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处大巴山深处的重庆市巫溪县属国家级贫困县,也是重庆市精准扶贫工作重点县。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战略,逐步缩短与全市及全国的发展差距,是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经之路。本文对通城镇脱贫攻坚基本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从分析制约巫溪县通城镇经济发展的四大因素入手,深入研判了潜存着的经济发展优势和潜力,并以此为据提出具体的脱贫攻坚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通城镇;脱贫攻坚;调查;对策
2019年7月20-23日,重庆科技学院智能技术与工程学院团总支组织了“巫溪县通城镇脱贫攻坚调研服务团”,针对巫溪县通城镇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普通乡镇进行了深入调研,并进行了分析,提炼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了解当地政府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的具体作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及建议。
一、巫溪县通城镇贫困现状
1.基本镇情。巫溪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处大巴山东段南麓,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巫溪县地处渝陕鄂三省交界,东连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竹溪县,南接奉节县、巫山县,西临开州区、云阳县,北与城口县和陕西省镇坪县接壤。全镇幅员面积101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1.7万。
2.贫困概况。2014年底新一轮建档立卡时,共识别出贫困村5个(龙池村、玉泉村、云台村、清泉村、长桂村),贫困人口880户2493人,综合贫困发生率16.8%。经过多轮动态调整,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30户4134人。因病致贫524户,占39.4%;因学致贫243户,占18.27%;缺资金致贫147户,占11.05%;因残致贫135户,占10.15%;缺技术致贫106户,占7.97%,缺劳动力78户,占5.86%,自身发展能力不足74户,占5.56%,其他23户,占1.73%。
截至目前,有未销号贫困村1个(长桂村),相对贫困村1个(青梅村),未脱贫人口206户540人,综合贫困发生率3.63%,其中:因病致贫103户280人,占51.85%;因学致贫16户53人,占9.81%;缺资金致贫7户23人,占4.26%;因残致贫31户76人,占14.07%;缺技术致贫12户27人,占5%,缺劳动力15户28人,占5.19%,自身发展能力不足14户31人,占5.74%,其他8户22人,占4.07%。计划2019年销号贫困村1个(长桂村)、减贫162户431人;2020年,减贫44户109人。
二、脱贫攻坚工作的制约因素
巫溪县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脱贫攻坚的难度很大,通城镇更是山奇水陡,巫溪县各乡镇的交通条件,资源利用率,产业竞争力,教育资源各方面具备共性。巫溪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制约因素也体现了通城诸乡镇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1.交通瓶颈制约明显。巫溪位于渝陕鄂三省市交界处,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势高低悬殊,绝对高差2657米,相对高差1000米。远离大中城市,县城距重庆市区426公里,是目前全市最远的县。受区位条件影响,长江水运对巫溪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相对很弱,大宁河货运功能有限;陆上交通有所改变,但出境快速通道数量太少,高速仍处于终点站状态,空中运力一片空白。
2.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由于发展理念上没能大胆建立利用资源的生态财富观,造成资源利用不均衡。从全县自然、文化等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来看,水能资源利用率最高,森林、土地、草场等绝大部分处于分散闲置状态。自然资源、自然优势、地方文化对旅游开发和特色打造的贡献率低,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状态不佳,旅游富民、旅游强县的发展目标实现难度较大。
3.产业市场竞争力弱。巫溪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传统产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科技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农副产品低端粗放,深加工精包装程度不够,产业链尚未形成;旅游业开发景点单一,品质不高,产品吸引力和接待能力不强,连片开发的规模效应尚未显现。
4.科技教育支撑不足。科学技术人才缺乏,科研成果数量偏少且转化率低,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该县产业的基本形态;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的能力较弱,新信息、新技术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推广运用。
三、巫溪县通城镇脱贫攻坚的优势和潜力
1.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巫溪生态资源富集,生态环境良好。全县有林地面积487万亩,其中森林面积378万亩,是全市森林资源第一大县。通城镇长红村的巴渝民宿、云台寺、兰英大峡谷成了不少游客的打卡地,是巫溪县的旅游重镇。
2.政策机遇丰厚,群众致富愿望迫切
巫溪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要与全国、全市同步小康,必然会享有较多的扶持政策,如两翼区县的特殊政策,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产业扶持政策等。同时在精准扶贫工作的重大战役中,全县干部职工同心协力,全县人民群众的致富愿望被强烈喚醒,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
