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生态项目工作报告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aiyongji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与深入,进一步提高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成效,中国儿童中心将2014年的项目主题聚焦于“自然学校”,从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提倡人向自然学习,关注儿童生态观的养成,为塑造儿童健康人格发挥积极作用。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以下简称:育儿基地)紧紧围绕项目主题,根据年初申报项目方案,开展多姿多彩的自然艺术教育项目,在实践研究中,重新审视和思考儿童生态道德教育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与生命力。
  一、项目理念及其落地转化
  1.生态道德教育目标与内容从理性向感性的转化,偏向自然美育与情感教育
  育儿基地从2009年开始,积极参与中国儿童中心科研部的儿童生态道德教育项目,五年的实践研究发现,基地的儿童生态道德教育逐渐从生态知识的认知转向生态意识、生态情感的培养;从理性的规则意识培养转向感性的自然美育、生态德育的生态人的培育。
  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儿童,尤其是学龄前期,生态知识和生态理念都在不断学习和积累中,在缺乏知识累积、情感认同、意识不深的前提下,要求儿童践行生态环保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儿童期的生态道德教育应侧重于生态美育、生态德育,理解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密切关系,认知自然之美是人类精神文化提升的源泉,激发儿童对自然界的兴趣与热爱,提高儿童生态道德意识,从情感、道德、精神层面的建设来激发儿童认知、行为和意志层面的改变。
  重视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美育、情感内容还意味着开展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的教师与志愿者必须先具备这些方面的过硬素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对生态教育的热情感染儿童和家长;在教育活动设计中,注重情感和美感的激发、关注儿童德性与意识的提高。
  2.立足城市发展,推动自然教育,激发儿童与家长的兴趣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在开放空间玩耍是少年儿童健康发育的先决条件。一些发达国家对此给予以了相当的重视,把社区儿童游戏场所看成是居住环境品质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成为体现城市竞争力的标准之一。《雅典宪章》(1933)中就提出“在新建住宅区内,应该预先留出空地作为建造公园、运动场及儿童游戏场之用。”上海的城市化进程让人们感受到了物质生活的丰富、信息资讯的便捷、生活质量的改善等,但同时也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减缩与远离,对生态环境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儿童及家长对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思考。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带孩子亲近自然、关注环境保护;也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关注并致力于自然生态教育,根据家庭需求开展各类活动。
  关注并重视城市化进程对儿童的一个重要负面影响——自然缺失症。教育学与心理学认为,大自然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作用显著。但城市化进程中,部分儿童习惯于城市生活,远离自然。基地在2013年关于《儿童参与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的情况调查》中显示,32.9%的儿童表示自己更喜欢“宅在家里”。推动自然教育,将处于身心发展期的儿童吸引到开放自然环境中,是儿童生态道德教育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上海的自然环境资源在人口集聚的巨大压力下,生态承载力面临挑战。但也庆幸地是在《上海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首次提出要“建设儿童友好型生态环境。育儿基地分析上海城市特点,结合当地人文、自然资源以及组织资源,积极推动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吸引更多儿童及家庭的参与。开展的活动因地制宜、由小及大,带领儿童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领悟生命价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休闲价值观与育儿观,指导儿童健康、全面成长。
  3.赋权儿童,贯彻儿童参与,促进儿童成长
