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因此,适当布置一些作业是有必要的。但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低年级尤其如此,教师总是认为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面不广,只要把基础知识学扎实就行。于是,“读读、写写”成了低年级教师的法宝,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教改实践中,我觉得作业应该是训练学生自主性、创造性意识和能力的一块很重要的载体,在低年级尤其如此。关键在于老师怎样发掘教材内涵,创造性地设计作业。现在我就苏教版第二册教学谈谈我是如何进行作业设计改革的。
【关键词】作业设计 自主作业 趣味 学习
一、 讲究趣味性,“乐”中求知
低年级儿童厌烦呆板生硬,喜欢生动有趣。教材在编排处理上,给我们提供了创新作业训练的空间。我们要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趣味作业,使学生一看作业就来劲,就跃跃欲试。
1.注重纵向联系。针对教材或某一篇课文的重点、难点,设计趣味作业,让学生自己领会新知,自己巩固旧知。如苏教版第二册《识字8》是关于“氵、 虫、讠、日、目”与“青”分别组成的字的音、形、义的区分。教完后,我让学生编创这五种偏旁所表示意义的儿歌。有的编出了“有水才清洁”,有的编出了“太阳出来天气晴”“有了心情才会做好事情”……学生们很快分清了它们各自的意思。然后,我又让学生根据这些字的特点设计了“字宝宝找家”的游戏,让学生分别找出能与这些字组合连词的文字。孩子们对这类的“游戏”特别有兴趣,人人踊跃“参赛”,争先恐后,乐此不疲,谁也没想到这是在做作业。
2.注重横向联系。新大纲“要求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趣味作业能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能使儿童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学习的自主性、创造的积极性显而易见。
二、注意实践性,“动”中求知
低年级儿童的可塑性很大。通过实践,可以将生活中的事物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儿童感官,开放式地储存信息,为儿童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提供取之不竭的丰富源泉。实践性作业,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语文的学习环境。而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己任,语文能力的形成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要实现转化,就得把语文学习和运用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作用起来,让儿童情、智、知、能获得同步主动发展。
1.以“动口” 为主的实践性作业。教师可以布置“读、看、说、演”等形式为主的“交流”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感受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根据不同文章的内容,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适合朗读的,让学生向大家读一读;叙事性较强的,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利于表演的,可以让学生一起演一演;还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手段来辅助学习。如听录音故事,看电视。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还可以让孩子学习说话、朗读方面的一些技巧,提高口语表达交际能力。
2.以“动手” 为主的实践性作业。一位教育学家就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间上。”动手实践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段特点,而且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在布置“动手”作业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画一画,做一做等。如在学完了《乌鸦喝水》一课后,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这个实验。
3.以“创造”为主的实践性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演课本剧等,都是开发儿童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极好作业形式。
三、重视开放性,“活”中求知
作为语文教学内容重要之一的作业,也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中,拘泥于课本知识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教学的触角要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
1.拓展式作业。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
2.迁移式作业。学后迁移,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儿童掌握了课文内容之后,灵活而创造地运用,从而掌握新知识,有所发现,尝到触类旁通的乐趣。
3.自选性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意愿等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这种作业的方式,可以真正尊重了学生装的个体差异,发挥了解情况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学业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另外对于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自选性的作业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
作业的设计是一项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们的作业设计应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愿意接受并以此为乐。创设多种适合低年级儿童特点的作业,能更好地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真正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编辑/杨俊飞
【关键词】作业设计 自主作业 趣味 学习
一、 讲究趣味性,“乐”中求知
低年级儿童厌烦呆板生硬,喜欢生动有趣。教材在编排处理上,给我们提供了创新作业训练的空间。我们要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趣味作业,使学生一看作业就来劲,就跃跃欲试。
1.注重纵向联系。针对教材或某一篇课文的重点、难点,设计趣味作业,让学生自己领会新知,自己巩固旧知。如苏教版第二册《识字8》是关于“氵、 虫、讠、日、目”与“青”分别组成的字的音、形、义的区分。教完后,我让学生编创这五种偏旁所表示意义的儿歌。有的编出了“有水才清洁”,有的编出了“太阳出来天气晴”“有了心情才会做好事情”……学生们很快分清了它们各自的意思。然后,我又让学生根据这些字的特点设计了“字宝宝找家”的游戏,让学生分别找出能与这些字组合连词的文字。孩子们对这类的“游戏”特别有兴趣,人人踊跃“参赛”,争先恐后,乐此不疲,谁也没想到这是在做作业。
2.注重横向联系。新大纲“要求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趣味作业能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能使儿童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学习的自主性、创造的积极性显而易见。
二、注意实践性,“动”中求知
低年级儿童的可塑性很大。通过实践,可以将生活中的事物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儿童感官,开放式地储存信息,为儿童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提供取之不竭的丰富源泉。实践性作业,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语文的学习环境。而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己任,语文能力的形成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要实现转化,就得把语文学习和运用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作用起来,让儿童情、智、知、能获得同步主动发展。
1.以“动口” 为主的实践性作业。教师可以布置“读、看、说、演”等形式为主的“交流”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感受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根据不同文章的内容,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适合朗读的,让学生向大家读一读;叙事性较强的,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利于表演的,可以让学生一起演一演;还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手段来辅助学习。如听录音故事,看电视。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还可以让孩子学习说话、朗读方面的一些技巧,提高口语表达交际能力。
2.以“动手” 为主的实践性作业。一位教育学家就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间上。”动手实践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段特点,而且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在布置“动手”作业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画一画,做一做等。如在学完了《乌鸦喝水》一课后,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这个实验。
3.以“创造”为主的实践性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演课本剧等,都是开发儿童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极好作业形式。
三、重视开放性,“活”中求知
作为语文教学内容重要之一的作业,也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中,拘泥于课本知识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教学的触角要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
1.拓展式作业。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
2.迁移式作业。学后迁移,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儿童掌握了课文内容之后,灵活而创造地运用,从而掌握新知识,有所发现,尝到触类旁通的乐趣。
3.自选性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意愿等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这种作业的方式,可以真正尊重了学生装的个体差异,发挥了解情况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学业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另外对于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自选性的作业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
作业的设计是一项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们的作业设计应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愿意接受并以此为乐。创设多种适合低年级儿童特点的作业,能更好地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真正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编辑/杨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