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玄一书道论坛”暨崔学路先生作品研讨会于2012年11月18日在北京惠尔再旦画院举行。
崔学路先生是《青少年书法报》社创始人,首任社长、总编。欧阳中石先生赞为“中国青少年書法发展里程碑”,刘海粟先生赞其“福佑书坛后坤,功莫大焉”,沈鹏先生引为“当今书坛为数不多的具有战略思考的朋友之一”。崔先生办报、书赛、书法创作和著述可谓引领和影响了一代人。但先生从没有为自己举办过展览和研讨会。本次论坛由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和中国汉字艺术中心主办,道文化传播国际集团协办。中国书协副主席胡抗美先生主持,李强操办, 得到全国书画名家林岫、王镛、石开、王家新、曾来德、刘洪彪、郭志鸿、蒋悦、王国文、曾翔、张羽翔、李松、刘彦湖、朱培尔、徐海、王文英、蔡大礼、尹海龙、邵岩、张日安、宗绪升、王立军、杜建军、唐书安、卢海娇等积极支持相应。
论坛首次展出了崔学路先生近年临创的宝贵书作精品百余幅,观者得以穿越从甲骨文到现代创新草篆、草隶和灵性古文字中国书道的发展时空,是书道精神飨宴。
此次论坛在清淳真挚的气氛下展开。李松饱含深情地谈到学路兄既是书法启蒙老师、同道,也是纯真孤独岁月中结下的一辈子的朋友。刘彦湖体悟“我看学路先生的大作品里边还是特别特别像一团火,像你以前写的文章。但是看金刚经长卷,写的又是那样安静,像佛家说的,不思善,不思乐,真得达到那样一种境界。不是用法度、用什么风格来评说、来比对,我挺感动的。”
朱培尔说二十年前的青报是人们不可磨灭的记忆,崔老师办报的热情到现在一直在感染我;崔老师十八年进京大隐隐于市,他是有思想的书法家,而且创作过程当中他每年还有不断的新的探索,从颜真卿、到敦煌、到汉简、到唐宋、到怀素,我觉得他都在做这样的思考。而且这样的思考他最大的意义在于他不去考虑周围的人怎么看,这一点来说我觉得也是我们在关注崔老师的时候应该说加以重视的。
刘洪彪谈到崔老师新作给我一个最大的观感,就是静。当代书坛一个通病,就是浮躁、毛糙,全是些花里胡哨表面的东西比较多,没有内涵,就是一些表面形式,矫揉做作,装模作样,这种东西比较多,线条点画都是飘在纸面上的,匆匆而过,从头跑到尾,冲刺,就是那种感觉,浮躁,沉不下去,墨不入纸。今天崔先生这些作品给我最大的观感就是能够优游不迫的在纸上运行、行走,他的笔锋在纸上的运行是优游不迫的,哪怕写草书也是这样,非常静,非常厚,非常沉稳。我可以从他的线条里面感受到他自己书写时的心境,是一种享受。将来大家也请崔老师参加一些适量的活动。
最后胡抗美先生作了精彩的总结发言:崔老师立足于传统,但是作品有时代感,有时代特征。而他那些创新的信息反映在作品的包容性上,他不管你什么,只要能表达美,给人们提供精神享受,他都做,他都去探索。同时创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诸多作品的整体性表达,他把一幅作品作为一个生命,具有生命感,他在运动,他会呼吸,这就是沈鹏先生给他的评价,说他具有战略思维。
崔学路是一种现象,在我们有一批书法前辈他们默默无闻的为我们的书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觉得今天这个研讨给大家一个启示,崔先生从开始创业,李松讲的沙龙,到最后办报,达到一个高潮;到目前这十八年好像是隐居下来了,实际上我觉得他在这个阶段是处于一种更新创造,也是一个高潮的阶段。现在无论是他的艺术思想还是他创作的艺术作品、他的学养、修养、造诣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是一位值得我们仰慕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他对社会、对艺术、对青少年贡献,这都是书法方面的贡献,表现了他对这些方面的一个强烈的责任感。今天主持非常高兴,也学到很多东西。我的心情和大家心情一样,希望崔老师身体健康,能够再一次出山,和我们一起携手并进,把我们的书法事业打造的更加辉煌,请大家支持(时天风大作,场内热烈鼓掌)。
崔学路老师最后致词:感谢李强,感谢抗美,感谢与会的同仁,我于书道可以说倾注了我生命的所有。今天举办的这个书道论坛也是对我以往书学整个的梳理,因为我写了这些年的字,由法到境到意,而后刚刚我认识到它应该是道的这个关键时刻,李强就邀集诸位来帮助我,让我继续向前探讨,我觉得这个对我的书道生命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大家来,我怕大家因研讨而受苦,为什么呢?有的时候要说一些不必要的恭维话,而且有些话题很枯燥。但好在主席能够最后作出了这样的哲学思考,而且上升到了学术和今后书法走向的高度,我又欣慰了,我觉得值。不是我值,是大家由此迸发了新的书学思想,这样我觉得值。而且大家呼唤我,我就一定要和大家同行,道同与谋。 大家激励我的这些话是我现在还没有做到的,是我心中还在期许的,我要用我余下的生命去实践去摸索的。但是我找到出路了,我看到了光明。所以说我也要和大家一道去为书法的本源和道的复兴去做我自己应有的努力。
