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单独两孩”正激发中国人新的生育欲望,但是同时,由于环境等诸多因素,中国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出升高和年轻化的特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郎景和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介绍,以子宫颈癌为例,小于35岁的患者所占比例,较上世纪80年代已经增长了25个百分点,“子宫颈癌年轻化带来的一个新问题就是,年轻的女性往往无法完成生育,同时引发其他更多的问题。”
郎景和是中国最好的妇产科医生之一。他在196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其后即到北京协和医院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1986年,他出任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1993年至今任妇产科主任。
此次采访中,郎景和谈到了目前妇科肿瘤的诸多要点问题,以及检测、治疗等实务问题。他说,几百元、包含B超的合格体检,其实就可以预警卵巢癌这类最隐蔽的妇科肿瘤。
妇科肿瘤跃上疾病谱
《瞭望东方周刊》:2013年是你从医的第50个年头,在你看来,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女性的身体健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郎景和:应该说这50年来,中国妇女遭遇的疾病发生了很大变化,或者说疾病谱发生了较大变化。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看的主要病患,在妇科是炎症比较多,另外涉及妊娠的一些问题,包括早期妊娠和先兆流产比较多。产科来讲,当时很主要的问题是出血、感染和妊娠合并的一些疾病。那时叫妊娠中毒症,现在叫妊娠高血压病或子痫前期。
现在炎症和先兆流产的情况就少了。从产科来讲,产科感染明显减少。因为各种预防做得比较好。从妇科来讲,妇科肿瘤多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比较多见。生育年龄的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病率达10%至15%。这会导致疼痛、癌变和包块。
另外,我们重视了中老年妇女的健康问题,比如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等以及绝经相关问题。这很大一方面是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我们在全国一定范围内做的调查,中老年妇女这方面的问题比例高达30%。
所以总体来讲,疾病谱发生了改变,表明整个社会发生了变迁,同时,人类文明和身体健康的状况出现了新问题。我们可以简略地说:肿瘤的问题、中老年妇女的问题以及生殖要求、解决不育的问题会更加突出。
《瞭望东方周刊》:妇科肿瘤的发病率有怎样的变化?
郎景和:发病率发生很大变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十个门诊里有一两个肿瘤患者,现在能达到四五个。尤其是子宫颈癌,近一二十年尤其增多。
子宫颈癌现在发病率明显提高,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子宫颈癌全世界每年有45万新发病例,其中发展中国家占80%,我国每年有新发病例约13.15万。全世界每年有29万女性死于子宫颈癌,我国约为5万。
子宫颈癌还表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以往小于35岁的患者只占全部患者的5%,现在能占30%。子宫颈癌年轻化带来的一个新问题就是,年轻的女性往往无法完成生育,同时引发其他更多的问题。
另外一个常见的是子宫内膜癌,以前发病率比较低,现在也高了。这个和个人的体质有关。子宫内膜癌患者通常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三联症”,反过来说,有这三种情况的女性“高度危险”发生子宫内膜癌。另外应用雌激素也会增加罹癌风险。
吸烟与子宫颈癌有相关关系
《瞭望东方周刊》:子宫颈癌被称为“女性头号杀手”,它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郎景和:子宫颈癌在女性生殖道肿瘤中威胁最大,可谓女性“第一杀手”,多发于50岁左右的女性,如果及时得到诊断,早期子宫颈癌是可以治愈的。特别是年纪较轻时对子宫颈癌前病变进行积极治疗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
这个发病原因现在已经明确,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
HPV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被认识,但真正把它和宫颈癌联系起来的,是由德国的一个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他是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他的贡献不是发现了HPV,而是在100多种HPV中,明确了某些类别的HPV和子宫颈癌的关系,或者说明确了高危型HPV就是子宫颈癌的致癌病毒。
这很重要,这是人类对癌症认识的重大革命—癌症有很多原因,包括慢性刺激,但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致癌病毒。
《瞭望东方周刊》:子宫颈癌的发病在阶层和地域的分布上是否有一定的差异性?
郎景和:我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做过一个调查,从北到南,内蒙古、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江西这些地区是子宫颈癌的高发地区。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现在还是这样。
这个发病率高低与生活水平、卫生和受教育程度相关。
HPV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的最大病因。与子宫颈癌相关的其他高危因素还有: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其他性传播疾病以及吸烟等。
《瞭望东方周刊》:子宫颈癌的高发是否和现代人的性观念开放有关?
