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的指南针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hz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考中阅读理解题篇目多,分值大,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而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成败。它主要考察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分析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解答题目既要理解文章各句的字面意思,又要注意理解文章中字里行间隐含之意。为了帮助学生走出迷谷,中考取得好成绩,我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关注题目,捕捉信息
   题目不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触发点,而且还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关键。但是文章的题目往往被学生所忽略,不去关注。那就要求同学们认真审视题目,从中捕捉信息,对文章内容有整体把握。
   如2010年河北省语文考试题中涉及到了“题目”的有关试题。
   选文题目中的“善举”指什么事情?为什么说它是“最美”的?
   本题考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从“善举”入手,紧扣文中的典型事例概括整合;再抓住“最美”一词去体会其内涵:既然是“最美的善举”,就不要只是分析“善举”,分析“最美”在何处。我们顺着这样的思路思考,再组织语言即可。
   二、品析语句,巧用技巧
   考试中对于关键语句的理解与品析,占据阅读题的重要地位。要求结合语境分析其含义、作用、表达效果,赏析精彩的描写,理解深刻的含义。
   解题思路:
   首先,运用何种修辞手法或人物描写方法。
   其次,从把握内容入手,要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句子的内容。
   最后,要联系全文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倾向,看该句在点明主旨、升华中心、渲染烘托气氛等方面有何作用。
   例如,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
   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用“啃”和“啧啧”写出了“络腮胡子”吃相的不雅,用词准确而生动;“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画线句子传神地表达了“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
   三、概括中心,领悟内涵
   由于材料是节选的段落,文章中可能没有明显的主题句,考生需要从归纳每句或每段的要点开始,将各要点集中概括,歸纳出隐含的主题思想。这就需要考生具有很强的逻辑概括能力。切记要把握好推理范围,防止主观臆断。
   例如,《皇帝的新装》本文通过皇帝出丑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穷奢极欲,昏庸愚蠢的皇帝形象,揭露并讽刺了封建统治者昏庸、愚蠢、腐朽的本质,告诉人们应该无私无畏,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
   四、真实体验,领悟感受
   阅读理解的体验,把自身沉浸到文本的情景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文中的情景和人物形象,揣摩文中人物在此情此景下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从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然后得出感悟,从而获得情感熏陶和精神契合。
   希望这支指南针能帮孩子找一片属于自己的晴空。那么,我们的孩子会拥有一种对事物理解的能力,会拥有一份勇于生存的生活态度。
  
   (迁安市迁安镇第二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在许多人的心中认为美术就是画画,而画画就是用笔在纸上移动而产生的图形,这就使我们现在许多学校的美术教育只停留纸上作业单一的形式上。这种为“绘画”而绘画的美术课,就使很多富有创造性、善于动脑、动手的学生失去施展才能的空间,甚至对美术课失去兴趣。  在学生们的头脑中,美术的空间是自由的、广阔的,这可以从他们小时侯的杰作中反映出来。在他们的眼里世界上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材料都可以用来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