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地植物病虫害的园艺防治,是指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植物良好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能够减少病原物的侵染来源和害虫发生环境,从根本上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
一、进行植物检疫,适地適树,选用优良的种子和繁殖材料
有些病虫害是随种子等繁殖材料扩大传播的,这些病虫在原产地或发生重的新分布区内,还多少受天敌的控制,而传入新的地区,如果环境适宜,又无有效的天敌控制,将会早成猖獗危害,进行植物检疫,选用优良的种子和繁殖材料,防止病虫害等有害生物人为传播,是防治这类病虫害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一)植物的自身的抗性主要通过化学机制和物理机制两个方面起作用,使各种植物表现出对害虫的不同抗性。植物对害虫的抗性主要表现为3种形式:
1、害虫的不选择性:即害虫不选择该种植物作为寄主。
2、抗生性:即害虫取食了该种植物后生长发育不良,不能正常存活、繁殖。
3、耐害性:即植物具有极强的补偿能力,对害虫的危害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其正常的生理机能,或害虫的危害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没有不良的影响。在绿地害虫的防治中,必须充分利用植物的抗性。因此,在选择绿地植物品种时,要尽可能地选择对本地区的主要害虫有一定抗性的品种。
(二)预防病害的发生,必须把种植和培育无病的种子作为一项重要的措施,植物中病毒病害发生普遍,很多苗木及繁殖材料都是带毒的,生产中要使用脱毒的组培苗才能减少病毒病的发生。植物的不少病害是由种子和繁殖材料传播的,所以必须从健康的植株上采种,才能避免或减轻这类病害的发生。尤其是草坪病害。新建草坪时,要把使用无病的种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免造成后患。对于移植的草皮块、单株、幼枝、匍匐茎、根孽等繁殖材料也要选择健康的。
(三)许多花卉以球茎、鳞茎等器官越冬,为了保证这些器官的健康贮藏,在收获前避免大量浇水,以防含水过多造成贮藏腐烂;要在晴天收获,挖掘过程中尽量减少伤口;挖出后要仔细检查,剔除有伤口、病虫及腐烂的器官,并在阳光下暴晒数日后方可收藏。贮窖须预先清扫消毒,通风晾晒。贮藏期间要控制好湿度,窖温一般在5℃左右,相对湿度在70%以下。有条件时,最好单个装入尼龙网袋,悬挂于窖顶贮藏。
二、合理配置植物
在观赏植物的栽培中,要适地适树,合理配置各种树木、花卉,尽量避免相同食料及相同寄主范围的园林植物混植或间植。但实际生产中,为了保证绿化的效果,往往是许多种植物混植,这样做忽视了植物病害的相互传染,人为地造成了某些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在园林布景中,多种花卉的混栽加重了病毒病的发生。
(一)各种害虫都对寄主有一定的选择性,有的害虫还有固定的转主寄主或补充营养寄主,因此,在植物配置时,必须考虑植物种类之间的合理配置,避免给害虫创造适宜的条件。
(二)在植物配置时,要重视植物混植时病害的相互传染,防止人为地造成某些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三、加强植物的养护管理
合理地施肥与灌溉,平衡土壤的营养与水分状况,适时修剪、整枝,合理中耕、翻土培土,可以使植物花叶并茂,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虫能力。
(一)加强肥水管理
施肥不当将导致病虫害的发生,观赏植物应使用腐熟且无异味的有机肥,以免污染环境,影响观赏。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可以将有机物中的病原物及害虫彻底杀死。施用无机肥时氮、磷、钾比例要合理,不仅可以促使植物枝叶茂盛,还可以提高寄主的抗病性,从而减轻叶部病虫害。
(二) 植物的灌溉无论是灌水方法、时间等,都影响着病虫害的发生。灌水要适量,水分过大往往引起植物植物根部缺氧窒息,轻者植物生长不良,重者引起根部腐烂,植物一旦生长出现弱势,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灌水时间要有选择,叶部病虫害发生时,浇水时间最好选择晴天的上午,以便及时地降低叶片表面的湿度;收获前不宜大量浇水,以免推迟球茎等器官的成熟,或窖藏时因含水量大,造成烂窖等事故。
(三)合理修剪、整枝,可以使植物达到通风、透光的目的,可以去除如钻蛀性、食叶性等害虫。秋、冬季节结合修枝,剪去有病枝条,从而减少来年病害的初侵染源。对于植物修剪下来的枝条,要及时清除。
(四)合理中耕,不仅可以保持地力,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促进花木健壮生长,提高抗逆能力,还可以清除许多病虫的发源地及潜伏场所。翻土培土,可以将表土或落叶层中越冬的病菌、害虫深翻入土。对于公园树坛翻耕时要特别注意树冠下面和根颈部附近的土层,让覆土达到一定的厚度,使得病菌无法萌发,害虫无法孵化或羽化。
四、改善绿地以及周围的环境
加强绿地植物和周围环境的管理,调节栽植地的温度、湿度,以减少植物灰霉病等的发生发展;适时中耕、清除绿地周围的杂草和枯枝烂叶,注意绿地及周围卫生,消除被病虫感染的植株、枝丫等剩余物,可以切断一些害虫的营养联系,恶化害虫的生存环境,以减少病虫的来源;适时合理科学修剪,及时除草,可有效抑制害虫的发生,减少成虫数量。
五、合理轮作