3.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巫溪是中国盐文化之滥觞之地,也是巫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传说源远流长,名人事迹影响较大,红色文化浓墨重彩,民间文化独具特色,这里民风纯朴,民俗有趣,研究和参观价值极大,民间文艺或引人入胜或催人泪下,如栽秧酒、薅草锣鼓、哭嫁、唱孝歌、五句子山歌、剪纸、木刻、“红池坝杜鹃”的故事等无不令人新奇和神往。
四、巫溪县通城镇脱贫攻坚的举措
巫溪县委、县政府,通城镇镇党委、镇政府等四大班子结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市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紧紧围绕“2019年脱贫销号、2020年同步小康”一大目标,紧扣“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销号”两大任务,狠抓“当前脱贫、成果巩固、长效发展”三个关键,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1.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等内容,组织党委工作推进会学习11次,镇、村干部会议学习32次,各村(社区)学习宣讲37场。二是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召开院坝会宣讲《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169次,利用微信群、QQ群宣传26次,在华龙网宣传报道脱贫示范典型3次。通过强化理论武装,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脱贫攻坚责任。
2.强化责任担当,凝聚攻坚力量
一是县委派出了县常委、宣传部长王芳驻通城镇,县常委、农工委书记韦纯友常委包村督战,加强了扶贫领导力量。二是强化落实脱贫攻坚“双组长”制度、党政同责,将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再细化、再落实,实行网格化管理,包社包户、责任到人。三是调整优化镇扶贫办干部队伍建设,落实3名人员专司其职开展扶贫工作。四是充分调动帮扶单位积极性,安排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结对帮扶贫困程度最深的未脱贫户,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五是制定《通城镇2019年度“最美帮扶人”寻访活动方案》,充分发挥典型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气氛。
3.强化问题整改,全面补短强弱
按照“解决八难、实现八有”和“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标准,全员出动开展“全面排查”和“四方联查、三级会审”专项行动,共走访排查农户4542户(建卡贫困户1330户),常住人口走访比达100%,查找出12类20个问题,分类建立台账,并分站所办和村实行“双交办”,明确时限、落实措施,压实责任、全力整改。
一是关于“两不愁”。在转移就业方面,各村主动对接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51场次,受众1800多人次;在稳定增收方面,申报实施农业农村部李子高植高效创建园2500亩、中晚熟脆李母本园项目,筹建长桂等村专业合作社,予以解决村集体经济收入,121户贫困户参加专业合作社;有兜底保障方面,入户核查年人均纯收入低于3500元的贫困家庭81户,新增低保贫困户53户、临时救助贫困户28户。
二是关于“三保障”。首先是教育问题。要加大对农民及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力度,例如依托“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项目,整合农业、扶贫、人力社保等涉农培训资金,与农户增收致富产业有机结合,以村为单元开展有针对性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乡村旅游专题培训、手工艺技能专项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等。第二针对义务教育。镇党政召开了控辍保学工作专题会议,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受教育情况、失学辍学、留守儿童台账,出台《实施方案》,建立责任体系,完成辍学孩子劝返工作和市内外就读学生未享受教育资助政策核实工作,加大了基础教育扶持力度。其次是基本医疗问题,落实楼门村卫生室建设工作;协调县人民医院定期到通城镇卫生院,累计办理慢病卡825人、特病卡170人;协调县残联组织县精神卫生保健院赴通城镇开展集中鉴定2次,计240余人次参与,已为72名残疾人员办理证件。第三,保障群众安全住房,系统存量危房219户,其中C级115户,D级104户,已全部清零。
三是建档立卡等其他方面。一是解决建档立卡问题,家庭成员未上户10人(其中贫困户家庭成员9人),现已上户贫困户家庭成员9人,剩余1人力争8月底完成上户。实时更新贫困家庭成员出入户情况,目完成137人人员信息变更,其中个人入户72人,个人出户65人;二是解决安全饮水问题,中标单位已进场施工,饮水问题有望9月解决;三是解决电力通讯问题,已经协调通城供电所,解决生活用电的问题;四是解决环境卫生问题。组织开展“乡风文明建设资金积分兑现金”活动和“清洁家园”专项行动,动员全民清洁卫生环境。
五、巫溪县通城镇巩固成果奔小康的对策及建议
1.突破交通瓶颈制约,改善交通环境
要致富,先修路,巫溪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交通建设一直比较落后。建议地方政府一是要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全面开工巫镇高速;加快推进郑万高铁巫溪支线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两巫高速、巫云开高速。启动巫城高速(巫溪段)论证,加大力度推进巫溪县通用机场、龙洞湾至大九湖小屋场特长隧道工程等前期工作。二是要着力推进深度贫困乡镇交通脱贫攻坚项目建设。建立班子成员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做到“一个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套联系班子,一份推进计划”,对公路进行升级改造(或路面大修),续建、新建“四好农村路”,为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奠定坚实的基础。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
