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让更多农村人买得起房,鼓励农民工进城买房,进一步加速城乡一体化融合,这就要以新型城镇化为先导,以中心镇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强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增强产业的集聚功能,从而更好地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现结合象州县的实际,我们着重对中心镇辐射带动农村发展问题做调查研究,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关于中心镇的基本认知
中心镇是指在一个县市域中,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次中心地位的小城镇。向上,能够与小城市相链接,向下则可以辐射到一般镇及镇区周边的农村。在我国,中心镇一般是乡、镇党政府、机关的驻地,经济实力在片区内较强于其他乡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中心镇具有突出人才聚集、交通便利、公共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及文化等优势,并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通过其较强的经济、文化、科教、人力等资源优势,带动周边乡镇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象州县中心镇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象州县中心镇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实践探索
1.未雨绸缪做规划。《象州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优化城镇功能及布局结构,逐步形成以县城为核心,石龙、寺村、罗秀为副中心的“一轴四区”城镇体系布局结构。
2.以民为本建基础。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改善城镇面貌,不断提升城镇品味。
3.因地制宜抓特色。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打造产业功能平台促进产业集聚。
(二)象州县中心镇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主要成效
经过几年的培育,象州县已打造出了初具规模的象州文化商贸重镇、石龙工业强镇和寺村文化旅游名镇,这些中心镇在辐射带动农村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推动城乡资源有机配置。象州县通过加快石龙半岛经济区建设和“港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形成城乡布局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中心镇又是农村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和服务中心,能促进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和土地集约。几个中心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块状经济,如象州、石龙镇的文化商贸经济、寺村镇的文化休闲旅游经济、马坪镇依托“驾校”发展起来的商贸经济等。
2.促进城乡制度和文化的有机融合。通过中心镇培育过程中的一些创新做法,为其他一般乡镇的发展提供模版,从而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制度上的支撑。此外,中心镇培育可以推动城市吸收乡村的优秀文化,向城市社区推广,如寺村镇乡贤文化旅游节暨小谷米饼节、运江古镇二月二龙抬头传统民俗节的成功举办就是很好的例子。
3.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中心镇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随着中心镇对文化和教育资源的不断聚集,农民进入中心镇可以享受城市生活方式,而其乡土环境对当地农民有良好的亲和力,这些因素都便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中心镇就近转移。如工业园区是广西面积最大的县级工业园区,主要分布在石龙、象州和马坪3个中心镇,目前,入驻的企业106家,员工达8000多人,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农村剩余劳动力。
4.合理培育农村市场体系。中心镇的设置标准是要在所处片区内发挥其“中心作用”,这为周边农村农产品的流通提供可靠的支持,农产品市场需求资讯能够通过中心镇信息交流场所迅速扩散到周边农村地区,从而构建集农产品产出、销售、资讯传递于一体的产品供求信息网络。如象州镇位于县中南部,其商贸经营所能辐射到的面积多达 1898平方公里,能服务到的人员约有36万之众。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产业组织结构不尽合理,企业规模普遍不大,规上企业数量偏少,龙头企业凤毛麟角。工业园区的106家企业中,规上企业仅46家,占工业企业总数比重为4.3%。
2、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目前县中心镇产业发展仍主要依赖工业,且多以钡盐加工、甘蔗制糖加工等资源性产业为主,工业产品技术含量低,产业链条不完整,影响和带动力不强。
3、虽然具备产业承接的区位优势,但是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存在明显劣势,加之发展基础相对薄弱、服务企业机制不够健全,在区域竞争中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4、各中心镇的权与责未实现真正对等,由于一些制度性的制约和操作上的困难,部分放权措施难以真正落到实处,使得中心镇在进行区域内经济社会活动时,其拥有的管理权限无法与所需承担的管理责任相对等。
三、提升象州县中心镇辐射带动农村发展功能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城镇规划体系,完善中心镇布局和定位
按照“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创新机制、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总体原则,完善“中心鎮—特色镇—中心村—特色村”空间布局合理、等级规模有序的城镇体系。如象州镇要进一步做强做优第三产业,抓好六祖文化的保护开发;石龙镇要全力打造石龙半岛经济区和“港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示范区;寺村镇要全力推进古象温泉二期建设,努力打造特色旅游名村名镇。
(二)政府培育与市场调节并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如: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壮大综合经济实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中心镇建设;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推动扩权强镇改革等。
除了发挥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外,还应重视发挥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借市场之力,促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双向合理流动。
(三)培育特色产业,强化中心镇建设
中心镇是龙头,而特色产业是基础。要把中心镇的产业定位放在统筹城乡和今后发展的全局性高度来谋划,坚持打特色牌、走特色路,培育“一镇一特”,做强“一镇一品”,实施“一镇一策”。如象州县寺村镇依托温泉资源、小谷文化、白石米饼、喜力葡萄等特色产业提出建设“乡村旅游名镇”。
另外,还要提高第三产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大力发展物流、商贸和特色旅游等服务性行业,建立起小城镇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势,增强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中心镇周边村落农民从事的行业基本集中于本镇的特色产业,而且呈现出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态势。因此,在中心镇培育过程中,应通过政府支持、资本下乡、资源赋权、农民进镇,在统筹城乡的框架结构内力促特色产业优化升级。
