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笔者针对当前国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如何繁荣和提高我国的建筑设计水平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还介绍了影响建筑设计水平的三个主要因素、成功的建筑设计要把握好三大属性等问题。
【关键词】建筑设计;三大属性;误区
引言
建筑设计在整个工程设计中起着主导和先行的作用,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劳动力、投资和时间等来实现各种要求,使建筑物做到适用,经济,坚固,美观,这要求建筑师认真学习和贯彻建筑方针政策,正确学习掌握建筑标准,同时要具有广泛的科学技术知识。设计是在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师要着重解决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然而当前我国的建筑设计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影响建筑设计水平的三个主要因素
对建筑设计创作方向有影响的因素不少,但细细想来,在当前主要表现在建筑师、市场需求、现代高科技和与之相适应的材料以及城市决策者、项目业主等方面,下面作者也主要就其中的前三個因素作详细介绍。
1.1 建筑师个人因素
建筑理论的研究、发展和创新,起决定性因素的是人,是在城市建设大潮中冲浪的广大建筑师们。他们必须纵观全球,学习世界各国一切先进的研究成果,拿来为我所用,紧跟时代步伐,创作代表中国文化的建筑,创作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合乎生态理念的、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的新建筑。建筑师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才能让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在一个个“凝固的音乐”中闪光。建筑师除了要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外,还要学会和城市决策者、项目业主或开发商、消费者打交道,了解社会和市场需求,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建筑设计是技术服务性行业,建筑师一个好的创意能否实现,还必须得到社会、市场的认可才行,否则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如果说建筑设计是艺术,那么更大的艺术就在于如何将合理的创意和创造性的构思顺利地应用到建筑的实践之中。
1.2 市场消费需求
建筑归根到底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充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这种需求又是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是个性张扬、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随着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不断提升,不满足于既有现状的人们对建筑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出流行、现代而又具有强烈个性的建筑已成为当代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为此,建筑师必须深入市场调查,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如自从我国实行住房商品化政策以来,高层住宅的兴起,为城市平添了新的景观;“欧陆式”风格、港味十足的“花园”、“别墅”逐渐取代了老式的“小区”、“新村”。这些高层住宅和“花园”、“别墅”的出现,满足了一些以汽车洋房来显示其地位和身份的富裕阶层人们的需求,成为房地产业一种流行时尚。
1.3 现代高科技和与之相适应的建筑材料
现代高科技和与之相适应的建筑材料对建筑设计创作方向的影响,从奥运国家主体育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鸟巢”方案中,已体现得淋漓尽致。“鸟巢”方案是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纳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一个温馨的“鸟巢”。毫无疑问,它是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设计之一,也是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现代化体育场。又如广州标志性建筑——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在长130m、宽90m、高23m的二层展厅内居然没有一根柱子,展厅屋顶由6个大跨度预应力张弦梁钢管绗架支撑着,每个长达126.6m,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横梁架。
二、成功的建筑设计要把握好三大属性
2.1 把握建筑的地域性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地区的建筑, 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影响,受具体的地形、自然条件,以及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的影响。建筑的地域特征是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基本点。
2.2 把握建筑的文化性
建筑不仅仅是满足人的物质活动的需要,也需满足人的种种精神活动的需要,如心理的、伦理的、宗教的、审美的等等。不仅如此,建筑还表现人自身,这种表现不是人构筑建筑的目的,而是建筑物既成之后,以其形象反过来表述着人和社会,或者说“无意识”地表述着建造者和使用者的一切,这正是建筑的文化性。
在信息化的社会,人的生活方式、史化观念、美学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个强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科技与人文同步发展的时代,建筑文化也呈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并非各行各素、无章可循。从建筑创作的角度来看,设计首先要融合城市和自然的环境,表达建筑性质和文化的特征。设计什么用途的建筑,先应该表达这类建筑的共性和特有的文化内涌。每一大类型的建筑, 都固有着一种文化内涵。
