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渡边淳一的作品中,与婚外恋相伴随的,往往是死亡。其代表作《失乐园》,就反映了爱与死的主题。渡边淳一说他们是为了保持爱的巅峰和极至,自愿选择死亡。在小说中他们的死也被描写得很唯美。中国读者对这种解释似乎不能完全理解。细读该作品,并把它放在日本社会传统与现实的文化背景中,不难发现,被渡边先生否认的社会因素才是他们选择死亡的重大理由。
[关键词]日本;渡边淳一;《失乐园》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8)02-0131-03
中国读者阅读《失乐园》,最不能理解的是久木和凛子为什么要情死——在一般人看来,自杀比婚外恋更需要勇气。再者,久木已经离婚,凛子虽然没有离婚,但也离开原有家庭,脱离了丈夫的掌控。经济上也没有问题。可以说,两人在一起生活条件已经具备。对于这个疑问,渡边淳一反复强调:两个人觉得感情、性爱都达到了此生从未有过的满足;能得到彼此这样深厚的爱,已经死而无憾;能够保持这个爱的巅峰的,不是婚姻,而是死亡。那么两个人放弃尘世、选择死亡的原因,真的只是因为爱到极至了吗?下面就让我们遵循文本,解析凛子与久木双双情死的深层原因。
一、凛子之死
小说中,凛子“娇小匀称”、“端庄典雅”,对久木以身相许后“放开矜持而趋于开放”。与久木的交往使凛子获得了性的觉醒和满足,渐渐沉迷于为社会与传统道德所不齿的、疯狂甚至变态的性爱中不能自拔,越来越偏离于世俗所公认的“人伦”。这种行为不但遭到丈夫的谩骂、唾弃,而且被母亲斥责直至逐出家族之门,最后他与久木选择了“情死”一途。是什么导致凛子样选择?按作者在《失乐园》代序——《爱,能变成非常可怕的事情》中的陈述,是因为他们充分享受性爱后的虚无感、堕落意识引领她靠近了死亡。但是细读文本的字里行间,不难发现,众叛亲离后面对家族、社会的罪恶感和谢罪心理,以及对爱情、婚姻的不信任和对青春不再的恐惧等因素,乃是她选择死亡的直接原因。
凛子的娘家在横滨,父亲经营一家进口家具公司,家教很严。她毕业于教会大学,同时又身为人妻,这一切都使她对与久木的关系而深感不安,有一种很强的罪恶意识。而在给父亲守灵当晚溜出娘家与久木再次媾和这件事,更使凛子后悔、自责,担心遭天谴。与久木的情事被母亲发觉后,又遭到了严厉的斥责和警告,甚至责骂道:“不记得自己养出这么不检点的女儿。”她最终被母亲宣布断绝母女关系,甚至不让她回家参加父亲的一周年忌日。
另外,为了与久木在伊豆的修善寺温泉幽会,凛子应久木的要求特意定做了大红长衫,不料被丈夫看到。传说在古代,妓女为了吸引男人、刺激他们的情欲,故意穿上大红长衫展现魅力。凛子丈夫也联想到凛子将穿着这件衬衫与久木幽会,于是恼羞成怒地将她捆绑起来,并拍了很多照片,甚至辱骂凛于是妓女。无疑,这对凛子不仅仅是肉体的折磨,更是精神上的摧残与侮辱。凛子发誓绝不再回到那个家去。
日本人很重视家庭和睦,讲究孝道。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而保全家族体面或荣誉的成员很容易受到尊重;反之,违背家族统一信条,做出有损家族荣誉之事的成员,往往被家族所斥责、惩罚甚至放逐,凛子违背母亲的愿望,非但没有与久木断绝关系,给丈夫一个交代,反而变本加厉、越陷越深,这不单单是顺从与否的问题,而且是不守妇道、孝道,甚至是大逆不道,有损家族的荣誉。娘家、夫家都不再是凛子的港湾;进而,为家族所拋弃的女人更不可能被社会这个大家庭所容纳。被孤立的她只能把感情全部倾泻给久木,更加死心塌地地与久木沉浸在二人世界,从而与现实社会、与“人间正道”的距离越拉越大。而这又造成一种反作用力,使她与久木的关系越来越深入。他们的感情,就像是溺水后的救命稻草,成为她存活的唯一希望。