一、关于中心镇的基本认知
中心镇是指在一个县市域中,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次中心地位的小城镇。向上,能够与小城市相链接,向下则可以辐射到一般镇及镇区周边的农村。在我国,中心镇一般是乡、镇党政府、机关的驻地,经济实力在片区内较强于其他乡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中心镇具有突出人才聚集、交通便利、公共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及文化等优势,并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通过其较强的经济、文化、科教、人力等资源优势,带动周边乡镇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象州县中心镇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象州县中心镇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实践探索
1.未雨绸缪做规划。《象州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优化城镇功能及布局结构,逐步形成以县城为核心,石龙、寺村、罗秀为副中心的“一轴四区”城镇体系布局结构。
2.以民为本建基础。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改善城镇面貌,不断提升城镇品味。
3.因地制宜抓特色。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打造产业功能平台促进产业集聚。
(二)象州县中心镇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主要成效
经过几年的培育,象州县已打造出了初具规模的象州文化商贸重镇、石龙工业强镇和寺村文化旅游名镇,这些中心镇在辐射带动农村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推动城乡资源有机配置。象州县通过加快石龙半岛经济区建设和“港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形成城乡布局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中心镇又是农村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和服务中心,能促进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和土地集约。几个中心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块状经济,如象州、石龙镇的文化商贸经济、寺村镇的文化休闲旅游经济、马坪镇依托“驾校”发展起来的商贸经济等。
2.促进城乡制度和文化的有机融合。通过中心镇培育过程中的一些创新做法,为其他一般乡镇的发展提供模版,从而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制度上的支撑。此外,中心镇培育可以推动城市吸收乡村的优秀文化,向城市社区推广,如寺村镇乡贤文化旅游节暨小谷米饼节、运江古镇二月二龙抬头传统民俗节的成功举办就是很好的例子。
3.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中心镇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随着中心镇对文化和教育资源的不断聚集,农民进入中心镇可以享受城市生活方式,而其乡土环境对当地农民有良好的亲和力,这些因素都便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中心镇就近转移。如工业园区是广西面积最大的县级工业园区,主要分布在石龙、象州和马坪3个中心镇,目前,入驻的企业106家,员工达8000多人,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农村剩余劳动力。
4.合理培育农村市场体系。中心镇的设置标准是要在所处片区内发挥其“中心作用”,这为周边农村农产品的流通提供可靠的支持,农产品市场需求资讯能够通过中心镇信息交流场所迅速扩散到周边农村地区,从而构建集农产品产出、销售、资讯传递于一体的产品供求信息网络。如象州镇位于县中南部,其商贸经营所能辐射到的面积多达 1898平方公里,能服务到的人员约有36万之众。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产业组织结构不尽合理,企业规模普遍不大,规上企业数量偏少,龙头企业凤毛麟角。工业园区的106家企业中,规上企业仅46家,占工业企业总数比重为4.3%。
2、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目前县中心镇产业发展仍主要依赖工业,且多以钡盐加工、甘蔗制糖加工等资源性产业为主,工业产品技术含量低,产业链条不完整,影响和带动力不强。
3、虽然具备产业承接的区位优势,但是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存在明显劣势,加之发展基础相对薄弱、服务企业机制不够健全,在区域竞争中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4、各中心镇的权与责未实现真正对等,由于一些制度性的制约和操作上的困难,部分放权措施难以真正落到实处,使得中心镇在进行区域内经济社会活动时,其拥有的管理权限无法与所需承担的管理责任相对等。
三、提升象州县中心镇辐射带动农村发展功能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城镇规划体系,完善中心镇布局和定位
按照“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创新机制、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总体原则,完善“中心鎮—特色镇—中心村—特色村”空间布局合理、等级规模有序的城镇体系。如象州镇要进一步做强做优第三产业,抓好六祖文化的保护开发;石龙镇要全力打造石龙半岛经济区和“港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示范区;寺村镇要全力推进古象温泉二期建设,努力打造特色旅游名村名镇。
(二)政府培育与市场调节并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如: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壮大综合经济实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中心镇建设;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推动扩权强镇改革等。
除了发挥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外,还应重视发挥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借市场之力,促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双向合理流动。
(三)培育特色产业,强化中心镇建设
中心镇是龙头,而特色产业是基础。要把中心镇的产业定位放在统筹城乡和今后发展的全局性高度来谋划,坚持打特色牌、走特色路,培育“一镇一特”,做强“一镇一品”,实施“一镇一策”。如象州县寺村镇依托温泉资源、小谷文化、白石米饼、喜力葡萄等特色产业提出建设“乡村旅游名镇”。
另外,还要提高第三产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大力发展物流、商贸和特色旅游等服务性行业,建立起小城镇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势,增强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中心镇周边村落农民从事的行业基本集中于本镇的特色产业,而且呈现出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态势。因此,在中心镇培育过程中,应通过政府支持、资本下乡、资源赋权、农民进镇,在统筹城乡的框架结构内力促特色产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