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用药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ru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 对自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132例酒精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研究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在抗精神类药物中奋乃静使用例数最多(达87例次,占65.9%),在抗焦虑镇静类中地西冸使用最多(达83例次,占62.88%),在维生素药物中维生素C使用最多(达128例次,占96.97%);132例患者共出现52例次不良反应(比例为39.39%),其中氯丙泰为引起反应最多的药物(21例,比例占40.38%)。结论 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时应使用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并且在联合用药时要注意相互间的相互抵触作用,合理使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酒精;精神障碍;用药;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77-02
  酒精精神障碍是指患者由于长期或大量饮酒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性病症,按临床情况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类。急性酒精精神障碍就是通常所谓的“发酒疯”,表现在意识模糊有强烈的兴奋性和攻击行为,或可出现片段的幻觉和妄想,持续数分钟和数小时不等,并可出现暴力行为如报复性伤害、杀人毁物及性犯罪等行为,对患者和家庭造成严重影响[1];慢性精神障碍是长期饮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严重损害而导致患者人格发生改变及智能出现衰退,并常伴有各种内脏器官的严重病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酒行为和现象已成为生活常态,出现酒精精神障碍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对个人和家庭已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积极有效地进行治疗不但可以帮助患者免受酒精精神障碍带来的痛苦,同时可可促进家庭的和谐[2-3]。为此我们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32例酒精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以获得更多的临床治疗用药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自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2例酒精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基本情况为:男性患者97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分布在27~75岁之间,平均年龄42.5±3.2岁,饮酒史在3~31年之间,平均饮酒史为16.7±2.2年;患者单次饮酒量均>0.25kg,且每日平均饮酒量>0.5kg;患者的治疗时间在5~316d,平均治疗时间为65.2±6.2d;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幻视 45例,幻听54例,妄想 23例,行为紊乱31例,丧失自制力49例(部分患者为合并精神障碍)。患者经临床多项检查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CCMD-3)》中要求,所有患者无治疗用药禁忌特征并排除伴有严重心脑、肝肾及传染性疾病。
  1.2.方法 对132例患者治疗时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并整理统计分析。
  1.3 评价指标 将患者的主要用药情况(抗精神类药物、抗焦虑镇静类药物、维生素类药物)及不良反应情况为评价指标内容。
  1.4 统计学方法 对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 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检验差异值P<0.05时,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的临床的主要用药情况为:(部分患者为合并用药)
  2.1.1 用于抗精神类药物的情况见表1,可以看到在使用的主要药物中奋乃静、氯丙秦、泰尔登分列用药前三位。
  2.1.2用于抗焦虑镇静类药物的情况见表2,其中地西冸、氯硝西泮列用药前两位。
  2.1.1.3使用维生素类药物的情况见表3,其中维生素C、维生素B1列用药前二位。
  2.2 132例患者使用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为:共出现52(比例为39.39%)例次药物不良反应,表现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心率失常、过度镇静、便秘、过度肥胖、肝功能损伤等;出现不良反应最明显的药物为氯丙泰(21例,比例占40.38%),其余基本接近。
  3.讨论
  饮酒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源于酒精,由于长期或大量饮洒的习惯形成导致患者出现酒精中毒,也就是临床上的精神障碍。会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对人的大脑有直接神经毒性作用[3]。临床表现为情绪不稳、易激惹、思维缓慢、记忆减退、智力下降、震颤、谵妄、出现幻觉、嫉妒妄想等[4],不但严重影响患者自身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对家庭造成巨大伤害,有研究表明,出现酒精精神障碍患者的离婚率远远高出平均离婚率;并且也会影响到社会的不稳定,部分患者在发作时往往会对他人或公共财物造成伤害及破坏。随着我国饮酒人数的急剧增加,出现酒精精神障碍的患者也不断攀升,为此在进行及时治疗的同时也需引起社会的关注。
  虽然目前对长期饮酒造成精神障碍的形成机制尚不明确,但有研究表明由于酒精神经毒性作用和硫胺缺乏均可降低神经元活动、干扰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再摄取,并使某些神经递质合成减少如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等,从而引起患者出现各种临床症状。通过本文内容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使用各类药物对患者的治疗均有一定的作用,但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却有差别,因此在选用药物时需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病情程度、体质情况等合理选择,尤其是对氯丙泰、舒必利、奥氮平、丁螺环酮等药物的使用;同时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保肝治疗,并给予患者即使补充水电解质以保持患者的酸碱平衡。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氯丙泰为主要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视物不清、上腹部不适、乏力、嗜睡、便秘、心悸,偶见泌乳、乳房肿大、肥胖、闭经等临床症状,因此我们认为在使用该药时应引起注意;而奋乃静为吩噻嗪类的哌嗪衍生物,药理作用与氯丙嗪相似,但其抗精神病作用、镇吐作用较强、毒性较低,对幻觉、妄想、焦虑、紧张、激动等症状有明显效果,对去甲肾上腺素受体影响较小,故对血压影响不大,所以为主要抗精神类药物;地西冸为BDZ类抗焦虑药,随用药量增大而具有 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及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抗焦虑作用选择性很强,是氯氮?的5倍,与其选择性地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与中枢BDZ受体结合而促进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或促进突触传递功能有关,为抗焦虑镇静类主要药物而得以应用;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保护身体免于自由基的威胁,可抑制酪氨酸酶的形成,对保持血管的完整,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等,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