在死命抓住这根“稻草”的同时,凛子开始怀疑这颗草的结实程度,开始对自己的未来担忧。小说“空蝉”一章,凛子到久木妻子的工作地点并偷偷观察了她。她觉得久木的妻子既端庄美丽又有工作能力,没想到那么好的一个人也会面临婚姻危机。由此,她开始害怕岁月,害怕它改变人的感情。她清醒地对久木说:“早晚有一天你也会对我腻了。”“就算你对我不腻,或许我也会对你腻了……”。她觉得久木把目光移向自己只能说是因为对妻子熟悉之后的倦怠。所以凛子在久木离婚之后也没有和久木谈过结婚的事。
难道是凛子很脱俗吗?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或者说得更实在一点,她是看透了人性——自己终究有一天也会从人面桃花变成人老珠黄,日复一日的厮守也终将会耗费掉人的激情,一如现在的久木与妻子、自己与丈夫。所以凛子说,她“只相信现在”,对她来说,“现世”最重要;现在如果不好,以后再好也没有用。也就是说,他们的爱,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只有现在。这种“现世观”,与“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一朝拥有”的论点一脉相承。
这不单纯是信任与否的问题,而且是对人性弱点的无可奈何的认同。既不相信承诺,又不相信婚姻,那也只能相信现在了。现在是什么?对她来说,现在就是反反复复、不知疲倦、几近疯狂的肉体享受;现在就是远离尘世、抛开一切、孤孤零零、越陷越深的二人世界。既然她不能认同传统的、既定的价值观,不能认同社会的约定俗成,不想与普通人步调一致地亦步亦趋,那也只能被社会所遗弃而陷入孤立。她看透了一切,由此也就抛弃了其他的生活目标,或者说社会剥夺了她的生活目标。不想苟活于无爱之中,不想屈从于现实社会对感情、对爱的混沌或者称为理智的、稳定状态,不想只满足于那种已经被现代价值观所认同和推崇的轻薄的、理性之爱,她只有明明白白地一步一步把自己逼向死亡。
虽然他们竭尽全力,通过一次次变换方式和地点的肉体交流来“认证”他们的爱;虽然每次肉体交流之后凛子都有更新的感觉,更深的体会,彼此更加互相依恋、不能自拔。但在追求“绝对爱”、“极至”的同时,凛子也看清了它的虚无飘渺——总有一天激情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退。她已经体验了激情和爱消退后的婚姻,因此不相信如果二人结合就会战胜彼此的厌倦,能够永葆激情、白头到老。所谓“情到深处人孤独”,渡边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追寻着这种“在孤独、虚无中追求,在追求中虚无、孤独”的路线。
二、久木之死
久木作为东京一家出版社出版部的部长,正当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却因公司的人事变动受到牵连,被贬到调查室,成了“窗边族”,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非常消极。而正当此时,偶然的机会让她结识了凛子。他觉得凛于是他有史以来最喜欢的女性,一步步不断加深的性爱欢乐掩盖了事业上的不如意。镰仓、箱根、日光、伊豆、轻井泽等旅游圣地留下他们爱的足迹。在他眼里,凛子这个“文静、矜持却淫荡”的女人是“日本第一”,也是自己一生遇到的唯一真爱。他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为此,屡次遭到同事、好友的冷嘲热讽。在 凛子丈夫的匿名信诬告前,久木无可辩驳,丧失了在公司继续任职的可能而不得不辞职,面对感情波涛而一直冷静旁观的妻子,最终也忍无可忍地提出了离婚,连女儿也站在妻子一边,让他觉得愧为丈夫和父亲。这些,对他来说,是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的:“久木当初认识凛子时,想的也是可以偶尔和她吃吃饭,享受一下浪漫气氛,直到一步步发展到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没有想到家庭会因此崩溃……究竟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久木自己也不清楚,只是知道发觉时已无可弥补。”
