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性技术新阐释:概念、内涵及特征

来源 :情报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hxd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学术界对颠覆性技术的概念、内涵及特征的认识仍不够明确,认知的差异较大.基于此,本研究重点着眼于对颠覆性技术的概念、内涵及特征进行了新的阐释.通过对已有概念、内涵和特征发展状态的解读与问题的分析,从手段、方法、结果、效果等方面重新定义了颠覆性技术概念;从技术来源、市场特性、颠覆过程、主要驱动力等方面对颠覆性技术内涵进行了新阐释,从而揭示了不同类型颠覆性技术的差异化特征、颠覆的动态演化特征等;对颠覆性技术特征进行了新的界定,提出“变革性”“突破性”“前瞻性”“替代性”与“高风险性”是其五个本质特征;并从颠覆性创新基金资助体系、优先发展领域、管理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颠覆性技术的基本概念、核心内涵与本质特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更好地开展与颠覆性技术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建立学理基础,为推动我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工作提供了现实启示.
其他文献
全学程与短学程并举是“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效益提升的重要路径之一.文章从语文学科知识、语文课程知识、语文教学知识的积累、阅读与写作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的历练论述全学程积累,从教学技能比赛、教育实习两方面磨炼语文教学实施能力,以实现短学程的突破.
食用酸鱼是侗族独特的饮食文化.从生态民族学的视角,对侗族食用酸鱼的原因、制作技术和酸鱼与侗族文化关系的探析,不难发现,食用酸鱼的习俗是侗族面对所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而进行的文化适应,体现了侗族人民的生态智慧.
小学教育(壮汉双语)师范生承担着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但部分学生从小学起,久离民族文化环境,导致他们民族文化素养不高,这对他们承担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造成不利影响.通过调查发现,要解决这一问题,在人才培养上,要树立他们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民族文化相关课程设置于小学教育(壮汉双语)师范生基础课程中;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利用“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小学教育(壮汉双语)师范生充分了解民族文化;科学充分地利用寒暑假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周活动,让学生深
颠覆性技术因能够颠覆传统技术路线和改变游戏规则等重大作用而受到主要经济体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主要经济体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一是设立专门机构或计划,采用非常规的项目管理方式资助颠覆性技术研发;二是针对重要的颠覆性技术出台专项计划,系统推进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三是完善对颠覆性技术的治理和监管,在鼓励创新和降低风险之间达到平衡.基于国外的做法和经验,本文最后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
汇聚专家和大众智慧,即隐性知识,进行潜在颠覆性技术评估是颠覆性技术预测的发展趋势.通常行业领域专家预判颠覆性技术的准确率较高,但也存在由于专家认知偏见及思维定势等原因导致颠覆性技术预判不准确或遗漏的风险.大众参与预判有助于增加技术多样性和新颖性,也有助于加强预判结果的全面性.为了汇聚专家与大众智慧预判潜在颠覆性技术,本文对预测市场用于颠覆性技术预测进行方法机制改进研究,提出了汇聚专家和大众智慧的潜在颠覆性技术评估支撑系统功能设计,并对未来工作提出建议.
对联是中国的国粹,对联文化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特产.而风景名胜楹联是对联中的一个重要品类,它集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知识和文学、书法、篆刻等艺术审美因素于一身,在自然景观之外为风景名胜增添了另一种景观——人文景观.这种人文景观,具有增加景区的审美内容、拓展景区的精神空间、激活景区的生命内涵三大作用.其中的美学内涵、历史内涵和哲学内涵与诗情画意、高雅情趣和思想境界构成风景名胜特有的一种文化,成为风景名胜历久弥新的一道亮丽色彩.这种人文底蕴与文化积淀以及深层的精神传承与历史的作用、美学的作用以及由这两种作用所产生的
金圣叹对“结构”有自己基于中国传统观念的独特理解,在情节结构问题上,金圣叹以“逐段捏撮”讨论情节结构的空间并置性,以“波”为喻讨论情节结构的时间性.他既强调情节结构的整体性,又强调对情节结构整体性的打破,即所谓“横云断山法”;他强调空间化结构要素要如有鸾胶胶着地组合、衔接在一起,又强调时间化情节结构中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断裂、差异、对比诸关系,即所谓“闲笔”.
“小”“初”“中”各阶段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如何做到更好地衔接,一直是数学教师所关注、谈论及探究的热点话题.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升入初中、初中生升入中职后,学习成绩都有所下降,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因此,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是需要广大教师认真思考和努力完成的一项艰巨任务.
前沿技术是指高技术领域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技术,对其进行及时地预判、识别有助于尽早把握技术发展方向并做出布局.本文通过分析人与技术的关系,从“人”这一视角出发,遴选出高层次创新人才,对其科研动向进行监测,通过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来识别前沿技术,以提高前沿技术识别工作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探索前沿技术识别领域研究的新途径.
对颠覆性创新进行有效监测和识别已成为各国博弈的战略需求,面向颠覆性创新构建领域技术监测分类体系是完成这项工作的基础,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学科技术分类、产业分类和国家战略规划的梳理,在相关分类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从颠覆性创新特点出发,提出面向颠覆性创新的领域技术监测分类设计思路与原则,构建了多个领域分类体系,并以生物技术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颠覆性技术预警和监测工作的体系化、常态化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