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那么,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在思想政治课中体现“生活化”的理念,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对“各种生活的关切”,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
思想政治课程属于社会人文科学,本质是对生活进行真实的体现。高中生正处于过渡时期,心理和性格的发展都有着不同的特征,相较于少年时代来说,他们已经能根据教师给出的教学要求较稳定地、较长期地观察事物,并且能够开始用批评的辩证观点来看待周遭的一些事物,也越来越喜欢独立去寻求事物出现的各种原因和规律。同时,教师还会发现,在学习中学生们更喜欢争论、探讨和追问,经常独立活动,追求独立完成任务的成功感。高中政治课的教学需先建立在学生的一定量的生活经验上,以此为基础。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在进行政治教学的时候联系实际生活,将生活中的经验政治化,体现出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树立生活化教学的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1]。这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确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学生生活的联系。思想政治课也不例外,200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2],教学要“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这表明“生活化”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
那么,如何让高中政治课教学更“生活化”呢?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实现思想政治课生活化的基础。
互相尊重、坦诚相待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课堂实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商,有利于学生开展健康的人际交往。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尊重学生天性的需要,是实现思想政治课生活化的基础。
旧式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我教你学、我讲你记、我说你听的关系,这一点在政治课堂尤其明显,课堂成了一言堂。要想实现政治课堂的生活化首先必须改变原有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要赢得学生的尊重,先要学会尊重学生;要想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首先要喜欢自己的学生。一般政治教师所带的班级多,接触的学生多,相对与学生个体接触的机会较少,这就需要政治教师更深入了解学生。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我们要提供一个能充分展示学生个性的平台,允许学生说说自己,谈谈生活,尤其是对生活的一些独特的见解。当学生认为老师就象一个指引自己不断成长的朋友时,在政治课堂,自然能够师生融为一体。这样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师生共同在生活中学习,寓学习于生活,从而实现政治课堂的教学生活化。
二、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纠正思想上的偏差。
高中生正值青春萌动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正处于幼稚成熟转化的过程,在这个时期,他们的成人感已经开始确立,独立意向迅速发展,对自尊心有了强烈要求。[3]但由于长期受高考指挥棒的压力已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因而导致了符种发展的偏差,如体现在学生身上的自我封闭,狭隘独尊等等,他们只考虑自己,很少顾及别人。如何纠正上述的心理偏差,思想政治课应该告别生硬的说教,回归生活,关注生活,说明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己。
然而,生活素材是构建学生与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课程知识是前人从客观实际中概括出来的抽象概念、原理、观点等,它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距离太远,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使课程内容体现出生活时代信息,选择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材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中去寻找知识原形,使生活情境成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促使其知识的内化和建构,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生活《价值决定价格》一课时中,我受到《老汉杀鸡》漫画的启示进行了《蛋市》情境创设,我让一名同学扮演养鸡场的老板,部分同学扮演成卖鸡蛋的,另外一些同学扮演成买鸡蛋的,模拟蛋市交易,要求“老板”根据“蛋市”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鸡蛋价格的变动及时作出是扩大规模多养鸡多生蛋以赚取利润还是杀鸡以减少损失的决策,并要求大家对“老板”的决策进行评价。结果,“老板”的每一次决策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议双方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书上的知识。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并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在生活中感悟到抽象的道理。
三、教学形式生活化。
造成高中政治课枯燥乏味,脱离生活实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笔,机械地单向灌输书本知识,这就造成政治课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导致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要改变这一问题就要使教学形式回归生活,用生活化的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4]我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实践法。实践法就是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尝试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由于参与性强,所以学生兴趣很高,恰当运用这种方法既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实践法中又应用了模拟生活法。模拟生活法是一种通过模拟生活中的发生在身边的事例来理解课本知识的方法。例如:在讲经济常识《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我就让学生模拟了如下生活场景。选择七名同学分别扮演消费者、营业员、保安、营业部经理、中学生、记者和消协负责人这七个角色。当消费者到经营者处买笔时,在行使知情权、自主权、公平交易权时与营业员发生争吵(双方都存在一定问题),其它人员的出现使问题得到合理解决,学生们虽然表演水平不高,但个个演得津津有味,表演结束后,学生们也自然地理解了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以及消费者权利受到损害时,应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得到正确的解决等知识点。 2、文艺法。文艺法就是把音乐、诗歌、小品、漫画、名言警句引入经济常识课堂教学的方法。这些文艺形式都是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有着单纯说理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经济常识教学中恰如其分的运用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方法既丰富了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理解了市场“盲目性”的特征这一知识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体验生活,合作探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理念和环节。但“合作探究”离不开生活实践,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生活。