崔学路先生是《青少年书法报》社创始人,首任社长、总编。欧阳中石先生赞为“中国青少年書法发展里程碑”,刘海粟先生赞其“福佑书坛后坤,功莫大焉”,沈鹏先生引为“当今书坛为数不多的具有战略思考的朋友之一”。崔先生办报、书赛、书法创作和著述可谓引领和影响了一代人。但先生从没有为自己举办过展览和研讨会。本次论坛由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和中国汉字艺术中心主办,道文化传播国际集团协办。中国书协副主席胡抗美先生主持,李强操办, 得到全国书画名家林岫、王镛、石开、王家新、曾来德、刘洪彪、郭志鸿、蒋悦、王国文、曾翔、张羽翔、李松、刘彦湖、朱培尔、徐海、王文英、蔡大礼、尹海龙、邵岩、张日安、宗绪升、王立军、杜建军、唐书安、卢海娇等积极支持相应。
论坛首次展出了崔学路先生近年临创的宝贵书作精品百余幅,观者得以穿越从甲骨文到现代创新草篆、草隶和灵性古文字中国书道的发展时空,是书道精神飨宴。
此次论坛在清淳真挚的气氛下展开。李松饱含深情地谈到学路兄既是书法启蒙老师、同道,也是纯真孤独岁月中结下的一辈子的朋友。刘彦湖体悟“我看学路先生的大作品里边还是特别特别像一团火,像你以前写的文章。但是看金刚经长卷,写的又是那样安静,像佛家说的,不思善,不思乐,真得达到那样一种境界。不是用法度、用什么风格来评说、来比对,我挺感动的。”
朱培尔说二十年前的青报是人们不可磨灭的记忆,崔老师办报的热情到现在一直在感染我;崔老师十八年进京大隐隐于市,他是有思想的书法家,而且创作过程当中他每年还有不断的新的探索,从颜真卿、到敦煌、到汉简、到唐宋、到怀素,我觉得他都在做这样的思考。而且这样的思考他最大的意义在于他不去考虑周围的人怎么看,这一点来说我觉得也是我们在关注崔老师的时候应该说加以重视的。
刘洪彪谈到崔老师新作给我一个最大的观感,就是静。当代书坛一个通病,就是浮躁、毛糙,全是些花里胡哨表面的东西比较多,没有内涵,就是一些表面形式,矫揉做作,装模作样,这种东西比较多,线条点画都是飘在纸面上的,匆匆而过,从头跑到尾,冲刺,就是那种感觉,浮躁,沉不下去,墨不入纸。今天崔先生这些作品给我最大的观感就是能够优游不迫的在纸上运行、行走,他的笔锋在纸上的运行是优游不迫的,哪怕写草书也是这样,非常静,非常厚,非常沉稳。我可以从他的线条里面感受到他自己书写时的心境,是一种享受。将来大家也请崔老师参加一些适量的活动。
最后胡抗美先生作了精彩的总结发言:崔老师立足于传统,但是作品有时代感,有时代特征。而他那些创新的信息反映在作品的包容性上,他不管你什么,只要能表达美,给人们提供精神享受,他都做,他都去探索。同时创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诸多作品的整体性表达,他把一幅作品作为一个生命,具有生命感,他在运动,他会呼吸,这就是沈鹏先生给他的评价,说他具有战略思维。
崔学路是一种现象,在我们有一批书法前辈他们默默无闻的为我们的书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觉得今天这个研讨给大家一个启示,崔先生从开始创业,李松讲的沙龙,到最后办报,达到一个高潮;到目前这十八年好像是隐居下来了,实际上我觉得他在这个阶段是处于一种更新创造,也是一个高潮的阶段。现在无论是他的艺术思想还是他创作的艺术作品、他的学养、修养、造诣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是一位值得我们仰慕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他对社会、对艺术、对青少年贡献,这都是书法方面的贡献,表现了他对这些方面的一个强烈的责任感。今天主持非常高兴,也学到很多东西。我的心情和大家心情一样,希望崔老师身体健康,能够再一次出山,和我们一起携手并进,把我们的书法事业打造的更加辉煌,请大家支持(时天风大作,场内热烈鼓掌)。
崔学路老师最后致词:感谢李强,感谢抗美,感谢与会的同仁,我于书道可以说倾注了我生命的所有。今天举办的这个书道论坛也是对我以往书学整个的梳理,因为我写了这些年的字,由法到境到意,而后刚刚我认识到它应该是道的这个关键时刻,李强就邀集诸位来帮助我,让我继续向前探讨,我觉得这个对我的书道生命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大家来,我怕大家因研讨而受苦,为什么呢?有的时候要说一些不必要的恭维话,而且有些话题很枯燥。但好在主席能够最后作出了这样的哲学思考,而且上升到了学术和今后书法走向的高度,我又欣慰了,我觉得值。不是我值,是大家由此迸发了新的书学思想,这样我觉得值。而且大家呼唤我,我就一定要和大家同行,道同与谋。 大家激励我的这些话是我现在还没有做到的,是我心中还在期许的,我要用我余下的生命去实践去摸索的。但是我找到出路了,我看到了光明。所以说我也要和大家一道去为书法的本源和道的复兴去做我自己应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