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2日大选迫近,德国全境的草坪、街牌以及其他公共场所早已展开一场海报大战。执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贴出9000张大幅海报和约30万张小海报,展现“民众幸福色调”,力挺默克尔角逐第三个总理任期。最大在野党社会民主党则采取了负面竞选的策略,海报多为嘲弄默克尔及其现任政府等,展示“民众不幸福”场景。
对基民盟而言,总理默克尔就是本党的杀手锏。社民党则深知,默克尔乃是决定这场选举的关键所在,必须集中火力攻击。9月1日晚唯一一场电视辩论中,社民党总理候选人施泰因布吕克在兜售自己的“100天改革方案”之外,猛攻默克尔“紧缩”版的欧元拯救方案正在南欧国家酝酿“社会火药桶”。
由于默克尔在德国政坛“独舞”既久,隐忧不少,施泰因布吕克的大肆抨击,逐渐缩小了与她的支持率差距。《明镜》周刊表示,基民盟支持率没过半且不断下降,默克尔连任不再是板上钉钉。默克尔也对《图片报》说,不排除败选的可能。当然,按赢面来看,默克尔还是比对手大得多。
掌舵悬念小
当初,微带青涩的默克尔站在竞选总理话筒前,没有多少人预料,这位敦实和蔼的“邻家大妈”,研究量子化学的物理学博士,前东德末届政府总理的副发言人,后来会成为一位比肩科尔、施罗德的政坛大鳄,甚至被冠以“铁娘子”之名。
在基民盟这个颇有保守色彩的党内,默克尔不仅在2000年高票当选为该党第一位女党魁,而且在科尔留下的“黑金案”包袱面前,咬紧牙关,排除异己,建立权力根基,然后联合活动范围限于巴伐利亚州的基社盟,最后组成与社民党的大联合政府,4年后又抛开社民党单独执政,并在欧债危机中逆风飞扬。
按期关闭核电站,是她强力左右本党立场的典型事例。作为前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反应堆安全部部长,默克尔长期以来从未对原子能产生过疑虑。支持延长德国核电站寿命,在基民盟党内和政府中也是多数意见。但在日本福岛核灾难之后,她立即改变了看法,认为不能为不确定的安全埋单,故而成功说服同僚们,放弃了延长德国核电站寿命的决定。
另一个事例,也足以说明默克尔在基民盟党内的影响力。德国是为数不多的未设定法定最低工资的欧洲国家,各个行业中均为工会和雇主协商工资。对于设定最低工资,一直是在野党社民党和绿党支持,基民盟持反对态度。但是,在默克尔的强力主张下,基民盟内的保守派最终同意,在某些领域为工资设置约束性下限标准。
德国声望排前三的政治人物依次是默克尔(67%)、财政部长朔伊布勒(64%)以及社民党人北威州州长克拉夫特(55%)。倘若德国举行总理直选,将有60%的受访者支持默克尔,仅有28%支持施泰因布吕克。
基民盟党内对默克尔的鼎力支持,来自对其能力的敬佩。欧债危机进入第五年,德国经济各项指标良好,失业率大幅下降。从外交上看,默克尔逐步在欧盟内部建立了一个政治联盟,且修复了德美关系,在伊朗核项目、俄罗斯导弹防御体系及欧洲能源安全等事宜上确立了德国的话语权。
也正因为谨慎、务实、理性,加之随之显现的政绩,默克尔赢得了奇迹般的支持率。今年8月,德国第一电视台与《世界报》的民调显示,有49%的受访者对德国执政党表示满意,支持率比5月份增加8%。德国声望排前三的政治人物依次是默克尔(67%)、财政部长朔伊布勒(64%)以及社民党人北威州州长克拉夫特(55%)。倘若德国举行总理直选,将有60%的受访者支持默克尔,仅有28%支持施泰因布吕克。
2012年12月4日,默克尔以98%的压倒性票数再度当选基民盟的领导人,这也是其第七次当选该党领袖。近几年来,基民盟始终保持40%的支持率,自1949年联邦德国建立后,基民盟领导联邦政府的时间远超社民党,长时间执政有助于默克尔竞选连任。凭借超高的支持率,以本党的政治资源,默克尔对总理宝座发起第三次冲锋,结果已无多少悬念。
