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高度信息化与数据化的今天,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数据产生,这些数据来源不同,类型各异,记录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政府作为城市管理与民生服务的主体,不仅拥有着大量的高质量数据资源,同时有着强烈的数据应用需求。政府通过对数据采集整理,可以描绘出数字化的社会全景图,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以往难以洞察的社会运转模式、规律和问题,帮助政府工作高效化、科学化开展。2014年,在智慧城市与信息惠民相关政策的驱动下,各地政府也都在积极部署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探索大数据在城市管理,民生服务领域的应用。
智慧城市建设带动应用需求
近两年,智慧城市的建设正在全国各地方火热地开展。截至2014年底,我国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达193个,而公开宣布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超过400个。智慧城市的概念包含了智能安防、智能电网、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环保等多领域的应用,而这些都要依托于大数据,可以说大数据是“智慧”的源泉。
在治安领域,大数据已用于信息的监控管理与实时分析、犯罪模式分析与犯罪趋势预测,北京、临沂等市已经开始实践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研判分析,打击犯罪。在交通领域,大数据可通过对公交地铁刷卡、停车收费站、视频摄像头等信息的收集,分析预测出行交通规律,指导公交线路的设计、调整车辆派遣密度,进行车流指挥控制,及时做到梳理拥堵,合理缓解城市交通负担。在医疗领域,部分省市正在实施病历档案的数字化,配合临床医疗数据与病人体征数据的收集分析,大数据可以用于远程诊疗、医疗研发,甚至可以结合保险数据分析用于商业及公共政策制定等。伴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火热进行,政府大数据应用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有效拉动了大数据的市场需求,带动了当地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价值已得到初显。
政府数据资源进一步开放
尽管政府拥有着大量的高质量的数据资源,但数据资源在封闭的场景下无法充分发挥其内在的应用价值。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中也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思路和原则,以及推进信息共享,明确信息共享需求、完善信息共享机制的相关要求。政府的数据资源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建立适当共享机制,实现个人、企业、政府的三方共赢。
2014年,以北京、上海、广州、贵州等为代表的省市政府在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上走在了全国前列。截至2014年11月,北京市各政务部门共同建设的北京市政务数据资源网,已经收集公开了36个部门机构的300余条资源信息,内容涵盖交通、生活安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为居民的生活与企业的运营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来源。上海市于2014年5月发布了《2014年度上海市政府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工作计划》,并建立上海市政府数据服务网,向社会开放了一批关注度高、影响面大的重点领域政府数据,其中2014年4月正式开通运行的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已实现对外可供查询数据近3亿条;2014年11月,为了响应广州市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广州市交委发布了《广州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管理办法》,要求市环保局、气象局、高速公路、广铁集团等15个单位和部门在未来三年率先进行“大数据”共享,推动大数据在交通领域的充分利用。而2014年10月,贵州省的“云上贵州”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致力于实现贵州省交通、环保、旅游等多个部门多个领域的数据的统一存储,实现便捷可靠的数据交换,达成省级政府数据资源的互通共享与开放。
政府大数据趋势与展望
在政策支持与社会需求的共同驱动下,政府大数据在2015年必将迎来新的一轮发展。其中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将得到突显,国产品牌将有望迎来发展机遇,而充分发挥企业与市场作用将是政府大数据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智慧城市建设带动应用需求。信息化与智慧化既是城市建设的切实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伴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火热进行,政府大数据的应用将进入实践建设阶段,市场需求有望得到爆发式增长,将有效带动大数据收集、挖掘、分析、处理、应用到智能终端产品的制造等大数据全产业链的发展。
