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传统的作文教学应试教育为主,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悖。本文以情景体验为切入口,联系实际,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关键词】情景体验 创设情景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071-01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然而如今,害怕作文的学生的比比皆是。他们写作文时,总是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写出的作文语言枯燥,内容空洞。究其根源,学生方面,主要原因是他没有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缺乏对事物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在教师方面,由于受到教学评价体系的影响,应试教育现象严重,以获得高分技巧为训练重点,作文教学陷入了套路指导的应试误区。这与新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上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如果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生活情境,课堂上巧妙地创设情景,并且能够适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体验、感受,相信这种现象会有所改观。
一、观察生活情境,体验生活美好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了解决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内容空洞这一难题,教师应在学生作文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美好,同时也为写好作文积累素材。如何观察生活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
1.观察自然景物,拓展学生视野
大自然中有着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只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近自然,观察自然,让学生在观察中认识自然,热爱自然。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日出日落、刮风下雨、等。只要养成观察自然景物的良好习惯,并且用心去体会、感受,不断积累,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相信写作文时就用不着为没有材料可写而烦恼了。
2.观察家园生活,体验家庭温馨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家庭,而每个家庭又各不相同,可谓多姿多彩,每个家庭中、每天的生活中,都会有一定的家务劳动,人与人之间,都会有互相关爱的事件发生。只要学生善于观察,用心体验,感受家庭的温馨,也同样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获取丰富的写作文素材。学生在生活中学写作文,写反映生活的作文,让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作文时表达真情实感奠定基础。
3.观察校园生活,体验学校欢乐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并不短,学校的生活同样是丰富多彩,例如:举行小实验、小制作、课本剧表演、故事会等活动,参加升旗仪式,学校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活动等,尤其是每一天的小课间活动,下午课外活动的大课间活动,更是学生尽情玩乐的自由天地。只要学生善于观察,用心体验,就能感受到学校的欢乐。而且把这种欢乐带进作文之中,让作文充满情感。
4.观察社会生活,提高思想认识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作文课前,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村坊街道,关注社会生活,捕捉社会热点,扩大信息汇量,让源头活水滋润他们的心田。让学生接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劳动的含义,体验劳动的价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在观察社会生活中,用心体验,提高思想认识,为作文时表达真实感受积累材料。
二、创设有效情境,丰富学生表象
一个具体、生动、有效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充分观察、体验、想象,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学生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之下,他们的习作积极性将会得到充分的调动。因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可以避免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烦恼。例如,我在教学话题作文《感动》课堂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在好几个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片段。由于有了动人情节的出现,悦耳的音乐渲染,学生观看后,我引导学生谈各自感受,结果发现,学生的表达欲望十分强烈,发言踊跃。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内心感受,并能轻易地转化为作文的语言,充分地表达出来。这次作文,学生就不会再感到无从下笔了。
创设情境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刚上课时教师满怀激情的导入,有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富有吸引力的实物演示、有精美的图画展现、有轻松优雅的音乐渲染、有别开生面的角色表演等。教师只要善于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心灵参与程度,让学生真正地“自由表达”,就有可能让学生抒发真情实感,出现“有创意的表达”这种奇迹。
总之,教师只要善于想方设法,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观察、体验、感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相信他们的写作水平会有一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瑞.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D].云南師范大学,2015.
【关键词】情景体验 创设情景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071-01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然而如今,害怕作文的学生的比比皆是。他们写作文时,总是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写出的作文语言枯燥,内容空洞。究其根源,学生方面,主要原因是他没有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缺乏对事物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在教师方面,由于受到教学评价体系的影响,应试教育现象严重,以获得高分技巧为训练重点,作文教学陷入了套路指导的应试误区。这与新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上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如果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生活情境,课堂上巧妙地创设情景,并且能够适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体验、感受,相信这种现象会有所改观。
一、观察生活情境,体验生活美好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了解决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内容空洞这一难题,教师应在学生作文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美好,同时也为写好作文积累素材。如何观察生活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
1.观察自然景物,拓展学生视野
大自然中有着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只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近自然,观察自然,让学生在观察中认识自然,热爱自然。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日出日落、刮风下雨、等。只要养成观察自然景物的良好习惯,并且用心去体会、感受,不断积累,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相信写作文时就用不着为没有材料可写而烦恼了。
2.观察家园生活,体验家庭温馨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家庭,而每个家庭又各不相同,可谓多姿多彩,每个家庭中、每天的生活中,都会有一定的家务劳动,人与人之间,都会有互相关爱的事件发生。只要学生善于观察,用心体验,感受家庭的温馨,也同样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获取丰富的写作文素材。学生在生活中学写作文,写反映生活的作文,让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作文时表达真情实感奠定基础。
3.观察校园生活,体验学校欢乐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并不短,学校的生活同样是丰富多彩,例如:举行小实验、小制作、课本剧表演、故事会等活动,参加升旗仪式,学校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活动等,尤其是每一天的小课间活动,下午课外活动的大课间活动,更是学生尽情玩乐的自由天地。只要学生善于观察,用心体验,就能感受到学校的欢乐。而且把这种欢乐带进作文之中,让作文充满情感。
4.观察社会生活,提高思想认识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作文课前,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村坊街道,关注社会生活,捕捉社会热点,扩大信息汇量,让源头活水滋润他们的心田。让学生接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劳动的含义,体验劳动的价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在观察社会生活中,用心体验,提高思想认识,为作文时表达真实感受积累材料。
二、创设有效情境,丰富学生表象
一个具体、生动、有效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充分观察、体验、想象,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学生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之下,他们的习作积极性将会得到充分的调动。因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可以避免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烦恼。例如,我在教学话题作文《感动》课堂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在好几个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片段。由于有了动人情节的出现,悦耳的音乐渲染,学生观看后,我引导学生谈各自感受,结果发现,学生的表达欲望十分强烈,发言踊跃。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内心感受,并能轻易地转化为作文的语言,充分地表达出来。这次作文,学生就不会再感到无从下笔了。
创设情境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刚上课时教师满怀激情的导入,有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富有吸引力的实物演示、有精美的图画展现、有轻松优雅的音乐渲染、有别开生面的角色表演等。教师只要善于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心灵参与程度,让学生真正地“自由表达”,就有可能让学生抒发真情实感,出现“有创意的表达”这种奇迹。
总之,教师只要善于想方设法,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观察、体验、感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相信他们的写作水平会有一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瑞.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D].云南師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