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诞生在家庭之中,家庭给予了我们很多,同时家庭也影响了我们很多:这影响有好,有坏。如果我们没有发现自己在家庭中所受的影响,那就无法做到发现自己,更无法发现自己在目前家庭中的所作所为对孩子的影响。
一想到家,都是温暖的港湾。但是《家庭会伤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机》,却带着一种冷静,带着一种理性,拨开了温情的面纱,直面家庭带给人的伤痛。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遇见很多家庭问题,如果你细细琢磨,就会发现家庭就是一个系统,每个人都在按照角色运转,如果你的角色总是固定的,那么和这个家庭系统就是僵化的,其中的人也是麻木的。
张女士,今年六十岁了,离开北京的丈夫和已经结婚的女儿半年了,自己独自在江苏老家生活。她是家里长女,然后是三个弟弟、两个妹妹。三个弟弟出生了,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儿,父亲特别宠爱她,她从来都是对的,如果家里东西没有了,即使是她吃了,母亲也是追着三个弟弟打。她永远都是享受最好的。家庭对她的宠爱,让她沉溺其中,无法自拔。结婚成家之后,和老公关系不好,她总觉得老公永远不如父母对她好。有了女儿之后,她对女儿照顾得无以复加。女儿只需学习,学习好是唯一的目标。女儿到大学之前都是和母亲同床住,以至于大学第一年,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她都恐慌至极,无法入睡。女儿也只会考试、工作,生活自理能力差极了,连床都堆满垃圾。张女士的离开并没有对女儿、丈夫产生任何的影响。丈夫、女儿从来没有给张女士打过一个电话。独自相处的日子,她感慨自己:真是从小被惯坏了。
张女士六十年的岁月中依旧沉浸在父母的爱之中,无法独立。父母的爱并没有让她完整,却为她打了一个洞,这个洞谁都无法填满。世间没有像父母一样的爱了,她就排拒一切,依赖并沉浸于过去的爱中。转而,她把缺失的爱,无以复加地转给女儿,培养出一个巨大的、冷漠的婴儿。
爱之过度就是毒,張女士父母的爱有毒,张女士对女儿的爱也是有毒。
此时此刻,我们可以反思自己在家庭之中的角色。
曾几何时,我们感慨独生子女存在很多问题。其实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庭的问题。一个家庭,通过孩子折射出它的问题,孩子多的家庭,每个孩子承担着不同的角色。而独生子女,家庭所有的问题都通过他是一个人折射出来。
如何能够培养出一个好孩子,培养出一个真正的人。首先,我们必须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伤痛,才能反观自己又创造了怎样的一个家庭。我们的孩子就诞生在我们创造的家庭里。如果没有父母真正觉醒,那就没有孩子的真正成长。
书摘:
1. 一旦内心有了自贬的声音,面对自己便成为一种痛苦的体验。基于补偿和逃避的心理,人会创造出一个虚假的自我,以便让自己生存下去。这便是“假我”的出现。“假我”的功用是可以保护自己不去面对真实自我的痛苦及内心的寂寞。在伪装多年以后。个人的真我将变得麻木,再也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假我所带来的危机,远超乎人的想象,因为许多为人父母者,内心也隐藏着自贬的心态,不敢面对真正的自我,而且他们也曾被自己的父母遗弃过。成千上万的人看似成人,说话及衣着都是成人,但是事实上都只是“大”孩子。这些表面长大、而内心不成熟的人管理着我们的学校、教堂,甚至政府,而且他们也都一个个成了家。这些不成熟的人所教养的孩子,将来也会成为不成熟的成人,从而构成了今日家庭的危机,进而构成我们整个社会的危机。
2. “假我”:由于真实的情绪与需求受到批评不被接受,孩子就会被迫发展出一个“假我”-一个按照社会文化或家庭需求塑造出来的角色。假我被长期认同后,人就会与真我愈加分离,感觉不到自己的真实感觉和内心的真实需求。
3. 孩子从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上学习对待自己:如果经常被批评,他就学会在内心指责自己;如果经常被羞辱,他就学会侮辱自己;如果经常被漠视,那他就学会看轻自己。如果经常被赞扬,他就学会欣赏自己;如果经常被关爱,他就学会珍爱自己;如果被尊重,他就学会尊重自己。