郎景和:当然。这个病毒的感染主要是通过性传播。所以我们倡导洁身自好。
HPV的感染是很普遍的。人群中大约有20%的女性会有HPV感染,而每位女性终身累积感染的平均概率可高达70%。我这里有个2010年的全球感染者一百万份样本的抽样调查,全球的感染率为11.7%,亚洲地区为9.4%。我们国家预计是在10%到15%。
但感染了不一定得病,绝大多数感染在一年左右就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了,最终只有2%会有不同级别的病变。
《瞭望东方周刊》:环境的变化是否也是一个重大因素?比如大家现在很关心的雾霾问题?
郎景和:雾霾和生殖器官的关系还不好说。目前没有证据能证明这点。但是雾霾对整个的身体机能有影响,这样来推导,是可以说它对生殖器官有影响。
我们现在明确的是,工业污染导致的化学毒物二垩英,会促发子宫内膜异位症。而日本的研究也证明吸烟与子宫颈癌有相关关系。所以我们倡导丈夫为了妻子的健康,不吸烟。 洁身自好才能预防宫颈癌
《瞭望东方周刊》:除了洁身自好和戒烟,对感染病毒的了解是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
郎景和:说得很对。后来能够预防宫颈癌的首支癌症疫苗问世,创造了人类抗癌史的神话。
现在全世界有两家公司生产HPV疫苗,美国默沙东公司研制的Gardasil,英国葛兰素研制的Cervarix,一种针对HPV-6、HPV-11、HPV-16和HPV-18这4型病毒;另一种只针对HPV-16和HPV-18。
疫苗需在6个月内完成3次注射。打疫苗之后阻断了感染,可以很好预防。全世界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在使用。
《瞭望东方周刊》:国内的状况呢?
郎景和:我们没有引进。我们在自主研发,预期一两年可能面世。
在我们国家,我们的疫苗比如脊髓灰质炎糖豆、接种牛痘等都是国家提供给公民免费使用。而美国研制的这个疫苗300美元一支,连续打3支,太贵了。
当然,经济上只是一个考虑。中国感染的HPV和美国的种类还不一样。就是常见的高危的十几种HPV,感染的频度和类型也有差异。比如HPV-18在国外感染率很高,在我们国家就排在第五位。在国外感染率最高的是HPV-16和HPV-18,在我们则是HPV-16和HPV-58。这样疫苗的针对性就会不同。
《瞭望东方周刊》:现阶段我们应该如何预防HPV感染?
郎景和:总的来说,预防宫颈癌可以分三级。
打疫苗是一级预防,不让你感染。感染后到子宫颈癌前病变是很容易发现的,这时我们还可以阻断它,叫二级预防。
如果这一步没做到,过10年左右就发展到癌了。当然,这时也是可以治疗的。现在子宫颈癌的死亡率有明显下降趋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提前预防、全面筛查、积极治疗,我们的两癌、即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筛查就做得很不错。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可以很好地预防、阻断和处理HPV感染和病变。
如何“看天象”与“体检”
《瞭望东方周刊》:在你看来,妇科疾病中最容易被误诊的是什么病?
郎景和:不能说误诊。只能说不容易诊断清楚。
不容易诊断清楚比较多的是卵巢癌。70%的卵巢癌不能在早期发现,发现时通常就是晚期了。这样的病人有不少。
所以卵巢癌发病率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但卵巢上皮癌死亡率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卵巢上皮癌患者手术中发现肿瘤局限于卵巢的仅占30%,大多数已扩散到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及盆腔各器官,所以在早期诊断上是一大难题。
为什么这个容易混淆?子宫颈是可以看见的,卵巢则是隐匿在盆腔里,看不见。只能通过影像检查比如B超检查来看有没有包块,才能发现它。
《瞭望东方周刊》:常规体检里的B超能及时发现这个隐形炸弹吗?在临床上是否有一些诊断技巧?
郎景和:做B超能发现是否有包块,可明确肿瘤的大小、形态、囊实性、部位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鉴别巨大卵巢囊肿及腹水。这个很重要。但大家有定期体检吗?城市的情况好些,特别是在农村。
由于卵巢的胚胎发育、组织解剖及内分泌功能较复杂,早期症状不典型,术前鉴别卵巢肿瘤的组织类型及良恶性也很困难。
这在早期不是很好区分。我们很难要求医生每个都诊断出来。附件包块术前很难确定性质,常常需要手术及病理才能识别庐山真面目。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随着信息的发达,大家有很多途径了解自己的健康问题,你如何看待这种趋势?
