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让培智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教师要帮助智障学生打思维之门,营造最佳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孜孜不倦学习。老师追求的不是一个完善的教学模式,而是努力为学生寻找一种他们能掌握的最好方法。
关键词:培智学生;思维之门;方法
我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教师课堂基本功评比,这学期我也参与上课、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堂,同时也参与我们教研组的评课,一轮下来让我产生了这样的困惑:在平时的课堂上,智障学生通常神情呆滞,注意力极其分散,上课自控能力不强,可到了教师精心准备的公开课上却变得神采飞扬,专注而投入?为何同样的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究其原因,这是由于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同而造成的。状态是一种情绪,一种气氛,是人在活动中作为主体时才有的一种精神状态。为了让培智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教师要帮助智障学生打思维之门,营造最佳學习气氛,让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孜孜不倦学习。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探求知识的心理倾向,他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探索事物,直接影响智力水平的发挥。智障学生虽然接受能力差,但教师以激情洋溢的话语导入新课,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现重点,以幽默通俗的语言启迪学生思维,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学生创设一个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时,往往具有化腐朽为神奇,如:在教学《洗手》一课时,我以谜语的形式引入:“兄弟五个,住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我边说边以文字形式把课件播放出来时,这时A类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跃跃欲试;B类学生听着老师的提示,谜底似乎就从嘴里蹦出来了,借此机会老师让C类生盯住黑板看,老师播放课件“手”的图片,闪烁一下不见了,很快又闪烁一次,这时C类学生也活动开自己的手了,继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语文的积极情感也就油然而生。
2 调控情绪,放飞思维
教育家契科夫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智障学生注意力保持集中的时间短,情绪的稳定性较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特别善于调节学生的情绪,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足够新奇的刺激,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如在讲解课文《认识蔬菜时》,我带学生到校园种植的蔬菜地里,身临其境地感受一番,认识了茄子、辣子、西红柿,知道了没有成熟的西红柿是绿色的,成熟后的西红柿是红色或黄色,且品尝了辣子的味道,当学生出现不同的观点时,教师顺势引导展开讨论;对于内容比较简单的课文,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学习,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形式中】飞思维,激情高涨。
3 提升认知,点燃热情
“兴趣是因而不是果”,只有通过努力解决问题,获得成功时产生的满足感,才能激起学生真正的兴趣,点燃学习的热情。因此,在教学中,决不能因为自己面对的是智障学生而一味地降低教学要求,相反,要适当的提高要求,把目标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那么,这些跳起来摘到的果子,一定比随手捡到的桃子甜美。正如上《爷爷奶奶》那课时,我精心挑选了一张“全家福”,学生很快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识记了爷爷、奶奶,知道了爸爸的爸爸是爷爷,爸爸的妈妈是奶奶,正当我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而喜悦时,无意中发现平时学习能力较强的帆儿,一脸的不高兴,追问其原因,她说:“她不喜欢奶奶。”为什么不喜欢呢?“我奶奶骂爷爷,还扇爷爷嘴巴呢。”一语激起浪千层啊,顿时课堂上小手林立,小A说:“我不喜欢爷爷,他抽烟。”小B说:“我不喜欢xxx同学,他打我。”呵呵,原来他们还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个事例再一次让我们体悟到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学好语文对弥补智力低下学生的缺陷,开迪生活适应能力大有禆益。
4 欣赏带给温暖,赞美树立信心
智障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极为敏感,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的一句赞美之词,或许就是一个绚丽多姿的春天,或许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能有效沟通师生心灵,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他们的精神格外满足,产生成功的情绪体验,激荡起自我激励的心理状态,从而克服自卑自怯自馁的心理,促使他们在挫折中及时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自我驱动力,产生我能学的欲望。因而,老师在课堂上翘起大拇指由衷的赞叹,“你读得真好”,微微点头,“你说的有道理”,耐心期待,“没关系,慢慢来,我等你”,简短几句夸奖时,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营造了宽松、和谐、富于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能在第一时间内对教学进行调控,不断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让智障儿童心中涌起温暖的感觉,逐步树立起我要学,我爱学语文的自信心。
