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图案石协会“深圳园游记”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图案石协会是台湾赏玩单一石种的社团,接任理事长职位之后,本人除了将社团积极推广至各雅石社团外,也一直寻求渠道,将其推展至世界各地,感谢《中华奇石》杂志的热心帮助,使我们终于有机会踏出了台湾——第一站便是深圳龙园。
  5月10日新闻报道:11日将有台风侵袭台湾。傍晚7点半我便已在深圳机场,虽心中挂念着家里,但主办单位派出服务人员热情接机,思家心情随之拂去在车上与炳钦、川成兄自嘲我们算是幸运的一伙,有人预言明天5·11台湾将发生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14级地震!所以我们身在深圳,可以逃过一劫。40分钟的车程很快到达饭店,从高雄过来的伙伴们早就在饭店等候多时,聊了一下大伙各自回房休息,准备明日展场上的布置工作。
  5月11日上午9点,全员准时到了会场,看到主办单位准备给台湾的展架后大失所望,为了这场展览,4月我就和阿基到深圳探访石展场地。很高兴地看到有展架与台湾的尺寸(120×70cm)相同,听说展架模式也是从台湾展场模仿过来的,我想有这么好的场地和展架,正好可大展身手一番,毕竟大陆与台湾赏石文化稍有不同,在展场布局方面就能好好宣扬台湾赏石理念,但事与愿违,只好将就了,一上午勉强完成了会场布置工作。大伙分工轮流看顾展场、震坤兄(阿基)介绍我与主办单位及各地石界前辈和领导一一相识,并介绍南田石的特色。
  晚上6点,主办单位在丽湾酒店举办盛大的迎宾晚会,莅临贵宾冠盖云集,石界前辈、会长、地方代表众多各级领导上台致欢迎词时,也一再希望藉国际文化专业博览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艺术文化水平。
  5月12日早9点30分是开幕仪式一进龙园大门,两旁舞动的巨龙迎接贵宾莅临,签完名完成报到手续,主办单位准备休息室让与会贵宾休息,借此相互交流、互换名片。
  这里的温度比台湾高出2~3度,典礼台、观礼台上皆搭了遮阳篷遮挡大会安排多位知名艺人表演歌唱及脱口秀,为开幕典礼暖身。典礼台上各级领导、石会会长及各国代表齐坐两排,大会宣布开幕典礼开始。一一介绍台上贵宾,接着主办单位致欢迎词、报告此次大会筹办过程及祈望能借此会推广赏石文化、增加产业经济。国际友人致词,赞赏主办单位卓越的办事能力,如此巨大的博览会能广纳各方资源、物力,建构完成令人敬佩。
  “国际盆栽赏石交易基地”授牌仪式、龙园观赏石交易基地市场化签约仪式、网络交易平台启动仪式在典礼过程中完成,最后多位贵宾剪彩完成了开幕典礼,仪式盛大而隆重。
  下午两点,大会在龙园九龙壁广场休息室举办了“石艺论坛”。主持人杨靖女士乃《中华奇石》杂志副主编,由她简略介绍来宾及论坛性质、功能、祈望与引言。接着介绍“台湾图案石协会”参与此次大展并请我发言,概述台湾图案石之发展近况。
  台湾图案石协会在台湾所有石会中组织最为庞大,会员分布台湾各角落本会为观赏单一石种(图案石)之民间社团,2011年会员大展定于7月10日至7月17日在台湾台东县大武乡举行,届时欢迎与会国内外石友组团莅临参观指导。此次大展选在南田图案石产区,若与会石友们至台湾光临会场不但可参观本会石展,更可带您去石场寻宝,让您亲身体验捡石的乐趣,更可倾听海浪拍打石头所击打出的大自然交响曲的美妙乐章,仿如天籁一般必会使您终生难忘。南田石因为海的冲击度大,石头相互碰撞强,所以每颗石头,外皮光滑、石形饱满,很少有棱角及凹凸不平者,加上石英图纹洁白、硬度高,石质一流,所产生的画面黑白分明、洁净,只要碰上都会爱不释手。也借此感谢大会邀请本会参与盛会,让我有机会介绍南田石的概况。
  赏石文化需靠群体力量推动,当然也要一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者,“石艺论坛”会上,张家志就是典型的例子,看他至各产地搜集数据、录像、照相,皆是上山下海、舟车劳累,有时被困于人烟稀少的地方,饱受寒霜、酷热煎熬,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其为赏石界无私的付出,小弟对他致上至诚的敬意。
  因为从高雄过来的伙伴们第二天清晨就要先回台湾,晚上请大家吃饭,大伙聚在一起,讨论此行感想心得。虽然有些地方不尽完善,但大家一致认同此行的意义,并提议下回出访参展有些地方还需改进,与主办单位的沟通和联系也需加强,并了解各地的情况和习俗文化,方可确定。
  13日一早,送走六位伙伴,进会场重新布置,虽然展品剩一半,展出剩一天,还是要有头有尾,只是看守会场的伙伴只剩三位,比较辛苦中午抽空整个会场认真看了一遍,觉得大陆石友真幸福,赏石文化资源丰富,政府单位重视,支持观赏石协会全力推广,赏石艺术文化产业精致化,所以短短几年间赏石文化已近成熟并趋于领导世界的地位。
  在台湾,所有赏石社团推广赏石文化活动,都有赖会员及理事的无私参与、出钱出力。近年来,台湾各协会的年度会员成果赏石展也因筹不足经费而停办,并因此冻会的比比皆是。以前台湾赏石风气兴盛时,一年石展将近百场,而今(2010年)只剩二三十场,台湾赏石文化再不奋起直追,以后真叫人担忧。