  提高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儿童参与意识,增进儿童参与程度,将有效提升儿童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积极性和兴趣。动手参与是儿童喜欢的教学方式,而通过“做中学”让孩子更好地认知和理解生态环保知识,激发孩子关爱自然、爱护地球的情感,也让孩子自发地愿意去遵守各种生态道德规范。“可以让同学们自己见解他们的(生态农庄)示意图,让别人更确切地了解他们的意思”;“给我们更多的设计时间”。“老师不是用死板的说教大道理和资料让我们明白,而是鼓励我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重视儿童在生态问题上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参与能力,看重儿童对家庭成员及其周边成人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成年人的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并不比青少年占优势。当孩子成为积极的生态道德宣传小卫士,家庭内成员的行为理念将会受到积极影响。从家庭到社区到学校,儿童的积极有效参与才能真正实现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
  二、儿童生态教育活动的特色与思考
  根据项目理念与指导思想,紧密结合儿童发展需求、国家生态文明发展要求以及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育儿基地一直在探索和分析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与实践方向。从2009年至今,主题从“我的绿色伙伴”“我的绿色生活”“我的绿色责任”“美丽家园”到“自然学校”,教育活动中从偏向儿童生态知识的理性学习,到偏重生态情感培养的感性学习;从儿童认知规律知情意行的统一和谐发展,到通过美感来激发儿童的理智、意志和情感的发展;基地的生态道德教育项目从儿童的德、智、体、美多角度切入,可持续发展地培养生态人。
  1.儿童生态道德教育以生态环境知识为基础内容
  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不少家长第一反应是生态环境教育,误解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儿童生态道德教育中会以生态教育为主要教学内容。对儿童尤其是学龄前期的儿童,生态环境教育就是通过基本生态环境知识教育、培养环境意识以及热爱、珍重自然的美好情感的萌发与环保行为习惯的培养等。随着儿童年龄与认知能力的增长,生态环境教育主要内容涉及生态科学知识,包括地球生态和当前环境科学系统的基本规律的学习等。
  “生态学推动了科学从分化走向综合”,如今生态学研究产生的许多思想、观点已为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的研究和实践所借鉴。生态学改变了人们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也改变了人们对美与善的价值观念。所以,在以生态教育为教学内容的儿童生态道德教育中,涵盖了自然、地理、生物、艺术、道德等学科的知识,但生态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常识教育,而更多地是生态意识的培养、更关注知识背后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及行为改变。   2.儿童生态道德教育之美育媒介:自然艺术教育
  大自然是伟大的艺术家,从微观世界到蓬勃山河,它赋予世界万物生命与神奇,它赋予艺术家无穷的创作灵感。大自然是一所艺术的学堂,孩子们可以在大自然中感受生命的神奇、艺术的魅力、自然的可贵。艺术是儿童最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儿童由于受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限制,他们更善于用绘画、音乐、身体律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认知。
  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将艺术教育融入自然,让艺术创作源于自然。当儿童领悟到大自然之美、自然艺术之魅,他们会敬畏自然、热爱自然,体悟对美与善的价值观念,实现美育与德育的目的。
  3.敬畏生命是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理念
  儿童生态道德教育中,敬畏生命是核心理念之一。生态道德是人类对待自然与环境的伦理观念和行为准则。对儿童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希望培养的良好品质之一就是尊重和平等,尊重生命,对待自然采取公正和平等的态度。
  生命教育包括几层内容:其一,是让儿童关注与敬畏个人与他人的生命以及大自然中的生命,认识到大自然中生命的可贵,热爱大自然中一切的生命;其二,是让儿童了解和体会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生物间、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认识到生态环境大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紧密相连、环环相扣,意识到人类行为对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其三,让儿童关注生命外,培养自身生存能力、提升生命价值,这是关于全人的教育;让儿童明白生命的价值,从尊重与认识生命逐渐成长并明晰“为何活着”的意义。生态伦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阿尔贝特·施韦泽认为“人越是敬畏自然的生命,也就越敬畏精神的生命。”若在儿童早期就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儿童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良好人格,儿童漠视生命的现象也将逐渐减少。
  4.在自然中锻炼身心:儿童活动(亲子活动)
