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女性,撑起历史的半壁天空(上)

来源 :祝你幸福·知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修智,山东广饶人,曾任山东省委副书记,省政协副主席。从政之余,著作颇丰,主要有长篇小说《洄波》,电视连续剧《抉择》,理论文集《学而时习之》、《行成于思》、《谈古道今》、《文苑耕耘》、《齐鲁文化与山东人》等。
  
  齐鲁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德为美,以孝为先,以和为贵,以礼为范,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以天人合一、阴阳和谐为最高境界,以“中庸”为基本方法,以因时变革为前进动力。这些理念,影响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山东人,特别是一代又一代的山东妇女。
  齐鲁文化对男人女人在家庭中的分工有明确的要求,即“男主外,女主内”。所谓“男主外”,是说男子主要承担以下任务:一是为家庭创造财富。二是提高家庭的社会地位。三是保卫家庭安全。围绕完成这些任务,有的要努力种田,或者经商办企业,或者外出打工;有的要勤奋读书,求取功名,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有的要攀高结贵,或者乐善好施,协调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所谓“女主内”,是说女子主要承担以下任务:一是家务劳动。坚持勤俭持家,精打细算,量入为出。二是孝敬长辈。三是抚养教育子女。四是处理好与平辈的关系。如叔嫂关系、姑嫂关系、妯娌关系等。五是处理好与街坊邻居的关系。
  这样的家庭分工,就对妇女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这种要求概括起来就是“三从四德”。“三从”,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容、妇言、妇功。“妇德”,要恪守妇道,品行端正。“妇容”,要举止持礼,端庄稳重,整洁大方。“妇言”,要言之有理、有度。“妇功”,要相夫教子,尊老爱幼,精通家务。
  齐鲁文化对妇女的这些更高更严的要求所产生的效果,就是在山东人这个优秀群体中,山东妇女成为特别优秀的一半。一部山东的文明进步史,处处闪耀着妇女的辉煌,凸显着妇女的贡献。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山东男子人才辈出,而山东妇女不让须眉,同样是群星璀璨。
  数不胜数的山东古今女名人,大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一、贤妻良母型
  
  (一)孔子之母——颜征在。颜征在,春秋时期鲁国都城曲阜城内贤士颜襄的小女儿。她酷爱读书,知书达礼。《孔子家语》记载,颜氏有3个女儿,当叔梁纥(hé)向颜家求婚时,颜氏对3个女儿说:陬(zōu)邑(孔子的出生地,现在曲阜)大夫叔梁纥的父亲和祖父虽然只是士的身份,但其祖先是圣人商汤的后裔。他本人身长9尺,武力绝伦,只是年龄大了些,性情严肃了些。你们3人谁愿意嫁给他?大女儿、二女儿都不做声,只有小女儿征在说道:一切都听从您的安排。颜氏就把小女儿颜征在嫁给了叔梁纥。
  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子孟皮。叔梁纥生孔子时已70岁,颜征在只有17岁。当孔子3岁时,叔梁纥就撇下孤儿寡母去世了。刚刚20出头的颜征在挑起了抚养孔子的重担。叔梁纥去世后,孔家便成为施氏的天下。孟皮生母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为了不受叔梁纥妻子施氏的欺压,让儿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颜征在带着孔子离开了陬(zōu)邑,迁居到了鲁国都城的阙里。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颜征在念念不忘教育儿子学习周朝的各种礼仪,学习做人的道理和生活的技艺,以便使儿子将来有机会从政入仕。《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为儿嬉戏,尝陈俎(zǔ)豆,设礼容”。“俎豆”是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用的器物,“礼容”是祭祀时的规范。就是说孔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常把祭祀用的器物摆出来,练习磕头行礼等。稍长之后,颜征在把孔子送到当地的“乡校”,学习文化知识和各种实用技能。
  可见,颜征在在孔子的成长过程中,表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伟大的人格修养,为圣人的一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我国古代一位优秀的母亲。
  (二)孟子之母——仉(zhǎng)氏。孟子的母亲仉氏,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山东女性。孟子的父亲早在孟子三岁时就去世了。孟子是在母亲的抚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仉氏是一位很有见识、善于教子的女性。汉代刘向的《列女传》、韩婴的《韩诗外传》等书都记载了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
  《列女传》记载,孟家母子二人最早住在墓地附近,年少而善于模仿的孟子整天学着别人“嬉游为墓间事,踊跃筑埋”。孟母觉得这种环境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于是就搬迁到一处集市附近。没想到孟子又天天“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只好再次搬家,迁居到国家教育机构学宫旁边。在学宫那种读书演礼的浓郁氛围中,孟子也在嬉游中学习“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觉得这才是适合孟子成长的理想场所,便定居下来。
  有一天孟母正在织布,见孟子从学堂回来,就问起他学习的情况。当看到儿子的学业并没有什么进步时,孟母就生气地举刀割断了正在织着的布匹,以此来教育孟子:废学如同断织一样,最终都不会有所成就。孟子受到教育,从此“旦夕勤学不息”。
  《韩诗外传》则记载了另一个故事。一次,孟子看到邻家杀猪,就问母亲,杀猪干什么?孟母开玩笑地随口说,杀猪给你吃呀。说完之后,孟母就后悔了,觉得儿子已经懂事了,开这样的玩笑骗他,是教他不守诚信。于是就真的买了邻家的猪肉给孟子吃。
  这就是广为流传两千多年的“孟母三迁”、“断织劝学”、“杀豚(tún,小猪,泛指猪)不欺子”的故事。可以看出,在孟子少年时代,孟母的教育对他的健康成长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对其学业和思想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孟母也因为培育出一位历史名人而被尊为母教母仪第一楷模。
  
