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博物馆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的重要场所,馆藏品是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新时期博物馆社会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现代技术,也离不开人才。本文主要就新时期博物馆的建设现状、建设内容以及对现代人才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博物馆的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博物馆;人才需求;对策建议
引言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时期博物馆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撑。目前,博物馆人才保障制度与时代发展不相符,存在着较多缺陷,不少瓶颈问题亟待解决。待遇、职称不相称,专业受限、人才流失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博物馆需要与时俱进,打破常规,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大力推进专业化高素质人才建设,为现代人才智力的发挥创造足够的机会和保障。
博物馆集历史、文化、科技于一体的综合性历史文化场所,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并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的社会公益性机构[1],涉及文物保护与研究、文化传承与展示、社会教育、信息传播、观众与社会服务、国际文化交流、文创增值与营销、促进社会认同、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地等诸多方面[2,3],具有公益性、知识性、传播性、体验性、群众性等特性,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馆藏品较少,社会功能发挥不全,有待提高。
博物馆人才需求分析
新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而是日益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博物馆社会功能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轉移而发生变化,其强大的社会服务功能使博物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其中人才资源配置直接影响博物馆社会功能的发挥,影响博物馆未来的发展。
(一)管理团队
优质管理源自一支专业团队,众人集其所长,统一管理,统一合作,统一服务。企业生产离不开管理,社会组织离不开管理,商品销售离不开管理,任何组织机构的运营,管理是重中之中,离开管理,寸步难行。博物馆是公益性服务场所,又保存着诸多历史文物,日常工作的开展更加需要高端管理团队来实现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例如,日常人员管理中,工作人员分布于各个展厅,如何监管?公共场所的卫生如何保持整洁干净?大流量的观众出现时,如何预防突发事件?工作人员如何服务好观众?展陈文物如何保护?这些看简单的事,没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尽心尽责的管理团队是难以实现。俗话说“兵雄雄一个,将雄雄一窝”,管理团队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管理绩效,甚至文物的安全。从以上方面来看博物馆管理团队的建设是关键,高端管理人才引进是时不可待。
(二)专业团队
文物考古研究是博物馆工作的核心,要充分发挥专业团队的作用,凝心聚力,挖掘历史文物的社会价值,形成大众文化,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目前,博物馆普遍面临专业团队力量薄弱的突出问题,具有考古领队资质的专家极少。因此,博物馆要发挥“传、帮、带”作用,自主培养专业考古队伍,同时市场对资源的调配作用,不汤招聘新生力量,充实队伍,提高文物考古的实力。
(三)技术团队
文物来源于考古,考古服务于文物。文物鉴定需要现代高端技术人才,传统鉴定方法是对同类文物进行分类对比、辨识和综合考察,而现代鉴定方法是运用高新技术对文物进行分析鉴定,文物鉴定者不仅需要具备渊博的文博知识和技术技能,而且还要对文物做假等知识了如指掌[4]。而过去文物鉴定者多半是文博专业,对现代技术的操作使用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困难,如何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对文物作出准确鉴定,高端技术人才是关键。据调研:博物馆在考古方面对文物的鉴定主要采用传统方法,文物鉴定科技含量较低,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现代传媒技术等技术含量不高,制约着博物馆的发展。因此,博物馆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人员需求招聘过程中要重视高端科技人才的引进,依托科技建设博物馆,依托人才提升博物馆工作效率,保证博物的社会功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博物馆人才建设的对策
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市场经济需要人才,构建和谐社会更需要人才,人才的优劣,人才的竞争成为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博物馆应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建立适合文博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形成人才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人才保障体系。
(一)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博物馆在人才引进主要是文博专业的人才,但是,新时期博物馆功能发生了较大变化,博物馆要根据岗位需求调整人才引进方略,保证博物馆各项功能的实现。新时期博物馆不仅仅局限于文物考古,而是融考古、科技、文化、历史于一体的综合体,方方面面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相互平衡,引进复合型人才是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大继续教育力度,形成国家、单位、个人三方面负担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支持、鼓励在职人员自我脱产进修深造[5]。并发挥友邻博物馆的优势,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人才自我培养。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简化研究项目申报程度,上下联动,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的活力,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三)完善人才后勤保障机制。首先要解决好人才的户籍签证、子女入学、医疗保险等,实行“一站式”受理服务,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其次对有贡献的科研和工作人员实行褒奖,树立旗帜、标杆,提升全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从事研究工作人员,在重大考古和技术创新过程中有重大突破或贡献的进行奖励,激发其创造性。其次,打破职称评审的限制。职称评审必须与时俱进,打破常规,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克服职称评价范围过窄的问题,打破专业限制、行业内外、工作岗位、人事关系等制约,突出贡献与业绩,创造便利条件,畅通职称申报渠道,打通专业职称评审的壁垒,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和获得感。
结语:
博物馆是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保存场所,馆藏品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城市文化的新标签。中国拥有博物馆4000余个,对传承中华文化,丰富人们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人才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保证。博物馆的收藏、研究、教育职能都有赖于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去实现[6]。”博物馆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大量人才,文物考古、挖掘需要大量人才。因此,博物馆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加大高技术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增强文博事业研究实力,提升文化熏陶的内蕴,不断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
参考文献:
刘绍南.智慧博物馆支撑技术应用探讨[J].首都博物馆·2017,366-372
https://www.sohu.com/a/228509787_426335
赵晓璐.“互联网+”视角下的公共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8
赵永刚.对于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与文物管理特点的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4:84-85
