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里的经学传统和科学精神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c3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我们都说普通话、写规范字,遇到麻烦最便捷有效的方法就是求助于字典。先秦时期,文字杂乱,且不追究那远古的符号起源,单看东土六国和西土文字就是千差万别,这样的差别在大一统的帝国里妥妥的是不安分的因素,书同文也就显得势在必行了。书同文一行,六国文字皆废,秦大篆也随之改进为小篆,通行全国。书同文必有依据,可是并未见太多史书资料记载具体事宜,原因其实也不难想见,考试大纲、教改规定之类的政策性书籍,谁又会悉心保存呢?
  可用字时候怎么办?战国到秦汉期间,已不可考的作者完成了中国流传下来的第一本字书——《尔雅》,没有读音,只按意义归纳总结。后来又有一本体例相似的《释名》,汉代刘熙所著,分门别类解释词语。随后许慎耗时二三十年,完成了文字学上的不朽名著《说文解字》,分五百四十部,按每部形体特点分别排列、据形系联。书同文只解决了书面形式,方言语音还不统一,扬雄钻菜市场、蹲城门口,和大街上的老太太搭话,多方收集方言词语,著成《方言》一书。此四者,为中国传统语言学的基础之作、经典之作,其中最出彩的,非《说文解字》莫属。
  两汉时代的文学、语言学界发生了一件大事,持续时间不短,那就是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古文经”就是指秦以前用鲁国文字写的经书,而“今文经”是指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的经书。两种经书有很大的不同,而这个不同恰好反映了从战国到汉代中国文字的演变历程。秦始皇确立了小篆作为标准字体,结束了战国时代文字异形的混乱,直至汉代,汉字已经发展到更加简便易识的隶书,别说战国文字,就是“同书文字”小篆也为多数人所不识了。武帝末年,鲁恭王扩建自己的院子,挖了孔子的老宅,从老宅的墙壁里发现了一批儒家经典,《尚书》《论语》《孝经》等书均有,从文字形体到内容都和当时拿隶书写的不一样,刘向拿着比对了一下,得出结论“文字异者,七百有余”。但西汉时期的经学博士都是今文经学一派,官学也不教古文,而且当时的解经风气并不好,解释一点不科学,长篇大论、拆解字形,不顾语言本体。到了东汉,古文学派优势显现,他们注意从语言本体出发,从语言事实本身着手去解释文章,当然这些人也有出错误的时候,但他们总体上治学态度比较严肃,后人所谓的“朴学”“汉学”“实事求是之学”主要说的就是古文经学派的治学。这个学术争端直接推动了汉代文字学的发展,经过百余年的积累,培养出一批文字学家,产生了《说文解字》这样的优秀字书,可以说古文经学派战胜今文经学派的标志性成果就是《说文解字》了。
  这篇《说文解字序》可以说是文字学研究的必读篇目,它详细道出了许慎著述的方法和目的,也体现了他的学术观点。许慎之所以能够完成这样的巨著,相比社会、历史条件,成就他的是先进的学术观点和科学的分析方法。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阐明的。首先,许慎是讲发展的。汉字是发展的,对于今天的人来说,用发展的视角看问题一点也不难理解,可是在汉代,今文学家认为字是仓颉造的,他们把秦之隶书当作远古仓颉所造,理由简单:辈辈相传、几无改移。许慎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在文章一开头就讲述了汉字演变历史 ,从黄帝的史官仓颉“初造书契”讲起,一直讲到秦始皇统一文字,讲到隶书产生、古文废绝。甚至还谈到战国时代“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许慎抓住“文字异形”进行了梳理,至于“言语异声”的问题直至明人陈第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才打破了音韵研究的坚冰,随后音韵成就叠出。由此可见许慎的发展观点十分科学前卫。
  接下来,许慎就用系统性来说话了。学者研究任何一个事物,都要努力去揭示研究对象的内部系统,许慎研究发现,汉字的内部结构有严密的系统性,这就是“六书”。这个说法在战国时代已经提出,《周礼》就提到了,但第一个发展完善了六书,并用六书的概念来大规模进行分析的人是许慎。许慎能从古文字本身去研究每一个汉字的内部结构,开创了“据形系联”的部首归字法,不仅揭示了汉字字义内部的系统性,也为后来的部首检字法打下了基础。
