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合理融合海绵城市理论,实现生态环境及人文景观的有效融合,不仅可以满足城市建设需求,而且对城市健康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在实践中,要分析海绵城市理论,合理进行城市风景园林景观建设,达到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构建良好生活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风景园林;规划;应用
引言:
在风景园林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能够促进城市得到健康发展。海绵城市理论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水平,同时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和职能管理部门积极配合,在实际工作中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创新意识,全面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为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海绵城市理论的概述和主要优势
海绵城市理论是新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环境保护理论,为我国绿色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还是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主要指的是使得城市可以自如应对环境变化、雨水洪灾等自然灾害,就像海绵一样具备良好的弹性,故而又称“水弹性城市理论”。在世界范围内被称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在自然降雨时,能够通过相关设施对雨水进行吸收、储蓄、渗透以及净化等工序,然后在对水资源需求过量时,作为后备隐藏能源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基于此,实现自然降水在现代化城市中的自由移动。站在生态系统服务的角度来说,利用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的方式,结合多项相关技术来实现水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海绵城市理论的核心概念。我国相关部门在2017年3月5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由此可见,国家对贯彻落实海绵城市理论的高度重视。受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海绵城市理论在我国绿色建筑建设、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低碳城市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就是其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新型绿色技术、社会、环境与人文等多种因素进行有效融合的体现。海绵城市理论提倡建筑材料必须具备较高的实用性,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表现出良好的防渗、抗压、耐磨、环保、美观、舒适、降噪等优质特征,铸就“会呼吸”的城市景观,同时为解决城市热岛效应带来了积极影响。
2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措施
2.1风景园林水景观的规划
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到风景园林当中,需要提高水景观规划重视度。在风景园林中建立水景观可以提升园林的整体观赏性,同时,还可以对城市排水提供重要帮助。规划水景观时,需要根据城市规模、园林规模的实际情况进行,保证水景观能够为园林和城市提供防洪保障。为保证园林水景观具有超强的储水性,需要深挖储水池,并在周围建立围挡,避免游人落水。还要在水景观内建立水源净化系统,并且,还要定期对水源质量进行检测,保证水源能够有效的被利用。
2.2风景园林的道路规划
风景园林的道路规划需要保证美观、便捷,更重要的是符合海绵城市理论的要求,能够有效吸收雨水并排送到储水系统当中。按照海绵城市理论进行道路施工,要对原有的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增加新型材料的使用,保证降水可以充分被路面吸收,并对道路建立排水系統和雨水收集系统,然后再将吸收到的水源进行处理。传统道路施工材料为混净土或沥青,两种材质不具备良好的渗水性,发生强降雨天气后,园林内会产生数量相当的流水,对园林的景观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要减少传统材料在道路规划中的比例。
2.3风景园林的绿地规划
风景园林的绿地规划,是园林规划的重要工作,也是提升园林景观观赏性的重要手段。为保证绿地规划能够适应海绵城市理论的要求,需要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绿地进行规划,首先要计算出最适宜的绿地面积,然后对绿地位置进行合理的规划。绿地自身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能够对雨水进行一定量的收集,对园林的排水系统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绿地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护,避免绿地发生枯萎现象。
2.4风景园林雨水收集规划
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系统,是其防内涝的关键工程,新型复合材料的应用,可以提升园林的吸水性,因此,建立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系统,同样需要使用新型材料。保证雨水能够有效的收集,需要建立数量众多的雨水收集系统和排水系统,将雨水进行有效收集然后通过排水系统,输送到存水系统当中。另外,雨水的收集还要保证其具有可利用性,避免雨水受到污染是收集系统的关键。最后,雨水收集系统的建立,要在不影响园林景观的基础上进行,尽量将收集设备进行隐藏施工。
2.5风景园林储水系统的规划
储水系统是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到风景园林的关键,储水系统的建立要根据城市降水量和排水量确定,降水量是不可控因素,保证储水系统具有足够的容量是保证园林能够为城市提供防洪的基础。通常以建立人工湖的方式来提升园林的储水量,建立人工湖能在雨季对雨水进行更有效的储存。在人工湖的周边可以种植一些植物,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湖边周围环境质量水平的稳定提升。
结束语:
海绵城市建设是现代生态设计的里程碑之作,是城市发展理念的创新之举,是城市建设管理的优化转型。海绵城市理论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相结合,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与生态自然的协调发展,二者相互影响,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宜居、节能环保、绿色的生态化城市空间。实践工作中,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化海绵城市建设及风景园林规划知识,根据城市规划发展核心导向,结合水土保持等理论支持,广泛覆盖道路、建筑、绿地等各个方面,实现全方位建设生态化城市。
参考文献
[1]王鸣谦.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景观空间营造手法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4):149-151.
