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各种领域“趋同化”甚嚣尘上的背后,我们应该有所顿悟,为什么会出“千城一面 千篇一律”的局面。“去同”是不赞同粘贴复制的现象,中国人不缺乏智慧、不缺乏决心、不缺乏决心、甚至不缺乏财力,但关键的是,我们缺少一点“独立性”,不论是我们的“产品”,还是我们的“思想”。没有“独立性”,就没有“独特性”,没有“独特性”,就没有“识别性”。中国最独特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文化,为何要弃之不顾?现在,我国个领域的相似程度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文化的展示和传播。地铁站作为城市交通的承载体,同样也有展示城市文化的义务,地铁站内空间的建设应该注重空间乡土文化的表现。
【关键词】:地铁空间;乡土文化;乡土展示
一、地铁,城市的脉络
城市地铁最早出现在英国的伦敦,早期伦敦完全没有任何供大众使用的交通工具,都以公共马车为主。从1800年到1831年间,伦敦人口急剧上升,城市中心布满了房屋,街道越发狭小不堪,高峰时期出租马车形成拥堵,交通成了伦敦的一大难题。律师查尔斯皮尔森提出了修建"伦敦中央火车站"的设想,他认为只要火车通到城市中心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一群承包商提出了要在伦敦修建一条地下道路的设想。这两个想法结合了起来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地铁的概念。
城市内,地铁就像一个四通八达的叶脉,搭乘着各种成千上万的人在城市地下穿梭。随着我国人们快节奏生活的发展,大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车多、人多、堵车多的现象成为常态。地铁的可预估性和无风险性成为都市人们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同等时间下大多数人们都会选择地铁作出行。初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地铁是人们熟悉环境最简单的识别物,所以,地铁作为新兴的城市道路交通方式,正负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同时,在地铁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地铁在城市内不仅仅作为交通工具存在,也成为了展示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因此,城市地铁站内空间环境设计应当在各方面体现出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向城市人,也像客人展示城市形象的独特魅力。
二、地铁,城市的乡土展示
城市里的地铁网络都由若干个站点连接而成。地铁作为一个都市化、现代化的象征,深深触及着每座城市的精神和灵魂,地铁站的设计对城市人文的展示至关重要。
城市人文的展示就是城市本土文化以一种简单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在大众视线里。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且跟随朝代的更替和地域的变化,文化脉络也大不相同。文化是有地域性的,中国城市的文化产生于特定的地域中,或者说处于不同地域文化的哺育中。我认为:乡土文化是每个城市特色文化的统一称谓。乡土文化是由:自然人化要素、历史文化要素、民俗文化要素组合而成。乡土文化在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受到本地和外界的多种多样的文化冲击,在这之中有排斥也有融合并增加着自身的色彩,最后发展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所以在城市脉络的展现中,应该更加注重的是独具一格的“乡土”。
地铁作为城市走向国际化的标志,是现代都市文明的象征,是展示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即为展示窗口,那么对于“乡土”的表达就是至关重要的。早在2008年南昌大学章萍芳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地铁车站艺术空间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将“乡土”划分为自然、人文、社会环境三大层面,对地域文化在地铁中的运用进行了阐述,并以南昌地铁站为例进行了设计应用;2010年西南交通大学秦颍对文化元素在地铁空间设计中过度使用问题进行了探讨等等。以往对乡土文化在地铁中应用的研究表明,如何合理的应用乡土文化的元素,在地铁空间的设计中十分重要。
要想把一个地区的乡土文化表现出来,就应该从当地的自然和历史风俗等方面入手,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特有的植物、材料、施工技法等进行综合考量。我们还应该注意的是,即使在同一个地区、同一个时间段内,由于对地域性形成的影响因素不同,站点间所表现的文化面貌也会不一样。设计师把这些特点和地铁站中的标识、色彩、图案、形状设计等相结合,就能让乘客对站点的印象更为深刻。