  还有就是广收材料,讲证据。今文经学派不能承认文字的发展观点,对着一堆古文字无从解释,只好采取“不承认”的办法,说这是好奇之人的伪书。许慎大量收集他所能看到的古文字,一般有三种:篆文、古文、籀文。篆文指的是秦代小篆;古文就是战国时的鲁国文字;籀文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通用文字,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大篆。这些字的形体是有差异的,许慎“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不光不厌其烦地做着琐碎的技术工作,还谦虚地去请教“通人”,即有知识又有见地之人,取众家之长。
  在中国语言学史上,许慎是一个继往开来的人物,《说文解字》虽然不是第一部字典,但它的出现标志着文字学、字典学真正独立了出来,他阐明了文字的重大意义: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文字与五经六艺的关系、文字与王政的关系、文字的传承作用,一句话说得明明白白。
  至于饱受批评的“许慎为‘尊孔读经’服务”论,则说明了他的时代性,许慎的思想是属于儒家学派的,在汉代环境下,讲古文解经也并无不可。作为一篇序言,《说文解字序》是长了一些,但是其中闪现的传统性和先进性,都光辉熠熠又厚重朴实。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故后世称其为“李昌谷”。李贺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但到其父李晋肃时,已家道中落,不过,他对自己有李唐宗室高贵血统这一点十分自豪,在诗中一再提起,如“唐诸王孙李长吉”“宗孙不调为谁怜”“为谒皇孙请曹植”等等。
  李贺才思聪颖,是天才式的人物。相传贞元十二年(公元796)李贺才七岁,韩愈、皇甫湜造访,李贺援笔写就《高轩过》一诗,从此名扬京洛。年纪稍长,李贺白日骑驴觅句,以锦囊搜集好句,晚上回家探囊整理,焚膏继晷,其母担忧他“呕出心乃已”。
  李贺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诗歌内容主要有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描写幻想中的神鬼世界,书写人民的疾苦,揭露时弊、批判统治者的荒淫昏聩,歌颂边塞将士英勇卫勉等。诗风以空灵见长,他擅长以奇特的语言营造悲冷的氛围。诗歌意象跳跃,结构不拘常法。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他刻意追求诗歌语言的瑰美冷峭,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獨创性的语言,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宋代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说:“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
其他文献
严家炎,1933年出生于上海,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语言文学学科第二届、第三届评议员。2005年3月被北京大学聘为文科资深教授,即终身教授。他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将金庸的武侠小说引入北大讲堂,此举亦被视为学术界对通俗武侠小说的接纳与认可。  作家宗璞说,北京大学有两位“大侠”,严家炎便是其中一位。在她看来,严家炎是有侠气的好人,助人为乐,绝不计较一些小事,心胸很大,敢说真话。 
期刊
提到文学的时候,“虚构”这个概念往往如影随形。新闻记者或者历史学家的虚构被视为道德瑕疵,虚构是文学专享的特权。然而,进入文学殿堂内部,虚构的特权并未平均分配。小说、戏曲以及电影可以坦然无忌地虚构,散文却禁止分享。前者放纵想象任意地飞翔起伏,后者只能爬行于坚硬而粗糙的地面。对于这种不公的状态,我的开脱之词是——虚构是一种有偿使用。小说、戏曲以及电影必须提供某种特殊的品质,散文不存在这种负担。  大多
期刊
