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年代的奇遇

来源 :奇闻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fa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众所周知的“三年自然灾害”,即使在广大农村粮食也非常奇缺。为了填饱肚子,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村子里几乎每天晚上都有人悄悄地在菜地里偷菜,或在玉米地里偷玉米,在小麦地里偷麦穗,以度过饥荒。
  那时我们家有兄弟姐妹7人,加上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全家老少共11口人,因为人口多,平时本来就紧张的粮食到了青黃不接时就成了我们家的头等大事。1960年深秋的一天,家里已经完全没有可以充饥的食品了。虽说地里的玉米再有20多天就可以收获了,但这20多天怎么才能熬过去呢?原以为随村上青壮年男人一起到秦岭山里用关中土布换粮食的父亲会及时赶回来,渡过难关。哪知家里都快要断炊了,外出的父亲却迟迟没有回家。
  父亲走后,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本来就年老体弱多病的爷爷因为饥饿已经卧床不起一个多月了。家里年龄稍大的男子汉就算只有15岁的我了。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天晚上我千方百计说服母亲,决定加入到偷玉米的行列中去。母亲看了看我瘦小的身子,犹豫了很久,为了生计最终一咬牙,同意了我的请求。
  子夜时分,我背着小背篓,母亲把我送到门口,她先悄悄来到门外四下看了看,确信清冷的街道上并无一人,这才让我走出了家门。
  当我义无反顾地走进漆黑而又令人恐惧的夜幕时,紧张得心“怦怦”乱跳,周围似乎有无数眼睛在看着我,身后也似乎不断传来“沙沙”的脚步声。我不敢朝四下看,更不敢抬头看天上一眨一眨正监视着我的星星。那片我早已侦察好的玉米地平时最多十来分钟就到了,现在却觉得它比两万五千里长征还要长。
  来到地头,我没敢在路边下手,怕路边遇到偷菜“同行”而尴尬万分。再说玉米地边丢了玉米棒子,天亮后很快就会被人发现。因此我径直朝玉米地里走去,刀子一样的玉米叶子不断地从我脸上划过,又疼又痒我全然不顾。来到玉米地深处,我放下背篓,如饥似渴,不顾一切,“咔嚓,咔嚓”地掰玉米棒子,很快就装了满满一背篓玉米棒子。
  看着这满满一背篓玉米棒子,我仿佛看到一家人兴高采烈地吃玉米糊糊的情景。想到有了这一背篓玉米棒子,我们一家人就可以渡过难关,我心里感到非常欣慰,平生第一次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但是,此时此刻我心里非常清醒,现在高兴还为时过早,只有把眼前这一背篓玉米棒子顺利地背回到家里才能算大功告成。事不宜迟,我蹲在地上,打算背着背篓走人。哪知我个头本来就小,加之长期营养不良,满满一背篓玉米棒子,少说也有几十来斤,背了几次,背篓竟然像焊在地上一样,纹丝不动。
  怎么办?少背一些回去,我实在不甘心,我总不能天天晚上出来偷玉米呀!再说少了也不能满足家里人,度过饥荒的要求。可多了,又实在背不动,我急得满头大汗,不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村子里突然传来一阵公鸡打鸣声。不行,再不想办法赶紧回家,今天晚上的行动就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了。想到这里,我狠了狠心,一咬牙,铆足劲儿,猛一用力,哪知这最后一次我竟然意外地觉得背篓轻飘飘的,好像空背篓一样。我大惑不解,下意识地回头一看,爷爷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我身后。
  我一惊,连忙压低声音问道:“爷爷,您……”爷爷伸出右手食指,竖在嘴上,接着又朝家的方向努了努嘴,示意我不要说话,赶紧回家。我这才明白此处并非说话之地,所以也顾不上多想,连忙背着背篓朝家里走去。
  有爷爷在我身边,我悬在半空的心一下子落到实处,浑身感到有说不出的轻松。我背着背篓在前面快步朝前走,爷爷紧紧跟在我身后,用双手托着背篓底,所以满满几十斤重的玉米棒子在我身上似乎只有几两重。
  眼看着就要到达家门口了,我心里一阵窃喜,只要我的双脚迈进我家大门就万事大吉了。想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朝家门口看去。谁知这一看不要紧,我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上。原来,我家大门口站着一高一矮两个夜里巡逻的民兵。由于夜深人静,他二人说话的声音非常清晰地传到我的耳膜里,震得我心惊肉跳,头皮发麻。显然,我纵然有天大的胆量也不可能当着他二人的面把偷来的玉米棒子背回家啊!