1、新闻点评。对时事新闻进行点评可以让学生及时地了解国家方针政策和社会局势。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分工合作,一人登台演讲,一人点评,全班讨论的方式进行。
2、专题探究。在教学《信用工具和外汇》时,用多媒体展示教材第9页的探究活动:第一年进城打工的小张年终结算工钱的时候没拿到现金,却领到用工单位——大华公司的一张载明一定金额、付款单位、签发日期等内容的票据。看着这张票据,小张有点不知所措。小张拿到的这张票据是不是白条?为什么?如何将这一票据换成现金?然后让学生分工合作探究,查找资料,相互讨论交流,最后选出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3、辩论赛。教学《新时代的劳动者》时,在展示了一段中国就业问题的课件之后,出示辩题,正方: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主要靠党和政府帮忙。反方: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主要靠劳动者个人转变观念。然后将学生分成八人小组,以四人为一方按辩论赛的要求做好辩论准备,选择一组表演,其余填好记录卡上交,作为作业。
五、政治模块实行生活化教学要注意的几对关系。
1、正确处理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让政治课走向生活化,已经成为共识,但要防止出现过于追求生活化而背离科学世界的倾向。事实上,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和来源,科学世界依托并服务于生活世界。要在政治模块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关键在于“根据各模块理论的自身逻辑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科学利用生活世界的教育资源,努力达成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融通和整合”。有些模块的内容比较适合作生活化处理,有些则并不适合或无法进行生活化处理,有些模块内容尽管适合生活化教学,但学生的认知经验中已经贮存了该块知识点,再进行类似的教学已经失去了教学的本真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视各个模块内容,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牢记生活化必须建构在科学化的基础上,不能离开科学化片面去谈生活化,更不能以生活化而牺牲科学化,否则政治模块生活化教学将会陷入形而上。
2、正确处理接受教学与探究教学中的关系。政治新课标强调要结合相关模块的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与交流机会,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切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其实就是强调了探究教学。从实践来看,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探究,增加自己的生活体验,但又可能出现了另外一种不正确的导向就是忽视接受教学。因此,生活化教学,就是要视不同模块内容的性质,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特点,在接受学习中引入探究方法,在探究教学中融合接受学习,达成不同学习方式在生活化教学中的最佳结合。
总之,教学生活化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实施教学生活化,将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另一方面把学习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下,有利于知识与生活的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思想政治课题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思想政治课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7.27(2).
[2] 教育部.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
[3] 丁丽霞. 如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推进创新教育[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20).
[4] 张文,高玉柏.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10.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
思想政治课程属于社会人文科学,本质是对生活进行真实的体现。高中生正处于过渡时期,心理和性格的发展都有着不同的特征,相较于少年时代来说,他们已经能根据教师给出的教学要求较稳定地、较长期地观察事物,并且能够开始用批评的辩证观点来看待周遭的一些事物,也越来越喜欢独立去寻求事物出现的各种原因和规律。同时,教师还会发现,在学习中学生们更喜欢争论、探讨和追问,经常独立活动,追求独立完成任务的成功感。高中政治课的教学需先建立在学生的一定量的生活经验上,以此为基础。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在进行政治教学的时候联系实际生活,将生活中的经验政治化,体现出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树立生活化教学的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1]。这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确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学生生活的联系。思想政治课也不例外,200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2],教学要“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这表明“生活化”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
那么,如何让高中政治课教学更“生活化”呢?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实现思想政治课生活化的基础。
互相尊重、坦诚相待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课堂实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商,有利于学生开展健康的人际交往。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尊重学生天性的需要,是实现思想政治课生活化的基础。
旧式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我教你学、我讲你记、我说你听的关系,这一点在政治课堂尤其明显,课堂成了一言堂。要想实现政治课堂的生活化首先必须改变原有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要赢得学生的尊重,先要学会尊重学生;要想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首先要喜欢自己的学生。一般政治教师所带的班级多,接触的学生多,相对与学生个体接触的机会较少,这就需要政治教师更深入了解学生。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我们要提供一个能充分展示学生个性的平台,允许学生说说自己,谈谈生活,尤其是对生活的一些独特的见解。当学生认为老师就象一个指引自己不断成长的朋友时,在政治课堂,自然能够师生融为一体。这样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师生共同在生活中学习,寓学习于生活,从而实现政治课堂的教学生活化。
二、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纠正思想上的偏差。
高中生正值青春萌动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正处于幼稚成熟转化的过程,在这个时期,他们的成人感已经开始确立,独立意向迅速发展,对自尊心有了强烈要求。[3]但由于长期受高考指挥棒的压力已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因而导致了符种发展的偏差,如体现在学生身上的自我封闭,狭隘独尊等等,他们只考虑自己,很少顾及别人。如何纠正上述的心理偏差,思想政治课应该告别生硬的说教,回归生活,关注生活,说明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己。