家的边上盖起来一座小小的寺庙,青山绿林里,鲜艳的冷色使它的淡黄显得很突兀。  寺庙里的人搬过来的时候是在一个雨天,很大的雨,也下了很久。我清晰地看见他们匆忙的脚步,或许是不适应这样的环境,他们仓皇地从泥泞的小土道上跑过的时候,污黄的泥水被他们的小布鞋踏得争抢着溅起,溅到那些和尚与他们的寺庙同种颜色的裤腿边,然后热切地随他们一起奔跑在乡间的小路上——是不是这样就会沾染他们身上特有的味道?  他们来这
期刊
當前,现实题材热,在中国文坛已成遍及各体裁创作领域的主流风尚。单看表面,这似乎只是近年来高唱入云的理论引导和广接地气的政策扶持所催生的一个特殊结果。实际上,对于现实题材创作的提倡和推崇,既呼应着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也连接着植根深远的民族精神气质和文学生活传统。  先秦时期提出的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以及诗可以兴观群怨之说,经历代文人的持续传述和不断阐发,凝练、提升到表征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审美价值观
期刊
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所谓“千古事”,既是要用笔墨纸砚开创人生事业,以期在百年之后文名长留,为人所记;更是要完满自己一腔为文的情怀,以文传世。然而无论是一篇名作的洛阳金纸贵,还是文脉流传的赢得身后名,相比之下,我更着意创作过程本身的喜乐与欢欣。没有那么神圣,却是那么真切;没有那么伟大,却又那么诱人。  热爱写作是我少年的心事。  小时候妈妈经常给我读故事。从古希腊的神坛到上古中国的山海
期刊
今年秋,你那细细的枝条终于挑起了我的窗纱——为了这一天,我已经等了九年。  九年前的夏天,我读小学三年级。随父母搬进新居,我拥有了自己的卧室。那时的你甚是矮小,个头还不到二楼的屋檐,和我一样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妈妈说,总有一天,你会长得又高又大,漫过二楼的窗户而把盎然绿意涂满我的窗棂。我半信半疑,每天回家都要站在树下目测你的身高。看看你有没有变胖,有没有长壮。最要紧的,还是看你的树枝有没有听老师的
期刊
大宝,或曰阿宝,是我在黄河幼儿园时的玩伴,亦是我人生可记忆域内的第一个朋友。关于他的记忆,像经年不用的毛笔尖上粘带的陈墨,一旦受了水的浸润,便即刻能在宣纸上晕出一片连亘的温暖。  小时候,我性格不算内向,可同我交好的多是女生。还记得我喜欢看她们穿白裙子,在阳光下旋舞,而我自己却是站不到阳光底下的。男生们常“瞧不起”我的做派,他们聚众摔纸片、扔沙包和躲猫猫的游戏,总不带我的。  那时候惟有大宝肯对我
期刊
老兔寒蟾1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2。  黄尘清水三山下3,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4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1.老兔寒蟾:神话传说中住在月宫里的动物。屈原《天问》中曾提到月中有兔。《淮南子·览冥训》中有后羿的妻子姮娥偷吃神药,飞入月宫变成蟾的故事。  2.鸾佩:雕刻着鸾凤的玉佩,此代指仙女。桂香陌:《酉阳雜俎》卷一:“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
期刊
他走了快半个月了,她依然每晚痴望着窗子。  一只胖鸟好不识趣地停在窗台上,小小的头一下又一下咂着生硬的大理石。那大理石窗台,在夏日的烘烤下格外炽热,好似能蒸干她将流未流的眼泪,使她那张瘦削的脸上总挂着不甘断流的泪痕。  “叽——叽——”鸟儿叫了两声。  “什么?”  “叽——”  她说:“你是说我为什么又站在这儿吗?”  “叽——”  “好吧。没什么。我在想一个人。”她说着,双颊微微泛了红,轻轻眨
期刊
这两天上五楼考试,恰逢下雨,我得以一睹只属于高三的雨景。  曾听人说五层可怖如炼狱。昏暗的教室塞满一具具热血的僵尸,逼仄的走廊上漫着一张张黑脸;书本和卷子遮天蔽日;墙上用泪水和汗珠黏上的红榜和标语以及无处躲避的哭声和叫喊,“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倘若这世上真有这样的地方,我还真想一见。可这样的描述却是天底下最拙劣的浪漫,听着便知不实,又如何引人遐想?  五楼是我见过最光明的一层,即使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