一想到家,都是温暖的港湾。但是《家庭会伤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机》,却带着一种冷静,带着一种理性,拨开了温情的面纱,直面家庭带给人的伤痛。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遇见很多家庭问题,如果你细细琢磨,就会发现家庭就是一个系统,每个人都在按照角色运转,如果你的角色总是固定的,那么和这个家庭系统就是僵化的,其中的人也是麻木的。
张女士,今年六十岁了,离开北京的丈夫和已经结婚的女儿半年了,自己独自在江苏老家生活。她是家里长女,然后是三个弟弟、两个妹妹。三个弟弟出生了,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儿,父亲特别宠爱她,她从来都是对的,如果家里东西没有了,即使是她吃了,母亲也是追着三个弟弟打。她永远都是享受最好的。家庭对她的宠爱,让她沉溺其中,无法自拔。结婚成家之后,和老公关系不好,她总觉得老公永远不如父母对她好。有了女儿之后,她对女儿照顾得无以复加。女儿只需学习,学习好是唯一的目标。女儿到大学之前都是和母亲同床住,以至于大学第一年,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她都恐慌至极,无法入睡。女儿也只会考试、工作,生活自理能力差极了,连床都堆满垃圾。张女士的离开并没有对女儿、丈夫产生任何的影响。丈夫、女儿从来没有给张女士打过一个电话。独自相处的日子,她感慨自己:真是从小被惯坏了。
张女士六十年的岁月中依旧沉浸在父母的爱之中,无法独立。父母的爱并没有让她完整,却为她打了一个洞,这个洞谁都无法填满。世间没有像父母一样的爱了,她就排拒一切,依赖并沉浸于过去的爱中。转而,她把缺失的爱,无以复加地转给女儿,培养出一个巨大的、冷漠的婴儿。
爱之过度就是毒,張女士父母的爱有毒,张女士对女儿的爱也是有毒。
此时此刻,我们可以反思自己在家庭之中的角色。
曾几何时,我们感慨独生子女存在很多问题。其实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庭的问题。一个家庭,通过孩子折射出它的问题,孩子多的家庭,每个孩子承担着不同的角色。而独生子女,家庭所有的问题都通过他是一个人折射出来。
如何能够培养出一个好孩子,培养出一个真正的人。首先,我们必须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伤痛,才能反观自己又创造了怎样的一个家庭。我们的孩子就诞生在我们创造的家庭里。如果没有父母真正觉醒,那就没有孩子的真正成长。
书摘:
1. 一旦内心有了自贬的声音,面对自己便成为一种痛苦的体验。基于补偿和逃避的心理,人会创造出一个虚假的自我,以便让自己生存下去。这便是“假我”的出现。“假我”的功用是可以保护自己不去面对真实自我的痛苦及内心的寂寞。在伪装多年以后。个人的真我将变得麻木,再也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假我所带来的危机,远超乎人的想象,因为许多为人父母者,内心也隐藏着自贬的心态,不敢面对真正的自我,而且他们也曾被自己的父母遗弃过。成千上万的人看似成人,说话及衣着都是成人,但是事实上都只是“大”孩子。这些表面长大、而内心不成熟的人管理着我们的学校、教堂,甚至政府,而且他们也都一个个成了家。这些不成熟的人所教养的孩子,将来也会成为不成熟的成人,从而构成了今日家庭的危机,进而构成我们整个社会的危机。
2. “假我”:由于真实的情绪与需求受到批评不被接受,孩子就会被迫发展出一个“假我”-一个按照社会文化或家庭需求塑造出来的角色。假我被长期认同后,人就会与真我愈加分离,感觉不到自己的真实感觉和内心的真实需求。
3. 孩子从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上学习对待自己:如果经常被批评,他就学会在内心指责自己;如果经常被羞辱,他就学会侮辱自己;如果经常被漠视,那他就学会看轻自己。如果经常被赞扬,他就学会欣赏自己;如果经常被关爱,他就学会珍爱自己;如果被尊重,他就学会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