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玛瑙是一种常见的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具有纹带构造的隐晶质石英岩玉。在其形成过程中,由于成岩环境、外界环境等因素产生的品种丰富多样。本文以玛瑙的形成,玛瑙文化发展,以及玛瑙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为爱好玛瑙的人们供了更多的理论帮助。
关键词:玛瑙;形成;文化;价值
一、玛瑙的概念及形成过程
1.玛瑙的概念
玛瑙也作码瑙、马瑙、马脑等,是玉髓类矿物的一种,经常是混有蛋白石和隐晶质石英的纹带状块体,硬度6.5-7度,比重2.65,色彩相当有层次。有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原形态三方晶系。常呈致密块状而形成各种构造,如乳房状、葡萄状、结核状等,常见的为同心圆构造。具有不同颜色构成的玉髓,通常有,绿、红、黄、褐,白等多种颜色。按图案和杂质可分为缟玛瑙、缠丝玛瑙、苔玛瑙、城堡玛瑙等。
2.玛瑙的形成过程
玛瑙的历史十分遥远,大约在一亿年以前,地下岩浆由于地壳的变动而大量喷出,熔岩冷却时,蒸气和其他气体形成气泡。气泡在岩石冻结时被封起来而形成许多洞孔。很久以后,洞孔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溶液凝结成硅胶。含铁岩石的可熔成份进入硅胶,最后二氧化硅结晶为玛瑙。因此,玛瑙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由于与水化二氧化硅(硅酸)交替而常重复成层。因其夹杂氧化金属,颜色可从极淡色以至暗色。用铁、钴、镍等盐类,任它们自然渗透于硅酸凝胶中,能人工制成”玛瑙”。
3.玛瑙的形状
常呈致密块状而形成各种构造,如乳房状、葡萄状、结核状等,常见的为同心圆构造。颜色不一,视其所含杂质种类及多寡而定,通常呈条带状、同心环状、云雾状或树枝状分布,以白色、灰色、棕色和红棕色为最常见,黑色、蓝色及其他颜色亦有。条痕白色或近白色。蜡状光泽,半透明至透明。贝壳状断口。也有不规则块状,近扁圆形、圆柱形。红色、橙红色至深红色及乳白色、灰白色。表面平坦光滑,玻璃光泽;有的较凹凸不平,蜡状光泽。体轻,质硬而脆,易击碎,断面可见到以受力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波纹,似贝壳状。
二、玛瑙文化的发展
1.玛瑙名字来历
古代蒙古人看到玛瑙的颜色和美丽的花纹很像马的脑子,就以为它是由马脑变成的石头,所以梵语称它为“马脑”。“玛瑙”早期被书写成“马脑”,最早见于后汉安世高所譯的《阿那邠邸七子经》一书。南北朝时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称:“马脑,梵云遏湿摩揭婆”、“色如马脑,故从彼名”。唐代高僧慧琳著《一切经音义》解释称:“‘阿湿缚’者,此云马也,‘揭波’者,脑也。”还有说法称,三国时期曹丕同父亲曹操北征乌桓,当地的人进贡玛瑙酒杯一只,曹丕见酒杯红似飞霞,晶莹剔透,便挥笔写下《马脑勒赋》,并在序中说:“马脑,玉属也,出西域,文理交错,有似马脑,故其方人固以名之。”
2.玛瑙的神话传说