二、信息安全是发展的关键。随着大数据的深入发展与使用,各类数据信息的收集、流通与开放进一步加强。这些数据当中也包含了政府企业的机密和个人的隐私,一旦泄露或者处理不当,将严重损害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显示了中央对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以及推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高度重视,是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国家战略迈出的重要一步。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有关政策推动下,信息安全将成为未来几年大数据发展的关键词。这就要求IT企业加大对电子认证、加密解密、攻击检测与防御等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强产品系统应用安全。而政府用户要抓紧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对数据中心和信息系统运维的监督管理,做好系统与项目的评估验收工作,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大数据的参与者必须将信息安全的保护落到实处,共同打造安全可靠的大数据发展环境。
三、国产品牌迎来空前机遇。在数据信息安全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安全性已经成为政府与企业信息系统的采购与搭建的首要考量因素。特别是政府用户,其信息安全更关系到国家安全,对数据产品的安全与可靠程度要求更加严格。而棱镜门事件的曝光,以及一些国外企业的不良作为,暴露了国外品牌产品所蕴含的安全隐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政府在大数据平台与应用的采购与设计上,将更加青睐国产品牌,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而支持国产品牌,不仅符合政府的安全性需求,也符合国家关于优先采购本国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
此外,与标准化的IT信息化产品不同,大数据应用与解决方案的设计,强调针对不同主体,不同的应用场景的定制化设计。而相比国外品牌,国内厂商在对本国国情与市场需求的把握上更具优势,在大数据产品与应用的设计上,更能契合政府用户的实际需求,在政府大数据的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将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
四、市场机制发挥更大作用。政府大数据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信息惠民,但实现惠民的主体并不一定是政府本身。而企业不仅拥有着大数据的分析技术,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对于数据中蕴藏的价值有着更加敏锐的嗅觉,在数据的应用模式的创新方面有着灵活的应变能力与较强的探索精神。
政府运用大数据服务民生,未来将更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企业的参与程度。在保证有效监管的前提下,政府应有层次有选择地加大数据对外开放,引导企业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探索商业与应用模式的创新,同时保障市场的良性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推动大数据应用的健康发展,锻造出真正能被市场所接收的、为政府与居民创造价值的、优质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实现政府大数据资源的高效、高质量利用。
不可否认,大数据的应用,将对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产生深远影响。拥抱大数据,是政府走向科学化、智慧化的必然选择,而如何用好大数据,仍需各地各级政府在不断探索中总结。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大数据在更多领域从理论走向实践,落地开花。
智慧城市建设带动应用需求
近两年,智慧城市的建设正在全国各地方火热地开展。截至2014年底,我国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达193个,而公开宣布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超过400个。智慧城市的概念包含了智能安防、智能电网、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环保等多领域的应用,而这些都要依托于大数据,可以说大数据是“智慧”的源泉。
在治安领域,大数据已用于信息的监控管理与实时分析、犯罪模式分析与犯罪趋势预测,北京、临沂等市已经开始实践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研判分析,打击犯罪。在交通领域,大数据可通过对公交地铁刷卡、停车收费站、视频摄像头等信息的收集,分析预测出行交通规律,指导公交线路的设计、调整车辆派遣密度,进行车流指挥控制,及时做到梳理拥堵,合理缓解城市交通负担。在医疗领域,部分省市正在实施病历档案的数字化,配合临床医疗数据与病人体征数据的收集分析,大数据可以用于远程诊疗、医疗研发,甚至可以结合保险数据分析用于商业及公共政策制定等。伴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火热进行,政府大数据应用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有效拉动了大数据的市场需求,带动了当地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价值已得到初显。
政府数据资源进一步开放
尽管政府拥有着大量的高质量的数据资源,但数据资源在封闭的场景下无法充分发挥其内在的应用价值。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中也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思路和原则,以及推进信息共享,明确信息共享需求、完善信息共享机制的相关要求。政府的数据资源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建立适当共享机制,实现个人、企业、政府的三方共赢。