久木之所以处于这样孤立无援的境地,是因为他打破了世俗所认同的与妻子以外的女人交往的原则——动“性”可以,但是不能动“情”;谈“色”可以,但是不能谈“爱”,即色情是合理合法的,而爱情是违法的。从平安时代开始,日本就有一种社会规范,男女交往是为了附庸风雅,游戏只能是游戏,绝对不能品尝禁果——这个禁果不是“性”,而是“情”。男子寻花问柳不是罪,和女人有性也不是罪,但是如果产生了真正的爱情,则是大罪,因为这会影响到男子的社会地位和动摇家庭这个社会的根基。
当同事、朋友渐行渐远、自己被抛掷于社会的“安全岛”之外时,凛子呢?在久木犹豫是否该辞职时,凛子非但丝毫没有阻拦,而且是积极鼓励他:“如果是钱的问题,你不要担心,我手里也有点存款。一辞了也就辞了,总会有办法的”。“凛子的话确实成为他的支撑”,但辞呈交上去之后久木也感到了后悔:“顿觉自己失去的太多”,“说不后悔是骗人,但现在再怎么做也于事无补”。当然,好朋友水口的去世也使他看透了男人的事业:水口在总公司忙忙碌碌、努力奋斗了大半辈子,却在最后因为公司上层人事变动而受牵连,到了一个下属公司而抑郁成疾——一切奋斗努力只不过是过眼云烟,都没有任何意义。开弓没有回头箭,地位、收入和家庭都失去了,久木只剩下和凛子的爱,也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虽然这注定已经成为不归路。然而,凛子的那句口头禅似的“都是你才使我变成这样的”,既是对久木的鼓励和赞许,又是对他的一种暗示:“你使我变成了这样,我离不开你了,你也不能辜负我,你对我有责任”。对此,久木“愈是了解凛子把一切都赌在和自己的爱上,他就愈无法抛舍她,而在给予相应的回报过程却发现自己也坠入到了同样的深度”,甚至,“想到与凛子的恋情,久木的心是难过甚于喜悦,有时候还有苦闷之感。”久木一边觉得凛子就是引诱男人赴死的“恶魔鸟”,但同时又觉得“坐在她的翅膀上飞向死亡世界也不坏”。这样一来,凛子并没有给久木营造出失去了的“社会安全感”,而是陷他于矛盾和内心冲突的巨大张力中。二个人不约而同地陷入自以为此生不再来的深沉之爱,愈闷头往前走却愈远离社会、亲人,最后只剩下他们孤零零的两人,对久木来说甚至是孤零零的自己。
三、二人情死——凛子主动、久木跟随
可以说,久木和凛子的殉情,凛子一直处于主动、引导地位,久木一直是跟从、相随的被动地位,甚至可以说凛于是殉情的导演。久木虽然拉开了两个人情爱的序幕,但随着“剧情”的发展,高潮渐起,凛子由被动变为主动,整个“剧情”开始由她掌控。
乔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曾说过,“色情和性是被推到死亡边缘的生的快乐”。人们享受性,但又认为性是危险的。所以渡边常常把性与死亡联系在一起,而女人仍旧是罪魁祸首。在男性话语占主导的社会中,深深地埋藏着一种矛盾的复杂的思想,那就是女人既美好又可怕,既贞洁又肮脏,女人有性欲这一事实令某些人开心,却使另一些人极度忧虑,浸润在这种文化之中的渡边,让自己笔下的凛子倍受这种文化的拷打,最终在内心生出自杀的想法。并通过凛子把这种想法渗透给了久木。
在“冬瀑”一章,两人来到日光,游览了自杀圣地华严瀑布和曾经是女人禁地的中禅寺湖,凛子先是说要把久木拖到中禅寺湖底;然后两人又谈到死亡的话题——把脸埋在雪里的死相很好看;接着凛子就告诉久木她在洗露天温泉的时候也尝试着把脸埋在雪里了;并且又说自己已经是老太婆了,即使“现在死也无妨”的话。因为大雪,交通阻塞,原定计划不得不改变,二人又在日光住了一晚,在当晚与久木情事之时,凛子双手用力掐住了久木的脖子,并说:“我就是想杀了你”。情事后,两人又详细谈了阿部定杀死情夫石田吉藏这个话题,当晚,两个还不约而同地梦到了阿部定……所以,完全可以说,日光之行是渡边精心设计的探索死亡之旅;漫天大雪又是渡边为他们设计好的、冥冥之中上天递过来的一把开启死亡之门的钥匙,让两个人模模糊糊地感到了死亡的召唤。