郎景和:看书上网只能教你保健知识,教你如何防病和找大夫。保健靠自己、看病靠大夫。我们不能自己看看书查查资料就不看大夫了,好多医生都有病呢。
我们有位心脏病猝发的医师,自己就是很有经验的内科医师。他就说:“我的实际身体状况和我对自己身体的估计有很大差异,即使面对一些合理的警号,这些差异仍然存在。”所以定期体检是很重要的。在小孩子的幻想中,总以为他可以长生不死,前线战士通常也不怕“长眼睛”的子弹。同样,一位自觉身体健康辛勤工作的人,对身体会遭到意外也是漠不关心的。
女性有时不觉得自己有病,有时不觉得这个是毛病。我们估算,肿瘤直径1厘米,约重1克,包含109个细胞。如果肿瘤从一个细胞开始分裂增生,到出现临床表现,大约需要458天。可见癌肿的产生发展过程是漫长的,也是有征兆的。
什么时候要来找大夫?我通常会给女性强调四个字:血、带、痛、块—这是我们“看天象”的四大症候。妇女如果在经血、白带、疼痛、包块这四个方面有一定的症状,比如绝经期出血不要以为就是青春常驻,长包块了不要以为是“发福”,而应该找大夫。
《瞭望东方周刊》:你刚才提到了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对于妇科检查,哪些项目是特别必要和重要的?大约需要多少费用?
朗景和:这个话不好说,有的医院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但的确有这样的请况,该检查的不检查,不该检查的还很贵。
有的人觉得花2000元体检好像很高级,好像就保险了。这个费用姑且不谈,检查者自己的水平也是一个问题。
一个妇女无论有没有上面“看天象”的四个症状,我的建议是最好每年查一次体,包括乳腺、子宫颈、子宫体和卵巢附件检查,这样可以防范问题。
具体来说,至少应该做一个宫颈抹片,刚才讲的宫颈检查就是这个。以前用木片,现在我们用毛刷,对宫颈的刺激更小。
做一个B超。这些检查都不复杂,花费也不高。其中最贵的是宫颈抹片上的细胞学检查,因为有人工100多元。总的几百元就够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郎景和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介绍,以子宫颈癌为例,小于35岁的患者所占比例,较上世纪80年代已经增长了25个百分点,“子宫颈癌年轻化带来的一个新问题就是,年轻的女性往往无法完成生育,同时引发其他更多的问题。”
郎景和是中国最好的妇产科医生之一。他在196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其后即到北京协和医院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1986年,他出任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1993年至今任妇产科主任。
此次采访中,郎景和谈到了目前妇科肿瘤的诸多要点问题,以及检测、治疗等实务问题。他说,几百元、包含B超的合格体检,其实就可以预警卵巢癌这类最隐蔽的妇科肿瘤。
妇科肿瘤跃上疾病谱
《瞭望东方周刊》:2013年是你从医的第50个年头,在你看来,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女性的身体健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郎景和:应该说这50年来,中国妇女遭遇的疾病发生了很大变化,或者说疾病谱发生了较大变化。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看的主要病患,在妇科是炎症比较多,另外涉及妊娠的一些问题,包括早期妊娠和先兆流产比较多。产科来讲,当时很主要的问题是出血、感染和妊娠合并的一些疾病。那时叫妊娠中毒症,现在叫妊娠高血压病或子痫前期。
现在炎症和先兆流产的情况就少了。从产科来讲,产科感染明显减少。因为各种预防做得比较好。从妇科来讲,妇科肿瘤多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比较多见。生育年龄的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病率达10%至15%。这会导致疼痛、癌变和包块。
另外,我们重视了中老年妇女的健康问题,比如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等以及绝经相关问题。这很大一方面是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我们在全国一定范围内做的调查,中老年妇女这方面的问题比例高达30%。
所以总体来讲,疾病谱发生了改变,表明整个社会发生了变迁,同时,人类文明和身体健康的状况出现了新问题。我们可以简略地说:肿瘤的问题、中老年妇女的问题以及生殖要求、解决不育的问题会更加突出。
《瞭望东方周刊》:妇科肿瘤的发病率有怎样的变化?
