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判断遗传病类型教学的几点体会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最感兴趣的莫过于遗传这一课题了。喜欢归喜欢,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学生在学完了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等内容后,接触到遗传病类型的判断等综合性的东西时往往摸不清头绪。而在解决遗传问题时,特别像遗传图解以及遗传简答题等综合性强的题目往往涉及到遗传类型的判断,现就有关的思路做一下梳理,供大家参考。
  生物教学遗传病遗传病类型对于遗传病来讲无非存在这么几种情况,一是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包括显隐性遗传,一是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病包括伴X遗传,和伴Y遗传,其中前者又包括伴X显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另外还存在一种细胞质的遗传,属于母系遗传,由于和遗传规律的联系不大,而且在人教版教学大纲中已无要求,故在此不再赘述。
  首先,遗传病的类型判断可以从伴Y遗传入手,伴Y遗传的特点鲜明,容易判断,就是在家族中只有男性(世世代代)患病,即可以做出判断。在遗传图解中排除伴Y遗传后既可以开始其他几种类型的判断。接下来可以先判断该病的显隐性,教学中常使用的口诀,无中生有为隐形,有中生无为显性。也就是说,按照分离规律中,双亲性状相同,后代出现了不同于双亲的性状,新出现的形状为隐性性状,即可作出判断。在遗传系谱图中如无以上特征,也可以使用假设,按照图解进行判断排除。
  其次,可以进行常染色体的判断,可以利用经常使用的口诀,无中生有为隐形,生女患病为常隐。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按照第一句话,双亲无病,生了患病的女儿,则一定是常隐遗传,为什么呢,可以假设该病是伴X遗传,若如此,按照伴X隐性遗传特点,女儿的致病基因应该来自与父亲,则父亲应该是带致病基因,也就是患者,与题意是不符的,所以必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同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口诀的解释也是按照假设进行。在此可以提出来,这两句话在遗传图解中,算是定律,只要题意中出现了上述情况,即可以做出判断。
  若题意中无明确上述特征,可以用伴X显性和隐性遗传的特点来进行排除。若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则一定符合若母亲患病则儿子一定患病,若女儿患病则父亲一定患病这个特征,
  若有不符合此特征的情况出现,我们可以排除伴X隐性遗传。假如该病是伴X显性遗传,则一定符合若父亲患病则女儿一定患病,若儿子患病则母亲定患病这个特点,同理若有不符合的情况即可排除伴X显性遗传。注意这两句话的应用一般作为特点来进行推断某种病不是伴性遗传,而不是用来进行肯定验证。因为在教学中往往发现有的同学错用该特点。比如,在遗传图中恰好有母亲患病,所生的三个儿子也都患病,很多同学往往根据特点容易判断为,母亲患病,儿子也都患病,则是伴X隐性遗传,其实这样就有点操之过急了。因为在系谱图上可能展示了她生的儿子都是患病的,但是没有说明再生的儿子会不会患病啊,假若下一个儿子正常呢?利用这一点我们恰好可以排除伴X隐性遗传了,因为不符合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嘛,所以这条规律跟常染色体上的判断口诀的应用还是有一点区别的。
  若题目图解中不存在上述信息,我们可以进行大致的推断:(1)在遗传图解中若男女发病比例相当,则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2)若发病比例不同,则很有可能为伴性遗传,其中男性比例多于女性则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若女性比例多于男性则有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3)另外根据时代之间连续性,若发病在时代之间呈连续性有可能为显性遗传,反之则可能为隐性遗传。
  除上述方法之外,要判断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还可以通过下述两种常用方法:
  (1)未知显隐性。通过正反交来判断。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2)已知显隐性。通过隐性雌性与显性雄性杂交,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为显性个体,雄性个体全为隐性个体,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代中雌雄个体具有相同的性状分离比,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还有一种情况,在性染色体的遗传中,不是单纯的伴X遗传,或者伴Y遗传,而是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那么,这种遗传与性别有关联,但与伴X遗传又不太一样,在具体题目中需要注意甄别。
其他文献
说起作文教学似乎说了千言万语,可又似乎有万语千言还没说。目前,作文教学上存在着这样一种怪象,对许多孩子来说,作文与“快乐”无关,作文甚至约等于“头痛”。不少的老师仍在用应试教育方式教学生如何应对作文,他们大多随着应试考试的逐步调整或调试着写作“技巧”,教会“不会写作文”的孩子如何用固定的几句套话来开头和结尾,用固定的几个段子来编故事。因而无论花样如何翻新,都会给人矫揉造作“不像孩子话”的感觉。缺乏
<正>一、做好课前准备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同时也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老师自己的课前准备不可小看,因为老师是孩子们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的榜样。因此,上课提前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
(山东省日照市五连县汪湖镇农技校)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自主活动  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
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它是通过老师、学生、家长三方面共同努力的成果,是通过有形的组织,无形的目标的方式和方法构筑起的良好互动的集体理论。  为人师表目标组织舆论互动班集体是学校的一个班全体学生形成的有组织的整体,是经过班主任和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才形成的。而良好的班集体是老师学生们奋斗的目标,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摇篮。只有在良好的班集体中,教师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怎样才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