例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非常完美的将现代建筑和中国文化相互融合,表达中国历史化的精神与气质。
2.3 把握建筑的时代性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综合反应。纵观我国建筑发展史,从秦砖汉瓦到唐代的斗拱,再到宋、清的营造法式,每朝每代都在传承与创新中变化,都具有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技术烙印,都是“新的时代建筑” 。现代建筑创作应该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建筑要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来表达所处的时代特质,表现这个时代的科技观念,揭示思想和审美观。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把握时代脉搏,融合优秀地域文化的精华,建筑才能创新并向前发展。
三、当前建筑设计中存在的误区
与前所述中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要把握好三大属性比较,当前我国建筑设计创作中的误区主要表现在:
2.1 抄袭和模仿之风,导致许多建筑千孔一面
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远程之间能够及时沟通,国外新的创作理念和方法在全球的同时传播已成现实。在国内自身创作理论匮乏的情况下,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一些心态浮躁的建筑师在对新的理论和方法,未全面吸收的情况下,而该理论的存在前提和运用范围盲目,又想当然的在设计创作中抄袭或模仿其样式、部件,最终导致对外来理论片面的理解和运用,这是造成抄袭和模仿之风的主要原因。
2.2 盲目片面地追求标新立异
设计创作的另一个误区就是标新立异,一味求怪求奇,却不能满足使用或是其他方面的要求,或是毫无道理地不考虑技术保障的设计。特别是当前的一些小项同,此类项同投资不大而业主要求又很高,这就需要建筑师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寻找一个平衡点,一味求新求怪只会适得其反,难以博得业主的青睐。一切创造性的发挥必须是以对相关问题要求等各种关系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才能做出令人满意和难忘的设计作品。
2.3 盲目追求时尚
不少建筑师把建筑作品当成了个人的实验品,当成个人谋取名利的工具,认为建筑创新就是建筑形式的创新,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建筑追求新、奇、特,建筑造型与功能脱节。另外,盲目追求西方的建筑表现手法,而忽视了本国的国情与特点。这样,是很难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作品的。
四、提高我国现代建筑设计水平的几点建议
4.1 提高建筑设计在塑造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建筑设计产品是经久耐用的产品,艺术因素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建筑师的创作作品是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内容,建筑设计创作的这一实质性特点,应该获得全社会的认同与反响。从很大程度上,设计师设计创作的动力激情来自于广大公众对建筑艺术活动的一种积极认可,在我国应当引进和有效组织各类建筑文化交流活动,如设计竞赛,国际间设计作品交流展示会,建筑创作理应得到和其他艺术门类相同的重视程度。
4.4 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
民族审美情趣是世代相袭的传统文化的心理映射,是现代建筑创作应极力给予探索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内容。在与文化相结合方面,国际主义建筑艺术从中介的立场上,艺术的造型形式语汇更多地是来自技术领域。建筑作为一种艺术,通过审美的机制来达成一种艺术的本质特征,深层次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文化机制表现与映射,在这一点上,建筑艺术对使用者的关怀和启迪以及对于民族艺术的发展与贡献,才会是真实和有效的。现代建筑的技术特质决定了采用全盘模仿传统建筑的风格式样难以奏效,技术的限制因素使建筑作品的文化提升应该符合现代建筑概念所規定了的创造的前题,即在现代建筑艺术特点与范畴之内,来提示和反映出民族的传统艺术精华。建筑设计反映民族性和文化性,体现传统艺术的审美艺术表现境界,以及试图在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艺术之间寻找结合点,是现代建筑创作应持久不竭的进行探索和创造的动力源泉。
4.4建筑设计要体现现代人文精神
建筑设计不是孤立的,是人们心理认知以及美学意象的转换和映照,建筑艺术形象应具有充实的视觉表现力和冲击力。市政建筑、公司建筑这些迅速增长的新建筑所具有的意义是异乎寻常的,联系着一种公众精神,聚合力和新城市所承载的首创精神;是新的人文景观、心理认知与归属感的凝聚点,体现着现代人文精神的追求。因此应通过这些城市重要公共建筑予以反映,在设计过程中,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是创造整体艺术形象,表现现代建筑新美学观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本体特征,以及对城市文脉、环境文理的尊重和认同。
4.5 建立设计控制系统概念
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设计控制、管理系统.从宏观角度,要加强对于单体建筑设计设计方针的计划导向、监督和规划控制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单体设计同整体城市环境景观艺术形象取得相得益彰的关系.在微观层面上,应加强各项工程设计环节、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监督管理,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施工工程管理控制制度,确保出产建筑创作精品。
参考文献
1、黄汉民. 全民的建筑教育是贯彻落实建筑方针的关键之举[J].建筑学报,2004,(7).
2、张祖刚. 适用·经济·美观的双重意义[J].建筑学报, 2008 ,(8).
3、饶维纯. 回归建筑学的基本原理[J].建筑学报,2004,(11).