  就在我感到不知所措时,爷爷从我身后走过来,用手示意我站在这里别动,自己则主动朝我家门口的民兵走去。
  远远地我发现爷爷也不知和那两位民兵说了些什么,那两个民兵很快就离开了我家大门口。见两个拦路虎走了,我迈开双腿,三步并作两步,迅速跨进家门,连沉重的背篓也顾不上放下来,转身先把大门死死地关牢,悬在半空的心这才再次回到了肚子里。
  一进门,我见母亲正在哭泣,我以为她是为我的安全担忧,便压低声音,兴奋地说:“妈妈,别哭了,我这不是回来了嘛。可要不是爷爷帮忙,我哪会这么顺利地回到家里!”
  “爷爷?”母亲闻言显得非常震惊,说,“爷爷一个时辰前已经去世了,怎么可能帮你偷玉米呢?”
  “妈,”我非常不满地看了妈妈一眼,说,“您胡说什么呀,刚才明明是爷爷帮我把玉米棒子背回来的,您怎么能说爷爷已经去世了呢?”我简略地把刚才的经历说了一遍,母亲闻言抹去泪水,一言不发,把我领着到爷爷床前,又把我的手放到爷爷手背上。我的手刚一挨到爷爷的手上,一股冰凉冰凉的寒气直朝我的骨缝里钻,我下意识猛地一下把手缩了回来,这才知道爷爷真的已经去世!唉,我好糊涂呀,即使爷爷没有去世,长期卧病在床的他老人家又怎么可能下床到地里帮我偷玉米呢?
  这时母亲用她那十分有力的右手一把将我摁倒在地,娘儿俩一起跪倒在爷爷遗体前,恭恭敬敬地给爷爷磕了三个头后,母亲含泪说道:“他爷爷,但愿您老人家在天之灵永远保佑我们全家大小平安吉祥吧!”
其他文献
具有同我们地球人相似形态的UFO乘员均可称为类人生物。需要明确的是,我们不应该把“雪人”、“野人”或“长毛巨人”、“大脚怪”等与飞碟学上泛指的类人生物混为一谈。在UFO事件中,有时还会遇见一些类人机器人或生物机器人,它们无论在相貌、形态,还是在运动方式上都很像人。这些类人机器人被视为身穿怪异密封服的类人生物,例如1989年发生在俄罗斯哈罗夫斯克和沃罗涅日的外星人事件中,就目击到这种类人生物。  类
公元100万年,地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器人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未知的文明,通过对一些遗迹和化石的研究,机器人考古学家认为,这个文明至少在90万年前还存在,似乎是由一种两足行走的无毛动物建立……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猜到,那种无毛的两足动物大概就是指人类了。虽然这个情景只是一个想象,但不禁会让我们想到一个问题——人类如果灭绝了,可能会在地球上留下什么样的痕迹?   要留下化石也不易  
我初到这个城市找工作,需要找一个地方落脚,某天我看到一处出租屋出奇地便宜,还包三餐,便毫不犹豫联系房东办好手续,搬了进来。   房间不算太大,但一个人住绰绰有余。因为是顶楼,光线充足,周围也宽敞安静,除了楼太高没有电梯,其他感觉都十分不错。窗外有个平台,足够几个朋友来烧烤聚会。只是平台两边没有护栏,要是不小心掉下去,10楼的高度怕是活不了。平台对面连接另一栋楼,距离平台大约五六米高的地方,有一扇
几个世纪以来,蒙古戈壁一直流传着一个耸人听闻的传说——在茫茫沙漠中,有一种巨大的血红色虫子,它们会喷射出强腐蚀性的液体,能将一头骆驼化为乌有;眼睛能放射高压电流,让人顷刻毙命!人们都称它为“死亡之虫”。究竟“死亡之虫”只是一个神秘的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一支英国探险队踏上征程,他们要到“死亡之虫”出没最频繁的地区进行科学探险,以解开这个谜题。  神秘的传言   35岁的亚当·戴维斯是英国伦敦一所大
