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站在牧者的高度,俯瞰往昔
我们应该站在牧者的高度,来俯瞰我们往昔的教学,纯粹的教者应成为过去式,教学的视野不再只是教学。如今,不断提高对教育教学理念的认识,注重学生的生命教育才是当务之急。南方科技大学张景中教授专门写给小学数学教师的一篇文章《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量》中,提到:小学生学的数学很初等,很简单。尽管简单,里面却蕴含了一些深刻的数学思想。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扩宽、夯实基础,锤炼教学的语言和教学的机智,更要提炼方法和思想,才能教育好我们的学生。
例如,“认识大约几时”的教学。
1.教师最初的设计:课件依次展示图1、图2。
师:同学们,上面两个钟面上是几时?
生:7时。
师:是7时吗?
生:时针指着7,是7时。
师(有些着急):(指着图1)分针快到12了吗?请仔细观察。
生:分针不到12。
师:那是正好7时吗?不是7时,是几时呀?
教师一直无法将学生引到“7时不到”一点。
2.评课后的第二次教学:借助《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
师: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吗?
生:喜欢。
师(课件展示图3):今晚7时开始放映动画片,你们可得准时看,别忘了。
师:(展示课件图1和一个跑步的小男孩)咦,这个小朋友怎么在跑呀?
生:因为快来不及了,快到7时了。
师:你怎么知道的呀?
生:分针快到12了……
师:分针快到12,所以快到几时了?
教师自然引出,学生轻松学习“7时不到一点”。
师(展示课件图2和哭泣的小男孩):咦,这个小朋友怎么又哭了呢?
教师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学习“7时刚过一点”。
师小结:像这样“7时不到一点”,“7时刚过一点”都称作“大约7时”。
3.集体备课后的第三次教学:教师在引出“7时不到一点”时继续追问。
师:分针快到12了,那就是不到12,那时针到7了吗?
生:还不到7。
师:为什么呀?
生:还差一点点才到7。
师:看来,“7时不到一点”,咱们还得注意什么呀?
对“7时刚过一点”也进行深一层的剖析交流后进行如下小结。
师:像这样分针接近12,时针接近于几,就是大约几时。
一堂课的开始尤为重要,对于一个知识点的起始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我们不能简单化处理。对于“大约几时”的学习应该是简单不简约,从第一次教学的迂回无效,到第二次的顺理成章,直至第三次的深层挖掘,才真正把学生作为教育本体,充分依靠学生,相信学生具有无限的学习潜能,实现真正的“生本”。
二、把握纤夫的力度,引领方向
有人曾说,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而笔者赞同做生命的牧者时,却不反对依然是纤夫的选择,只是要把握好拉动的力度。教学中,要注重教师主导作用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应当发挥得更为高级和无形。这不仅是对学生思维状况、合作探究方式的引领,更是对生命感悟的引领。
例如,在教学《搭配的规律》建立数量关系这一环节时,教师做了如下的设计。
1.课件出示:燕麦(实物到图形演示)
谈话:要是在饮品里再增加一杯燕麦,这时,有几种饮品,几种点心,一共又有几种搭配方法?
2.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怎么这么快就算出是12种,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谈想法、评价。(课件展示:3×4=12,4×3=12)
引导小结:不用连线,直接用乘法就能很快地算出一共有12种搭配方法。
3.观察猜想: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展示:三组图片及数据)
讨论交流:搭配方法的种数,与饮品和点心之间有什么关系?
验证辨析:饮品的种数是2,点心的种数是3,搭配的方法种数就可以用什么来计算?这里的8种呢?
4.归纳小结:看来,像这样两类事物的搭配,求搭配种数都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教师需要在此间穿针引线。设计了如上早餐的生活情景,旨在让学生经历从实物搭配到图形搭配再到建立数量关系的层层递进。而在学生的忘我活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把握好拉动的力度。教师要掌控好学生学习空间的大小,解决好自主探究问题的难易,获得新体验的欲望。只有教师一个个恰到好处的质疑与“旁敲侧击”,才能使学生有效开展数学活动,积累探索规律的体验,逐步获取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只有在借鉴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草根”见解,才有智慧的生本理念。
三、丈量润物的尺度,追寻真谛
生本教育的意义在于实现价值的提升。课堂教学生活不仅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历程,更是提升其生活价值的人生旅程。
回顾笔者在公开课《平行四边形》的磨课教学历程。从最初按照教材编排顺序,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做出心中的平行四边形,然后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认识高;到后来颠覆传统教材,采用直接给予学生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其进行发现的研究性学习,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经过不断反思,笔者才恍然大悟,原来笔者还在做着类似“插秧密植”的事情。笔者的这节课,教学任务中设置了边、角的特征,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者关系,认识高,认识易变性等一个接一个的教学目标,没有给学生留出自由生长的空间。所以,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要求被动地学习,他们不太会想,也不愿多想,更不提有“奇迹”发生;课堂只是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所以始终存在某些学生没有思想、不会学习这样的缺憾。在导师的不断引领下,笔者对教学任务进行精简,删除认识高、画高这一环节,腾出精力和时间让学生在发现特征的研究活动上尽情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直至自己发现,集体归纳总结,即使这个过程艰辛且漫长,但学生开始有了学习数学的独立意识和冲动。学生毕竟是孩子,他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总是用孩子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所以,创建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空间,丈量好“润物”的尺度,让这些四年级的学生在步入高年级的起始阶段就能开始一种全新的数学生活——学会“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用什么方法研究?”我们要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守住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守住课堂的主阵地,以唤醒和启迪学生自己的智慧,追寻生活的真谛。
(作者单位:福建省霞浦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我们应该站在牧者的高度,来俯瞰我们往昔的教学,纯粹的教者应成为过去式,教学的视野不再只是教学。如今,不断提高对教育教学理念的认识,注重学生的生命教育才是当务之急。南方科技大学张景中教授专门写给小学数学教师的一篇文章《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量》中,提到:小学生学的数学很初等,很简单。尽管简单,里面却蕴含了一些深刻的数学思想。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扩宽、夯实基础,锤炼教学的语言和教学的机智,更要提炼方法和思想,才能教育好我们的学生。
例如,“认识大约几时”的教学。
1.教师最初的设计:课件依次展示图1、图2。
师:同学们,上面两个钟面上是几时?