  二、知书达理型
  
  爱国婉约词宗——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1155年),号易安居士,章丘(今济南市章丘)人,南宋时期气节高尚、性格刚毅、洒脱不羁的杰出爱国女词人。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富有文化教养和声望地位的官僚家庭。其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博学多才。其母是北宋名臣王拱辰的孙女,擅长诗文。李清照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受着浓重的文学艺术的感染和熏陶。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与徽宗朝丞相赵挺之之子、山东诸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明诚好学上进,喜欢文学,著《金石录》30卷。他们志同道合,诗酒唱和,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南侵,掳去徽宗、钦宗二帝,朝廷被迫南迁,北宋终结,南宋开始。李清照夫妇避兵江南,所携带的金石书画古器,丧失大部。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在赴湖州太守任时,猝然病故于建康(今南京)。此后,李清照只身奔波于台州、温州、越州、杭州之间,饱尝颠沛流离之苦,最后终老金华。
  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离情别绪、惜春悲秋的悠闲生活,后期词多悲叹身世,寄寓家国之思,反映她凄惨哀愁心境和痛苦感伤之情,表露了她对中原的怀念。在她晚年词作中,历来为人们高度赞誉的是《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反映了词人经历国破、家亡、夫死遭遇后凄惨、哀伤的感情。起句连用14个叠字,极其深刻细致地表现了寂寞、冷清的环境,以及她孤独、凄苦的心理状态。
  李清照的著名五绝《夏日绝句》,尖锐讽刺和强烈斥责了南宋统治集团苟安半壁江山、不肯北上抗金的可耻行径,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可谓家喻户晓,催人奋进: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是词坛婉约派的大家,她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词坛独树一帜,卓然一家,被称为“易安体”。据《宋史·艺文志》记载,李清照著述有文集七卷、词六卷,其中大部已失传。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重辑李清照集》、《漱玉集注》等。
  
