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国家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当代经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hurp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转型国家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西方转型国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东欧四国为例,基于面板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本国货币贬值与国民购买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转型国家的FDI流入具有正面影响。这说明东道国的FDI流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本身的经济表现。因此,致力于本身投资环境的健全,并维持稳定的政治经济局势是转型国家应持续努力的目标。
  关键词 转型国家;外商直接投资(FDI);影响因素;东欧
  中图分类号 F11;F753;F831.7 [文献标识码]A ?眼文章编号?演1673-0461(2013)06-0073-04
  一、引 言
  近30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动变化越来越剧烈。这不仅表现在总量的增加上,在投资地区的改变上也相当明显。根据联合国统计资料显示,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金额已从1970年的125亿美元激增至2003年的15,000亿美元。分析其流入地区可以发现,发达国家仍然是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最多的地区,发展中国家虽然在相对流入比例上并未有显著改变,但绝对金额却有大幅增加。这对于追求经济发展,但缺乏外汇资金及技术的国家,特别是那些自社会主义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而言至关重要。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包括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及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在内的西方国家先后进行经济与政治层面的巨大变革,以努力追求经济发展与繁荣,而外商直接投资成为这些资金短缺国家取得生产技术与管理能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接受跨国公司自海外带来的生产机器设备、技术、管理技巧等对东道国经济产生了所谓外溢效应(spillover effect)。更重要的是,外商直接投资在以东欧国家为代表的西方转型国家 ①克服工业发展失败、经济崩溃与政治纷乱,走向经济稳定发展的道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外商直接投资已被视为这些国家转型至市场经济体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转型要素,因此促使它们寻找各种方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同时,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对一国进行投资生产,必定是因为该国具有稳定且具潜力的政治经济环境,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是其进行FDI区位选择上的重要考虑因素。因此,东道国不应只扮演等待投资的被动角色,而应建立自身与他国相比具竞争力的优势。
  转型国家虽然都经历了市场经济改革,但其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度与广度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导致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成效也迥异。关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因素,国内外理论界已有一些相关理论与实证文献加以探讨,但是,由于观点、方法与分析工具等的不同,目前尚未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特别是,现有相关文献针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研究,在分析对象上大多只包括发达国家,或是单独某个发展中国家,较少涉及转型国家这一特殊类别国家群体。而根据上文所述,外商直接投资对于转型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本文拟以在西方转型国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且转型期较为一致的波兰等东欧四国为例,对其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影响因素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以期能为我国更好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二、文献回顾
  早期的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基本从市场不完全的角度出发,其基本假设为:在市场接近完全竞争条件下,FDI不可能发生,这些不完全可能来自于商品与要素市场以及政府法规,特别是关税与贸易障碍等,以至于资源与生产产品无法做有效的分配。Vernon(1966)的产品周期理论通过将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3个阶段,说明了动态的比较利益,以及随着厂商考虑成本因素时转移生产地点,FDI在其中成为一个相当自然的过程;Knickerbocker(1973)观察到寡占厂商在一地从事外商直接投资时,其他的竞争者也会跟进,因此提出“跟随领导者(following leader)”理论,他假设这些跟随者之所以会随着领导公司进入东道国设厂,主要是不想让领导厂商取得诸如规模经济等竞争优势,并将外商直接投资按照服务何种市场分成3类:供给当地市场、资源取得与以出口为目的的投资;Dunning(1993)的折中理论(eclectic theory)结合了国际贸易与国外生产观点,包含了各种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式,并指出外商直接投资必须在所有权、区位与内部化3个条件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会进行。其中,区位因素强调的是东道国自身在投资环境上所存在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等各种可吸引FDI流入的要素。他归纳出4类区位影响因素,包括市场因素、贸易障碍、生产成本与投资环境等。一国投资环境如果能满足外国投资者所需条件,在所有权与内部化优势均存在的条件下,跨国公司便会到该国投资生产。以上对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理论的探讨,已从最初古典的比较利益之机会成本问题,延伸到厂商对其他厂商竞争策略的布局研究,特别是Dunning的折中理论将过去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加以整合,在实际分析上更具弹性,也即在研究上既可以从厂商、特定产业,也可以从东道国的角度去讨论。