绿地植物的连作往往加重一些植物病害的发生。轮作是古老而有效的防病措施,轮作时间视具体病虫害而定,一般情况下要实行3~4年以上轮作,轮作植物须为非寄主植物,使病土中的病原物和寄主因找不到食物“饥饿”而死,从而抑制了病虫害的发生。
一、进行植物检疫,适地適树,选用优良的种子和繁殖材料
有些病虫害是随种子等繁殖材料扩大传播的,这些病虫在原产地或发生重的新分布区内,还多少受天敌的控制,而传入新的地区,如果环境适宜,又无有效的天敌控制,将会早成猖獗危害,进行植物检疫,选用优良的种子和繁殖材料,防止病虫害等有害生物人为传播,是防治这类病虫害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一)植物的自身的抗性主要通过化学机制和物理机制两个方面起作用,使各种植物表现出对害虫的不同抗性。植物对害虫的抗性主要表现为3种形式:
1、害虫的不选择性:即害虫不选择该种植物作为寄主。
2、抗生性:即害虫取食了该种植物后生长发育不良,不能正常存活、繁殖。
3、耐害性:即植物具有极强的补偿能力,对害虫的危害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其正常的生理机能,或害虫的危害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没有不良的影响。在绿地害虫的防治中,必须充分利用植物的抗性。因此,在选择绿地植物品种时,要尽可能地选择对本地区的主要害虫有一定抗性的品种。
(二)预防病害的发生,必须把种植和培育无病的种子作为一项重要的措施,植物中病毒病害发生普遍,很多苗木及繁殖材料都是带毒的,生产中要使用脱毒的组培苗才能减少病毒病的发生。植物的不少病害是由种子和繁殖材料传播的,所以必须从健康的植株上采种,才能避免或减轻这类病害的发生。尤其是草坪病害。新建草坪时,要把使用无病的种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免造成后患。对于移植的草皮块、单株、幼枝、匍匐茎、根孽等繁殖材料也要选择健康的。
(三)许多花卉以球茎、鳞茎等器官越冬,为了保证这些器官的健康贮藏,在收获前避免大量浇水,以防含水过多造成贮藏腐烂;要在晴天收获,挖掘过程中尽量减少伤口;挖出后要仔细检查,剔除有伤口、病虫及腐烂的器官,并在阳光下暴晒数日后方可收藏。贮窖须预先清扫消毒,通风晾晒。贮藏期间要控制好湿度,窖温一般在5℃左右,相对湿度在70%以下。有条件时,最好单个装入尼龙网袋,悬挂于窖顶贮藏。
二、合理配置植物
在观赏植物的栽培中,要适地适树,合理配置各种树木、花卉,尽量避免相同食料及相同寄主范围的园林植物混植或间植。但实际生产中,为了保证绿化的效果,往往是许多种植物混植,这样做忽视了植物病害的相互传染,人为地造成了某些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在园林布景中,多种花卉的混栽加重了病毒病的发生。
(一)各种害虫都对寄主有一定的选择性,有的害虫还有固定的转主寄主或补充营养寄主,因此,在植物配置时,必须考虑植物种类之间的合理配置,避免给害虫创造适宜的条件。
(二)在植物配置时,要重视植物混植时病害的相互传染,防止人为地造成某些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三、加强植物的养护管理
合理地施肥与灌溉,平衡土壤的营养与水分状况,适时修剪、整枝,合理中耕、翻土培土,可以使植物花叶并茂,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虫能力。
(一)加强肥水管理
施肥不当将导致病虫害的发生,观赏植物应使用腐熟且无异味的有机肥,以免污染环境,影响观赏。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可以将有机物中的病原物及害虫彻底杀死。施用无机肥时氮、磷、钾比例要合理,不仅可以促使植物枝叶茂盛,还可以提高寄主的抗病性,从而减轻叶部病虫害。
(二) 植物的灌溉无论是灌水方法、时间等,都影响着病虫害的发生。灌水要适量,水分过大往往引起植物植物根部缺氧窒息,轻者植物生长不良,重者引起根部腐烂,植物一旦生长出现弱势,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灌水时间要有选择,叶部病虫害发生时,浇水时间最好选择晴天的上午,以便及时地降低叶片表面的湿度;收获前不宜大量浇水,以免推迟球茎等器官的成熟,或窖藏时因含水量大,造成烂窖等事故。
(三)合理修剪、整枝,可以使植物达到通风、透光的目的,可以去除如钻蛀性、食叶性等害虫。秋、冬季节结合修枝,剪去有病枝条,从而减少来年病害的初侵染源。对于植物修剪下来的枝条,要及时清除。
(四)合理中耕,不仅可以保持地力,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促进花木健壮生长,提高抗逆能力,还可以清除许多病虫的发源地及潜伏场所。翻土培土,可以将表土或落叶层中越冬的病菌、害虫深翻入土。对于公园树坛翻耕时要特别注意树冠下面和根颈部附近的土层,让覆土达到一定的厚度,使得病菌无法萌发,害虫无法孵化或羽化。
四、改善绿地以及周围的环境
加强绿地植物和周围环境的管理,调节栽植地的温度、湿度,以减少植物灰霉病等的发生发展;适时中耕、清除绿地周围的杂草和枯枝烂叶,注意绿地及周围卫生,消除被病虫感染的植株、枝丫等剩余物,可以切断一些害虫的营养联系,恶化害虫的生存环境,以减少病虫的来源;适时合理科学修剪,及时除草,可有效抑制害虫的发生,减少成虫数量。
五、合理轮作
绿地植物的连作往往加重一些植物病害的发生。轮作是古老而有效的防病措施,轮作时间视具体病虫害而定,一般情况下要实行3~4年以上轮作,轮作植物须为非寄主植物,使病土中的病原物和寄主因找不到食物“饥饿”而死,从而抑制了病虫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