日光之行五个月后,二人来到凛子父亲的别墅——雨冲的轻井泽(“半夏”一章)。途中,凛子说:“我们和杀人犯差不多”,“虽然没有杀人,却让很多人痛苦……”。在别墅里,久木穿着凛子父亲的睡衣、晚上还梦到了凛子的父亲。两人参观了有岛武郎绝命之地,再次探讨了死亡的话题,并约好秋天再来轻井泽。在这里,凛子还提议两个人一起做一件轰轰烈烈、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的事情。紧接着,“空蝉”一章,久木的上司接到了凛子丈夫的诬告信,致使久木不得不辞职,凛子也因为看到了久木的妻子而对爱情、婚姻失去信心,邀请久木与她一起赴死,而死的地点就在凛子父亲的别墅,他们曾去过的轻井泽,时间如他们所约定的是秋季。
四、渡边淳一的创作思想与人物形象传达的意义
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的时候,渡边先生说:
“在日本传统的作品当中,那些殉情故事……往往是被社会等因素决定的。这样的作品在如今已经失去了它的现实意义……我希望描写那样一种纯粹的东西,并没有人将他们逼上绝路,爱情的双方为了将巅峰的爱情永久地保留下来而选择死亡,这种死亡不是悲壮的,双方看到了人生的虚无,单纯为了爱,而平静地相拥着选择了死亡。”
这是渡边先生创作《失乐园》的初衷,也可以称为他的创作思想。他反复强调的是他们是因为爱而死,没有其他因素,为了更进一步证明他们的殉情只是单纯因为爱,还在小说中加入了阿部定与石田吉藏、有岛武郎与波多野秋子的故事。因为渡边淳一设定他们的情死是受这两对情人的影响。但被渡边淳一反复强调的“爱到极至而求毁灭”,在电影《失乐园》里丝毫没有提及,甚至他们殉情之地也不是小说中描写的轻井泽,而是大雪纷飞的日光。被电影浓墨重彩描写的是凛子与母亲、丈夫的冲突;久木遭到朋友以及公司同事、上司的冷嘲热讽与渐渐疏远;与妻子、女儿之间的既内疚、留恋又无可奈何的尴尬气氛等等。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在日本导演森田芳光(也包括民众,因为电影是给民众看的,商业气息浓厚的日本当然会更多地考虑观众的口味)对《失乐园》的解读中,社会因素是导致二人殉情的重中之重。如果细读文本,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虽然他们的死不是悲壮的,但却是谢罪的、逃避的、无奈的,是因为打破了家庭、社会秩序,为社会、家庭所不容,受到社会、家庭的排挤而死。他们不是不留恋生,而是社会施加于他们情爱的“关注”让他们对生留恋的成本过高了。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或者说不得不留意周围人的目光、不得不坚守“人间正道”——即遵守社会约定俗成,维护社会秩序,像久木与凛子那样人到中年之后,仍然能够保持旺盛的激情,抛开一切,追寻情爱的勇气,一般人是不会有的。这种遗憾,也只有通过非现实的文学作品才能够弥补。正因为如此,《失乐园》才会拥有众多的读者。
在极度重视社会秩序的日本,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爱情一天天被怀疑甚至被否定的现代,凛子与久木的殉情,不能不说是一把难得的开启心灵的钥匙,道出了现代人想尝试却又不愿受伤害、想得到偏又怕失去的难言之隐;更是一个美丽而凄凉的白日梦,只可闭着眼睛幻想体味,决不能睁着眼睛贸然尝试。情爱与死亡本身,在渡边的作品中是一对难舍难分的孪生姐妹。除了《失乐园》,在2006年5月完成连载,并于2007年1月被搬上银幕,接着又被拍成电视剧的《爱的流放地》,是渡边探索“性”与“死”的又一力作。它再次向人们诉说着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繁华过后成一梦,情到深处人孤独。