郎景和:发病率发生很大变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十个门诊里有一两个肿瘤患者,现在能达到四五个。尤其是子宫颈癌,近一二十年尤其增多。
子宫颈癌现在发病率明显提高,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子宫颈癌全世界每年有45万新发病例,其中发展中国家占80%,我国每年有新发病例约13.15万。全世界每年有29万女性死于子宫颈癌,我国约为5万。
子宫颈癌还表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以往小于35岁的患者只占全部患者的5%,现在能占30%。子宫颈癌年轻化带来的一个新问题就是,年轻的女性往往无法完成生育,同时引发其他更多的问题。
另外一个常见的是子宫内膜癌,以前发病率比较低,现在也高了。这个和个人的体质有关。子宫内膜癌患者通常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三联症”,反过来说,有这三种情况的女性“高度危险”发生子宫内膜癌。另外应用雌激素也会增加罹癌风险。
吸烟与子宫颈癌有相关关系
《瞭望东方周刊》:子宫颈癌被称为“女性头号杀手”,它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郎景和:子宫颈癌在女性生殖道肿瘤中威胁最大,可谓女性“第一杀手”,多发于50岁左右的女性,如果及时得到诊断,早期子宫颈癌是可以治愈的。特别是年纪较轻时对子宫颈癌前病变进行积极治疗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
这个发病原因现在已经明确,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
HPV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被认识,但真正把它和宫颈癌联系起来的,是由德国的一个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他是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他的贡献不是发现了HPV,而是在100多种HPV中,明确了某些类别的HPV和子宫颈癌的关系,或者说明确了高危型HPV就是子宫颈癌的致癌病毒。
这很重要,这是人类对癌症认识的重大革命—癌症有很多原因,包括慢性刺激,但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致癌病毒。
《瞭望东方周刊》:子宫颈癌的发病在阶层和地域的分布上是否有一定的差异性?
郎景和:我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做过一个调查,从北到南,内蒙古、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江西这些地区是子宫颈癌的高发地区。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现在还是这样。
这个发病率高低与生活水平、卫生和受教育程度相关。
HPV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的最大病因。与子宫颈癌相关的其他高危因素还有: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其他性传播疾病以及吸烟等。
《瞭望东方周刊》:子宫颈癌的高发是否和现代人的性观念开放有关?
郎景和:当然。这个病毒的感染主要是通过性传播。所以我们倡导洁身自好。
HPV的感染是很普遍的。人群中大约有20%的女性会有HPV感染,而每位女性终身累积感染的平均概率可高达70%。我这里有个2010年的全球感染者一百万份样本的抽样调查,全球的感染率为11.7%,亚洲地区为9.4%。我们国家预计是在10%到15%。
但感染了不一定得病,绝大多数感染在一年左右就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了,最终只有2%会有不同级别的病变。
《瞭望东方周刊》:环境的变化是否也是一个重大因素?比如大家现在很关心的雾霾问题?
郎景和:雾霾和生殖器官的关系还不好说。目前没有证据能证明这点。但是雾霾对整个的身体机能有影响,这样来推导,是可以说它对生殖器官有影响。
我们现在明确的是,工业污染导致的化学毒物二垩英,会促发子宫内膜异位症。而日本的研究也证明吸烟与子宫颈癌有相关关系。所以我们倡导丈夫为了妻子的健康,不吸烟。 洁身自好才能预防宫颈癌
《瞭望东方周刊》:除了洁身自好和戒烟,对感染病毒的了解是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
郎景和:说得很对。后来能够预防宫颈癌的首支癌症疫苗问世,创造了人类抗癌史的神话。
现在全世界有两家公司生产HPV疫苗,美国默沙东公司研制的Gardasil,英国葛兰素研制的Cervarix,一种针对HPV-6、HPV-11、HPV-16和HPV-18这4型病毒;另一种只针对HPV-16和HPV-18。
疫苗需在6个月内完成3次注射。打疫苗之后阻断了感染,可以很好预防。全世界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在使用。
《瞭望东方周刊》:国内的状况呢?
郎景和:我们没有引进。我们在自主研发,预期一两年可能面世。
在我们国家,我们的疫苗比如脊髓灰质炎糖豆、接种牛痘等都是国家提供给公民免费使用。而美国研制的这个疫苗300美元一支,连续打3支,太贵了。
当然,经济上只是一个考虑。中国感染的HPV和美国的种类还不一样。就是常见的高危的十几种HPV,感染的频度和类型也有差异。比如HPV-18在国外感染率很高,在我们国家就排在第五位。在国外感染率最高的是HPV-16和HPV-18,在我们则是HPV-16和HPV-58。这样疫苗的针对性就会不同。
《瞭望东方周刊》:现阶段我们应该如何预防HPV感染?
