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而且布置作业对培养学生慎思明辩,科学利用时间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勤学苦练、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都有重要意义。也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因此有效的课外作业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数学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业量大,效率低下,学生不堪重负,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不少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特别是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其数学作业的状况却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作业量大,学生除了要完成课本习题外,还被家长所购买的大量形形色色的习题册所累,身陷“题海”不能自拔;第二学生迫于教师和家长的强制性措施,要么抄袭他人作业,要么置中间推理计算过程于不顾,盲目地凑结论,换来一个按时交作业的假象;第三学生写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终日疲惫不堪,却收获甚微,近乎无效劳动。
由于学生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再加上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如果千篇一律,对全班所有学生按照一个要求布置同样的作业,势必会造成“优生做完无事做,差生忙着抄作业”的不良现象。
因此,着眼点和突破点应立足于课外作业的分类布置,分层要求上。“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积极的态度,使人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
于是,我在数学教学中尝试了分层布置作业的做法,确定统一体现基本要求的必做题,较高要求的选作题和综合题。必做题供全体学生练习。选作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这样就从数量、质量的形式上使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基本一致,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反馈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做课余功课,把握好作业的布置工作,我在实践中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精选试题,事半功倍
我们知道,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次作业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的教学目标从课本或课外习题中精选出合适的作业,比如教学的目标是学会同底数幂的除法,则精选紧扣“同底数幂的除法”的习题作为作业,不应简单地以熟求巧,布置大批简单重复的习题;也不应急于求成,布置一些需转化为同底数的幂再作除法运算的习题作为作业;对于一些过于综合、离学生实际水平较高的题目要大胆舍弃或往后推。精选的作业题既可以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作业效率。因为学生的作业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这对于当前泡在作业堆中的孩子来说更有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好前期工作,让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既轻松,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查看实际,合理分层
布置的作业题要有层次。所谓有层次是指每次作业题有深有浅,根椐每次作业的构成,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一些提高题分配到每次作业中去,以便给有余力的学生留下发挥的空间,使全体学生“人人有长进”。一个教学班一般有50多人,他们在智力方面的差异很大,根据平时对学生的掌握的情况,采取教师指导和学生自愿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在布置作业时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层,智力较好,掌握知识较牢固的学生;B层,学习态度认真,智力一般的学生;C层,智力较差,对学习经常产生困难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可做基础性、模仿性的作业,设计使他们成功的阶梯,让这些学生也能成功。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做拓展型、探究型、开放型作业,把握概念的关键特征,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带有思考性、创造性作业,培养探究意识、创新精神。通过数学作业分层,有效的克服了学生厌学情绪,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作业的必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提高学习能力,使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三、制定标准,有效批改
由于作业的完成是作业过程的核心,是落实作业有效性的关键。我们必须向学生提出作业应达到的标准,它是對学生作业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如果缺乏必要的标准和要求,学生的作业将处于自流状态,学生会表现出懈怠和潦草应付行为,作业的效果自然也就降低了。
这样做下去,从数量、质量的形式上使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基本一致,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反馈信息。这种方式可减轻教师负担,使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要求,使全体学生形成从容一致的作业心态,不仅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备课中,而且可以更加切合学生学习心理促进学生提高对作业的情绪、情感、动机、兴趣、意志、责任感等。但应加强作业评讲,使未从作业的时间上,数量上减轻了负担的一少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及时批改督促中逐渐的改进成长到也能达到完成作业的时间基本一致,形成从容一致的作业心态了。
当然,能从浩如烟海的数学题中精选作业,确实是数学教师功底的体现。这不仅要选配适当的模仿性训练题,以达巩固记忆、熟练应用之效,还应从更高的观点审视教育,特别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就具体的概念教学而言,应力求牢牢抓住与概念体系中环环相扣的“环”相应的习题,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这些习题分配到每次的作业中。另外,在每次的作业题呈现的一定梯度中,教师可以根据作业题的构成,适时选配一些反映概念深刻、解题方法灵活的习题,甚至还可以编纂一些错解辨析、悖论质疑及无定解的开放式问题,以便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发挥的空间。对于那些不合上述要求的习题,要大胆舍弃或往后推。只有这样,每次作业才能体现出“精选”二字,恰似教师经过潜心烹调后,奉献给学生的一盘色、香、味俱佳的菜肴。