  在开放空间玩耍是少年儿童健康发育的先决条件。让儿童接触大自然,有利于其身心、认知和社会能力等的健康发展。城市中的儿童远离大自然,导致了一系列行为、身体和心理上的问题,如肥胖、焦虑、抑郁等。美国作家Richard Louv就提出了自然缺失症的术语,足以看出人类远离大自然会影响身心健康。美国各州普遍开展着“不留一个孩子在室内”的运动就是鼓励儿童到户外、大自然中去游戏和学习。2011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青少年户外健康法案》(The Healthy Kids Outdoors Act),就旨在进一步敦促各州和联邦政府让年轻一代和家人走进自然以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支持未来的经济增长和自然保护。
  基地以亲子活动为载体,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有利于亲子亲密互动的生态游戏活动,目的就是吸引儿童对自然界的兴趣,引导儿童探索自然、健康成长;引导家长认识到自然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自然界中蕴含着有利于儿童能力(包括创新能力、艺术能力、专业知识等)培养的丰富知识,以及为儿童创造自然和谐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等。
  5.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延伸:可持续发展教育
  在生态环境教育发展中,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全球共识。《21世纪行动议程》(Agenda 21)明确提出“目前对人类活动和环境的内在联系的意义仍然相当缺乏,提议开展一个全球教育活动,以加强环境无害的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价值观念和行动;”“从小学到成年都接受环境和发展的教育”。联合国大会也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设定为2005~2014年的全球发展目标,要求世界各国政府在这十年中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他们国家各个相关层次的教育战略和行动计划中。
  生态道德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蕴含深远。面向(从学龄前期的)儿童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目的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的考量来培养和提升国民的生态道德意识、改善生态环保行为。在生态道德教育中,让儿童理解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人类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并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让儿童了解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一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后果,人类的发展应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道德教育中特别强调可持续发展教育,目的是帮助所有年龄的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了解一些会威胁到人类未来的问题的复杂性和相互联系,如贫困、浪费、环境恶化、城市退化、人口增长、健康、冲突和人权侵害。
  三、2014年项目情况
  基地2014年在“自然学校”的主题指导下,结合传统节气文化、季节与自然艺术教育内容相结合,组织儿童家庭在不同时期开展不同的自然艺术教育活动,通过活动策划、亲子游戏,认识大自然之美、了解生态环保之重要。
  1.项目化管理与运作
  基地开展的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均以项目化管理与运作,每年的生态项目目标明确,活动设计、开展及总结等完整。
  每次生态活动开展之前,基地的业务部门会根据活动目标设计活动方案,确定对象群体、人数、活动设计、经费成本预算、物资准备、活动效果预估等;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做好摄影、录像等跟踪记录工作,收集儿童及家长的反馈信息(认同情况、参与度、情绪调动、活动收获等);在活动结束后,又会以业务学习的形式对活动情况进行分析成功经验、欠缺或遗漏等,为下一次生态活动积累经验。
  2.选择学龄前及学龄前期的儿童为对象
  基地开展的儿童生态道德教育项目主要面向学龄前以及学龄前期儿童,选择该年龄段儿童为对象的原因有几点。第一,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正好处于身心发展期,在大自然中嬉戏玩耍,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尤为重要。第二,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影响到了低幼儿童,学龄前期与学龄期的儿童对电子产品的兴趣态势严重影响了儿童户外活动的参与度。第三,面向该年龄段儿童从小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效果事半功倍,从小对大自然充满兴趣与热情的人,会更多关爱大自然、更能内化生态环保理念。第四,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对色彩的敏感性、创造能力等处于高峰,思维无定势、不受观念禁锢,有利于艺术教育;第五,这一阶段的儿童及家长的时间比较充裕,家长也乐意儿童参与与艺术、音乐、健身等相关的活动,家长也更倾向亲子共同娱乐的活动形式。   3.聚焦自然艺术教育