[责任编辑:敖 红]
[关键词]日本;渡边淳一;《失乐园》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8)02-0131-03
中国读者阅读《失乐园》,最不能理解的是久木和凛子为什么要情死——在一般人看来,自杀比婚外恋更需要勇气。再者,久木已经离婚,凛子虽然没有离婚,但也离开原有家庭,脱离了丈夫的掌控。经济上也没有问题。可以说,两人在一起生活条件已经具备。对于这个疑问,渡边淳一反复强调:两个人觉得感情、性爱都达到了此生从未有过的满足;能得到彼此这样深厚的爱,已经死而无憾;能够保持这个爱的巅峰的,不是婚姻,而是死亡。那么两个人放弃尘世、选择死亡的原因,真的只是因为爱到极至了吗?下面就让我们遵循文本,解析凛子与久木双双情死的深层原因。
一、凛子之死
小说中,凛子“娇小匀称”、“端庄典雅”,对久木以身相许后“放开矜持而趋于开放”。与久木的交往使凛子获得了性的觉醒和满足,渐渐沉迷于为社会与传统道德所不齿的、疯狂甚至变态的性爱中不能自拔,越来越偏离于世俗所公认的“人伦”。这种行为不但遭到丈夫的谩骂、唾弃,而且被母亲斥责直至逐出家族之门,最后他与久木选择了“情死”一途。是什么导致凛子样选择?按作者在《失乐园》代序——《爱,能变成非常可怕的事情》中的陈述,是因为他们充分享受性爱后的虚无感、堕落意识引领她靠近了死亡。但是细读文本的字里行间,不难发现,众叛亲离后面对家族、社会的罪恶感和谢罪心理,以及对爱情、婚姻的不信任和对青春不再的恐惧等因素,乃是她选择死亡的直接原因。
凛子的娘家在横滨,父亲经营一家进口家具公司,家教很严。她毕业于教会大学,同时又身为人妻,这一切都使她对与久木的关系而深感不安,有一种很强的罪恶意识。而在给父亲守灵当晚溜出娘家与久木再次媾和这件事,更使凛子后悔、自责,担心遭天谴。与久木的情事被母亲发觉后,又遭到了严厉的斥责和警告,甚至责骂道:“不记得自己养出这么不检点的女儿。”她最终被母亲宣布断绝母女关系,甚至不让她回家参加父亲的一周年忌日。
另外,为了与久木在伊豆的修善寺温泉幽会,凛子应久木的要求特意定做了大红长衫,不料被丈夫看到。传说在古代,妓女为了吸引男人、刺激他们的情欲,故意穿上大红长衫展现魅力。凛子丈夫也联想到凛子将穿着这件衬衫与久木幽会,于是恼羞成怒地将她捆绑起来,并拍了很多照片,甚至辱骂凛于是妓女。无疑,这对凛子不仅仅是肉体的折磨,更是精神上的摧残与侮辱。凛子发誓绝不再回到那个家去。
日本人很重视家庭和睦,讲究孝道。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而保全家族体面或荣誉的成员很容易受到尊重;反之,违背家族统一信条,做出有损家族荣誉之事的成员,往往被家族所斥责、惩罚甚至放逐,凛子违背母亲的愿望,非但没有与久木断绝关系,给丈夫一个交代,反而变本加厉、越陷越深,这不单单是顺从与否的问题,而且是不守妇道、孝道,甚至是大逆不道,有损家族的荣誉。娘家、夫家都不再是凛子的港湾;进而,为家族所拋弃的女人更不可能被社会这个大家庭所容纳。被孤立的她只能把感情全部倾泻给久木,更加死心塌地地与久木沉浸在二人世界,从而与现实社会、与“人间正道”的距离越拉越大。而这又造成一种反作用力,使她与久木的关系越来越深入。他们的感情,就像是溺水后的救命稻草,成为她存活的唯一希望。
在死命抓住这根“稻草”的同时,凛子开始怀疑这颗草的结实程度,开始对自己的未来担忧。小说“空蝉”一章,凛子到久木妻子的工作地点并偷偷观察了她。她觉得久木的妻子既端庄美丽又有工作能力,没想到那么好的一个人也会面临婚姻危机。由此,她开始害怕岁月,害怕它改变人的感情。她清醒地对久木说:“早晚有一天你也会对我腻了。”“就算你对我不腻,或许我也会对你腻了……”。她觉得久木把目光移向自己只能说是因为对妻子熟悉之后的倦怠。所以凛子在久木离婚之后也没有和久木谈过结婚的事。