然而,生活素材是构建学生与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课程知识是前人从客观实际中概括出来的抽象概念、原理、观点等,它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距离太远,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使课程内容体现出生活时代信息,选择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材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中去寻找知识原形,使生活情境成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促使其知识的内化和建构,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生活《价值决定价格》一课时中,我受到《老汉杀鸡》漫画的启示进行了《蛋市》情境创设,我让一名同学扮演养鸡场的老板,部分同学扮演成卖鸡蛋的,另外一些同学扮演成买鸡蛋的,模拟蛋市交易,要求“老板”根据“蛋市”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鸡蛋价格的变动及时作出是扩大规模多养鸡多生蛋以赚取利润还是杀鸡以减少损失的决策,并要求大家对“老板”的决策进行评价。结果,“老板”的每一次决策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议双方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书上的知识。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并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在生活中感悟到抽象的道理。
三、教学形式生活化。
造成高中政治课枯燥乏味,脱离生活实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笔,机械地单向灌输书本知识,这就造成政治课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导致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要改变这一问题就要使教学形式回归生活,用生活化的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4]我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实践法。实践法就是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尝试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由于参与性强,所以学生兴趣很高,恰当运用这种方法既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实践法中又应用了模拟生活法。模拟生活法是一种通过模拟生活中的发生在身边的事例来理解课本知识的方法。例如:在讲经济常识《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我就让学生模拟了如下生活场景。选择七名同学分别扮演消费者、营业员、保安、营业部经理、中学生、记者和消协负责人这七个角色。当消费者到经营者处买笔时,在行使知情权、自主权、公平交易权时与营业员发生争吵(双方都存在一定问题),其它人员的出现使问题得到合理解决,学生们虽然表演水平不高,但个个演得津津有味,表演结束后,学生们也自然地理解了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以及消费者权利受到损害时,应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得到正确的解决等知识点。 2、文艺法。文艺法就是把音乐、诗歌、小品、漫画、名言警句引入经济常识课堂教学的方法。这些文艺形式都是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有着单纯说理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经济常识教学中恰如其分的运用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方法既丰富了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理解了市场“盲目性”的特征这一知识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体验生活,合作探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理念和环节。但“合作探究”离不开生活实践,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生活。
1、新闻点评。对时事新闻进行点评可以让学生及时地了解国家方针政策和社会局势。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分工合作,一人登台演讲,一人点评,全班讨论的方式进行。
2、专题探究。在教学《信用工具和外汇》时,用多媒体展示教材第9页的探究活动:第一年进城打工的小张年终结算工钱的时候没拿到现金,却领到用工单位——大华公司的一张载明一定金额、付款单位、签发日期等内容的票据。看着这张票据,小张有点不知所措。小张拿到的这张票据是不是白条?为什么?如何将这一票据换成现金?然后让学生分工合作探究,查找资料,相互讨论交流,最后选出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3、辩论赛。教学《新时代的劳动者》时,在展示了一段中国就业问题的课件之后,出示辩题,正方: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主要靠党和政府帮忙。反方: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主要靠劳动者个人转变观念。然后将学生分成八人小组,以四人为一方按辩论赛的要求做好辩论准备,选择一组表演,其余填好记录卡上交,作为作业。
五、政治模块实行生活化教学要注意的几对关系。
1、正确处理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让政治课走向生活化,已经成为共识,但要防止出现过于追求生活化而背离科学世界的倾向。事实上,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和来源,科学世界依托并服务于生活世界。要在政治模块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关键在于“根据各模块理论的自身逻辑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科学利用生活世界的教育资源,努力达成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融通和整合”。有些模块的内容比较适合作生活化处理,有些则并不适合或无法进行生活化处理,有些模块内容尽管适合生活化教学,但学生的认知经验中已经贮存了该块知识点,再进行类似的教学已经失去了教学的本真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视各个模块内容,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牢记生活化必须建构在科学化的基础上,不能离开科学化片面去谈生活化,更不能以生活化而牺牲科学化,否则政治模块生活化教学将会陷入形而上。
2、正确处理接受教学与探究教学中的关系。政治新课标强调要结合相关模块的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与交流机会,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切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其实就是强调了探究教学。从实践来看,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探究,增加自己的生活体验,但又可能出现了另外一种不正确的导向就是忽视接受教学。因此,生活化教学,就是要视不同模块内容的性质,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特点,在接受学习中引入探究方法,在探究教学中融合接受学习,达成不同学习方式在生活化教学中的最佳结合。
总之,教学生活化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实施教学生活化,将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另一方面把学习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下,有利于知识与生活的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思想政治课题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思想政治课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7.27(2).
[2] 教育部.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
[3] 丁丽霞. 如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推进创新教育[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20).
[4] 张文,高玉柏.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