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要先扶智,扶志。教育在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加快实现创新发展、实现人口有效转移以及加快城镇化进程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贫困县未来缩小发展差距实现超越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加大对农民及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力度,还要注重对年轻一代靠勤劳致富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培养。第二要加大基础教育扶持力度。一是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二要进一步加强贫困山区基础教育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解决贫困山区基础条件薄弱、工作条件艰苦、基层教师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等问题。三要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通过建立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等制度,加大城乡教育对口支援力度,大力培养全科教师,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改变农民传统思想,杜绝“等、靠、要”等不良风气的蔓延。
3.依托自然资源,讲好通城故事
巫溪县具备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与湖北的神龙架景区毗邻,可以联线开发旅游资源,而通城镇更是山奇水陡,关隘险要,为古今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近年来通城鎮的民宿经济发展较好,也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建立“以房联营+以地入股”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将财政资金量化成股权,让贫困户享受股权分红、获得长远收益。与此同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积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这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是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但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一些管理跟不上的问题。这是囿于广大农民的实际情况,文化程度不高,接受城市生活的时间少,在民宿经营过程中存在经营理念的差异,接受的培训时间不够,旅游和酒店服务的水平有限。高校在此方面有较大的优势,我校开办的旅游专业,可以提供高水平的培训工作,也可外派学生到此民宿实习,帮助通城人民提高民宿服务质量,打响民宿经济这张牌,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贡献高校应尽的力量。
基金项目:此报告为2019年智能技术与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调研报告。系2019年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劳动实践育人问题研究” (项目编号:2019-GX-452)阶段性成果。
(指导老师:谢枭鹏,都进学,余波)
关键词:通城镇;脱贫攻坚;调查;对策
2019年7月20-23日,重庆科技学院智能技术与工程学院团总支组织了“巫溪县通城镇脱贫攻坚调研服务团”,针对巫溪县通城镇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普通乡镇进行了深入调研,并进行了分析,提炼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了解当地政府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的具体作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及建议。
一、巫溪县通城镇贫困现状
1.基本镇情。巫溪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处大巴山东段南麓,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巫溪县地处渝陕鄂三省交界,东连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竹溪县,南接奉节县、巫山县,西临开州区、云阳县,北与城口县和陕西省镇坪县接壤。全镇幅员面积101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1.7万。
2.贫困概况。2014年底新一轮建档立卡时,共识别出贫困村5个(龙池村、玉泉村、云台村、清泉村、长桂村),贫困人口880户2493人,综合贫困发生率16.8%。经过多轮动态调整,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30户4134人。因病致贫524户,占39.4%;因学致贫243户,占18.27%;缺资金致贫147户,占11.05%;因残致贫135户,占10.15%;缺技术致贫106户,占7.97%,缺劳动力78户,占5.86%,自身发展能力不足74户,占5.56%,其他23户,占1.73%。
截至目前,有未销号贫困村1个(长桂村),相对贫困村1个(青梅村),未脱贫人口206户540人,综合贫困发生率3.63%,其中:因病致贫103户280人,占51.85%;因学致贫16户53人,占9.81%;缺资金致贫7户23人,占4.26%;因残致贫31户76人,占14.07%;缺技术致贫12户27人,占5%,缺劳动力15户28人,占5.19%,自身发展能力不足14户31人,占5.74%,其他8户22人,占4.07%。计划2019年销号贫困村1个(长桂村)、减贫162户431人;2020年,减贫44户109人。
二、脱贫攻坚工作的制约因素
巫溪县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脱贫攻坚的难度很大,通城镇更是山奇水陡,巫溪县各乡镇的交通条件,资源利用率,产业竞争力,教育资源各方面具备共性。巫溪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制约因素也体现了通城诸乡镇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1.交通瓶颈制约明显。巫溪位于渝陕鄂三省市交界处,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势高低悬殊,绝对高差2657米,相对高差1000米。远离大中城市,县城距重庆市区426公里,是目前全市最远的县。受区位条件影响,长江水运对巫溪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相对很弱,大宁河货运功能有限;陆上交通有所改变,但出境快速通道数量太少,高速仍处于终点站状态,空中运力一片空白。