难道是凛子很脱俗吗?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或者说得更实在一点,她是看透了人性——自己终究有一天也会从人面桃花变成人老珠黄,日复一日的厮守也终将会耗费掉人的激情,一如现在的久木与妻子、自己与丈夫。所以凛子说,她“只相信现在”,对她来说,“现世”最重要;现在如果不好,以后再好也没有用。也就是说,他们的爱,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只有现在。这种“现世观”,与“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一朝拥有”的论点一脉相承。
这不单纯是信任与否的问题,而且是对人性弱点的无可奈何的认同。既不相信承诺,又不相信婚姻,那也只能相信现在了。现在是什么?对她来说,现在就是反反复复、不知疲倦、几近疯狂的肉体享受;现在就是远离尘世、抛开一切、孤孤零零、越陷越深的二人世界。既然她不能认同传统的、既定的价值观,不能认同社会的约定俗成,不想与普通人步调一致地亦步亦趋,那也只能被社会所遗弃而陷入孤立。她看透了一切,由此也就抛弃了其他的生活目标,或者说社会剥夺了她的生活目标。不想苟活于无爱之中,不想屈从于现实社会对感情、对爱的混沌或者称为理智的、稳定状态,不想只满足于那种已经被现代价值观所认同和推崇的轻薄的、理性之爱,她只有明明白白地一步一步把自己逼向死亡。
虽然他们竭尽全力,通过一次次变换方式和地点的肉体交流来“认证”他们的爱;虽然每次肉体交流之后凛子都有更新的感觉,更深的体会,彼此更加互相依恋、不能自拔。但在追求“绝对爱”、“极至”的同时,凛子也看清了它的虚无飘渺——总有一天激情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退。她已经体验了激情和爱消退后的婚姻,因此不相信如果二人结合就会战胜彼此的厌倦,能够永葆激情、白头到老。所谓“情到深处人孤独”,渡边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追寻着这种“在孤独、虚无中追求,在追求中虚无、孤独”的路线。
二、久木之死
久木作为东京一家出版社出版部的部长,正当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却因公司的人事变动受到牵连,被贬到调查室,成了“窗边族”,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非常消极。而正当此时,偶然的机会让她结识了凛子。他觉得凛于是他有史以来最喜欢的女性,一步步不断加深的性爱欢乐掩盖了事业上的不如意。镰仓、箱根、日光、伊豆、轻井泽等旅游圣地留下他们爱的足迹。在他眼里,凛子这个“文静、矜持却淫荡”的女人是“日本第一”,也是自己一生遇到的唯一真爱。他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为此,屡次遭到同事、好友的冷嘲热讽。在 凛子丈夫的匿名信诬告前,久木无可辩驳,丧失了在公司继续任职的可能而不得不辞职,面对感情波涛而一直冷静旁观的妻子,最终也忍无可忍地提出了离婚,连女儿也站在妻子一边,让他觉得愧为丈夫和父亲。这些,对他来说,是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的:“久木当初认识凛子时,想的也是可以偶尔和她吃吃饭,享受一下浪漫气氛,直到一步步发展到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没有想到家庭会因此崩溃……究竟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久木自己也不清楚,只是知道发觉时已无可弥补。”
