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此时,大学毕业生就业违约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本文分析了毕业生违约的主要原因和不良影响,提出了毕业生诚信就业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 大学生就业 违约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0-250-02
大学生就业违约通常是特指大学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签订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以下简称《就业协议书》)之后、到用人单位报到之前改变就业决定并解除协议的行为。2008年以来,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用人单位用人需求减少,而同时,大学毕业生人数还在继续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大学生就业中的违约行为也日益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就业违约不仅增加了用人单位的进人成本及学生自身的就业成本,也造成了学校和个人信用的损失,还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当然,违约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违约责任也不仅仅在毕业生一方。
一、造成毕业生违约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原因
1.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一些学生不太清楚自己所喜欢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缺乏明确的规划和目标,这些学生不明白自己适合什么,能够做什么,容易造成盲目签约。
2.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一些学生难以接受大学毕业生也是普通劳动者的现实,再加上大学生教育投资很大,远高于高中生和技校生。往往对工作环境、待遇、发展前景等有较高的期望。
3.信用意识淡薄,动机不纯。考虑当前就业难,想一下子就找到一个职业、待遇等各方面都理想的单位更难,无论好坏,先签约一个作后盾,机会来了,舍鱼而取熊掌。尤其是有些专业比较俏的毕业生或学业成绩比较优秀的毕业生经常脚踩几只船,挑三拣四,缺乏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基本诚信。往往考虑个人利益、自我设计过多,而考虑单位利益、社会需求较少。明显的实惠性、功利性心理和诚信缺失。
4.不正确的择业心态。一些学生对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就业市场萎缩过于担心,导致过大的就业压力,此时会出现“盲从”、“从众”、“保底”等就业心理。一旦有用人单位愿意接收,不管是否适合自己,便急忙签约。当遇到更合适的单位时,又后悔签约太早。
(二)社会原因
大学生违约现象的发生与社会大环境诚信意识的缺失有着密切的关系。诚信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须遵循的一种基本原则。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在利益面前,诚信意识在消退,变的非常脆弱。在这样一种大的环境下,违约现象也就有了生存的土壤,毕业生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会不计后果的违约。
(三)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单位在招聘时夸大的宣传,不切合实际的承诺,而实际对承诺的相关待遇不能落实,让学生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单位在签约后不能按规定给学生安排合适的职位,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使学生感到今后的发展空间受限,学生在庆幸还没有正式和该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档案也没有从学校调出的同时,炒老板“鱿鱼”事件就会发生。单位不重视人才,有时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人,却一再招揽,最后故意提出苛刻条件,客观上造成学生违约,这也是违约时有发生的原因之一。
二、大学生就业违约的不良影响
(一)对用人单位的影响
毕业生违约打乱了用人单位的工作计划,增加了用人单位的劳动成本。用人单位往往录用一名毕业生付出了大量的成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等,一旦毕业生发生了违约,用人单位的所有前期工作都将付之东流,从而严重的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影响了用人单位的工作发展和规划。
(二)对学校的影响
用人单位往往会将毕业生的违约与学校的教育质量和信誉度联系起来。毕业生违约会使用人单位对学校的毕业生推荐工作产生质疑,影响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的热情,以至于影响到低年级同学的正常就业,从而影响学校与用人单位的人才招聘合作关系。同时,由于毕业生违约的不规律性和不确定性,将影响到学校制定就业计划方案上报、派遣和就业市场开拓等就业工作。
(三)对学生本人的影响