2.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由于发展理念上没能大胆建立利用资源的生态财富观,造成资源利用不均衡。从全县自然、文化等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来看,水能资源利用率最高,森林、土地、草场等绝大部分处于分散闲置状态。自然资源、自然优势、地方文化对旅游开发和特色打造的贡献率低,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状态不佳,旅游富民、旅游强县的发展目标实现难度较大。
3.产业市场竞争力弱。巫溪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传统产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科技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农副产品低端粗放,深加工精包装程度不够,产业链尚未形成;旅游业开发景点单一,品质不高,产品吸引力和接待能力不强,连片开发的规模效应尚未显现。
4.科技教育支撑不足。科学技术人才缺乏,科研成果数量偏少且转化率低,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该县产业的基本形态;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的能力较弱,新信息、新技术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推广运用。
三、巫溪县通城镇脱贫攻坚的优势和潜力
1.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巫溪生态资源富集,生态环境良好。全县有林地面积487万亩,其中森林面积378万亩,是全市森林资源第一大县。通城镇长红村的巴渝民宿、云台寺、兰英大峡谷成了不少游客的打卡地,是巫溪县的旅游重镇。
2.政策机遇丰厚,群众致富愿望迫切
巫溪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要与全国、全市同步小康,必然会享有较多的扶持政策,如两翼区县的特殊政策,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产业扶持政策等。同时在精准扶贫工作的重大战役中,全县干部职工同心协力,全县人民群众的致富愿望被强烈喚醒,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
3.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巫溪是中国盐文化之滥觞之地,也是巫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传说源远流长,名人事迹影响较大,红色文化浓墨重彩,民间文化独具特色,这里民风纯朴,民俗有趣,研究和参观价值极大,民间文艺或引人入胜或催人泪下,如栽秧酒、薅草锣鼓、哭嫁、唱孝歌、五句子山歌、剪纸、木刻、“红池坝杜鹃”的故事等无不令人新奇和神往。
四、巫溪县通城镇脱贫攻坚的举措
巫溪县委、县政府,通城镇镇党委、镇政府等四大班子结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市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紧紧围绕“2019年脱贫销号、2020年同步小康”一大目标,紧扣“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销号”两大任务,狠抓“当前脱贫、成果巩固、长效发展”三个关键,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1.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等内容,组织党委工作推进会学习11次,镇、村干部会议学习32次,各村(社区)学习宣讲37场。二是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召开院坝会宣讲《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169次,利用微信群、QQ群宣传26次,在华龙网宣传报道脱贫示范典型3次。通过强化理论武装,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脱贫攻坚责任。
2.强化责任担当,凝聚攻坚力量
一是县委派出了县常委、宣传部长王芳驻通城镇,县常委、农工委书记韦纯友常委包村督战,加强了扶贫领导力量。二是强化落实脱贫攻坚“双组长”制度、党政同责,将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再细化、再落实,实行网格化管理,包社包户、责任到人。三是调整优化镇扶贫办干部队伍建设,落实3名人员专司其职开展扶贫工作。四是充分调动帮扶单位积极性,安排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结对帮扶贫困程度最深的未脱贫户,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五是制定《通城镇2019年度“最美帮扶人”寻访活动方案》,充分发挥典型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气氛。
3.强化问题整改,全面补短强弱
按照“解决八难、实现八有”和“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标准,全员出动开展“全面排查”和“四方联查、三级会审”专项行动,共走访排查农户4542户(建卡贫困户1330户),常住人口走访比达100%,查找出12类20个问题,分类建立台账,并分站所办和村实行“双交办”,明确时限、落实措施,压实责任、全力整改。
一是关于“两不愁”。在转移就业方面,各村主动对接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51场次,受众1800多人次;在稳定增收方面,申报实施农业农村部李子高植高效创建园2500亩、中晚熟脆李母本园项目,筹建长桂等村专业合作社,予以解决村集体经济收入,121户贫困户参加专业合作社;有兜底保障方面,入户核查年人均纯收入低于3500元的贫困家庭81户,新增低保贫困户53户、临时救助贫困户28户。