郎景和:总的来说,预防宫颈癌可以分三级。
打疫苗是一级预防,不让你感染。感染后到子宫颈癌前病变是很容易发现的,这时我们还可以阻断它,叫二级预防。
如果这一步没做到,过10年左右就发展到癌了。当然,这时也是可以治疗的。现在子宫颈癌的死亡率有明显下降趋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提前预防、全面筛查、积极治疗,我们的两癌、即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筛查就做得很不错。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可以很好地预防、阻断和处理HPV感染和病变。
如何“看天象”与“体检”
《瞭望东方周刊》:在你看来,妇科疾病中最容易被误诊的是什么病?
郎景和:不能说误诊。只能说不容易诊断清楚。
不容易诊断清楚比较多的是卵巢癌。70%的卵巢癌不能在早期发现,发现时通常就是晚期了。这样的病人有不少。
所以卵巢癌发病率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但卵巢上皮癌死亡率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卵巢上皮癌患者手术中发现肿瘤局限于卵巢的仅占30%,大多数已扩散到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及盆腔各器官,所以在早期诊断上是一大难题。
为什么这个容易混淆?子宫颈是可以看见的,卵巢则是隐匿在盆腔里,看不见。只能通过影像检查比如B超检查来看有没有包块,才能发现它。
《瞭望东方周刊》:常规体检里的B超能及时发现这个隐形炸弹吗?在临床上是否有一些诊断技巧?
郎景和:做B超能发现是否有包块,可明确肿瘤的大小、形态、囊实性、部位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鉴别巨大卵巢囊肿及腹水。这个很重要。但大家有定期体检吗?城市的情况好些,特别是在农村。
由于卵巢的胚胎发育、组织解剖及内分泌功能较复杂,早期症状不典型,术前鉴别卵巢肿瘤的组织类型及良恶性也很困难。
这在早期不是很好区分。我们很难要求医生每个都诊断出来。附件包块术前很难确定性质,常常需要手术及病理才能识别庐山真面目。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随着信息的发达,大家有很多途径了解自己的健康问题,你如何看待这种趋势?
郎景和:看书上网只能教你保健知识,教你如何防病和找大夫。保健靠自己、看病靠大夫。我们不能自己看看书查查资料就不看大夫了,好多医生都有病呢。
我们有位心脏病猝发的医师,自己就是很有经验的内科医师。他就说:“我的实际身体状况和我对自己身体的估计有很大差异,即使面对一些合理的警号,这些差异仍然存在。”所以定期体检是很重要的。在小孩子的幻想中,总以为他可以长生不死,前线战士通常也不怕“长眼睛”的子弹。同样,一位自觉身体健康辛勤工作的人,对身体会遭到意外也是漠不关心的。
女性有时不觉得自己有病,有时不觉得这个是毛病。我们估算,肿瘤直径1厘米,约重1克,包含109个细胞。如果肿瘤从一个细胞开始分裂增生,到出现临床表现,大约需要458天。可见癌肿的产生发展过程是漫长的,也是有征兆的。
什么时候要来找大夫?我通常会给女性强调四个字:血、带、痛、块—这是我们“看天象”的四大症候。妇女如果在经血、白带、疼痛、包块这四个方面有一定的症状,比如绝经期出血不要以为就是青春常驻,长包块了不要以为是“发福”,而应该找大夫。
《瞭望东方周刊》:你刚才提到了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对于妇科检查,哪些项目是特别必要和重要的?大约需要多少费用?
朗景和:这个话不好说,有的医院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但的确有这样的请况,该检查的不检查,不该检查的还很贵。
有的人觉得花2000元体检好像很高级,好像就保险了。这个费用姑且不谈,检查者自己的水平也是一个问题。
一个妇女无论有没有上面“看天象”的四个症状,我的建议是最好每年查一次体,包括乳腺、子宫颈、子宫体和卵巢附件检查,这样可以防范问题。
具体来说,至少应该做一个宫颈抹片,刚才讲的宫颈检查就是这个。以前用木片,现在我们用毛刷,对宫颈的刺激更小。
做一个B超。这些检查都不复杂,花费也不高。其中最贵的是宫颈抹片上的细胞学检查,因为有人工100多元。总的几百元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