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谷养气术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taixi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辟谷即不食五谷。又称断谷、绝谷、休粮。辟谷并非什么东西都不吃,仍可吃些瓜果,饮料、药物,并做些行气导引练习,应顺其自然。辟谷不是强行自己不吃东西,而应自然而然形成。
  随着人体真气的充盈,功夫提高,自然会少食或不食饭食。这是因为“气满不思食”。真气不足之人不可强行辟谷。凡不食人间烟火之人,体内元气可得保养。而世人以食化气,为后天水谷之气,可以养形。后天谷气又称阴气,先天元气为阳气。养气之人应养阳以消阴。谷气胜于元气者,人多肥胖。肥胖之人不易长寿。辟谷之后,谷气消散,元气始生,身体康泰,谷气若胜、元气退位。此辟谷保气,养气之理。
  辟谷不是人人都可做到,但有志之士,只要坚持练功,能够控制丹田的储气量,又能于眼气,则辟谷保养元气是可以实现的。专练辟谷之人可按下法坚持练习:每日清晨寅卯时,空腹到空气新鲜有树木的地方,姿势不限。行功时舌抵上腭,两眼微闭,全身放松,思想专一。然后用口呼吸,一连三次,将其压至舌底,如吞物而咽下,同时提肛缩肾,反复练习。次数可逐渐增加,每次练习十分钟至三十分钟。高血压者禁练。习惯之后,每次不得少于三百六十口,初练可自定次数,以舒适为好。以后可增至一千次。咽气后可每三日减一餐。顺其自然,慢慢就可辟谷。
  辟谷几天后,如饥饿,可每日服大枣九枚,且宜久含不咽,以生津助气;也可食些茯苓、黄精、甘草、人参、柏子仁、麦门冬、天门冬、桂心等药物以固气。总之辟谷要顺其自然,不可强行。意在少食。对常人养生来说,我们要提倡少食和食素。少食可清肠,绝臭腥,壮元气。对道家修道之士则注重辟谷。
   道教认为人体中有三虫常居脾中(俗称三尸),为伤人之邪魔,为欲望之根源。三尸在人体中靠谷气生存,如不食五谷,断其谷气,那么三尸则无以生存。故要长生者,必须辟谷。相传汉朝谋士张良晚年辟谷六年之久。少林寺的达摩祖师面壁九年,近代也有许多辟谷之士,也有些是在气场作用下的暂时辟谷,不管形势如何,辟谷均可长功夫,治病健身。
  ——凤凰网·中医频道
其他文献
曾经,纽约时报广场新年倒计时后地面一片狼藉的画面,在中国网络上引发了一场耐人寻味的讨论。“大型活动后处处垃圾一片狼藉”的场面,向来似乎都用于描述国人的公共表现,成为国内媒体批评国人缺乏文明素养的有力论据,让GDP世界第二的中国人感到我们的文明素养其实与美欧等发达国家还有很远距离。  可没想到,向来被一些媒体当成国人学习榜样的美国人,竟然也乱扔垃圾。这立刻让一些同胞兴奋地找到了“自信”,还狂转图片,
期刊
自秦始皇焚书坑儒起,几乎所有的政治灾难,知识分子都难逃浩劫。至明、清两代,对知识分子的迫害更为严重,方孝孺被诛了十族;徐骏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就导致家破人亡……相比之下,两宋对知识分子是最宽容的,宋朝几乎没有文字狱,知识分子可以自由地上书言事、批评时政,尽管有时言论过激,但也不必担心因言获罪。因为宋朝皇帝认为文人只是写写字、发发牢骚,手中没有兵,所以对政权构不成威胁。赵匡胤在坐定天下以
期刊
一次,方丈遇到了一位外地的僧人,两个人结伴外出云游。一户人家邀请他们进餐。能够请来僧人,主人很高兴,命令仆人们做最好的饭菜来招待客人。  但是,这位僧人正在禁食期,当食物上桌时,他只夹了一粒豌豆,放进嘴里慢慢地嚼着。饭菜很丰盛,可他这一顿饭只吃了这一粒豌豆。  在离开的路上,方丈对他说:“当有人请你用餐时,不要让你的虔诚变成一种冒犯。下次你再这样拘谨,就没人敢再请你了。”  僧人顿悟。从此,每当和
期刊
儒家的“天下”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指与形而上意义上的“天”相应的一切形而下世界的总和,包括了普天之下的自然万物和人文世界生发存灭及其联结互动的具体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而人在天地之间,其行为要合于天道,才能尽天命之性,化育万物。二,指中国与四方的总和,包括地球上所有国家和人民。“凡在天下九州之民者,无不咸献其力,以共皇天上帝。”(《礼记·月令》
期刊
道教修炼,贵在真修实证,行一步有一步之效验,而且时刻不离人体本身。离开人身,所谈皆假。历代祖师留下的丹经著述,都是通过自己身心验证得出的结论,是“理法合一”的。  通过种种修炼方式而达到生命永驻的境界,这是道士们在宗教信仰支配下的神圣选择,也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目的。他们的日常生活都是围绕实现这一最高理想而展开、进行的。在此过程中,中国古代道士亦展开了对生命的大敌即死亡的持久的反抗,在他们对生命奥秘的
期刊
“中国画”称为“丹青”,同京剧、中医等一样,是我们的国粹。为什么“中国画”叫“丹青”,而不是什么别的,那是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所以人们把绘画称作了“丹青”。如《汉书·苏武传》:“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于是,民间又称画工为“丹青师傅”。也泛指绘画艺术,如《晋书·顾恺之传》:“尤善丹青。”比喻坚贞。丹青两色不易变化:丹
期刊
很多时候,本来会有不同的结果,但往往因为我们自身的原因,用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局限在了“失败”里,以至于自己把路走断了。  下面就是这样一则故事:  一天晚上,在漆黑偏僻的公路上,一个年轻人的汽车抛了锚:汽车轮胎爆了!  年轻人下来翻遍了工具箱,也没有找到千斤顶。怎么办?这条路半天都不会有车子经过,他远远望见一座亮灯的房子,决定去那个人家借千斤顶。在路上,年轻人不停的在想:  “要是没有人来开门怎么办
期刊
禅师老了,准备从若干弟子中挑选一人承接衣钵。   禅师指着寺庙远处的高山和河流说:你们看,那是什么,谁能从中悟道,谁就是下一任主持。   大徒弟说:那是高山,那是河流。   二徒弟说:高山是佛,河流也是佛。   三徒弟说:那还是高山,那还是河流。   最小的徒弟听完三位师兄的话,想了一下,说:师傅,我用眼睛看,那是高山,那是河流,闭上眼睛,高山是佛,河流也是佛,最后打坐参禅,发现那还是山
期刊
岁月修行  ——雨声里,静听流年偷换  虞美人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是南宋遗民,他的凄凉、悲哀和感慨里,脱不去国破家亡的沉重影子。或许是因为岁月里看尽兴衰的感悟太深,他一写,就写出了所有人的岁月沧桑、人生真味。  流年偷换,一个人从少年到老年,心情难免会
期刊
一直关在房间里开发软件的哥们柳子,数月前突然不干本职,跑到纽约街头卖肉夹馍去了。你绝对想不到,从没做过生意的他,居然卖肉夹馍卖发了!到现在为止,柳子的生意一直都比开在他摊位对面的汉堡店强。   身边朋友都赞柳子太牛:一个软件呆子,居然一下就将生意做到国外去,还做得红红火火!柳子说:没有两把刷子,我哪敢下手?我只不过从朋友那里学了一点做生意的思维——露一半藏一半。   原来,是有高人指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