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行为是可观察的体现在教学活动的行动方式,具有目的性、社会性、创造性、个体性、有效性的特点。本文从教学行为的内涵和特点两方面对教学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了教学行为研究对课堂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教学行为;内涵;特点
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上半期,教育学已经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离出来,但教学行为研究还是借助于其他教育问题,以经验的形式存在于教学研究之中,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研究。直到20世纪60、70年代,研究者逐渐把注意力聚焦到课堂上,教学行为才进入研究的新阶段。通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反思教师教学不足,达到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目的(闫龙,2007)。
一、教学行为的内涵
对教学行为的定义大致上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教学行为是指一切与教学有关的教育活动。例如,Flanders(1960)将教学行为定义为:“是由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Brown,C.A.(1982)认为:“教学行为是一种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通过教学传授的是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的模式,图示。”李松林(2005)将课堂教学行为定义为:“教师唤起、保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即教师为了帮助学习主体顺利完成学习而对其提供的各种支持、服务、指导活动总和。”
狭义的教学行为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的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教育大辞典》(1997)将教学行为定义为:“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所采取的行为。”戴国忠(1994)指出:“教学行为是由教师自身的教学观所决定的,并在课堂生活中展现出来的行为,是教学系统中最能动性的部分。”傅道春(2001)指出:“教学行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经验和教学内部关系,对实施中的可操作因素的选择、组合、运用和控制的工作行为,它包括对各种教学要素的专业化理解与教学运行中的设计、程序、手段、方式和方法。”
可能是因为教学行为是司空见惯的教育现象,是不言自明的概念,因而人们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大都未对其加以严格的界定。(段作章,2015)首先,教学行为是可观察、可操作的行动方式,可以表现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学习指导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元的复杂结合体。其次,教师学习并且实践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引领和促进教学行为的变革,所以教学行为的主体是教师。最后,教学行为是教师信念的外显。每一位教师都有不同的教师信念,在课堂上使用什么教学方法,如何管理学生,怎样实施教学活动,这些信念都会通过他的教学行为显示出来。
二、教学行为的特点
(1)目的性
行为是指为实现某种意图而具体的进行活动。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才的社会实践。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體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教学行为的目的服从于教学目的。教学行为的目的与教学效益密切相关,教学行为目的越明确,导向作用越大,效益越高。例如一堂英语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现在进行时这个语法,那么教师就会根据这个目标采取列举例句、小组讨论、提问造句等等的教学行为。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课堂的效率才会提高。
(2)社会性
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所以教学行为也就带上了许多社会内容。教学实践,教学行为必须按照社会实践的原则、规律进行,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反映出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断地改善教学行为。
(3)创造性
从宏观角度看,当社会经济体制发生变革时,教育目的、教育功能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教学行为也要做出创造性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学方法也要相应改变,富有创造性,例如面对水平较高的学生,学生容易掌握基本的知识点,那么教师就要使用既能回顾知识点又能锻炼学习能力的教学活动;面对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就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且能科学的创造出高效的,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
(4)个体性
每个教师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维、性格、习惯,并通过教学行为反映在课堂上。例如,有的教师性格开朗,喜欢与学生打成一片,那么在他的课堂上,师生或生生间的小组活动相对较多,教师反馈相对较多,课堂氛围相对轻松;有的教师性格沉稳内敛,那么板书行为和提问行为相对较多。因此,教学行为具有明显的个体性。
(5)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各环节和步骤设计的科学规范就可以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学行为整体功能水平得到提高,就会创造出更大的教学效益。
三、教学行为研究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1)教学行为研究有助于明确教师的信念
教师的信念通过教学行为表达出来,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板书、提问、课堂活动等一系列教学行为完成了课堂的教学目标,说明教师对课堂和学生有明确的设计和预估,并且通过科学规范的教学行为达到目标。因此,教师能够通过反思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明确教师信念。
(2)教学行为研究有利于加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研究
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但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存在着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的现象。一位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其教师信念的外显,因此,教师只有对教学的理念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并以此理念作为指导,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积极的反思,并以新的理念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到课堂教学中,教学理论才得以走向现实。因此,教学行为的研究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行为的匹配。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当教学行为科学合理的投入,才能产生最好的教学效益。所以,明确教学行为的内涵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教学行为,从而对提升教师技能、改变教师观念和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段作章. 论教学行为的内涵与特点[J]. 教育科学研究,2015,(2):27-31.
[2]张建琼. 教学行为研究的教学论意义[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9):50-53.