二是关于“三保障”。首先是教育问题。要加大对农民及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力度,例如依托“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项目,整合农业、扶贫、人力社保等涉农培训资金,与农户增收致富产业有机结合,以村为单元开展有针对性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乡村旅游专题培训、手工艺技能专项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等。第二针对义务教育。镇党政召开了控辍保学工作专题会议,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受教育情况、失学辍学、留守儿童台账,出台《实施方案》,建立责任体系,完成辍学孩子劝返工作和市内外就读学生未享受教育资助政策核实工作,加大了基础教育扶持力度。其次是基本医疗问题,落实楼门村卫生室建设工作;协调县人民医院定期到通城镇卫生院,累计办理慢病卡825人、特病卡170人;协调县残联组织县精神卫生保健院赴通城镇开展集中鉴定2次,计240余人次参与,已为72名残疾人员办理证件。第三,保障群众安全住房,系统存量危房219户,其中C级115户,D级104户,已全部清零。
三是建档立卡等其他方面。一是解决建档立卡问题,家庭成员未上户10人(其中贫困户家庭成员9人),现已上户贫困户家庭成员9人,剩余1人力争8月底完成上户。实时更新贫困家庭成员出入户情况,目完成137人人员信息变更,其中个人入户72人,个人出户65人;二是解决安全饮水问题,中标单位已进场施工,饮水问题有望9月解决;三是解决电力通讯问题,已经协调通城供电所,解决生活用电的问题;四是解决环境卫生问题。组织开展“乡风文明建设资金积分兑现金”活动和“清洁家园”专项行动,动员全民清洁卫生环境。
五、巫溪县通城镇巩固成果奔小康的对策及建议
1.突破交通瓶颈制约,改善交通环境
要致富,先修路,巫溪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交通建设一直比较落后。建议地方政府一是要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全面开工巫镇高速;加快推进郑万高铁巫溪支线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两巫高速、巫云开高速。启动巫城高速(巫溪段)论证,加大力度推进巫溪县通用机场、龙洞湾至大九湖小屋场特长隧道工程等前期工作。二是要着力推进深度贫困乡镇交通脱贫攻坚项目建设。建立班子成员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做到“一个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套联系班子,一份推进计划”,对公路进行升级改造(或路面大修),续建、新建“四好农村路”,为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奠定坚实的基础。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
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要先扶智,扶志。教育在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加快实现创新发展、实现人口有效转移以及加快城镇化进程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贫困县未来缩小发展差距实现超越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加大对农民及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力度,还要注重对年轻一代靠勤劳致富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培养。第二要加大基础教育扶持力度。一是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二要进一步加强贫困山区基础教育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解决贫困山区基础条件薄弱、工作条件艰苦、基层教师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等问题。三要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通过建立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等制度,加大城乡教育对口支援力度,大力培养全科教师,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改变农民传统思想,杜绝“等、靠、要”等不良风气的蔓延。
3.依托自然资源,讲好通城故事
巫溪县具备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与湖北的神龙架景区毗邻,可以联线开发旅游资源,而通城镇更是山奇水陡,关隘险要,为古今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近年来通城鎮的民宿经济发展较好,也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建立“以房联营+以地入股”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将财政资金量化成股权,让贫困户享受股权分红、获得长远收益。与此同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积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这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是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但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一些管理跟不上的问题。这是囿于广大农民的实际情况,文化程度不高,接受城市生活的时间少,在民宿经营过程中存在经营理念的差异,接受的培训时间不够,旅游和酒店服务的水平有限。高校在此方面有较大的优势,我校开办的旅游专业,可以提供高水平的培训工作,也可外派学生到此民宿实习,帮助通城人民提高民宿服务质量,打响民宿经济这张牌,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贡献高校应尽的力量。
基金项目:此报告为2019年智能技术与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调研报告。系2019年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劳动实践育人问题研究” (项目编号:2019-GX-452)阶段性成果。
(指导老师:谢枭鹏,都进学,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