  三、巾帼英雄型
  
  (一)民族女英雄——杨妙真。杨妙真,山东益都(今青州市)人,约生活在公元12世纪末、13世纪初,金末杰出的抗金女领袖。她是红袄军首领杨安儿之妹,号“四娘子”,善骑射,自称一杆梨花枪天下无敌手。曾率红袄军坚持抗金十余年,影响很大,是我国古代农民战争史上少有的女领袖。她的许多抗击金兵、骁勇善战的故事,至今在民间广泛传颂。
  南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金兵占据汴州等许多地区,烧杀抢掠,滥加赋税,激起了民众的反抗。山东泰安的刘二祖、益都的杨安儿等相继率众抗金。他们身穿红色坎肩,因为按中国的五行之说,克金要用火,红色就是火的颜色。坎肩内絮丝、麻、头发之类,时称纳甲,既有灭金祥兆,又做护身之用,还可作为军队的服装标识。这样,习惯上人们称他们为“红袄军”。当时,杨妙真年纪不大,又是一女子,却毅然决然,随兄杨安儿转战抗金沙场。嘉定八年(1215年),杨安儿兵败战死,所部红袄军面临解体。杨妙真挺身而出,继承兄长的遗志,招集红袄军旧部1万余人,自为首领,转战淮、莒一带,继续抗金。
  嘉定九年(1216年),杨妙真率部进占莒州的磨旗山(今莒南县的马山),建立根据地。并与素有“李铁枪”之称的潍州北海(今潍坊)抗金义军首领李全结为夫妻,合兵一处轰轰烈烈地开展抗金斗争,打得金兵节节败退。李、杨义军也被宋朝廷命名为“山东忠义军”,杨妙真成了宋将。次年二月,金军大举南侵,李全、杨妙真再次率部与金兵大战,均获大捷。李全、杨妙真还劝降了金兵元帅张林,不战而取青、莒、密、登、莱、潍、淄、滨、棣、宁、海、济南等12个州,为南宋朝廷收复山东失地,改变宋、金在山东的军事力量对比做出了贡献。
  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六月,蒙古军队在青州将李全、杨妙真所部团团包围。在抗击蒙军围攻中,杨妙真沉着冷静,协助李全指挥战斗,“李铁枪”、“梨花枪”尽逞神勇,令敌人闻之丧胆。后来,由于运粮的驿道被蒙军切断,宋军的增援又迟迟不到,坚持了一年终因粮草殆尽、精疲力竭而败。数年后,她在山东故世。
  当地民众没有忘记这位抗金女英雄。历经数百年,在位于莒南县与莒县交界处海拔600多米的磨旗山上,杨妙真的城寨遗址至今仍保存着,山上摩崖刻石“嘉定九年,四娘子此山下寨”,风骨依然,清晰可辨。
  (二)农民起义女首领——唐赛儿。唐赛儿,生于1399年,卒年不详,济南府蒲台县西关(今滨州市蒲城乡)人,明代著名农民起义女首领。
  明朝初年,成祖从南京迁都北京,大修宫殿,又组织人力,南粮北调,开挖运河,先后在山东征调数十万民夫,农民徭役负担沉重。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山东连续发生水、旱灾害,瘟疫流行,百姓流离失所,“卖妻鬻(yù卖)子,以求苟活”。唐赛儿的丈夫林三,就是这时染疫病亡的。百姓的苦难,唤起了唐赛儿的反抗之心,她开始以宗教的形式,发动起义。
  唐赛儿自幼好佛诵经。林三死后,唐赛儿经常去坟地祭奠。一次祭完林三回村时,在山脚下的石缝里,唐赛儿发现了白莲教的书典和宝剑。此后,乡里、衙间就盛传她“通晓诸术”,并认为“剑亦神物,惟赛儿能用之”。唐赛儿于是自号“佛母”,组织民众。她秘密往来于益都、诸城、安州、莒州、即墨、寿光诸州县,发动联络了数千人。永乐十八年(1420年)二月,唐赛儿在益都县境内的卸石棚寨率众起义。起义发生后,明朝廷立即派青州卫都指挥使高凤率部镇压,明军很快包围了卸石棚寨。在强敌面前,唐赛儿多谋善断,沉着应战,指挥起义军乘敌立足未稳,连夜发动袭击,一举击溃前来围剿的明军,杀死高凤。初战告捷,唐赛儿起义军声威大振。她以卸石棚寨为根据地,不久又占领了莒州、即墨等县城,打击官府和豪富地主。青州以东的各地民众纷纷响应起义,“毁官衙,烧仓库”,开仓济贫,队伍迅速发展至2万多人,震动了京师。
  明朝廷得知唐赛儿义军接连破城陷地,火速派使招抚。但起义军毫不动摇,杀掉来使,表现了一反到底的坚强决心。这令明成祖朱棣恼怒异常,派“京营”提督总兵官、安远侯柳升和都指挥使刘忠率五千精兵前往镇压。柳升、刘忠兵至益都后,再次包围了卸石棚寨。唐赛儿利用敌军骄横轻敌的弱点,以“寨中食尽,并且无水”为由诈降,将柳升主力调往警戒城东有水的地方,自己却集中兵力,向防御薄弱的敌营发起突袭,夜二更时,攻破敌营,杀死都指挥使刘忠。当敌主力赶到时,唐赛儿已指挥起义军从容转移。此后,由于明朝廷调集各路军队大肆镇压,起义军在经历了安州、莒州、即墨、诸城之战后,最终失败。唐赛儿在群众的掩护下突围脱险。明朝廷怀疑唐赛儿削发为尼,下令将山东、河北等地的尼姑、道姑几万人逮往京师,唯恐唐赛儿混迹其中而逃脱。但是,明王朝始终未能获其踪迹。
  今在她的故乡旧址蒲湖主岛上建有“唐赛儿纪念祠”,并在附近的滨州黄河大桥北端建有她的戎装塑像。(未完待续)
  
  编辑‖孙玮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素描教学模式显得相对机械和枯燥,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学实践过程中,有必要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学习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改进,进而转变育人理念,形成生动活泼、直观形象、通力合作、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素描教学 改进 研究 实践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由于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