玛瑙传说爱和美的女神阿佛洛狄,躺在树荫下熟睡时,她的儿子爱神厄洛斯,偷偷的把她闪闪发光的指甲剪下来,并欢天喜地拿着指甲飞上了天空。飞到空中的厄洛斯,一不小心把指甲弄掉了,而掉落到地上的指甲变成了石头,就是玛瑙。因此有人认为拥有玛瑙,可以强化爱情,调整自己与爱人之间的感情。在日本的神话中,玉祖栉明玉命献给天照大神的,就是一块月牙形的绿玛瑙,这也是日本三种神器之一。《太平广记》中亦有“玛瑙,鬼血所化也。”在罗马时代,玛瑙凹雕(阴雕玉)图章和戒指特别受人们的垂青。玛瑙是《圣经》中记载的“火之石”之一(《旧约》),给玛瑙增添了几分奇诡之色。
3.玛瑙文化发展
最早记载玛瑙的古籍是宋代文人杜绾所著的《云林石谱》,是这样描述的:“峡州宜都县产玛瑙石,外多沙泥积渍,凡击去粗表,纹理旋绕如刷丝,间有人物鸟兽云气之状。土人往往求售,博易于市。泗州盱眙县宝积山与招信县皆产玛瑙石,纹理奇怪,宣信间招信县令获一石于村民,大如升,其质甚白。既磨礲(译研磨)中有龙作蜿蜒盘屈之状,归贡内府(译朝廷里的皇帝)”。明代谷泰撰写的《博物要览》中写道“玛瑙非石非玉,自是一类。有红、白、黑3种,有纹如缠丝者。人以小者为玩好之物,大者研为器具……其中有人物、花鸟形者最贵重。中国现存最早的文物鉴定专著《格古要论》书成于洪武二十一年,书中记载“玛瑙多出北方,南蕃、西蕃亦有,非石非玉坚而且脆,快刀刮不动,凡看碗盏器皿要样范好,碾得薄不夹石者为佳,其中人物、鸟兽形者最佳”。
三、玛瑙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1.玛瑙收藏价值
古代玛瑙开采、加工生产力及其低下,玛瑙矿石硬度高、开采难度大,在没有电动工具的“砣锯时代”,有“一砣玛瑙一砣金”的说法。玛瑙形成本身具有极强偶然性,原石横切、竖切、斜切,多切少切哪怕是差一毫米,就会与玛瑙图案失之交臂,可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玛瑙质地坚硬、有胶质感、未染色、高温优化的,且象形度能得到大多数人认可和共鸣的玛瑙才是收藏佳品。欣赏象玛瑙就是对自己心灵的洗礼、冲击、震撼和共鸣过程,欣赏过程会会给欣赏者带来无比的心灵愉悦和满足。带来乐趣和未来的升值潜力是这个收藏的关键点。
2.玛瑙艺术价值
由于古代玛瑙能使人隐身的传说,使玛瑙几千年来倍受人们的推崇和爱戴。因为玛瑙美丽的外表和坚韧的质地,人们把她作成装饰品和实用品。玛瑙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玉石之一,玛瑙自古被视为美丽、幸福、吉祥、富贵的象征,因其兼具瑰丽、坚硬、稀有三大特征,从而荣膺“玉石”桂冠。阜新盛产玛瑙,不仅色泽丰富,纹理瑰丽,品种齐全,而且还产珍贵的水胆玛瑙。阜新县老河土乡甄家窝卜村的红玛瑙和梅力板村前山的绿玛瑙极为珍贵。阜新玛瑙加工业尤为发达,其作品连续几年获得全国宝玉石器界”天工奖”。
3.玛瑙经济价值
人们对玛瑙质量和经济价值的评判,一般都是以肉眼识别作为主要手段,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发达,各种玉石鉴定仪器很多,但在交易过程中使用这些仪器一是很不方便,二是不能解决问题,原因很简单,会受到环境的局限,若判断玛瑙的优劣及经济价值,那仪器就毫无用途了。交易现场不可能进行复杂仪器作业,所以肉眼鉴别始终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玛瑙种类繁多,素有“千样玛瑙万种玉”之说,所以鉴别方法也很多,通常以纹带、颜色、透明度、裂纹、杂质、砂心和块重为分级标准,除水胆玛瑙最为珍贵外,一般以搭配和谐的俏色原料为佳品。
参考文献
[1]赵 媛,杨海宏等.洛南县紫玉(紫绿玛瑙)矿勘查方法及矿石质量研究[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8.02期.45-48.
