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的进化》评介

来源 :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u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auser et a1.(2002)提出语言的“生物普遍性”掀起了从生物学角度探讨语言进化的热潮,但关于形态进化的论著却很少。Andrew Carstairs-McCarthy所著《形态的进化》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Carstairs—McCarthy主要在词和范式(word and paradigm)框架下研究屈折形态,在形态模块地位问题上,他与生成语法形态学的主流,即句法学派和分布形态学的观点对立,主张形态是区别于句法的独立模块,反对将形态“归并”为句法。《形态的进化》告诉我们,Carstairs-McCarthy的形态自治观点源自他对语言起源与进化问题的深层思考。
其他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研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报告》日前发布,《外语教学与研究》获评语言学领域“权威期刊”。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中心和清华大学图书馆研制的《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14)同时发布,本刊继2013年后,继续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本项研究采用故事讲述任务,考察不同年龄段(5岁、6岁、8岁和10岁)的英语儿童和汉语儿童对各自语言中完成体标记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英语儿童和汉语儿童完成体使用的年龄发展趋势存在差异。英语儿童为不完整的u型模式,5岁组和6岁组完成体使用频率很高,8岁组突然下降,10岁组则仍未达到5岁和6岁组的频率;汉语儿童随年龄增长,完成体使用频率虽不断增加,但总体一直处于偏低状态。这一差异可能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不同句法要求和形态差异引起的。
期刊
1.引言 1986年,Sperber&Wilson出版了《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rnmunication and Cognition),标志着“关联理论”的产生。此书一出立即引起了西方语言学界、心理学界以及哲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兴趣。
Elly van Gelderen教授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英语系教授,以研究语法化现象,尤其是语言演变轮回现象著称(2004,2009)。2011年,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van Gelderen教授又一力作——《语言的轮回:语言演变与语言机制》,作者从不同的语言和语系发掘出大量语言轮回的例子,运用最简方案加以解释,力图在语法形式与意义之间建立一个经济模式,以此来反映人类使用语言的普遍能力。该书富有真知灼见,论析精辟人里,值得一读。
“中国句法语义论坛”(SyntaxandSemanticsinChina,SSiC)旨在为从事中国境内语言句法、语义研究或者对中国境内语言有兴趣的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已由南京大学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两届。第三届“中国句法语义论坛”定于2014年10月18—19日在湖南湘潭举行,会议组织单位为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