三、乡土文化的呈现方式
我国地铁站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历史、地理及乡土文化等方面的表现,它们对地铁站内部空间的装饰设计起到了引导性作用。地铁站点的空间应该因地制宜的进行地域性装饰设计,“一站一景”式的设计手法不仅能把城市的经济和文化贯穿成整体,也增加了空间的识别性。现在我们乘坐地铁时经常是根据地铁上的广播和提示文字来识别我们所在的位置,这对空间的设计上无疑是失败的。设计师应该把每一个站点当成一个艺术的展览馆来对待,把地区的特色一一呈现出来。
地域文化源远流长,所以地铁空间中的装饰形式也丰富多彩、类型众多,我们必须有意识的将文化元素提取出来,前面地改变元素建的组织关系,创造出具有民族化的全新设计,也就是采用“形象”与“象形”的形式将地域文化进行重构再现。
“形象”和“象形”是兩种不同的概念。“形象”是一种具体的形象,把要表达的东西直观的描绘出来,即为生动形象。“象形”是意境的表达,把需要的元素通过解构主义的拆分变形演变为符号。符号是基于约定俗成、能够替代某种其它事物并能够被理解的东西。符号是传递信息的媒介,向观者传递信息,显示文化意义和时代精神。符号就其本身的价值来说,它的原始属性都是本意性意指,但由于符号是历史的产物,它们在使用中被衍化,会随着使用环境和使用者的不同而形成一些本意中不存在的意义,这些意义渐渐成了符号所指的一部分。符号具有至少双层意义,第一层是符号的本意,即理性意义;第二层是符号经过类比或联想获得的象征性的意义,即象征意义。
成都市一号线的骡马市站是具有特色的地铁站,设计时提取了马蹄上的“U”型符号,地铁站的顶部设计上布满了“U”型的马蹄铁灯带,立面布置上也是运用的了马蹄的印记和马镫。设计元素与站点的名字相互呼应,展示了站点的特色之处。整个地铁空间文化元素的分布遵循形式美法则,时尚的现代化空间和传统的乡土文化融合,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在地铁站点装饰中,必须把空间与界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果把水平动向界面与垂直动向界面相分离来谈空间装饰是不科学的,界面构成本身是整体空间,其装饰手法应该相互贯通,交相辉映。
[1]凯文·林奇.城市意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
[2]毛保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220.
[3]范业闻.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优化设计[J].上海城市规划.2010(6):65-66.
[4]靳颖.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方法的研究—以南昌地铁为例[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2.
[5]季蕾. 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D]. 东南大学, 2004.
【关键词】:地铁空间;乡土文化;乡土展示
一、地铁,城市的脉络
城市地铁最早出现在英国的伦敦,早期伦敦完全没有任何供大众使用的交通工具,都以公共马车为主。从1800年到1831年间,伦敦人口急剧上升,城市中心布满了房屋,街道越发狭小不堪,高峰时期出租马车形成拥堵,交通成了伦敦的一大难题。律师查尔斯皮尔森提出了修建"伦敦中央火车站"的设想,他认为只要火车通到城市中心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一群承包商提出了要在伦敦修建一条地下道路的设想。这两个想法结合了起来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地铁的概念。
城市内,地铁就像一个四通八达的叶脉,搭乘着各种成千上万的人在城市地下穿梭。随着我国人们快节奏生活的发展,大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车多、人多、堵车多的现象成为常态。地铁的可预估性和无风险性成为都市人们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同等时间下大多数人们都会选择地铁作出行。初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地铁是人们熟悉环境最简单的识别物,所以,地铁作为新兴的城市道路交通方式,正负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同时,在地铁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地铁在城市内不仅仅作为交通工具存在,也成为了展示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因此,城市地铁站内空间环境设计应当在各方面体现出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向城市人,也像客人展示城市形象的独特魅力。
二、地铁,城市的乡土展示
城市里的地铁网络都由若干个站点连接而成。地铁作为一个都市化、现代化的象征,深深触及着每座城市的精神和灵魂,地铁站的设计对城市人文的展示至关重要。