人类曾有过漫长的用帆时代,那鼓胀的风帆曾在工业革命前为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后来它们被使用燃料的引擎所取代。然而在太空中,事情很有可能完全颠倒过来,携带燃料的引擎难以带领我们进行长距离的太空旅行,而帆则有希望做到这一点:以太阳光帆为动力的航天器很有可能在太空中实现帆的复活,开辟帆的太空时代。  2019年6月24日,一艘名为“光帆2号”的航天器被SpaceX的重型猎鹰火箭搭载升空
沙格港位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曾经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在地图上都找不见它的踪影。然而,1967 年发生的一件极不寻常的事情,彻底改变了它的地位。这个位于新斯科舍省最南端的港口,是一起被记录在案的、详细调查过的不明飞行物坠毁事件的发生地。水上或近水不明飞行物坠毁的报告非常少见。   奇怪的橙色灯光   1967年1 0月4日,当地居民看到天空中有奇怪的橘色灯光,大多数人认为共有4盏灯。目击者
大家的办公桌上几乎都有这两件东西:小盆栽和电脑。盆栽据说有减少辐射的作用,但是就算没有,看着绿油油的植物,心情也会变得美好。但是电脑旁边缠成一团的电线就很让人心烦了,人们不禁遐想,要是盆栽植物有充电的功能就好了。   不过人们听说过水培植物、雾培植物,但有没有听说过电培植物呢?你别说,凭借着植物和电力的“秘密关系”,这些事还都有人在做呢。  植物身上也有电   在印度的森林里,有一种“电树”。
在热恋的男女眼中,求婚这种事情一定是世界上最浪漫的。除了法国人浪漫的世界闻名,而最近一个日本人的“世纪最强的告白”感动了全世界。   痴迷于GPS绘画的高桥靖在31岁生日那天突然决定独自完成环游日本的梦想。他在2008年辞掉工作,带上地图和GPS接收器,全程通過徒步、脚踏车、汽车和渡轮等交通方式,把走过的足迹一步一脚印记录下来,总距离长达7163.7公里。除了环游日本,高桥靖还有一个“不可告人”
巨石阵建造的原因和方法在考古界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古人建立巨石阵的目的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为什么要建在那个特定的山丘处?  最近,考古学家称,他们已经解开了史前巨石阵的一些不解之谜。  我们走在当年巨石刚从埃文河里拖上来的那条运石古道上,几个世纪以来,这条古道一直是通往巨石阵的一条大道,但如今能显示它曾经存在的,只是高高草丛、间或露出来的几处凹地。这是一个晴朗的夏日,天上飘浮着快
世上如果没有蝙蝠的话,吸血鬼会是什么样子呢?   英国作家布拉姆·斯托克的小说《德古拉》(1897年)是现代吸血鬼文学的经典,书中的描述让蝙蝠和吸血鬼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吸血鬼伯爵德古拉有着“锋利、洁白的牙齿,尖尖的耳朵,高耸的鼻孔”,伯爵身穿的斗篷“像宽大的翅膀一样散布在身体的周围”,简直就是蝙蝠的化身。书中这个吸血鬼也确实可以化身为蝙蝠,在“露西·韦斯滕拉的窗户上扑腾翅膀”,俯瞰伦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