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究玻璃酸钠滴眼液与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54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盲选法分为聚乙烯醇组和玻璃酸钠组,每组27例。聚乙烯醇组给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玻璃酸钠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泪膜破裂时间(BUT)和泪液分泌试验(SIT)实验结果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玻璃酸钠组BUT为(12.29±2.14)s、SIT为(8.52±1.43)mm/5 min,均高于聚乙烯醇组(P<0.05)。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玻璃酸钠滴眼液与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54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盲选法分为聚乙烯醇组和玻璃酸钠组,每组27例。聚乙烯醇组给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玻璃酸钠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泪膜破裂时间(BUT)和泪液分泌试验(SIT)实验结果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玻璃酸钠组BUT为(12.29±2.14)s、SIT为(8.52±1.43)mm/5 min,均高于聚乙烯醇组(P<0.05)。两
其他文献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位于股骨颈基底部至小转子之间的骨折,好发于60~79岁的老年人群,1年内死亡率高达15%~20%[1]。在治疗上,以长期卧床固定为主的保守治疗方式不仅延长患者住院周期,还易造成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对不稳定性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 rotation,PFNA)闭合复位内固定为常用术式。然而,传统康复治疗中患者术后2~3个月的卧床治疗会大大增加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社会秩序、民众心理、医院运行造成巨大冲击和影响。医务社会工作者不但帮助医院整合资源,且通过专业工作方法直接作用于个体、家庭乃至社会,凸显疫情防控中独特的社会工作介入视角。本文在介绍医务社工在本次与以往疫情中发挥的功能与角色、归纳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的基础上,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及灾病管理提供建议。
目的探讨焦虑障碍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特点及抗焦虑治疗对心电图变异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焦虑障碍患者80例作为焦虑组,并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80例无焦虑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分析两组心率变异情况。焦虑障碍患者采用舍曲林治疗,比较两组及焦虑组治疗前后心率(HR)、心率变异系数(HRV1)、NN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相邻NN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及N间期标准差(SDN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护士的职业倦怠感及压力源的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N-ICU工作的护士44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通过微信平台问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4名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平均得分为(154.48±40.29)分,为轻、中度职业倦怠;压力源量表平均得分为(87.83±14.49)分,为中度压力。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各维度、压力源各维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 探究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在本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1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6月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7—12月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4)。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观察组给予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CA125、CEA、NSE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
目的探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优良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疼痛、活动度、稳定性、行走功能、上下楼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钠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伴良性惊厥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7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比较两组惊厥控制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用药后,观察组惊厥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巴比妥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伴良性惊厥效果显
胆结石是临床常见胆道系统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隐痛、恶心、黄疸等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对于该病主要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通过开腹获得清晰手术视野,能够有效清除结石,但创口较大,容易引起机体应激,影响患者术后恢复[1]。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口较小,对机体损伤较小,利于术后恢复[2]。鉴于此,本研究通过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机体应激及肠黏膜损伤程度的影响,旨在指导未来对胆结石的治疗,现报告如下。
宫颈癌是人类所有癌症中唯一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是由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引起的[1,2]。HPV感染率虽然高,但多数病毒可在8~10月自体清除,只有持续的HPV感染才有致癌性[3,4]。目前关于HPV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很多,但如何有效提高HPV清除,更是预防宫颈癌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对昆明地区女性HPV清除率流行病学调查,找寻可改变的独立相关因素,从而提升HPV清除率,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