  今年基地生态项目的主题定焦于“自然学校”与“自然艺术教育”,旨在让儿童及家长领悟“大自然是一所内容丰富、知识渊博的学校;”“大自然中充满了艺术、美与创造,关键是需要有发现的眼睛;”“自然艺术教育是以艺术教育为载体,开展自然教育。”基地的生态道德教育以季节为纵轴,设计不同内容的自然艺术教育活动。
  端午亲子活动:以端午节为契机,开展以自然主题乐晒、端午香包、康乃馨绘画创作以及亲子植物种植等亲子活动。活动形式多样,有绘画、刮蜡、手工、种植,聚焦自然主题(以自然元素为艺术创作对象,使用自然元素为创作材料等),面向学龄前的80余户儿童及家长,共同庆祝端午佳节,并开展自然艺术教育。
  夏季自然学校夏令营:为探索自然艺术教育的可行性,基地设计了农庄观察、乐晒、绘画写生、石头画、树叶拓印、生态舞台剧等内容丰富的“自然艺术夏令营”活动。将艺术教育融入自然生态道德教育之中,让孩子们感受和体验源于自然的艺术创作。孩子们回归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天然艺术,使用最常见的自然材料进行创作等。既让孩子们提升了艺术修养,增强了他们对于艺术绘画的兴趣,同时也让孩子们回归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来自全市各区县的36名中小学生(年龄从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二年级不等),以困境儿童为主,这些儿童基本都未接受过艺术教育,此次夏令营艺术创造的成果印证了儿童对艺术绘画的敏感性,以及在大自然中观察、学习后开展艺术教育,对儿童创造力的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
  自然艺术课程:为寻找与积累自然艺术教育的内容,基地在儿童创意绘画班中,以儿童熟悉的自然主题,开展创意绘画学习。
  自然生态理念宣传:基地为拓展和延伸生态道德教育项目的影响力,以“播种希望的种子”为主题,在科学育儿进社区活动做海报宣传,赠送植物种子,希望植物的种子能在孩子的心中埋下生命的种子,让他们发现大自然是一本蕴藏着丰富宝库的书籍;认识到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是我们人类持续发展的源泉。“播种希望的种子”宣传活动进入十余个街道,覆盖上千户家庭。
  四、教师与项目团队的成长
  基地从2009年开展儿童生态道德教育项目以来,基地教师团队得到显著成长,表现在:(1)生态道德理念熟悉于心;基地的教师在开展亲子活动中,都会考虑生态环保理念的宣传,在活动过程中,也会以生态环保的行为来言传身教;(2)生态道德教育项目设计能力增强;为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基地购买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专业书籍,积极参与与生态教育相关的培训讲座,了解家长的育儿需求,设计出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颇受儿童与家长的欢迎。(3)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因为熟悉生态道德教育的理念与活动内容,在活动执行过程中,团队协作性高,实现良好的项目运作效果。
  五、社会影响力
  “播种希望的种子”宣传活动进入十余个街道,覆盖上千户家庭,影响力较强。自然艺术教育活动,包括亲子活动与夏令营活动,覆盖上百户家庭,因为以纯公益、弱势儿童为主,经费预算有限,活动开展前后并未做过多宣传推广,所以社会影响力较弱。基地以通过单位网站、公众微信号、微博等网络资源宣传和普及,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其他文献
恶性卵黄囊瘤(malignant yolk sac tumor)是近年来已获公认的一个肿瘤单元。本瘤由原始生殖细胞来源,具有拟似胚胎发育过程中卵黄囊结构的分化特征。可为纯粹性,或与其它生殖
介绍了大冶钢厂Ⅱ号三辊轧管机组上应用限动芯棒生产方式、液压快开装置、NEL装置三项新技术的概况及效果。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effect of three new technologies of
粪便是进入食物在消化道由各种消化液(酶)消化后,机体摄其营养,并借肠蠕动排出其残渣而形成。粪便颜色依胆汁的化学作用而异,在小肠上部大都是胆绿素呈绿色,至排泄时胆色素
战无定法谋为高一部战国时期的历史,不过是骑射征战的战争史。从表层意义上看,硝烟兵戈,狼烟几片,今天三国分晋、明日七雄争鼎,天有三日晴,国无半月宁,大大小小的战事和军事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白介素-1β损伤的关节软骨细胞分泌总蛋白的影响。方法:在无菌环境下消化得到3月龄雌性新西兰白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实验用细胞为第2代软骨细胞。
几年前,麦当娜在西班牙的巡演到了最后一场时,台下的少女们穿着她首场演出期间穿的演出服。她们是从西班牙零售商Zara那里买到这种款式的服装的。大多数时装零售商需要几个月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综合司权威人士预测,“十五”时期我国消费将呈现五个特点:1居民消费自主权扩大,个性化消费特征明显;2居民消费总量继续稳步增长,我国消费结构将逐步趋于
肝豆状核变性,为儿童或青年期发生的一种家族性、进行性、肝脑变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侧性脑基底神经节豆状核变性软化,出现椎体外神经症状,肝硬化、腹水、门脉压增高
目的对比分析常用抗瘤中药制剂对结直肠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小鼠结直肠癌Colon26细胞以不同浓度分别与亚砷酸(As2O3)、盐酸川芎嗪(LHC)、黄芪(AMB)、苦参素(MOX)、
本文报告麻疹合并脑炎8例,占同期住院麻疹病例的0.07%。其中1例死于麻疹继发7型腺病毒性肺炎和脑炎,现分析报告如下: 诊断依据:1.具备麻疹的诊断依据;2.在麻疹的基础上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