2014年,以北京、上海、广州、贵州等为代表的省市政府在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上走在了全国前列。截至2014年11月,北京市各政务部门共同建设的北京市政务数据资源网,已经收集公开了36个部门机构的300余条资源信息,内容涵盖交通、生活安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为居民的生活与企业的运营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来源。上海市于2014年5月发布了《2014年度上海市政府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工作计划》,并建立上海市政府数据服务网,向社会开放了一批关注度高、影响面大的重点领域政府数据,其中2014年4月正式开通运行的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已实现对外可供查询数据近3亿条;2014年11月,为了响应广州市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广州市交委发布了《广州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管理办法》,要求市环保局、气象局、高速公路、广铁集团等15个单位和部门在未来三年率先进行“大数据”共享,推动大数据在交通领域的充分利用。而2014年10月,贵州省的“云上贵州”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致力于实现贵州省交通、环保、旅游等多个部门多个领域的数据的统一存储,实现便捷可靠的数据交换,达成省级政府数据资源的互通共享与开放。
政府大数据趋势与展望
在政策支持与社会需求的共同驱动下,政府大数据在2015年必将迎来新的一轮发展。其中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将得到突显,国产品牌将有望迎来发展机遇,而充分发挥企业与市场作用将是政府大数据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智慧城市建设带动应用需求。信息化与智慧化既是城市建设的切实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伴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火热进行,政府大数据的应用将进入实践建设阶段,市场需求有望得到爆发式增长,将有效带动大数据收集、挖掘、分析、处理、应用到智能终端产品的制造等大数据全产业链的发展。
二、信息安全是发展的关键。随着大数据的深入发展与使用,各类数据信息的收集、流通与开放进一步加强。这些数据当中也包含了政府企业的机密和个人的隐私,一旦泄露或者处理不当,将严重损害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显示了中央对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以及推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高度重视,是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国家战略迈出的重要一步。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有关政策推动下,信息安全将成为未来几年大数据发展的关键词。这就要求IT企业加大对电子认证、加密解密、攻击检测与防御等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强产品系统应用安全。而政府用户要抓紧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对数据中心和信息系统运维的监督管理,做好系统与项目的评估验收工作,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大数据的参与者必须将信息安全的保护落到实处,共同打造安全可靠的大数据发展环境。
三、国产品牌迎来空前机遇。在数据信息安全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安全性已经成为政府与企业信息系统的采购与搭建的首要考量因素。特别是政府用户,其信息安全更关系到国家安全,对数据产品的安全与可靠程度要求更加严格。而棱镜门事件的曝光,以及一些国外企业的不良作为,暴露了国外品牌产品所蕴含的安全隐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政府在大数据平台与应用的采购与设计上,将更加青睐国产品牌,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而支持国产品牌,不仅符合政府的安全性需求,也符合国家关于优先采购本国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
此外,与标准化的IT信息化产品不同,大数据应用与解决方案的设计,强调针对不同主体,不同的应用场景的定制化设计。而相比国外品牌,国内厂商在对本国国情与市场需求的把握上更具优势,在大数据产品与应用的设计上,更能契合政府用户的实际需求,在政府大数据的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将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
四、市场机制发挥更大作用。政府大数据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信息惠民,但实现惠民的主体并不一定是政府本身。而企业不仅拥有着大数据的分析技术,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对于数据中蕴藏的价值有着更加敏锐的嗅觉,在数据的应用模式的创新方面有着灵活的应变能力与较强的探索精神。
政府运用大数据服务民生,未来将更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企业的参与程度。在保证有效监管的前提下,政府应有层次有选择地加大数据对外开放,引导企业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探索商业与应用模式的创新,同时保障市场的良性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推动大数据应用的健康发展,锻造出真正能被市场所接收的、为政府与居民创造价值的、优质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实现政府大数据资源的高效、高质量利用。
不可否认,大数据的应用,将对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产生深远影响。拥抱大数据,是政府走向科学化、智慧化的必然选择,而如何用好大数据,仍需各地各级政府在不断探索中总结。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大数据在更多领域从理论走向实践,落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