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很多同行一样,一开始总是对总理记者会充满期待,高举起手,希望能够被台上的主持人看到自己热切诚恳的表情,或者會发生一次当年在我的同事吴小莉身上发生过的经历,被总理点名,可以拿到那支话筒。
因为是温总理的最后一场“两会”记者会,所以很多原本宁愿选择在场外看直播的同行,都打算再去凑凑热闹,感受一下现场气氛。甚至我们之间打赌,会持续多长时间,是不是需要带着干粮去记者会现场;会不会看到总理的眼泪,因为过去这些年,他给大家的感觉,是一个感性的人。那么,在这样一个最后的全世界瞩目,而且是用直播方式传播的场合,他会不会坦露自己的心迹?
原本以为,感性的问题,会留在记者会的最后,没有想到一开场就拿了出来。
“由于能力所限,再加上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我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虽然没有因为不负责任而造成任何一件事情上的失误,但是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对于我在任职期间中国经济和社会所发生的问题,我都负有责任。为此,我感到歉疚。”
说实话,其他感性的表达,不管是决心还是动情的期待,都在意料之内,因为符合他一贯的讲话风格,但是这一段短话,还是让坐在现场的自己有点震动,毕竟,道歉,虽然符合社会的期待,但是能够这样做,需要足够的勇气。
关于政治经济改革的提问,从他的口中听到“四人帮”,听到“文革”,听到“封建”这些词汇,有点坐不住了,因为可以清晰地预期这场记者会的大字标题,那就是“政改不成功,‘文革’可能重现”。
忽然想到这样一个场景:应该是三年前,在香港给大学新闻系的学生上课,当来自美国的老记者谈到“四人帮”和“文革”的时候,台下那些年轻的学生,他们当中90%以上来自内地,他们的脸上一阵茫然。这段历史,对于他们而言是一段空白,也因为这样,我不知道这样的表述,对于台下那些年轻的同行来说,会有怎样的感触。如果对于那段历史不了解的话,又如何能够体会这段讲话的分量呢?如果这个社会的年轻人,对于那段历史感到陌生的话,又如何明白中国是如何走到现在,为何不能走回过去呢?
同样在这段答案里面,他提到了“人民”:“任何一项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这同样让坐在台下的自己感到振奋,同时也有些迷茫,因为如果没有一个让人民觉醒起来的环境,人民又如何来支持改革呢?
剩下来的时间,坐在那里,我只是在等待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重庆,直到路透社的记者,终于在获得最后一个点名机会,站起来提问之后,才深深舒了一口气,尽管知道,这个问题一定会被提到的,就好像吴英案一样,问题只是在于,怎样的提问,以及怎样的答案而已。
如果说,这场记者会,到现在为止,有让我依然不能忘怀的,就是那段话:“在我担任总理期间,确实谣诼不断,我虽然不为所动,但是心里也不免感到有些痛苦。这种痛苦不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痛苦,而是我独立的人格不为人们所理解,我对社会感到有点忧虑。”
我喜欢这样的直白,这样的坦诚,至少他知道,在这个社会上,存在批评甚至诽谤的声音,一个领导人,可以选择不作辩解,但是这往往会让社会大众认为是在逃避,或者至少会让不少人觉得,不闻世事,不知道真实的世界是怎样的。至少他回应了社会这样一种批评,不管大家是不是满意他的答案。
作为一个记者,不管是谁坐在台上,总是要提醒自己,不要戴着任何先入为主的印象去看待所有的问答,这种先入为主,往往来自外界的评论、传言,包括自己的亲身接触所产生的一些判断。但是在尽量去做一个客观持平的报道者之外,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贴近人性的表白,总是会让人更容易接受一些。
闾丘露薇
电视节目主持人,著有《行走中的玫瑰》、《无薇不至》、《不分东西》等。
因为是温总理的最后一场“两会”记者会,所以很多原本宁愿选择在场外看直播的同行,都打算再去凑凑热闹,感受一下现场气氛。甚至我们之间打赌,会持续多长时间,是不是需要带着干粮去记者会现场;会不会看到总理的眼泪,因为过去这些年,他给大家的感觉,是一个感性的人。那么,在这样一个最后的全世界瞩目,而且是用直播方式传播的场合,他会不会坦露自己的心迹?
原本以为,感性的问题,会留在记者会的最后,没有想到一开场就拿了出来。
“由于能力所限,再加上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我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虽然没有因为不负责任而造成任何一件事情上的失误,但是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对于我在任职期间中国经济和社会所发生的问题,我都负有责任。为此,我感到歉疚。”
说实话,其他感性的表达,不管是决心还是动情的期待,都在意料之内,因为符合他一贯的讲话风格,但是这一段短话,还是让坐在现场的自己有点震动,毕竟,道歉,虽然符合社会的期待,但是能够这样做,需要足够的勇气。
关于政治经济改革的提问,从他的口中听到“四人帮”,听到“文革”,听到“封建”这些词汇,有点坐不住了,因为可以清晰地预期这场记者会的大字标题,那就是“政改不成功,‘文革’可能重现”。
忽然想到这样一个场景:应该是三年前,在香港给大学新闻系的学生上课,当来自美国的老记者谈到“四人帮”和“文革”的时候,台下那些年轻的学生,他们当中90%以上来自内地,他们的脸上一阵茫然。这段历史,对于他们而言是一段空白,也因为这样,我不知道这样的表述,对于台下那些年轻的同行来说,会有怎样的感触。如果对于那段历史不了解的话,又如何能够体会这段讲话的分量呢?如果这个社会的年轻人,对于那段历史感到陌生的话,又如何明白中国是如何走到现在,为何不能走回过去呢?
同样在这段答案里面,他提到了“人民”:“任何一项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这同样让坐在台下的自己感到振奋,同时也有些迷茫,因为如果没有一个让人民觉醒起来的环境,人民又如何来支持改革呢?
剩下来的时间,坐在那里,我只是在等待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重庆,直到路透社的记者,终于在获得最后一个点名机会,站起来提问之后,才深深舒了一口气,尽管知道,这个问题一定会被提到的,就好像吴英案一样,问题只是在于,怎样的提问,以及怎样的答案而已。
如果说,这场记者会,到现在为止,有让我依然不能忘怀的,就是那段话:“在我担任总理期间,确实谣诼不断,我虽然不为所动,但是心里也不免感到有些痛苦。这种痛苦不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痛苦,而是我独立的人格不为人们所理解,我对社会感到有点忧虑。”
我喜欢这样的直白,这样的坦诚,至少他知道,在这个社会上,存在批评甚至诽谤的声音,一个领导人,可以选择不作辩解,但是这往往会让社会大众认为是在逃避,或者至少会让不少人觉得,不闻世事,不知道真实的世界是怎样的。至少他回应了社会这样一种批评,不管大家是不是满意他的答案。
作为一个记者,不管是谁坐在台上,总是要提醒自己,不要戴着任何先入为主的印象去看待所有的问答,这种先入为主,往往来自外界的评论、传言,包括自己的亲身接触所产生的一些判断。但是在尽量去做一个客观持平的报道者之外,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贴近人性的表白,总是会让人更容易接受一些。
闾丘露薇
电视节目主持人,著有《行走中的玫瑰》、《无薇不至》、《不分东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