城市人文的展示就是城市本土文化以一种简单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在大众视线里。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且跟随朝代的更替和地域的变化,文化脉络也大不相同。文化是有地域性的,中国城市的文化产生于特定的地域中,或者说处于不同地域文化的哺育中。我认为:乡土文化是每个城市特色文化的统一称谓。乡土文化是由:自然人化要素、历史文化要素、民俗文化要素组合而成。乡土文化在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受到本地和外界的多种多样的文化冲击,在这之中有排斥也有融合并增加着自身的色彩,最后发展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所以在城市脉络的展现中,应该更加注重的是独具一格的“乡土”。
地铁作为城市走向国际化的标志,是现代都市文明的象征,是展示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即为展示窗口,那么对于“乡土”的表达就是至关重要的。早在2008年南昌大学章萍芳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地铁车站艺术空间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将“乡土”划分为自然、人文、社会环境三大层面,对地域文化在地铁中的运用进行了阐述,并以南昌地铁站为例进行了设计应用;2010年西南交通大学秦颍对文化元素在地铁空间设计中过度使用问题进行了探讨等等。以往对乡土文化在地铁中应用的研究表明,如何合理的应用乡土文化的元素,在地铁空间的设计中十分重要。
要想把一个地区的乡土文化表现出来,就应该从当地的自然和历史风俗等方面入手,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特有的植物、材料、施工技法等进行综合考量。我们还应该注意的是,即使在同一个地区、同一个时间段内,由于对地域性形成的影响因素不同,站点间所表现的文化面貌也会不一样。设计师把这些特点和地铁站中的标识、色彩、图案、形状设计等相结合,就能让乘客对站点的印象更为深刻。
三、乡土文化的呈现方式
我国地铁站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历史、地理及乡土文化等方面的表现,它们对地铁站内部空间的装饰设计起到了引导性作用。地铁站点的空间应该因地制宜的进行地域性装饰设计,“一站一景”式的设计手法不仅能把城市的经济和文化贯穿成整体,也增加了空间的识别性。现在我们乘坐地铁时经常是根据地铁上的广播和提示文字来识别我们所在的位置,这对空间的设计上无疑是失败的。设计师应该把每一个站点当成一个艺术的展览馆来对待,把地区的特色一一呈现出来。
地域文化源远流长,所以地铁空间中的装饰形式也丰富多彩、类型众多,我们必须有意识的将文化元素提取出来,前面地改变元素建的组织关系,创造出具有民族化的全新设计,也就是采用“形象”与“象形”的形式将地域文化进行重构再现。
“形象”和“象形”是兩种不同的概念。“形象”是一种具体的形象,把要表达的东西直观的描绘出来,即为生动形象。“象形”是意境的表达,把需要的元素通过解构主义的拆分变形演变为符号。符号是基于约定俗成、能够替代某种其它事物并能够被理解的东西。符号是传递信息的媒介,向观者传递信息,显示文化意义和时代精神。符号就其本身的价值来说,它的原始属性都是本意性意指,但由于符号是历史的产物,它们在使用中被衍化,会随着使用环境和使用者的不同而形成一些本意中不存在的意义,这些意义渐渐成了符号所指的一部分。符号具有至少双层意义,第一层是符号的本意,即理性意义;第二层是符号经过类比或联想获得的象征性的意义,即象征意义。
成都市一号线的骡马市站是具有特色的地铁站,设计时提取了马蹄上的“U”型符号,地铁站的顶部设计上布满了“U”型的马蹄铁灯带,立面布置上也是运用的了马蹄的印记和马镫。设计元素与站点的名字相互呼应,展示了站点的特色之处。整个地铁空间文化元素的分布遵循形式美法则,时尚的现代化空间和传统的乡土文化融合,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在地铁站点装饰中,必须把空间与界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果把水平动向界面与垂直动向界面相分离来谈空间装饰是不科学的,界面构成本身是整体空间,其装饰手法应该相互贯通,交相辉映。
[1]凯文·林奇.城市意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
[2]毛保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220.
[3]范业闻.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优化设计[J].上海城市规划.2010(6):65-66.
[4]靳颖.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方法的研究—以南昌地铁为例[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2.
[5]季蕾. 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D]. 东南大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