生:7时。
师:是7时吗?
生:时针指着7,是7时。
师(有些着急):(指着图1)分针快到12了吗?请仔细观察。
生:分针不到12。
师:那是正好7时吗?不是7时,是几时呀?
教师一直无法将学生引到“7时不到”一点。
2.评课后的第二次教学:借助《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
师: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吗?
生:喜欢。
师(课件展示图3):今晚7时开始放映动画片,你们可得准时看,别忘了。
师:(展示课件图1和一个跑步的小男孩)咦,这个小朋友怎么在跑呀?
生:因为快来不及了,快到7时了。
师:你怎么知道的呀?
生:分针快到12了……
师:分针快到12,所以快到几时了?
教师自然引出,学生轻松学习“7时不到一点”。
师(展示课件图2和哭泣的小男孩):咦,这个小朋友怎么又哭了呢?
教师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学习“7时刚过一点”。
师小结:像这样“7时不到一点”,“7时刚过一点”都称作“大约7时”。
3.集体备课后的第三次教学:教师在引出“7时不到一点”时继续追问。
师:分针快到12了,那就是不到12,那时针到7了吗?
生:还不到7。
师:为什么呀?
生:还差一点点才到7。
师:看来,“7时不到一点”,咱们还得注意什么呀?
对“7时刚过一点”也进行深一层的剖析交流后进行如下小结。
师:像这样分针接近12,时针接近于几,就是大约几时。
一堂课的开始尤为重要,对于一个知识点的起始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我们不能简单化处理。对于“大约几时”的学习应该是简单不简约,从第一次教学的迂回无效,到第二次的顺理成章,直至第三次的深层挖掘,才真正把学生作为教育本体,充分依靠学生,相信学生具有无限的学习潜能,实现真正的“生本”。
二、把握纤夫的力度,引领方向
有人曾说,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而笔者赞同做生命的牧者时,却不反对依然是纤夫的选择,只是要把握好拉动的力度。教学中,要注重教师主导作用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应当发挥得更为高级和无形。这不仅是对学生思维状况、合作探究方式的引领,更是对生命感悟的引领。
例如,在教学《搭配的规律》建立数量关系这一环节时,教师做了如下的设计。
1.课件出示:燕麦(实物到图形演示)
谈话:要是在饮品里再增加一杯燕麦,这时,有几种饮品,几种点心,一共又有几种搭配方法?
2.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怎么这么快就算出是12种,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谈想法、评价。(课件展示:3×4=12,4×3=12)
引导小结:不用连线,直接用乘法就能很快地算出一共有12种搭配方法。
3.观察猜想: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展示:三组图片及数据)
讨论交流:搭配方法的种数,与饮品和点心之间有什么关系?
验证辨析:饮品的种数是2,点心的种数是3,搭配的方法种数就可以用什么来计算?这里的8种呢?
4.归纳小结:看来,像这样两类事物的搭配,求搭配种数都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教师需要在此间穿针引线。设计了如上早餐的生活情景,旨在让学生经历从实物搭配到图形搭配再到建立数量关系的层层递进。而在学生的忘我活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把握好拉动的力度。教师要掌控好学生学习空间的大小,解决好自主探究问题的难易,获得新体验的欲望。只有教师一个个恰到好处的质疑与“旁敲侧击”,才能使学生有效开展数学活动,积累探索规律的体验,逐步获取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只有在借鉴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草根”见解,才有智慧的生本理念。
三、丈量润物的尺度,追寻真谛
生本教育的意义在于实现价值的提升。课堂教学生活不仅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历程,更是提升其生活价值的人生旅程。
回顾笔者在公开课《平行四边形》的磨课教学历程。从最初按照教材编排顺序,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做出心中的平行四边形,然后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认识高;到后来颠覆传统教材,采用直接给予学生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其进行发现的研究性学习,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经过不断反思,笔者才恍然大悟,原来笔者还在做着类似“插秧密植”的事情。笔者的这节课,教学任务中设置了边、角的特征,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者关系,认识高,认识易变性等一个接一个的教学目标,没有给学生留出自由生长的空间。所以,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要求被动地学习,他们不太会想,也不愿多想,更不提有“奇迹”发生;课堂只是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所以始终存在某些学生没有思想、不会学习这样的缺憾。在导师的不断引领下,笔者对教学任务进行精简,删除认识高、画高这一环节,腾出精力和时间让学生在发现特征的研究活动上尽情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直至自己发现,集体归纳总结,即使这个过程艰辛且漫长,但学生开始有了学习数学的独立意识和冲动。学生毕竟是孩子,他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总是用孩子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所以,创建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空间,丈量好“润物”的尺度,让这些四年级的学生在步入高年级的起始阶段就能开始一种全新的数学生活——学会“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用什么方法研究?”我们要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守住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守住课堂的主阵地,以唤醒和启迪学生自己的智慧,追寻生活的真谛。
(作者单位:福建省霞浦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