违约不仅使毕业生承受一定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到毕业生的个人信誉。社会的发展关键是靠人才,而大学生又是人才的主力军。人才除了要以专业标准和能力来衡量外,更要靠道德标准来衡量,而诚信是个人最重要的品德之一。从深远的角度看,大学生的违约行为,会影响到其个人的发展。
(四)对其他同学就业的影响
用人单位都有自己的招聘计划。需要招什么专业、每个专业招多少人已经进行了规划。当学生与他们签订就业协议后,就会占用一个招聘名额。对于其他同学来说,就少了一个名额,少一个就业机会。一旦学生违约,这个招聘名额就浪费了,对其他同学很不公平。
三、毕业生诚信就业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就业规范化管理,完善监督机制建立诚信制度,建构诚信体系
谈诚信,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上,而且要上升到法律层面上、经济层面上。北京大学张静教授认为,诚信是各种约束机制作用的结果,约束机制不同,社会的诚信水平就会不同。建议国家出台诚信制度,促使全国各经济主体共同构建诚信体系。目前,我国整个社会信用规范尚不成熟、制约机制也不健全,高校对毕业生的失信行为惩罚不严,缺乏相应的风险评价机制,学生信用的好差对个体的责任和风险都不大。为此,各高校要创造条件,把毕业生的真实信息全部上网;建立失信惩罚机制,让毕业生认识诚信的益处和必要性;强化对毕业生的信用监督,对不同程度的失信者,可以通过批评教育直至处分的方法使他们承担失信行为的责任。在增强就业指导及服务意识的同时,更要加强就业规范的管理,要建立严格的就业推荐材料审查制度、各种证书的认证制度、用人单位信息的公布制度。确立严格的签约毁约制度,明确违约责任,防止签约、毁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只有就业工作进入一个规范化的管理轨道,才能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促进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搞好学校的就业工作。
(二)加快转变企业自身的用人机制
大学生违约事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同样的才能在不同环境中,付出与所得到的回报存在极大的差异”。扭转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违约事件的恶性循环之关键在于转变用人单位的人才意识和用人机制。劳动者不再是企事业单位的成本,而是资产,只有还资产应有的待遇与发展资产应有的作用,大学生才会更安心地效力于各用人单位。大学生所在单位的发展环境和薪酬一旦得以改善,不走入人才畸形消费的怪圈,大学生也就犯不上违约了。
(三)正确进行就业引导,避免学生的过度担忧
虽然当前经济环境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有利的一面,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对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对学生进行就业引导时,不能仅仅强调,甚至夸大就业的严峻形势,引起学生的过分担忧,造成择业时心态失衡。而应该客观的分析形势,鼓励学生保持正确的心态,引导学生准确的判断。
(四)规范和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
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能等到毕业前才开始,进行几次讲座就算完成了。这样的就业指导不会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太大帮助。而应该开展职业发展教育,从入学开始,一直到毕业,对大学生进行不间断的职业教育。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我分析、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求职技巧等。学生有了“职业”的概念,才会做出正确、坚定的选择。而目前很多高校缺乏职业发展教育或者职业发展教育不规范、不系统。
(五)切实加强毕业生的诚信教育
诚信是人的重要品德,是人的第二生命。诚信原则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道德人格,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来说,尤为重要。大学毕业生一旦签约就应认真履行,不要因违约损坏自己的名誉,损污整个学校的声誉形象。现代社会的竞争中,诚信仍是人们应普遍遵循的价值取向,讲诚信的人在社会中受到尊重,得到承认。对有的毕业生价值观趋向功利化,重地位,重名誉,轻专业,轻奉献,一味追求好的工作环境,较高的薪水,不讲信用,不讲做人原则,视违约为小事一桩等不良现象,学校应切实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教育他们重诚信,守协议,引导毕业生自觉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毕业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讲诚信受尊重,不讲诚信遭鄙视”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观念上确立诚信原则,使校园的舆论、文化价值取向让守信者获得舆论奖励、让失信者受到舆论谴责。学校还应建立相应的信用监督机制,监督毕业生,防止和纠正毕业生的不诚信行为。对于随意毁约、信用素质较差的毕业生给予必要的告诫和一定得经济处罚。
参考文献:
[1]林晓洁.高校毕业生诚信就业研究.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10).