航行有风浪
尽管个人有望再次当选,默克尔驾驭下的德国战车依然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欧元区内久病不愈的南欧诸国,对德国的“输血换改革”政策带来了不小风险。
今年3月,默克尔赴梵蒂冈出席新教皇方济各的就职弥撒。在前往机场的路上,她接到了塞浦路斯总统阿纳斯塔夏季斯的求助电话。当时塞浦路斯议会计划否决欧元区救助协议,默克尔向阿纳斯塔夏季斯表示,她不会和他谈,他需要的是和IMF、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央行三方谈。
表面看起来,默克尔是在有意淡化德国在重塑欧洲货币联盟过程中的主导角色,但事实并非如此。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曾为欧洲未来绘制了一份蓝图,提出加深欧盟财政和政治一体化,直至发展成多国联邦的设想。在人们眼中,默克尔始终怀有统一欧洲的理想,就像历史上的德国皇帝威廉或铁血宰相俾斯麦。建立欧洲财政联盟,在欧盟层面设置更为有效的监管和惩罚机制,也是默克尔欧洲政策的核心。
在默克尔的积极推动下,欧盟永久性援助基金—欧洲稳定机制于2012年10月正式启动,穆迪授予其顶级的3A评级,因为主要出资国德国信誉高。而且,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25个已就签订“财政契约”达成一致,以便有资格通过该机制获得金融援助。从本质上看,欧洲稳定机制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济困扶危”临时举措,而是未来建立欧洲财政联盟的第一步,堪称欧洲统一财政部的雏形。
但是,欧债危机是一柄双刃剑,随时会蔓延到德国。作为一个经济上严重依赖出口,政治上倚仗欧美同盟的国家,即便经济表现尚可,德国也必然会受到冲击。2011年11月23日,德国拍卖60亿欧元10年期国债,最终只售出六成。受这一消息拖累,德国债券遭市场抛售,10年期债息一度升至2.26厘,两年多来首次超越英债。 2012年6月底的欧盟峰会,默克尔初衷是藉此向意大利和西班牙施加改革压力,却被拖入向危机国家提供数十亿欧元短期救助的讨论。德国舆论并不满意,把这场欧盟峰会视为“地中海俱乐部”的胜利,认为默克尔被奥朗德带入了增长计划的陷阱,债务共担的德国将承受更多压力。
尽管有调查表明,58%受访者认为默克尔在欧债危机中的表现“正确”而“果断”,愿意继续让她执政,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德国民众对国家和自身前景,还抱有一种忧虑感。特别是对解决希腊等国债务危机方案,一些德国人认为自己紧衣节食,大把掏钱,可在欧盟范围内,德国还是受到批评,里外不是人,由此开始质疑政府。2012年,德国议会就是否对西班牙银行实施救助进行表决,“黑 黄”执政联盟中的基民盟和自由民主党的部分议员就投下反对票。
“默克尔式”应对欧债危机的举措,也受到多方批评。经济学教授克鲁格曼认为,紧缩政策应在经济状况良好、就业充分的前提下进行;经济萧条下削减开支,只会适得其反,加深衰退。IMF总裁拉加德则强调,各国应选择“正确政策”实现经济增长,不加区分地一味强调紧缩,只会“自己把自己打倒”。德国社民党主席加布里尔抨击道,“默克尔女士的紧缩计划将欧洲拖入危机的深渊。”默克尔本人也在一些场合表示,危机的阴霾要真正过去,需要5年之久。倘若默克尔连任,会“将欧盟带出隧道见到曙光”,还是将其带入另一个“隧道”?