传统的数学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业量大,效率低下,学生不堪重负,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不少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特别是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其数学作业的状况却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作业量大,学生除了要完成课本习题外,还被家长所购买的大量形形色色的习题册所累,身陷“题海”不能自拔;第二学生迫于教师和家长的强制性措施,要么抄袭他人作业,要么置中间推理计算过程于不顾,盲目地凑结论,换来一个按时交作业的假象;第三学生写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终日疲惫不堪,却收获甚微,近乎无效劳动。
由于学生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再加上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如果千篇一律,对全班所有学生按照一个要求布置同样的作业,势必会造成“优生做完无事做,差生忙着抄作业”的不良现象。
因此,着眼点和突破点应立足于课外作业的分类布置,分层要求上。“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积极的态度,使人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
于是,我在数学教学中尝试了分层布置作业的做法,确定统一体现基本要求的必做题,较高要求的选作题和综合题。必做题供全体学生练习。选作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这样就从数量、质量的形式上使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基本一致,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反馈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做课余功课,把握好作业的布置工作,我在实践中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精选试题,事半功倍
我们知道,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次作业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的教学目标从课本或课外习题中精选出合适的作业,比如教学的目标是学会同底数幂的除法,则精选紧扣“同底数幂的除法”的习题作为作业,不应简单地以熟求巧,布置大批简单重复的习题;也不应急于求成,布置一些需转化为同底数的幂再作除法运算的习题作为作业;对于一些过于综合、离学生实际水平较高的题目要大胆舍弃或往后推。精选的作业题既可以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作业效率。因为学生的作业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这对于当前泡在作业堆中的孩子来说更有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好前期工作,让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既轻松,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查看实际,合理分层
布置的作业题要有层次。所谓有层次是指每次作业题有深有浅,根椐每次作业的构成,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一些提高题分配到每次作业中去,以便给有余力的学生留下发挥的空间,使全体学生“人人有长进”。一个教学班一般有50多人,他们在智力方面的差异很大,根据平时对学生的掌握的情况,采取教师指导和学生自愿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在布置作业时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层,智力较好,掌握知识较牢固的学生;B层,学习态度认真,智力一般的学生;C层,智力较差,对学习经常产生困难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可做基础性、模仿性的作业,设计使他们成功的阶梯,让这些学生也能成功。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做拓展型、探究型、开放型作业,把握概念的关键特征,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带有思考性、创造性作业,培养探究意识、创新精神。通过数学作业分层,有效的克服了学生厌学情绪,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作业的必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提高学习能力,使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三、制定标准,有效批改
由于作业的完成是作业过程的核心,是落实作业有效性的关键。我们必须向学生提出作业应达到的标准,它是對学生作业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如果缺乏必要的标准和要求,学生的作业将处于自流状态,学生会表现出懈怠和潦草应付行为,作业的效果自然也就降低了。
这样做下去,从数量、质量的形式上使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基本一致,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反馈信息。这种方式可减轻教师负担,使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要求,使全体学生形成从容一致的作业心态,不仅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备课中,而且可以更加切合学生学习心理促进学生提高对作业的情绪、情感、动机、兴趣、意志、责任感等。但应加强作业评讲,使未从作业的时间上,数量上减轻了负担的一少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及时批改督促中逐渐的改进成长到也能达到完成作业的时间基本一致,形成从容一致的作业心态了。
当然,能从浩如烟海的数学题中精选作业,确实是数学教师功底的体现。这不仅要选配适当的模仿性训练题,以达巩固记忆、熟练应用之效,还应从更高的观点审视教育,特别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就具体的概念教学而言,应力求牢牢抓住与概念体系中环环相扣的“环”相应的习题,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这些习题分配到每次的作业中。另外,在每次的作业题呈现的一定梯度中,教师可以根据作业题的构成,适时选配一些反映概念深刻、解题方法灵活的习题,甚至还可以编纂一些错解辨析、悖论质疑及无定解的开放式问题,以便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发挥的空间。对于那些不合上述要求的习题,要大胆舍弃或往后推。只有这样,每次作业才能体现出“精选”二字,恰似教师经过潜心烹调后,奉献给学生的一盘色、香、味俱佳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