  在实证研究方面,Lucas(1993)在探讨东亚与东南亚7国外商直接投资决定因素时,基于独占者对于利润最大化的外国资金延伸性需求,发展出包含相对价格与其他禀赋变量的基本模型,以及包括区位、市场规模、政治风险等变量的延伸模型,并分析了政治环境对外商投资的影响;Gastanaga(1998)利用折中理论检验49个低开放度国家在1970年~1995年间各种有关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效果,并认为政策与制度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显著影响;Cassou(1997)利用panel data分析美国等6个发达国家税率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除了企业税如预期般具有显著影响外,所得税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Kerr and Peter(2001)采用市场不完全架构,利用1980年~199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大陆的外商直接投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工資水平、开放度与汇率波动均对我国FDI流入具有显著影响。从以上文献可知,关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还存在许多分歧,同时,现有相关文献较少涉及转型国家。
其他文献
[摘  要]历史经验表明,实现产业转移、技术转移和自主创新的有机耦合,是成功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目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技术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很低,产业不具有竞争优势。结合国外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教训,皖江城市带建设的逻辑思路是:从组织机制、投入机制和转化机制三大方面实现技术转移和自主创新的耦合,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确立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创新型的产业集群,组建
期刊
[摘 要]对车险承保周期的研究,传统上是从“价”的角度着手,以单位价格(保费/赔付额)和承保利润率为指标,来考察承保周期的波动特征。然而,我国车险市场中存在两个特殊的局限条件:费率管制和市场准入限制。费率管制的存在,使保费收入不能反映车险业务的真实情况,从而以保费为基础的传统研究指标也不能用于对我国车险市场的研究。基于此,文章转换分析的角度,从“量”入手,以赔付额来描述车险市场的承保周期。文章发现
期刊
[摘 要]演在自然垄断行业中维持垄断具有其价值,但也带来一些问题。在自然垄断中引入竞争有充分的必要性,但不一定需要完全并且充分的竞争。政府规制对自然垄断行业是必要的,但因为政府本身及垄断的特性等,存在政府规制的失效,通常通过引入竞争放松政府规制来解决规制失效的问题。在这样的条件下,自然垄断行业的发展应该是走向有效竞争。文章提出的有效竞争实质是促使竞争、垄断和规制三者之间的有机平衡,以追求垄断企业自
期刊
[摘 要]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一体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赤峰市作为国家级医疗保障改革试点城市,自2008年开启了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序幕,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面临诸多困境,如保障水平差异大、医疗保险流动性差和医疗保障可持续性不足等等。为此,应从进一步健全保障体系、统一机构管理、完善现存保障体制入手,为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障;城乡一体化;困境;
期刊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小微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也日益严峻,法律风险已成为制约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为了了解小微企业法律风险文化建设状况,对广东省小微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表明,小微企业法律风险文化建设状况堪忧,存在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文化建设不足。针对此情况,文章提出了小微企业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融入法律风险元素,采取强化法律风险文化建设的信念和意识、建立健全法律风险制度体系
期刊
[摘 要]在公共政策领域长期存在着一个终结的难题,人们更多的关注公共政策的制定,对政策的终结却缺乏热情。然而现实的公共政策实践中,大量过时的、多余的、无效的政策已发挥不了作用,却耗费着政策资源,必须对其进行终结以节省资源、优化政策和提高政策绩效。政策终结需要多方力量的推动,文章以多源流理论为视角,以食品质量免检政策为例来分析公共政策的终结中政策之窗开启的契机,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的正耦合,
期刊
[摘 要]随着近几年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凸现以及部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企业上市后业绩变脸 ,使得人们质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参与是否有利于支持企业社会责任的改善。文章以92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企业为样本,研究了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对政府的责任、供应商的责任正相关,而与债权人的责任、社会的责任负相关。  [关键词]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中图分
期刊
[摘要]基于MIT的14种商业模式原型,从商业模式角度,对中美上市公司的总量分布, 4种资产类型的商业模式对比分析,发现各不相同,其原因是中美企业一个是追求企业现金流,一个是追求企业价值;作为创新主体一个是标准的“工业时代”的企业家群体,一个是标准的“信息时代”的企业家队伍。产业所处的周期也有所不同。基于中美之间的对比明晰了中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从一般的制造商到创新型制造商、从单一的商业模式
期刊
[摘 要]我国近年来流动人口增长迅速,其内部结构也出现新的变化,为应对以上趋势,各地政府均积极探索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新模式,这为学者们对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问题的研究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众多的素材。文章按照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概念、相关理论、发展阶段、典型模式、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等内容对已有文献成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流动人口;管理与服
期刊
[摘 要]基于知识接收方(即中外合资企业)的视角,探讨了影响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实现程度的因素,深入剖析了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的实现机理,并给出了基于竞争价值方法的知识接收方的效能的测量指标体系,对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过程“黑箱”问题的探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最后,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实现机理;效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