  通过研究发现,在治疗的初始阶段对一些酒精严重依赖症的患者可以采取递减戒酒法来治疗,在研究中对5例患者的采用该方法后效果比较理想。同时我们认为对一切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预防,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避免采用饮酒方式来麻痹自己,在饮酒时能把握掌控,是完全可以避免或减少急救精神障碍病症的出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各种问题也相继出现,过度饮酒、长期饮酒等已经成为生活常态,严重影响我们的健康和家庭社会的和谐。
  综上所述,在酒精精神障碍治疗用药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减少副作用较大的药物,以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苑杰. 31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J]. 医药前沿, 2016(3).
  [2]何华, 徐健. 104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临床分析[J]. 中国药业, 2015(B12):196-198.
  [3]安善佐, 申爱群. 阿立哌唑辅治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临床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19):56-57。
  [4]黎红艳. 6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用药分析[J]. 医学信息, 2014(3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无痛胃镜和普通胃镜下胃息肉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130例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息肉病人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均采用息肉电切术或电凝术,根据息肉的部位、大小、形态采取相应的切除方式。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无痛胃镜和普通胃镜下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均少
期刊
【摘要】目的 探析血尿常规和超敏CRP在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诊治中的重要意义。 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24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例,对照组患者依据其病史、典型症状及检查所见进行诊治,观察组则采取血尿常规和超敏CRP的方法进行诊治,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治效果。 结果1、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胃溃疡患者采用胃乐新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临床纳入86例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43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3例在上述基础上联合胃乐新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83.72%,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 胃乐新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结合乙酰半胱氨酸与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126例确诊为急性支气管炎的2岁-8岁儿童患者,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输液治疗,包括抗炎加化痰;治疗组给予口服阿奇霉素(希舒美)颗粒剂联合乙酰半胱氨酸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持续观察两组儿童患者治疗效果,并于第6天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儿童患者急性支气管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应用全麻辅助硬膜外麻醉方式的优越性。方法:我们对2013年3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治疗的16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全麻组和全麻+硬膜外组(联合麻醉组),并保持两组患者的数量一致。在手术进行之前,我们对全麻组患者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对联合麻醉组患者,入室后先行硬膜外麻醉穿刺置管(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早期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单纯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记录两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成功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70.59%)(P0.05)。结论:对早期异位妊娠患者实施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成功率,有利于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早期异位妊娠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评价临床应用兰索拉唑的安全性。方法:以本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兰索拉唑及雷尼替丁治疗,对比本院分别采用兰索拉唑和雷尼替丁治疗时患者所产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兰索拉唑治疗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雷尼替丁治疗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治疗,每次剂量为30mg,每天1次。对照组患者采用雷尼替丁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使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对2012年6月-2016年8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保持两组患者的数量保持一致。我们对实验组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联合非司酮口服治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的腹腔镜手术疗法进行治疗。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参麦注射液改善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中选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了参麦组(n=28)以及对照组(n=28)。对照组为接受常规化疗的患者,参麦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WBC、RBC和HB在化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化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WBC、RBC以及HB指标没有明
期刊
【摘要】目的: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跟骨骨折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对这16例患者进行为期三年的随访。对术后的愈合时间以及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所有患者的骨折均在半年内愈合,修复后的皮瓣均已成活,行走正常,随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