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很强,概念枯燥抽象,实践性要求规范的课程,同时它又是所有会计学科中最基础、最关键的课程。怎样才能更好地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技能,并为以后学好其他会计专业课打好基础呢?经过几年来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探索,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一切活动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教育论中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这就强调了教师要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
目前有许多职高学校的教师总是抱怨:现在的学生基础差、脑子笨,又不爱学。那么造成学生不爱学习的原因是什么?当然与现在职高学生的基础差、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有关,同时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算会计专业的学生都未曾参加过生产经营活动,既缺乏理性认识,又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就必须善于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问题通俗化。也就是用学生最容易理解,最熟悉的方法说明问题,用学生最能接受的最贴切的实例来解决问题。如解释流动资产,用人的血液来比喻非常形象,易于让学生接受。有些知识本身比较抽象,但并不深奥,如凭证、账簿、报表。只要把这些会计资料买回来,让学生看一看、动手做一做,学生自然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接受的、兴奋的状态,对老师讲不到的知识他们也能想得到,这样便能给学生以渔的本领而非授之以鱼。
2.重视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概念及专业术语很多,又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术语及企业会计制度等,必须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并能灵活运用。
从学生大量的作业中可以看出,不少学生做账务处理时,常常把会计科目用错,主要原因是对会计科目核算内容及会计制度规定记得不清。学生遗忘的现象相当普遍、严重,老师讲的知识不少,但学生掌握的东西不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师思想上不重视,对学生要求简单、不严、抓得不扎实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例如,会计核算的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平衡原理、记账方法,必须掌握得非常牢固、准确、熟练,才能在以后实际运用过程中,透析那些千变万化的经济业务,弄清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做出正确的判断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对概念、制度规定强行死记,对原理、方法在弄懂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只要熟悉了核算的基本内容,自然就能够记住账户的名称,只要懂得了资金平衡原理,自然就能够记住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如果学生缺乏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犹如盲人摸象。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抓实干,把工夫下到位,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3.选择有效的训练形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就为以后的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使学生所读的书,所学的知识形成立体、多方位、动态的体系,并能灵活地运用、服务于社会,教师必须选择有效的训练形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1 单项训练。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可以运用的一种方法,是直接针对某一具体项目或内容的训练。它用时短,操作简便,也能及时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在讲《会计凭证》一章时,就可以发给学生相关的凭证,对照真实的凭证,先讲凭证的主要内容,然后讲怎样填制凭证,此时教师应该边讲边示范,最后要求学生根据经济业务的类型填制相关的凭证;在讲完《账簿》一章时,也应安排登记账簿的训练。单项训练结合教学适时进行,既有利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因此,单项训练是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训练形式。
3.2 综合训练。它是在单项训练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综合操作能力的训练。在进行此项训练之前,必须要求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单项操作技能。如学生必须能够分析简单的经济业务、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科目汇总表和会计报表等单项训练技能。此项训练可以安排在学习《会计核算程序》一章时进行,结合某企业一个月的简单经济业务,按照书上所讲的核算步骤,一步一步进行手工操作。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会计知识,对会计的核算方法掌握不是很深,所以,教师只要求学生懂得基本的核算程序,知道会计具体是干什么的就行了,更深奥、更复杂的操作等到以后学习《会计模拟实习》这门课的时候再进行学习。由于综合训练涉及的项目和内容较多,因此有利于教师全面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真正培养具备真才实学的学生,从而充分体现职教的特色,把我国的职业教育推向前进。
1.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一切活动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教育论中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这就强调了教师要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
目前有许多职高学校的教师总是抱怨:现在的学生基础差、脑子笨,又不爱学。那么造成学生不爱学习的原因是什么?当然与现在职高学生的基础差、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有关,同时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算会计专业的学生都未曾参加过生产经营活动,既缺乏理性认识,又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就必须善于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问题通俗化。也就是用学生最容易理解,最熟悉的方法说明问题,用学生最能接受的最贴切的实例来解决问题。如解释流动资产,用人的血液来比喻非常形象,易于让学生接受。有些知识本身比较抽象,但并不深奥,如凭证、账簿、报表。只要把这些会计资料买回来,让学生看一看、动手做一做,学生自然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接受的、兴奋的状态,对老师讲不到的知识他们也能想得到,这样便能给学生以渔的本领而非授之以鱼。
2.重视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概念及专业术语很多,又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术语及企业会计制度等,必须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并能灵活运用。
从学生大量的作业中可以看出,不少学生做账务处理时,常常把会计科目用错,主要原因是对会计科目核算内容及会计制度规定记得不清。学生遗忘的现象相当普遍、严重,老师讲的知识不少,但学生掌握的东西不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师思想上不重视,对学生要求简单、不严、抓得不扎实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例如,会计核算的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平衡原理、记账方法,必须掌握得非常牢固、准确、熟练,才能在以后实际运用过程中,透析那些千变万化的经济业务,弄清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做出正确的判断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对概念、制度规定强行死记,对原理、方法在弄懂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只要熟悉了核算的基本内容,自然就能够记住账户的名称,只要懂得了资金平衡原理,自然就能够记住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如果学生缺乏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犹如盲人摸象。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抓实干,把工夫下到位,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3.选择有效的训练形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就为以后的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使学生所读的书,所学的知识形成立体、多方位、动态的体系,并能灵活地运用、服务于社会,教师必须选择有效的训练形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1 单项训练。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可以运用的一种方法,是直接针对某一具体项目或内容的训练。它用时短,操作简便,也能及时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在讲《会计凭证》一章时,就可以发给学生相关的凭证,对照真实的凭证,先讲凭证的主要内容,然后讲怎样填制凭证,此时教师应该边讲边示范,最后要求学生根据经济业务的类型填制相关的凭证;在讲完《账簿》一章时,也应安排登记账簿的训练。单项训练结合教学适时进行,既有利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因此,单项训练是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训练形式。
3.2 综合训练。它是在单项训练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综合操作能力的训练。在进行此项训练之前,必须要求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单项操作技能。如学生必须能够分析简单的经济业务、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科目汇总表和会计报表等单项训练技能。此项训练可以安排在学习《会计核算程序》一章时进行,结合某企业一个月的简单经济业务,按照书上所讲的核算步骤,一步一步进行手工操作。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会计知识,对会计的核算方法掌握不是很深,所以,教师只要求学生懂得基本的核算程序,知道会计具体是干什么的就行了,更深奥、更复杂的操作等到以后学习《会计模拟实习》这门课的时候再进行学习。由于综合训练涉及的项目和内容较多,因此有利于教师全面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真正培养具备真才实学的学生,从而充分体现职教的特色,把我国的职业教育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