[2]鲍素平.风景园林规划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5):13-14.
[3]王海龙.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4):196.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风景园林;规划;应用
引言:
在风景园林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能够促进城市得到健康发展。海绵城市理论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水平,同时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和职能管理部门积极配合,在实际工作中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创新意识,全面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为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海绵城市理论的概述和主要优势
海绵城市理论是新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环境保护理论,为我国绿色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还是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主要指的是使得城市可以自如应对环境变化、雨水洪灾等自然灾害,就像海绵一样具备良好的弹性,故而又称“水弹性城市理论”。在世界范围内被称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在自然降雨时,能够通过相关设施对雨水进行吸收、储蓄、渗透以及净化等工序,然后在对水资源需求过量时,作为后备隐藏能源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基于此,实现自然降水在现代化城市中的自由移动。站在生态系统服务的角度来说,利用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的方式,结合多项相关技术来实现水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海绵城市理论的核心概念。我国相关部门在2017年3月5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由此可见,国家对贯彻落实海绵城市理论的高度重视。受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海绵城市理论在我国绿色建筑建设、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低碳城市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就是其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新型绿色技术、社会、环境与人文等多种因素进行有效融合的体现。海绵城市理论提倡建筑材料必须具备较高的实用性,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表现出良好的防渗、抗压、耐磨、环保、美观、舒适、降噪等优质特征,铸就“会呼吸”的城市景观,同时为解决城市热岛效应带来了积极影响。
2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措施
2.1风景园林水景观的规划
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到风景园林当中,需要提高水景观规划重视度。在风景园林中建立水景观可以提升园林的整体观赏性,同时,还可以对城市排水提供重要帮助。规划水景观时,需要根据城市规模、园林规模的实际情况进行,保证水景观能够为园林和城市提供防洪保障。为保证园林水景观具有超强的储水性,需要深挖储水池,并在周围建立围挡,避免游人落水。还要在水景观内建立水源净化系统,并且,还要定期对水源质量进行检测,保证水源能够有效的被利用。
2.2风景园林的道路规划
风景园林的道路规划需要保证美观、便捷,更重要的是符合海绵城市理论的要求,能够有效吸收雨水并排送到储水系统当中。按照海绵城市理论进行道路施工,要对原有的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增加新型材料的使用,保证降水可以充分被路面吸收,并对道路建立排水系統和雨水收集系统,然后再将吸收到的水源进行处理。传统道路施工材料为混净土或沥青,两种材质不具备良好的渗水性,发生强降雨天气后,园林内会产生数量相当的流水,对园林的景观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要减少传统材料在道路规划中的比例。
2.3风景园林的绿地规划
风景园林的绿地规划,是园林规划的重要工作,也是提升园林景观观赏性的重要手段。为保证绿地规划能够适应海绵城市理论的要求,需要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绿地进行规划,首先要计算出最适宜的绿地面积,然后对绿地位置进行合理的规划。绿地自身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能够对雨水进行一定量的收集,对园林的排水系统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绿地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护,避免绿地发生枯萎现象。
2.4风景园林雨水收集规划
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系统,是其防内涝的关键工程,新型复合材料的应用,可以提升园林的吸水性,因此,建立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系统,同样需要使用新型材料。保证雨水能够有效的收集,需要建立数量众多的雨水收集系统和排水系统,将雨水进行有效收集然后通过排水系统,输送到存水系统当中。另外,雨水的收集还要保证其具有可利用性,避免雨水受到污染是收集系统的关键。最后,雨水收集系统的建立,要在不影响园林景观的基础上进行,尽量将收集设备进行隐藏施工。
2.5风景园林储水系统的规划
储水系统是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到风景园林的关键,储水系统的建立要根据城市降水量和排水量确定,降水量是不可控因素,保证储水系统具有足够的容量是保证园林能够为城市提供防洪的基础。通常以建立人工湖的方式来提升园林的储水量,建立人工湖能在雨季对雨水进行更有效的储存。在人工湖的周边可以种植一些植物,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湖边周围环境质量水平的稳定提升。
结束语:
海绵城市建设是现代生态设计的里程碑之作,是城市发展理念的创新之举,是城市建设管理的优化转型。海绵城市理论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相结合,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与生态自然的协调发展,二者相互影响,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宜居、节能环保、绿色的生态化城市空间。实践工作中,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化海绵城市建设及风景园林规划知识,根据城市规划发展核心导向,结合水土保持等理论支持,广泛覆盖道路、建筑、绿地等各个方面,实现全方位建设生态化城市。
参考文献
[1]王鸣谦.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景观空间营造手法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4):149-151.
[2]鲍素平.风景园林规划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5):13-14.
[3]王海龙.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