[2]蹇东伟,李晓安,王仲德.大学毕业生应聘违约现象浅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8).
关键词新形势 大学生就业 违约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0-250-02
大学生就业违约通常是特指大学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签订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以下简称《就业协议书》)之后、到用人单位报到之前改变就业决定并解除协议的行为。2008年以来,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用人单位用人需求减少,而同时,大学毕业生人数还在继续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大学生就业中的违约行为也日益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就业违约不仅增加了用人单位的进人成本及学生自身的就业成本,也造成了学校和个人信用的损失,还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当然,违约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违约责任也不仅仅在毕业生一方。
一、造成毕业生违约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原因
1.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一些学生不太清楚自己所喜欢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缺乏明确的规划和目标,这些学生不明白自己适合什么,能够做什么,容易造成盲目签约。
2.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一些学生难以接受大学毕业生也是普通劳动者的现实,再加上大学生教育投资很大,远高于高中生和技校生。往往对工作环境、待遇、发展前景等有较高的期望。
3.信用意识淡薄,动机不纯。考虑当前就业难,想一下子就找到一个职业、待遇等各方面都理想的单位更难,无论好坏,先签约一个作后盾,机会来了,舍鱼而取熊掌。尤其是有些专业比较俏的毕业生或学业成绩比较优秀的毕业生经常脚踩几只船,挑三拣四,缺乏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基本诚信。往往考虑个人利益、自我设计过多,而考虑单位利益、社会需求较少。明显的实惠性、功利性心理和诚信缺失。
4.不正确的择业心态。一些学生对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就业市场萎缩过于担心,导致过大的就业压力,此时会出现“盲从”、“从众”、“保底”等就业心理。一旦有用人单位愿意接收,不管是否适合自己,便急忙签约。当遇到更合适的单位时,又后悔签约太早。
(二)社会原因
大学生违约现象的发生与社会大环境诚信意识的缺失有着密切的关系。诚信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须遵循的一种基本原则。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在利益面前,诚信意识在消退,变的非常脆弱。在这样一种大的环境下,违约现象也就有了生存的土壤,毕业生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会不计后果的违约。
(三)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单位在招聘时夸大的宣传,不切合实际的承诺,而实际对承诺的相关待遇不能落实,让学生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单位在签约后不能按规定给学生安排合适的职位,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使学生感到今后的发展空间受限,学生在庆幸还没有正式和该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档案也没有从学校调出的同时,炒老板“鱿鱼”事件就会发生。单位不重视人才,有时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人,却一再招揽,最后故意提出苛刻条件,客观上造成学生违约,这也是违约时有发生的原因之一。
二、大学生就业违约的不良影响
(一)对用人单位的影响
毕业生违约打乱了用人单位的工作计划,增加了用人单位的劳动成本。用人单位往往录用一名毕业生付出了大量的成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等,一旦毕业生发生了违约,用人单位的所有前期工作都将付之东流,从而严重的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影响了用人单位的工作发展和规划。
(二)对学校的影响
用人单位往往会将毕业生的违约与学校的教育质量和信誉度联系起来。毕业生违约会使用人单位对学校的毕业生推荐工作产生质疑,影响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的热情,以至于影响到低年级同学的正常就业,从而影响学校与用人单位的人才招聘合作关系。同时,由于毕业生违约的不规律性和不确定性,将影响到学校制定就业计划方案上报、派遣和就业市场开拓等就业工作。
(三)对学生本人的影响
违约不仅使毕业生承受一定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到毕业生的个人信誉。社会的发展关键是靠人才,而大学生又是人才的主力军。人才除了要以专业标准和能力来衡量外,更要靠道德标准来衡量,而诚信是个人最重要的品德之一。从深远的角度看,大学生的违约行为,会影响到其个人的发展。