张乃钰.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文物管理特点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25:84-84
崔维新.互联网+背景下的博物馆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J].人文天下,2017,12:81-82
关键词:博物馆;人才需求;对策建议
引言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时期博物馆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撑。目前,博物馆人才保障制度与时代发展不相符,存在着较多缺陷,不少瓶颈问题亟待解决。待遇、职称不相称,专业受限、人才流失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博物馆需要与时俱进,打破常规,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大力推进专业化高素质人才建设,为现代人才智力的发挥创造足够的机会和保障。
博物馆集历史、文化、科技于一体的综合性历史文化场所,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并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的社会公益性机构[1],涉及文物保护与研究、文化传承与展示、社会教育、信息传播、观众与社会服务、国际文化交流、文创增值与营销、促进社会认同、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地等诸多方面[2,3],具有公益性、知识性、传播性、体验性、群众性等特性,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馆藏品较少,社会功能发挥不全,有待提高。
博物馆人才需求分析
新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而是日益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博物馆社会功能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轉移而发生变化,其强大的社会服务功能使博物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其中人才资源配置直接影响博物馆社会功能的发挥,影响博物馆未来的发展。
(一)管理团队
优质管理源自一支专业团队,众人集其所长,统一管理,统一合作,统一服务。企业生产离不开管理,社会组织离不开管理,商品销售离不开管理,任何组织机构的运营,管理是重中之中,离开管理,寸步难行。博物馆是公益性服务场所,又保存着诸多历史文物,日常工作的开展更加需要高端管理团队来实现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例如,日常人员管理中,工作人员分布于各个展厅,如何监管?公共场所的卫生如何保持整洁干净?大流量的观众出现时,如何预防突发事件?工作人员如何服务好观众?展陈文物如何保护?这些看简单的事,没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尽心尽责的管理团队是难以实现。俗话说“兵雄雄一个,将雄雄一窝”,管理团队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管理绩效,甚至文物的安全。从以上方面来看博物馆管理团队的建设是关键,高端管理人才引进是时不可待。
(二)专业团队
文物考古研究是博物馆工作的核心,要充分发挥专业团队的作用,凝心聚力,挖掘历史文物的社会价值,形成大众文化,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目前,博物馆普遍面临专业团队力量薄弱的突出问题,具有考古领队资质的专家极少。因此,博物馆要发挥“传、帮、带”作用,自主培养专业考古队伍,同时市场对资源的调配作用,不汤招聘新生力量,充实队伍,提高文物考古的实力。
(三)技术团队
文物来源于考古,考古服务于文物。文物鉴定需要现代高端技术人才,传统鉴定方法是对同类文物进行分类对比、辨识和综合考察,而现代鉴定方法是运用高新技术对文物进行分析鉴定,文物鉴定者不仅需要具备渊博的文博知识和技术技能,而且还要对文物做假等知识了如指掌[4]。而过去文物鉴定者多半是文博专业,对现代技术的操作使用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困难,如何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对文物作出准确鉴定,高端技术人才是关键。据调研:博物馆在考古方面对文物的鉴定主要采用传统方法,文物鉴定科技含量较低,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现代传媒技术等技术含量不高,制约着博物馆的发展。因此,博物馆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人员需求招聘过程中要重视高端科技人才的引进,依托科技建设博物馆,依托人才提升博物馆工作效率,保证博物的社会功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博物馆人才建设的对策
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市场经济需要人才,构建和谐社会更需要人才,人才的优劣,人才的竞争成为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博物馆应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建立适合文博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形成人才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人才保障体系。
(一)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博物馆在人才引进主要是文博专业的人才,但是,新时期博物馆功能发生了较大变化,博物馆要根据岗位需求调整人才引进方略,保证博物馆各项功能的实现。新时期博物馆不仅仅局限于文物考古,而是融考古、科技、文化、历史于一体的综合体,方方面面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相互平衡,引进复合型人才是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大继续教育力度,形成国家、单位、个人三方面负担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支持、鼓励在职人员自我脱产进修深造[5]。并发挥友邻博物馆的优势,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人才自我培养。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简化研究项目申报程度,上下联动,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的活力,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三)完善人才后勤保障机制。首先要解决好人才的户籍签证、子女入学、医疗保险等,实行“一站式”受理服务,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其次对有贡献的科研和工作人员实行褒奖,树立旗帜、标杆,提升全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从事研究工作人员,在重大考古和技术创新过程中有重大突破或贡献的进行奖励,激发其创造性。其次,打破职称评审的限制。职称评审必须与时俱进,打破常规,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克服职称评价范围过窄的问题,打破专业限制、行业内外、工作岗位、人事关系等制约,突出贡献与业绩,创造便利条件,畅通职称申报渠道,打通专业职称评审的壁垒,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和获得感。
结语:
博物馆是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保存场所,馆藏品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城市文化的新标签。中国拥有博物馆4000余个,对传承中华文化,丰富人们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人才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保证。博物馆的收藏、研究、教育职能都有赖于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去实现[6]。”博物馆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大量人才,文物考古、挖掘需要大量人才。因此,博物馆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加大高技术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增强文博事业研究实力,提升文化熏陶的内蕴,不断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
参考文献:
刘绍南.智慧博物馆支撑技术应用探讨[J].首都博物馆·2017,366-372
https://www.sohu.com/a/228509787_426335
赵晓璐.“互联网+”视角下的公共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8
赵永刚.对于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与文物管理特点的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4:84-85
张乃钰.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文物管理特点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25:84-84
崔维新.互联网+背景下的博物馆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J].人文天下,2017,1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