船体须加固
默克尔的敌手、社民党总理候选人施泰因布吕克,绝非等闲之辈。就任财政部长期间,他在帮助德国克服金融危机上表现抢眼。即便如此,在今年3月初的民意调查中,他也仅获23%的民众支持,以20多个百分点的差距被默克尔远远甩在身后。9月中旬,社民党民调仍比基民盟落后大约14%。
但令默克尔担忧的是,基民盟的小兄弟自民党的支持率不稳,若是跌落到德国政党进入议会的5%门槛以下,就无缘再度进入政府。此前,在被誉为有大选“风向标”意义的下萨克森州选举中,基民盟为确保自民党跨过5%的门槛,不惜调整竞选政策,鼓励支持者改投自民党。但出乎意料的是,基民盟与自民党的联盟最终以1%的微弱劣势败给反对党联盟。
最新民调显示,自民党的支持率上升1个百分点至6%。这或能避免默克尔依靠基民盟及其地方性姊妹党基社盟(合称“联盟党”)唱独角戏。不过,自民党对于默克尔的政策也并非百依百顺。在推选高克为总统候选人的问题上,执政联盟就险些闹成分裂。本来,默克尔和基民盟想推选前环境部长特普费尔继任总统,高克是社民党和绿党联盟的推选人。但是,自民党却赞成高克任总统。为避免联合政府出现分裂,默克尔最终对这项提名举手同意。
在基民盟内部,默克尔“后继乏人”问题已显现。为确保本党执政地位,默克尔先后力排众议,将科勒和武尔夫推上了总统宝座,始料未及的是,两人3年内竟先后辞职。科勒是顶不住媒体对其关于阿富汗言论的批评,武尔夫则因私人贷款买房及接受私人企业主好处,遭到检方立案调查后“丢官”。
作为幕后的推手,总统阵地的丢失不仅是个面子问题。特别是武尔夫,本来各方对其并不看好,唯有默克尔青睐有加,顶住各方压力,坚决力挺这位“年轻人”,在联邦大会的投票过程中,武尔夫经过3轮投票才最终获得通过当选。尤其带有讽刺意味的是,2010年那场总统宝座竞争,现任总统高克也曾是候选人之一,只不过因默克尔坚决反对才落选。
在基民盟的党内,还缺少一支“潜力股”,能在将来接过默克尔的衣钵。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是德国人口最多、经济规模最大的州,选民占德国选民总数近1/6。施泰因布吕克就曾在该州担任州长。默克尔为了赢得重镇北威州地方选举的胜利,派出了得力干将勒特根。此人一直是默克尔内阁中最重要的部长之一,且一直得到默克尔提携,作为党内力捧的联邦总理候选人培养。之前,勒特根一度有意辞政从商,得到了默克尔的再三挽留。然而,在社民党的明星候选人、州长克拉夫特面前,勒特根只能铩羽而归。在这次选举中,基民盟惨败,支持率仅为26.3%,跌至二战后最低水平,老对手社民党则取得了39.1%的选票。
值得关注的是,在北威州这次选举中,新生代海盗党以8%选票进入议会,之前在柏林、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萨尔州的议会选举中,海盗党也都取得了成功。这个新生党派2006年发源于北欧国家瑞典,倡导网络资源自由共享、加强个人隐私、提高政府透明度,成立不到5年就成为颇具政治影响力的国家级政党。
对于默克尔,这无疑又是一记警钟。一边是自己的声望日隆,一边是羽翼渐去、对手做大。2012年3月,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举行的地方选举当中,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失败。这是60年来,该党在巴登-符腾堡州选举中的首次失败。不经意间,在默克尔面前节节败退的社民党,已掌控了德国16个州中的11个。
作为德意志的掌舵人,默克尔渴望的不仅是一场个人选举的胜利,更需要为本党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和一针强心剂,否则,在更猛烈的政治风浪面前,将很难确保船体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