  14日早晨便与震坤兄、孟文兄道别,11点直奔机场。虽然是下午两点的班机,但怕周末路上塞车,所以提早出发,还好路况顺畅,但班机却误点,到了桃园机场已是傍晚5点多,本打算下机之后与机场入境展务组商谈在机场办展之事,但已是下班时刻,因而放弃严格说起来,若有机会在机场入境大厅办图案石展,必是推广图案石的最佳渠道与机缘。
其他文献
对于赏玩奇石的人来说,“石器”这个词并不陌生,它是主要通过打制方式生產的工具,分为砍砸器、刮削器、石片,呈尖状、刀型、斧型……等等,这是石器中比较常见的类型,作为象征性的生產工具,这个时期的人们主要是制造简单的工具以作打猎和采集的用途这些石器多数由打击而成,石质硬度高,耐磨性强。  从远古留下来的这些石器,由于打击痕迹、制作线条及其锋角形状均表现完整良好,体现出了我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和内
期刊
从温江石友罗大哥店铺里出来好一阵了,我和另两位石友还沉浸在你来我往讨价还价、最后皆大欢喜爽快成交的喜悦中  冷不丁我问了他俩一句:你们都是看达摩吗?石友花奠笑说:我看的是钟馗,另一位新石友嘉祥说:说实话,我还不知道你们看的是什么。  回到家不顾车马劳顿,立刻将宝贝拿出来供在案几上。一把抓住刚好路过的儿子,巴巴儿地问:你看这石面上有什么?儿子看一眼后就说:有个大胖子,满脸大胡子,侧着身子在睡觉。  
期刊
一、雅石和岩石的关系    问:本人是一年多前才开始对赏石有兴趣的新生代,因尚未了解雅石和岩石的关系,为此向几位赏石界的前辈请教雅石是属于何种岩石时,所获得答复是“牙石是以探究山水美为目的,而岩石的探讨属于科学的范围,因为有此基本上的差异,所以赏石者并不需要更多的有关岩石的知识”等。请问事实上是这样么?因为很想知道雅石和岩石的关系,是否能告诉代呢?  答:玩赏雅石是具有情调的趣味行为,也可以说是属
期刊
雅石布局是东方神游精神的运用,因此其周遭的景物,都是发挥想象空间的道具,在虚拟意境的艺术环境下,可以创造出许多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此布局虽然局限在狭小的演出空间里,布局者却能运用巧思,以朽竹的方正,来对应乌江人物石的圆润,且以朽竹巧妙的取代了中堂,非但不觉得唐突,反而有融合的创意。尤其是在朽竹中空的地方安置了一盆垂榕,与右边高台花架上的松树相呼应,让整体布局更活泼协调。花架上的松树,宛如从峭壁上凌
期刊
上篇:资源篇    一、杜康酒乡,吴华天宝    汝阳,一个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中原小城既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杜康造酒遗址、杜康庙、鬼谷故里、魏明帝陵、云梦山古军校遗址等21处名胜古迹,又有云梦山、西泰山、汝河、杜鹃花等自然风光以及那享誉中外的杜康酒,着实是一个吸引人的好地方。  汝阳县位于河南省西部,洛阳市东南部,北汝河上游,县境呈长条形,东邻汝州,西接嵩县,南界鲁山,北连伊川,地处东经
期刊
趁着寒假无课务期间,我风尘仆仆以觅石为乐,驱车出游住在太鲁阁溪(立雾溪)彼岸,偶遇崇德的磨石达人,达人们顶着寒风冷雨,勤快专注地磨着得来不易的宝物。听他们言:这些宝物可是从太平洋崇德深海打捞来的,在海底磨蹭了几亿几万年,翻江倒海之后终于除去垢面和人们见了面。主客啜着热茶,口中三字不离石头经,美的事物在彼此的心灵激荡,嘻!我可是为美石而来的。  言谈中,我想:一块玫瑰美石如何成为座上嘉宾呢?除了拜上
期刊
米书立:  1995年,在米书立心境不佳的时候,朋友向他推荐了石头。“石头还能影响心情?”在半信半疑中,米书立同朋友来到了石友家,让他惊讶的是,原来大自然还有这样的尤物!从此后,下河滩捡石成了米书立闲暇时光的必修课,石头一天天多了起来,心情也越来越明朗。  建立汝阳地区《中华奇石》杂志通联站已近四个年头,越来越好的征订和口碑与站长米书立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是个谦和的人,他说“把这些当作自己的事情,
期刊
睁大双眼,巡视;  通通鼻子,起航;  紧抿阔嘴,谨言;  夹起尾鳍,停泊;  丑到极致的外表下,  往往是智慧的集聚  和无人可比的本领  收藏:田丰
期刊
歙砚石,产于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溪头乡(古万安乡)龙尾山。她的身世,还真是说来话长婺源古为徽州辖区,包括今安徽省南部、江西一部晋武帝咸宁六年(280年),这里置新安郡隋唐时,新安为歙州取代,辖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和婺源六县。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易歙州为徽州府,历经元明清三代,一府六县行政格局相对稳定1949年,婺源划归江西管辖。  歙砚石始采于唐,其时区划为歙州,因名之。世人多有
期刊
上期我们着重讨论了石界出现的新收藏力量与老藏家的对比。以及他们在市场中的作用,讨论中对个体的新收藏力量怎样才能真正成为藏家也有涉及。本期,我们电话采访了一些继续关注本期《对话》栏目的石友,对新收藏力量如何转变为新藏家作进一步的讨论。    “养成”,你我参与    本刊:养成,主要强调新藏家培养的外部条件,也就是——整个石界需要做什么?    舆论的支持  广东吴生:这个舆论不仅指媒体的宣传报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