[3]闫龙. 课堂教学行为:内涵和研究框架[J].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39-44.
关键词:教学行为;内涵;特点
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上半期,教育学已经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离出来,但教学行为研究还是借助于其他教育问题,以经验的形式存在于教学研究之中,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研究。直到20世纪60、70年代,研究者逐渐把注意力聚焦到课堂上,教学行为才进入研究的新阶段。通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反思教师教学不足,达到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目的(闫龙,2007)。
一、教学行为的内涵
对教学行为的定义大致上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教学行为是指一切与教学有关的教育活动。例如,Flanders(1960)将教学行为定义为:“是由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Brown,C.A.(1982)认为:“教学行为是一种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通过教学传授的是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的模式,图示。”李松林(2005)将课堂教学行为定义为:“教师唤起、保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即教师为了帮助学习主体顺利完成学习而对其提供的各种支持、服务、指导活动总和。”
狭义的教学行为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的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教育大辞典》(1997)将教学行为定义为:“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所采取的行为。”戴国忠(1994)指出:“教学行为是由教师自身的教学观所决定的,并在课堂生活中展现出来的行为,是教学系统中最能动性的部分。”傅道春(2001)指出:“教学行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经验和教学内部关系,对实施中的可操作因素的选择、组合、运用和控制的工作行为,它包括对各种教学要素的专业化理解与教学运行中的设计、程序、手段、方式和方法。”
可能是因为教学行为是司空见惯的教育现象,是不言自明的概念,因而人们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大都未对其加以严格的界定。(段作章,2015)首先,教学行为是可观察、可操作的行动方式,可以表现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学习指导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元的复杂结合体。其次,教师学习并且实践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引领和促进教学行为的变革,所以教学行为的主体是教师。最后,教学行为是教师信念的外显。每一位教师都有不同的教师信念,在课堂上使用什么教学方法,如何管理学生,怎样实施教学活动,这些信念都会通过他的教学行为显示出来。
二、教学行为的特点
(1)目的性
行为是指为实现某种意图而具体的进行活动。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才的社会实践。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體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教学行为的目的服从于教学目的。教学行为的目的与教学效益密切相关,教学行为目的越明确,导向作用越大,效益越高。例如一堂英语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现在进行时这个语法,那么教师就会根据这个目标采取列举例句、小组讨论、提问造句等等的教学行为。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课堂的效率才会提高。
(2)社会性
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所以教学行为也就带上了许多社会内容。教学实践,教学行为必须按照社会实践的原则、规律进行,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反映出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断地改善教学行为。
(3)创造性
从宏观角度看,当社会经济体制发生变革时,教育目的、教育功能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教学行为也要做出创造性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学方法也要相应改变,富有创造性,例如面对水平较高的学生,学生容易掌握基本的知识点,那么教师就要使用既能回顾知识点又能锻炼学习能力的教学活动;面对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就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且能科学的创造出高效的,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
(4)个体性
每个教师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维、性格、习惯,并通过教学行为反映在课堂上。例如,有的教师性格开朗,喜欢与学生打成一片,那么在他的课堂上,师生或生生间的小组活动相对较多,教师反馈相对较多,课堂氛围相对轻松;有的教师性格沉稳内敛,那么板书行为和提问行为相对较多。因此,教学行为具有明显的个体性。
(5)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各环节和步骤设计的科学规范就可以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学行为整体功能水平得到提高,就会创造出更大的教学效益。
三、教学行为研究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1)教学行为研究有助于明确教师的信念
教师的信念通过教学行为表达出来,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板书、提问、课堂活动等一系列教学行为完成了课堂的教学目标,说明教师对课堂和学生有明确的设计和预估,并且通过科学规范的教学行为达到目标。因此,教师能够通过反思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明确教师信念。
(2)教学行为研究有利于加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研究
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但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存在着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的现象。一位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其教师信念的外显,因此,教师只有对教学的理念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并以此理念作为指导,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积极的反思,并以新的理念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到课堂教学中,教学理论才得以走向现实。因此,教学行为的研究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行为的匹配。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当教学行为科学合理的投入,才能产生最好的教学效益。所以,明确教学行为的内涵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教学行为,从而对提升教师技能、改变教师观念和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段作章. 论教学行为的内涵与特点[J]. 教育科学研究,2015,(2):27-31.
[2]张建琼. 教学行为研究的教学论意义[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9):50-53.
[3]闫龙. 课堂教学行为:内涵和研究框架[J].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