[2]谢天琪.辽宁阜新“战国红”玛瑙致色机理及结构成因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作者单位:张家口市雅韵威龙工作室)
关键词:玛瑙;形成;文化;价值
一、玛瑙的概念及形成过程
1.玛瑙的概念
玛瑙也作码瑙、马瑙、马脑等,是玉髓类矿物的一种,经常是混有蛋白石和隐晶质石英的纹带状块体,硬度6.5-7度,比重2.65,色彩相当有层次。有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原形态三方晶系。常呈致密块状而形成各种构造,如乳房状、葡萄状、结核状等,常见的为同心圆构造。具有不同颜色构成的玉髓,通常有,绿、红、黄、褐,白等多种颜色。按图案和杂质可分为缟玛瑙、缠丝玛瑙、苔玛瑙、城堡玛瑙等。
2.玛瑙的形成过程
玛瑙的历史十分遥远,大约在一亿年以前,地下岩浆由于地壳的变动而大量喷出,熔岩冷却时,蒸气和其他气体形成气泡。气泡在岩石冻结时被封起来而形成许多洞孔。很久以后,洞孔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溶液凝结成硅胶。含铁岩石的可熔成份进入硅胶,最后二氧化硅结晶为玛瑙。因此,玛瑙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由于与水化二氧化硅(硅酸)交替而常重复成层。因其夹杂氧化金属,颜色可从极淡色以至暗色。用铁、钴、镍等盐类,任它们自然渗透于硅酸凝胶中,能人工制成”玛瑙”。
3.玛瑙的形状
常呈致密块状而形成各种构造,如乳房状、葡萄状、结核状等,常见的为同心圆构造。颜色不一,视其所含杂质种类及多寡而定,通常呈条带状、同心环状、云雾状或树枝状分布,以白色、灰色、棕色和红棕色为最常见,黑色、蓝色及其他颜色亦有。条痕白色或近白色。蜡状光泽,半透明至透明。贝壳状断口。也有不规则块状,近扁圆形、圆柱形。红色、橙红色至深红色及乳白色、灰白色。表面平坦光滑,玻璃光泽;有的较凹凸不平,蜡状光泽。体轻,质硬而脆,易击碎,断面可见到以受力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波纹,似贝壳状。
二、玛瑙文化的发展
1.玛瑙名字来历
古代蒙古人看到玛瑙的颜色和美丽的花纹很像马的脑子,就以为它是由马脑变成的石头,所以梵语称它为“马脑”。“玛瑙”早期被书写成“马脑”,最早见于后汉安世高所譯的《阿那邠邸七子经》一书。南北朝时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称:“马脑,梵云遏湿摩揭婆”、“色如马脑,故从彼名”。唐代高僧慧琳著《一切经音义》解释称:“‘阿湿缚’者,此云马也,‘揭波’者,脑也。”还有说法称,三国时期曹丕同父亲曹操北征乌桓,当地的人进贡玛瑙酒杯一只,曹丕见酒杯红似飞霞,晶莹剔透,便挥笔写下《马脑勒赋》,并在序中说:“马脑,玉属也,出西域,文理交错,有似马脑,故其方人固以名之。”
2.玛瑙的神话传说
玛瑙传说爱和美的女神阿佛洛狄,躺在树荫下熟睡时,她的儿子爱神厄洛斯,偷偷的把她闪闪发光的指甲剪下来,并欢天喜地拿着指甲飞上了天空。飞到空中的厄洛斯,一不小心把指甲弄掉了,而掉落到地上的指甲变成了石头,就是玛瑙。因此有人认为拥有玛瑙,可以强化爱情,调整自己与爱人之间的感情。在日本的神话中,玉祖栉明玉命献给天照大神的,就是一块月牙形的绿玛瑙,这也是日本三种神器之一。《太平广记》中亦有“玛瑙,鬼血所化也。”在罗马时代,玛瑙凹雕(阴雕玉)图章和戒指特别受人们的垂青。玛瑙是《圣经》中记载的“火之石”之一(《旧约》),给玛瑙增添了几分奇诡之色。
