活,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只要我们在平时能够做到用“心”与就一定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摩擦出光亮的火花。沟通从“心”开始。
《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培养学生的情感列入课程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02年版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