(四)对其他同学就业的影响
用人单位都有自己的招聘计划。需要招什么专业、每个专业招多少人已经进行了规划。当学生与他们签订就业协议后,就会占用一个招聘名额。对于其他同学来说,就少了一个名额,少一个就业机会。一旦学生违约,这个招聘名额就浪费了,对其他同学很不公平。
三、毕业生诚信就业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就业规范化管理,完善监督机制建立诚信制度,建构诚信体系
谈诚信,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上,而且要上升到法律层面上、经济层面上。北京大学张静教授认为,诚信是各种约束机制作用的结果,约束机制不同,社会的诚信水平就会不同。建议国家出台诚信制度,促使全国各经济主体共同构建诚信体系。目前,我国整个社会信用规范尚不成熟、制约机制也不健全,高校对毕业生的失信行为惩罚不严,缺乏相应的风险评价机制,学生信用的好差对个体的责任和风险都不大。为此,各高校要创造条件,把毕业生的真实信息全部上网;建立失信惩罚机制,让毕业生认识诚信的益处和必要性;强化对毕业生的信用监督,对不同程度的失信者,可以通过批评教育直至处分的方法使他们承担失信行为的责任。在增强就业指导及服务意识的同时,更要加强就业规范的管理,要建立严格的就业推荐材料审查制度、各种证书的认证制度、用人单位信息的公布制度。确立严格的签约毁约制度,明确违约责任,防止签约、毁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只有就业工作进入一个规范化的管理轨道,才能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促进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搞好学校的就业工作。
(二)加快转变企业自身的用人机制
大学生违约事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同样的才能在不同环境中,付出与所得到的回报存在极大的差异”。扭转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违约事件的恶性循环之关键在于转变用人单位的人才意识和用人机制。劳动者不再是企事业单位的成本,而是资产,只有还资产应有的待遇与发展资产应有的作用,大学生才会更安心地效力于各用人单位。大学生所在单位的发展环境和薪酬一旦得以改善,不走入人才畸形消费的怪圈,大学生也就犯不上违约了。
(三)正确进行就业引导,避免学生的过度担忧
虽然当前经济环境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有利的一面,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对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对学生进行就业引导时,不能仅仅强调,甚至夸大就业的严峻形势,引起学生的过分担忧,造成择业时心态失衡。而应该客观的分析形势,鼓励学生保持正确的心态,引导学生准确的判断。
(四)规范和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
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能等到毕业前才开始,进行几次讲座就算完成了。这样的就业指导不会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太大帮助。而应该开展职业发展教育,从入学开始,一直到毕业,对大学生进行不间断的职业教育。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我分析、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求职技巧等。学生有了“职业”的概念,才会做出正确、坚定的选择。而目前很多高校缺乏职业发展教育或者职业发展教育不规范、不系统。
(五)切实加强毕业生的诚信教育
诚信是人的重要品德,是人的第二生命。诚信原则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道德人格,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来说,尤为重要。大学毕业生一旦签约就应认真履行,不要因违约损坏自己的名誉,损污整个学校的声誉形象。现代社会的竞争中,诚信仍是人们应普遍遵循的价值取向,讲诚信的人在社会中受到尊重,得到承认。对有的毕业生价值观趋向功利化,重地位,重名誉,轻专业,轻奉献,一味追求好的工作环境,较高的薪水,不讲信用,不讲做人原则,视违约为小事一桩等不良现象,学校应切实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教育他们重诚信,守协议,引导毕业生自觉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毕业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讲诚信受尊重,不讲诚信遭鄙视”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观念上确立诚信原则,使校园的舆论、文化价值取向让守信者获得舆论奖励、让失信者受到舆论谴责。学校还应建立相应的信用监督机制,监督毕业生,防止和纠正毕业生的不诚信行为。对于随意毁约、信用素质较差的毕业生给予必要的告诫和一定得经济处罚。
参考文献:
[1]林晓洁.高校毕业生诚信就业研究.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10).
[2]蹇东伟,李晓安,王仲德.大学毕业生应聘违约现象浅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