4、赵钢.地域文化回归与地域建筑特色再创造,华中建筑,2001.2.
【关键词】建筑设计;三大属性;误区
引言
建筑设计在整个工程设计中起着主导和先行的作用,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劳动力、投资和时间等来实现各种要求,使建筑物做到适用,经济,坚固,美观,这要求建筑师认真学习和贯彻建筑方针政策,正确学习掌握建筑标准,同时要具有广泛的科学技术知识。设计是在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师要着重解决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然而当前我国的建筑设计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影响建筑设计水平的三个主要因素
对建筑设计创作方向有影响的因素不少,但细细想来,在当前主要表现在建筑师、市场需求、现代高科技和与之相适应的材料以及城市决策者、项目业主等方面,下面作者也主要就其中的前三個因素作详细介绍。
1.1 建筑师个人因素
建筑理论的研究、发展和创新,起决定性因素的是人,是在城市建设大潮中冲浪的广大建筑师们。他们必须纵观全球,学习世界各国一切先进的研究成果,拿来为我所用,紧跟时代步伐,创作代表中国文化的建筑,创作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合乎生态理念的、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的新建筑。建筑师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才能让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在一个个“凝固的音乐”中闪光。建筑师除了要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外,还要学会和城市决策者、项目业主或开发商、消费者打交道,了解社会和市场需求,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建筑设计是技术服务性行业,建筑师一个好的创意能否实现,还必须得到社会、市场的认可才行,否则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如果说建筑设计是艺术,那么更大的艺术就在于如何将合理的创意和创造性的构思顺利地应用到建筑的实践之中。
1.2 市场消费需求
建筑归根到底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充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这种需求又是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是个性张扬、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随着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不断提升,不满足于既有现状的人们对建筑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出流行、现代而又具有强烈个性的建筑已成为当代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为此,建筑师必须深入市场调查,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如自从我国实行住房商品化政策以来,高层住宅的兴起,为城市平添了新的景观;“欧陆式”风格、港味十足的“花园”、“别墅”逐渐取代了老式的“小区”、“新村”。这些高层住宅和“花园”、“别墅”的出现,满足了一些以汽车洋房来显示其地位和身份的富裕阶层人们的需求,成为房地产业一种流行时尚。
1.3 现代高科技和与之相适应的建筑材料
现代高科技和与之相适应的建筑材料对建筑设计创作方向的影响,从奥运国家主体育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鸟巢”方案中,已体现得淋漓尽致。“鸟巢”方案是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纳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一个温馨的“鸟巢”。毫无疑问,它是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设计之一,也是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现代化体育场。又如广州标志性建筑——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在长130m、宽90m、高23m的二层展厅内居然没有一根柱子,展厅屋顶由6个大跨度预应力张弦梁钢管绗架支撑着,每个长达126.6m,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横梁架。
二、成功的建筑设计要把握好三大属性
2.1 把握建筑的地域性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地区的建筑, 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影响,受具体的地形、自然条件,以及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的影响。建筑的地域特征是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基本点。
2.2 把握建筑的文化性
建筑不仅仅是满足人的物质活动的需要,也需满足人的种种精神活动的需要,如心理的、伦理的、宗教的、审美的等等。不仅如此,建筑还表现人自身,这种表现不是人构筑建筑的目的,而是建筑物既成之后,以其形象反过来表述着人和社会,或者说“无意识”地表述着建造者和使用者的一切,这正是建筑的文化性。
在信息化的社会,人的生活方式、史化观念、美学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个强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科技与人文同步发展的时代,建筑文化也呈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并非各行各素、无章可循。从建筑创作的角度来看,设计首先要融合城市和自然的环境,表达建筑性质和文化的特征。设计什么用途的建筑,先应该表达这类建筑的共性和特有的文化内涌。每一大类型的建筑, 都固有着一种文化内涵。
例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非常完美的将现代建筑和中国文化相互融合,表达中国历史化的精神与气质。
