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蒸散发是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农业绿洲水分消耗的主要途径,准确估算该地区的实际蒸散发量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对于科学指导当地农业灌溉、优化水资源配置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Budyko理论及其改进的傅抱璞经验模型估算黑河流域中游地区2006-2015年的实际蒸散发量,利用Mann-Kendall方法分析实际蒸散发序列的趋势特征和变点特征,并通过弹性系数法对影响实际蒸散发序列变化的不同因素的贡献度作出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多年平均实际蒸散发量为293 mm;年尺度和春、秋实际蒸散发序列呈不显著下降趋势,
【机 构】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蒸散发是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农业绿洲水分消耗的主要途径,准确估算该地区的实际蒸散发量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对于科学指导当地农业灌溉、优化水资源配置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Budyko理论及其改进的傅抱璞经验模型估算黑河流域中游地区2006-2015年的实际蒸散发量,利用Mann-Kendall方法分析实际蒸散发序列的趋势特征和变点特征,并通过弹性系数法对影响实际蒸散发序列变化的不同因素的贡献度作出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多年平均实际蒸散发量为293 mm;年尺度和春、秋实际蒸散发序列呈不显著下降趋势,夏、冬实际蒸散发序列呈不显著上升趋势;2010年为研究区实际蒸散发序列的变点年份,2011-2016年较2006-2010年实际蒸散发量减少7.3%;降水量的变化对实际蒸散发量减少的贡献最大;降水量减少导致实际蒸散发量减少约8.9%,来水量增加导致实际蒸散发量增加约1.7%,潜在蒸散发变化对实际蒸散发量减少的贡献最小,仅占0.04%;因此,供水条件是影响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实际蒸散发变化的主导因素.
其他文献
为明确河套灌区畦田田块不同位置土壤的入渗特性,通过野外试验和室内检测对试验区田块不同位置土壤理化性质和入渗过程进行分析,并基于土壤入渗模型对试验区田块不同位置的土壤入渗过程进行拟合,同时探讨影响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田块内不同位置土壤理化性质及入渗特性具有一定差异性且不同位置土壤入渗特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具有一定联系,畦首的初始入渗率分别是畦中和畦尾的1.42和1.81倍;入渗系数和稳定入渗率呈现畦首>畦尾>畦中的变化特征,累积入渗量与初始入渗率呈现畦首>畦中>畦尾的变化特征;选用的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增强人文关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有助于大学生增强自我认识,做到自我调节和自我治愈,从而健康成长.“互联网+”有利于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网课化和普及化,但也存在学生不够重视、师生缺乏有效互动、教师专业化能力不强等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应以网课形式构建立体化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利用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增强教学互动和体验,促进教师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融合.
我国现有养老产业链的结构较为粗放,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产业链间缺乏协调发展等问题.在养老产业链优化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产业扶持政策不够完善、缺乏资源配置等难点,为产业链间各行业的联动发展造成了困难.为此,应发挥政府顶层设计作用,出台政策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养老产业;实施提高产业的人才、科技资源配置、整合符合消费者价值导向的产业产品链;促进养老产业链中的产业协调发展等相关改进建议,以期对当前养老产业链进行优化,提高整体产业的经济效能.
为了解决南疆干旱区盐碱地改良问题,探讨不同粉垄深度和灌水量在春灌期间对土壤的水盐运移规律.基于新疆图木舒克市盐碱地试验田,以传统翻耕CK(20 cm)为对照,设置3个粉垄深度S1(40 cm)、S2(60 cm)、S3(80 cm)和3个灌水量W1(2400 m3/hm2)、W2(3000 m3/hm2),W3(3600 m3/hm2)共12个处理进行实验,分析春灌灌水后0~150 cm土层的水分、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春灌可改变棉田土壤水分的分布状态,有效淋洗并降低耕作层土壤的盐分,与传统翻耕CK相
在倡导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每年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应用型大学的阅读推广活动根据学生专业和性格特点而设置,除了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阅读素养和平衡其综合能力之外,还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为提高降水量的预测精度,建立了基于Prophet算法的降水量时序预测模型.使用湖北省1960年1月-2006年5月的月降水量资料,对2006年6月-2017年12月共139个月的月降水量进行预测,并与传统的SVR、BP以及ARIMA预测模型进行对比,以探讨该模型在降水量预测中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湖北省各站点降水量预测中,Prophet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其他3种模型,其RMSE较其他模型的平均值低18.402,MAE低16.189,且对月降水量时间序列上波峰出现的波动预测更加准确.在空间分布方面,通过
为了探究生活再生水滴灌灌溉定额与施肥量对苹果生长、光合、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3因素(水质Q、灌溉定额W、施肥量F)3水平(低、中、高)正交试验,利用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出了生活再生水滴灌对苹果各指标的主次顺序、显著性、最优组合方案以及各指标综合得分最高方案.结果表明,3因素对苹果新梢长度、茎粗、Pn、产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W>F>Q,灌溉定额W和施肥量F对上述指标影响均显著,上述指标均随灌溉定额和施肥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大;3因素对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影响的主次顺序为F>Q>W,对其影响均显著,可溶
垄作沟播喷灌技术是集垄作沟播与喷灌技术为一体的节水栽培技术.以不同灌水定额各设4个处理(灌水定额分别为24 mm、30 mm、36 mm、42 mm,灌水5次),以常规覆膜喷灌为对照(灌水定额42 mm,灌水5次).通过测定不同灌水处理下垄作沟播油葵根系生长及分布特征等指标,分析了不同灌水处理对油葵根系纵向、横向生长及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比较不同喷灌处理对油葵根系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垄作沟播处理灌溉水垂直入渗较深,根系纵向生长长度均高于对照处理.对照处理根系横向生长集中在地下0~20 cm,生长长度
为探究滴灌辣椒不同再生水比例和不同追肥量的最优组合.采用两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灌溉水质(W3为再生水,W2为再生水:自来水=1:1,W1为自来水)和不同追肥定额(F1为60 kg/(hm2·次),F2为90 kg/(hm2·次),F3为120 kg/(hm2·次))对辣椒生长、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追肥量一定条件下,随着灌溉水中再生水比例的增大,辣椒株高、茎粗、光合指标(Pn、Gs、Ci、Tr及WUE)、产量、肥料偏生产力均值增大;在灌溉水质一定条件下,随着追肥量的增加,辣椒株
以4年生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化常用5种灌木为试材,设置停灌5 d、10 d及复水3个处理,以正常灌溉为对照.测定其土壤含水量、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5种灌木的光合特性,为耐旱园林植物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停灌时间的延长,停灌5 d和停灌10 d处理的土壤含水量不断下降,且在第5 d至第10 d均显著低于正常灌溉水平,在经过复水处理后土壤含水量得到了恢复.干旱胁迫10 d后,榆叶梅、紫叶矮樱、紫丁香、水蜡和金叶榆的光合速率分别与对照下降51.33%,71.9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