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第一生产线上的劳动者大多素质偏低并缺少专业的职能技术,这一人才紧缺的状况已经十分突出,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努力的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并要全面的了解职业素养的构成及培养途径,让学生获得并提高职业素养,以适应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必须要大力开拓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职业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 职业素养 培养途径
近几年,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但高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己经成为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先不说找到好工作,即便是找到一份工作就已经比较困难了。而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很多企业又在叹息“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本文分析了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构成、目的、背景,综述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与构成,提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建议。
一、高職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
职业素养培养的构成非常广泛,主要有道德品质的培养、敬业精神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具体来说:
1、道德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的道德品质是用人单位考虑的重要条件,个人能力才是其次的考虑条件。因此,必须要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这也是高职院校贯彻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理念。培养内容要以“八荣八耻”作为主要内容,而且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它为高职院校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教育学生要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不骄不躁,形成优秀的品质,做到既立足于现实,又要具有胸怀和抱负。
2、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并注重团队的合作精神。勤奋、敬业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待每一份工作都要有一个十分认真的态度,都要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而且要做到认真努力,投入自己的热情,发自肺腑的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且学生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一定要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做到学院学生全方位、全程、全员的培养。在培养敬业精神的基础上更要注意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创造价值。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要求人们要有高度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就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多多参与集体活动,在合作中培养迫切感和团队凝聚力,进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职业技能的教育目标要求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要有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设定合理高效的教育方案,并围绕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来进行锻炼,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1、建立完整的学生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体系和考评机制
要建立完整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在注重专业教学的同时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素养培训课程体系,并让它贯穿于高职教学的全过程,分层次进行培训,第一年注重专业认知,明确学习的目标;第二年注重职业技能的训练;第三年,重点进行职业综合能力的培训并与职业道德的培训相结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个体和整体的结合、素养与技能的结合、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专业课和思想课的结合。而且高职院校要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和培养,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
考评机制起着指挥性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考试方法还只停留在笔试考试上,而这种单一的考核方法并不能有效地衡量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可见,考核机制的改革迫在眉睫,职业素养的考核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并从职业技能、综合素质、道德素质各个方面进行考核,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2、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的提高,强化职业生涯的规划
学生的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到他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作风,很多消极的、浅陋的价值观体系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各高职院校要充分把握好和利用好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们树立健康积极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且学生要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特长进行规划,筹划未来,选择一条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3、通过校企合作和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中,使学生可以在校内学习的同时了解社会,而且采取校企合作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提前感受到企业,增加对企业的了解,可以提前适应企业对于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的要求。并且高职院校要积极为学生营造课外学习锻炼的机会,将项目研究和实践相结合,全面展开第二课堂的活动,进而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结论:
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学生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是任何一个人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高职院校必须把职业素养的培养贯彻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进而成为训练有素的骨干人才,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伟.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探究[J].职教论坛.2010(20):71-72
[2]石秀珠.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探究[J].中国电力研究,2010(18)
[3]江波.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探析[J].出国与就业,2009(6)
[4]任雁敏.大学生职业素养重要性及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7)
[5]杨明刚.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17)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 职业素养 培养途径
近几年,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但高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己经成为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先不说找到好工作,即便是找到一份工作就已经比较困难了。而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很多企业又在叹息“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本文分析了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构成、目的、背景,综述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与构成,提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建议。
一、高職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
职业素养培养的构成非常广泛,主要有道德品质的培养、敬业精神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具体来说:
1、道德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的道德品质是用人单位考虑的重要条件,个人能力才是其次的考虑条件。因此,必须要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这也是高职院校贯彻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理念。培养内容要以“八荣八耻”作为主要内容,而且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它为高职院校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教育学生要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不骄不躁,形成优秀的品质,做到既立足于现实,又要具有胸怀和抱负。
2、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并注重团队的合作精神。勤奋、敬业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待每一份工作都要有一个十分认真的态度,都要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而且要做到认真努力,投入自己的热情,发自肺腑的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且学生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一定要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做到学院学生全方位、全程、全员的培养。在培养敬业精神的基础上更要注意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创造价值。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要求人们要有高度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就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多多参与集体活动,在合作中培养迫切感和团队凝聚力,进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职业技能的教育目标要求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要有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设定合理高效的教育方案,并围绕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来进行锻炼,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1、建立完整的学生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体系和考评机制
要建立完整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在注重专业教学的同时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素养培训课程体系,并让它贯穿于高职教学的全过程,分层次进行培训,第一年注重专业认知,明确学习的目标;第二年注重职业技能的训练;第三年,重点进行职业综合能力的培训并与职业道德的培训相结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个体和整体的结合、素养与技能的结合、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专业课和思想课的结合。而且高职院校要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和培养,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
考评机制起着指挥性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考试方法还只停留在笔试考试上,而这种单一的考核方法并不能有效地衡量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可见,考核机制的改革迫在眉睫,职业素养的考核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并从职业技能、综合素质、道德素质各个方面进行考核,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2、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的提高,强化职业生涯的规划
学生的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到他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作风,很多消极的、浅陋的价值观体系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各高职院校要充分把握好和利用好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们树立健康积极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且学生要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特长进行规划,筹划未来,选择一条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3、通过校企合作和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中,使学生可以在校内学习的同时了解社会,而且采取校企合作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提前感受到企业,增加对企业的了解,可以提前适应企业对于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的要求。并且高职院校要积极为学生营造课外学习锻炼的机会,将项目研究和实践相结合,全面展开第二课堂的活动,进而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结论:
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学生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是任何一个人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高职院校必须把职业素养的培养贯彻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进而成为训练有素的骨干人才,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伟.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探究[J].职教论坛.2010(20):71-72
[2]石秀珠.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探究[J].中国电力研究,2010(18)
[3]江波.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探析[J].出国与就业,2009(6)
[4]任雁敏.大学生职业素养重要性及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7)
[5]杨明刚.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