2.3 把握建筑的时代性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综合反应。纵观我国建筑发展史,从秦砖汉瓦到唐代的斗拱,再到宋、清的营造法式,每朝每代都在传承与创新中变化,都具有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技术烙印,都是“新的时代建筑” 。现代建筑创作应该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建筑要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来表达所处的时代特质,表现这个时代的科技观念,揭示思想和审美观。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把握时代脉搏,融合优秀地域文化的精华,建筑才能创新并向前发展。
三、当前建筑设计中存在的误区
与前所述中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要把握好三大属性比较,当前我国建筑设计创作中的误区主要表现在:
2.1 抄袭和模仿之风,导致许多建筑千孔一面
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远程之间能够及时沟通,国外新的创作理念和方法在全球的同时传播已成现实。在国内自身创作理论匮乏的情况下,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一些心态浮躁的建筑师在对新的理论和方法,未全面吸收的情况下,而该理论的存在前提和运用范围盲目,又想当然的在设计创作中抄袭或模仿其样式、部件,最终导致对外来理论片面的理解和运用,这是造成抄袭和模仿之风的主要原因。
2.2 盲目片面地追求标新立异
设计创作的另一个误区就是标新立异,一味求怪求奇,却不能满足使用或是其他方面的要求,或是毫无道理地不考虑技术保障的设计。特别是当前的一些小项同,此类项同投资不大而业主要求又很高,这就需要建筑师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寻找一个平衡点,一味求新求怪只会适得其反,难以博得业主的青睐。一切创造性的发挥必须是以对相关问题要求等各种关系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才能做出令人满意和难忘的设计作品。
2.3 盲目追求时尚
不少建筑师把建筑作品当成了个人的实验品,当成个人谋取名利的工具,认为建筑创新就是建筑形式的创新,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建筑追求新、奇、特,建筑造型与功能脱节。另外,盲目追求西方的建筑表现手法,而忽视了本国的国情与特点。这样,是很难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作品的。
四、提高我国现代建筑设计水平的几点建议
4.1 提高建筑设计在塑造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建筑设计产品是经久耐用的产品,艺术因素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建筑师的创作作品是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内容,建筑设计创作的这一实质性特点,应该获得全社会的认同与反响。从很大程度上,设计师设计创作的动力激情来自于广大公众对建筑艺术活动的一种积极认可,在我国应当引进和有效组织各类建筑文化交流活动,如设计竞赛,国际间设计作品交流展示会,建筑创作理应得到和其他艺术门类相同的重视程度。
4.4 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
民族审美情趣是世代相袭的传统文化的心理映射,是现代建筑创作应极力给予探索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内容。在与文化相结合方面,国际主义建筑艺术从中介的立场上,艺术的造型形式语汇更多地是来自技术领域。建筑作为一种艺术,通过审美的机制来达成一种艺术的本质特征,深层次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文化机制表现与映射,在这一点上,建筑艺术对使用者的关怀和启迪以及对于民族艺术的发展与贡献,才会是真实和有效的。现代建筑的技术特质决定了采用全盘模仿传统建筑的风格式样难以奏效,技术的限制因素使建筑作品的文化提升应该符合现代建筑概念所規定了的创造的前题,即在现代建筑艺术特点与范畴之内,来提示和反映出民族的传统艺术精华。建筑设计反映民族性和文化性,体现传统艺术的审美艺术表现境界,以及试图在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艺术之间寻找结合点,是现代建筑创作应持久不竭的进行探索和创造的动力源泉。
4.4建筑设计要体现现代人文精神
建筑设计不是孤立的,是人们心理认知以及美学意象的转换和映照,建筑艺术形象应具有充实的视觉表现力和冲击力。市政建筑、公司建筑这些迅速增长的新建筑所具有的意义是异乎寻常的,联系着一种公众精神,聚合力和新城市所承载的首创精神;是新的人文景观、心理认知与归属感的凝聚点,体现着现代人文精神的追求。因此应通过这些城市重要公共建筑予以反映,在设计过程中,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是创造整体艺术形象,表现现代建筑新美学观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本体特征,以及对城市文脉、环境文理的尊重和认同。
4.5 建立设计控制系统概念
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设计控制、管理系统.从宏观角度,要加强对于单体建筑设计设计方针的计划导向、监督和规划控制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单体设计同整体城市环境景观艺术形象取得相得益彰的关系.在微观层面上,应加强各项工程设计环节、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监督管理,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施工工程管理控制制度,确保出产建筑创作精品。
参考文献
1、黄汉民. 全民的建筑教育是贯彻落实建筑方针的关键之举[J].建筑学报,2004,(7).
2、张祖刚. 适用·经济·美观的双重意义[J].建筑学报, 2008 ,(8).
3、饶维纯. 回归建筑学的基本原理[J].建筑学报,2004,(11).
4、赵钢.地域文化回归与地域建筑特色再创造,华中建筑,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