久木之所以处于这样孤立无援的境地,是因为他打破了世俗所认同的与妻子以外的女人交往的原则——动“性”可以,但是不能动“情”;谈“色”可以,但是不能谈“爱”,即色情是合理合法的,而爱情是违法的。从平安时代开始,日本就有一种社会规范,男女交往是为了附庸风雅,游戏只能是游戏,绝对不能品尝禁果——这个禁果不是“性”,而是“情”。男子寻花问柳不是罪,和女人有性也不是罪,但是如果产生了真正的爱情,则是大罪,因为这会影响到男子的社会地位和动摇家庭这个社会的根基。
当同事、朋友渐行渐远、自己被抛掷于社会的“安全岛”之外时,凛子呢?在久木犹豫是否该辞职时,凛子非但丝毫没有阻拦,而且是积极鼓励他:“如果是钱的问题,你不要担心,我手里也有点存款。一辞了也就辞了,总会有办法的”。“凛子的话确实成为他的支撑”,但辞呈交上去之后久木也感到了后悔:“顿觉自己失去的太多”,“说不后悔是骗人,但现在再怎么做也于事无补”。当然,好朋友水口的去世也使他看透了男人的事业:水口在总公司忙忙碌碌、努力奋斗了大半辈子,却在最后因为公司上层人事变动而受牵连,到了一个下属公司而抑郁成疾——一切奋斗努力只不过是过眼云烟,都没有任何意义。开弓没有回头箭,地位、收入和家庭都失去了,久木只剩下和凛子的爱,也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虽然这注定已经成为不归路。然而,凛子的那句口头禅似的“都是你才使我变成这样的”,既是对久木的鼓励和赞许,又是对他的一种暗示:“你使我变成了这样,我离不开你了,你也不能辜负我,你对我有责任”。对此,久木“愈是了解凛子把一切都赌在和自己的爱上,他就愈无法抛舍她,而在给予相应的回报过程却发现自己也坠入到了同样的深度”,甚至,“想到与凛子的恋情,久木的心是难过甚于喜悦,有时候还有苦闷之感。”久木一边觉得凛子就是引诱男人赴死的“恶魔鸟”,但同时又觉得“坐在她的翅膀上飞向死亡世界也不坏”。这样一来,凛子并没有给久木营造出失去了的“社会安全感”,而是陷他于矛盾和内心冲突的巨大张力中。二个人不约而同地陷入自以为此生不再来的深沉之爱,愈闷头往前走却愈远离社会、亲人,最后只剩下他们孤零零的两人,对久木来说甚至是孤零零的自己。
三、二人情死——凛子主动、久木跟随
可以说,久木和凛子的殉情,凛子一直处于主动、引导地位,久木一直是跟从、相随的被动地位,甚至可以说凛于是殉情的导演。久木虽然拉开了两个人情爱的序幕,但随着“剧情”的发展,高潮渐起,凛子由被动变为主动,整个“剧情”开始由她掌控。
乔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曾说过,“色情和性是被推到死亡边缘的生的快乐”。人们享受性,但又认为性是危险的。所以渡边常常把性与死亡联系在一起,而女人仍旧是罪魁祸首。在男性话语占主导的社会中,深深地埋藏着一种矛盾的复杂的思想,那就是女人既美好又可怕,既贞洁又肮脏,女人有性欲这一事实令某些人开心,却使另一些人极度忧虑,浸润在这种文化之中的渡边,让自己笔下的凛子倍受这种文化的拷打,最终在内心生出自杀的想法。并通过凛子把这种想法渗透给了久木。
在“冬瀑”一章,两人来到日光,游览了自杀圣地华严瀑布和曾经是女人禁地的中禅寺湖,凛子先是说要把久木拖到中禅寺湖底;然后两人又谈到死亡的话题——把脸埋在雪里的死相很好看;接着凛子就告诉久木她在洗露天温泉的时候也尝试着把脸埋在雪里了;并且又说自己已经是老太婆了,即使“现在死也无妨”的话。因为大雪,交通阻塞,原定计划不得不改变,二人又在日光住了一晚,在当晚与久木情事之时,凛子双手用力掐住了久木的脖子,并说:“我就是想杀了你”。情事后,两人又详细谈了阿部定杀死情夫石田吉藏这个话题,当晚,两个还不约而同地梦到了阿部定……所以,完全可以说,日光之行是渡边精心设计的探索死亡之旅;漫天大雪又是渡边为他们设计好的、冥冥之中上天递过来的一把开启死亡之门的钥匙,让两个人模模糊糊地感到了死亡的召唤。