总之,在培智语文教学课堂上,老师追求的不是一个完善的教学模式,而是努力为学生寻找一种他们能掌握的最好方法。
关键词:培智学生;思维之门;方法
我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教师课堂基本功评比,这学期我也参与上课、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堂,同时也参与我们教研组的评课,一轮下来让我产生了这样的困惑:在平时的课堂上,智障学生通常神情呆滞,注意力极其分散,上课自控能力不强,可到了教师精心准备的公开课上却变得神采飞扬,专注而投入?为何同样的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究其原因,这是由于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同而造成的。状态是一种情绪,一种气氛,是人在活动中作为主体时才有的一种精神状态。为了让培智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教师要帮助智障学生打思维之门,营造最佳學习气氛,让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孜孜不倦学习。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探求知识的心理倾向,他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探索事物,直接影响智力水平的发挥。智障学生虽然接受能力差,但教师以激情洋溢的话语导入新课,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现重点,以幽默通俗的语言启迪学生思维,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学生创设一个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时,往往具有化腐朽为神奇,如:在教学《洗手》一课时,我以谜语的形式引入:“兄弟五个,住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我边说边以文字形式把课件播放出来时,这时A类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跃跃欲试;B类学生听着老师的提示,谜底似乎就从嘴里蹦出来了,借此机会老师让C类生盯住黑板看,老师播放课件“手”的图片,闪烁一下不见了,很快又闪烁一次,这时C类学生也活动开自己的手了,继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语文的积极情感也就油然而生。
2 调控情绪,放飞思维
教育家契科夫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智障学生注意力保持集中的时间短,情绪的稳定性较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特别善于调节学生的情绪,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足够新奇的刺激,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如在讲解课文《认识蔬菜时》,我带学生到校园种植的蔬菜地里,身临其境地感受一番,认识了茄子、辣子、西红柿,知道了没有成熟的西红柿是绿色的,成熟后的西红柿是红色或黄色,且品尝了辣子的味道,当学生出现不同的观点时,教师顺势引导展开讨论;对于内容比较简单的课文,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学习,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形式中】飞思维,激情高涨。
3 提升认知,点燃热情
“兴趣是因而不是果”,只有通过努力解决问题,获得成功时产生的满足感,才能激起学生真正的兴趣,点燃学习的热情。因此,在教学中,决不能因为自己面对的是智障学生而一味地降低教学要求,相反,要适当的提高要求,把目标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那么,这些跳起来摘到的果子,一定比随手捡到的桃子甜美。正如上《爷爷奶奶》那课时,我精心挑选了一张“全家福”,学生很快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识记了爷爷、奶奶,知道了爸爸的爸爸是爷爷,爸爸的妈妈是奶奶,正当我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而喜悦时,无意中发现平时学习能力较强的帆儿,一脸的不高兴,追问其原因,她说:“她不喜欢奶奶。”为什么不喜欢呢?“我奶奶骂爷爷,还扇爷爷嘴巴呢。”一语激起浪千层啊,顿时课堂上小手林立,小A说:“我不喜欢爷爷,他抽烟。”小B说:“我不喜欢xxx同学,他打我。”呵呵,原来他们还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个事例再一次让我们体悟到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学好语文对弥补智力低下学生的缺陷,开迪生活适应能力大有禆益。
4 欣赏带给温暖,赞美树立信心
智障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极为敏感,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的一句赞美之词,或许就是一个绚丽多姿的春天,或许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能有效沟通师生心灵,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他们的精神格外满足,产生成功的情绪体验,激荡起自我激励的心理状态,从而克服自卑自怯自馁的心理,促使他们在挫折中及时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自我驱动力,产生我能学的欲望。因而,老师在课堂上翘起大拇指由衷的赞叹,“你读得真好”,微微点头,“你说的有道理”,耐心期待,“没关系,慢慢来,我等你”,简短几句夸奖时,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营造了宽松、和谐、富于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能在第一时间内对教学进行调控,不断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让智障儿童心中涌起温暖的感觉,逐步树立起我要学,我爱学语文的自信心。
总之,在培智语文教学课堂上,老师追求的不是一个完善的教学模式,而是努力为学生寻找一种他们能掌握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