3.玛瑙文化发展
最早记载玛瑙的古籍是宋代文人杜绾所著的《云林石谱》,是这样描述的:“峡州宜都县产玛瑙石,外多沙泥积渍,凡击去粗表,纹理旋绕如刷丝,间有人物鸟兽云气之状。土人往往求售,博易于市。泗州盱眙县宝积山与招信县皆产玛瑙石,纹理奇怪,宣信间招信县令获一石于村民,大如升,其质甚白。既磨礲(译研磨)中有龙作蜿蜒盘屈之状,归贡内府(译朝廷里的皇帝)”。明代谷泰撰写的《博物要览》中写道“玛瑙非石非玉,自是一类。有红、白、黑3种,有纹如缠丝者。人以小者为玩好之物,大者研为器具……其中有人物、花鸟形者最贵重。中国现存最早的文物鉴定专著《格古要论》书成于洪武二十一年,书中记载“玛瑙多出北方,南蕃、西蕃亦有,非石非玉坚而且脆,快刀刮不动,凡看碗盏器皿要样范好,碾得薄不夹石者为佳,其中人物、鸟兽形者最佳”。
三、玛瑙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1.玛瑙收藏价值
古代玛瑙开采、加工生产力及其低下,玛瑙矿石硬度高、开采难度大,在没有电动工具的“砣锯时代”,有“一砣玛瑙一砣金”的说法。玛瑙形成本身具有极强偶然性,原石横切、竖切、斜切,多切少切哪怕是差一毫米,就会与玛瑙图案失之交臂,可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玛瑙质地坚硬、有胶质感、未染色、高温优化的,且象形度能得到大多数人认可和共鸣的玛瑙才是收藏佳品。欣赏象玛瑙就是对自己心灵的洗礼、冲击、震撼和共鸣过程,欣赏过程会会给欣赏者带来无比的心灵愉悦和满足。带来乐趣和未来的升值潜力是这个收藏的关键点。
2.玛瑙艺术价值
由于古代玛瑙能使人隐身的传说,使玛瑙几千年来倍受人们的推崇和爱戴。因为玛瑙美丽的外表和坚韧的质地,人们把她作成装饰品和实用品。玛瑙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玉石之一,玛瑙自古被视为美丽、幸福、吉祥、富贵的象征,因其兼具瑰丽、坚硬、稀有三大特征,从而荣膺“玉石”桂冠。阜新盛产玛瑙,不仅色泽丰富,纹理瑰丽,品种齐全,而且还产珍贵的水胆玛瑙。阜新县老河土乡甄家窝卜村的红玛瑙和梅力板村前山的绿玛瑙极为珍贵。阜新玛瑙加工业尤为发达,其作品连续几年获得全国宝玉石器界”天工奖”。
3.玛瑙经济价值
人们对玛瑙质量和经济价值的评判,一般都是以肉眼识别作为主要手段,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发达,各种玉石鉴定仪器很多,但在交易过程中使用这些仪器一是很不方便,二是不能解决问题,原因很简单,会受到环境的局限,若判断玛瑙的优劣及经济价值,那仪器就毫无用途了。交易现场不可能进行复杂仪器作业,所以肉眼鉴别始终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玛瑙种类繁多,素有“千样玛瑙万种玉”之说,所以鉴别方法也很多,通常以纹带、颜色、透明度、裂纹、杂质、砂心和块重为分级标准,除水胆玛瑙最为珍贵外,一般以搭配和谐的俏色原料为佳品。
参考文献
[1]赵 媛,杨海宏等.洛南县紫玉(紫绿玛瑙)矿勘查方法及矿石质量研究[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8.02期.45-48.
[2]谢天琪.辽宁阜新“战国红”玛瑙致色机理及结构成因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作者单位:张家口市雅韵威龙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