日光之行五个月后,二人来到凛子父亲的别墅——雨冲的轻井泽(“半夏”一章)。途中,凛子说:“我们和杀人犯差不多”,“虽然没有杀人,却让很多人痛苦……”。在别墅里,久木穿着凛子父亲的睡衣、晚上还梦到了凛子的父亲。两人参观了有岛武郎绝命之地,再次探讨了死亡的话题,并约好秋天再来轻井泽。在这里,凛子还提议两个人一起做一件轰轰烈烈、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的事情。紧接着,“空蝉”一章,久木的上司接到了凛子丈夫的诬告信,致使久木不得不辞职,凛子也因为看到了久木的妻子而对爱情、婚姻失去信心,邀请久木与她一起赴死,而死的地点就在凛子父亲的别墅,他们曾去过的轻井泽,时间如他们所约定的是秋季。
四、渡边淳一的创作思想与人物形象传达的意义
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的时候,渡边先生说:
“在日本传统的作品当中,那些殉情故事……往往是被社会等因素决定的。这样的作品在如今已经失去了它的现实意义……我希望描写那样一种纯粹的东西,并没有人将他们逼上绝路,爱情的双方为了将巅峰的爱情永久地保留下来而选择死亡,这种死亡不是悲壮的,双方看到了人生的虚无,单纯为了爱,而平静地相拥着选择了死亡。”
这是渡边先生创作《失乐园》的初衷,也可以称为他的创作思想。他反复强调的是他们是因为爱而死,没有其他因素,为了更进一步证明他们的殉情只是单纯因为爱,还在小说中加入了阿部定与石田吉藏、有岛武郎与波多野秋子的故事。因为渡边淳一设定他们的情死是受这两对情人的影响。但被渡边淳一反复强调的“爱到极至而求毁灭”,在电影《失乐园》里丝毫没有提及,甚至他们殉情之地也不是小说中描写的轻井泽,而是大雪纷飞的日光。被电影浓墨重彩描写的是凛子与母亲、丈夫的冲突;久木遭到朋友以及公司同事、上司的冷嘲热讽与渐渐疏远;与妻子、女儿之间的既内疚、留恋又无可奈何的尴尬气氛等等。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在日本导演森田芳光(也包括民众,因为电影是给民众看的,商业气息浓厚的日本当然会更多地考虑观众的口味)对《失乐园》的解读中,社会因素是导致二人殉情的重中之重。如果细读文本,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虽然他们的死不是悲壮的,但却是谢罪的、逃避的、无奈的,是因为打破了家庭、社会秩序,为社会、家庭所不容,受到社会、家庭的排挤而死。他们不是不留恋生,而是社会施加于他们情爱的“关注”让他们对生留恋的成本过高了。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或者说不得不留意周围人的目光、不得不坚守“人间正道”——即遵守社会约定俗成,维护社会秩序,像久木与凛子那样人到中年之后,仍然能够保持旺盛的激情,抛开一切,追寻情爱的勇气,一般人是不会有的。这种遗憾,也只有通过非现实的文学作品才能够弥补。正因为如此,《失乐园》才会拥有众多的读者。
在极度重视社会秩序的日本,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爱情一天天被怀疑甚至被否定的现代,凛子与久木的殉情,不能不说是一把难得的开启心灵的钥匙,道出了现代人想尝试却又不愿受伤害、想得到偏又怕失去的难言之隐;更是一个美丽而凄凉的白日梦,只可闭着眼睛幻想体味,决不能睁着眼睛贸然尝试。情爱与死亡本身,在渡边的作品中是一对难舍难分的孪生姐妹。除了《失乐园》,在2006年5月完成连载,并于2007年1月被搬上银幕,接着又被拍成电视剧的《爱的流放地》,是渡边探索“性”与“死”的又一力作。它再次向人们诉说着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繁华过后成一梦,情到深处人孤独。
[责任编辑:敖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