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体会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ang_fl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农村小学,作文是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作业,多数老师对此也深感棘手。我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将近10年,我所带班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了同行认可。我认为对小学作文必须从低年级抓起,低年级的写作基础搞扎实了,学生的创作意识有了,则作文教学就不会困难。下面谈谈我对低年级作文的几点做法。
  一、低年级的看图说话教学
  作文教学其实从一年级就开始了,一年级的看图说话就是我们的作文教学,看图说话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有两个基本的要求,一是学生要学会观察,二是要表达清楚。
  初学看图说话,学生无所适从,说起来五花八门,没有一定的次序,老师这时引导学生观察要有顺序,观察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要看清楚图里有什么,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进一步就是想象他们在想什么?在学生对图画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老师就要逐步把学生的观察引向深入:(1)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图画反应的具体时间。(2)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图画表现的地点,一般的地点可能一目了然,但有时候也必须根据人物及人物的活动等情况去分析判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科学分析的习惯。(3)地点明确了之后就是对人物的观察了,这是观察的重点。人物的衣着、年龄、行为、行为的结果等方面都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在此同时一定要注意人物行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只有统筹考虑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4)事情发展的观察,一般来说,人物的表情、行为都能够一目了然,但为了表达故事的连贯和完整性,此环节给了学生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在这里教师可以大胆地发挥学生想象力,只要合理就应给与充分的肯定。
  在学生对图画有了如此完整的理解之后,就是如何做到清楚的表达了。我一般采取的办法是先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将这一幅(或一组)图在小组中酝酿成功,然后选代表起来表述出来。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里教师一定要引导、激发和肯定学生的合理想象和推理,对学生要求不能过高,只要学生有一点合乎情理和逻辑的想象,老师就要给与表扬和肯定,甚至说出了一个好词或好句都要大加赞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和创作的愉快。
  学生对图画进行了观察和表述之后就是动笔书写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从说到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怎样才能让学生处于积极的乐写状态呢?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初次写话,哪怕是三言两语,我们都要大加表扬和鼓励。只要学生体会到了写作的快乐了,而且一直以写作为乐,那么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会提高那才是怪事。
  二、重视抓住对日常生活的教学时机
  在学生对看图说话有了一定基础之后,由此可以拓展到我们的日常的生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观察校园的花花草草,观察学生生活活动,观察学生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文教学其实无处不在。低年级作文教学不要求学生有什么华丽的词汇和语言,只要言之有序,表达明白即可。比如孩子因病请假返校时,我都要问:“得啥病了?有什么感觉?谁照顾的你?怎么治疗的?”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当我发现学生有感触的地方时,我就引导孩子将这些内容表达清楚,因为这是学生的亲身经历,所以学生叙述起来更有真情实感,更容易写出学生的体验和感受。经过我和学生的共同加工后,一个精彩的小习作就诞生了。有的学生坐席或参加了什么活动了,当孩子重返校园时,我也往往不放过这有利时机,首先要学生向我汇报,同样当我们共同产生了成功的习作时就要让他向全班同学朗读他的作品。每当有好的动画片播放时,我也尽量去看,了解其内容,以便和学生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克服学生无话可说,看见作文就头疼,习惯照抄照搬的毛病。
  三、利用农村的特有优势进行习作教学
  農村的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场面无不轰轰烈烈热闹异常,什么潺潺小溪,鸟语花香,牧歌高昂,瓜果累累,白雪皑皑,学生们都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农村学生的节假日生活可以说丰富多彩。我充分地利用了这有利的条件。在学生家长会上,对家长进行简单的培训,让家长在学生节假日期间有意地带学生深入到生活当中去,去体验观察农村生活,让孩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就写学生自己的生活,写农村的一草一木,写农村的春夏秋冬,写自己看到的飞禽走兽,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只要老师有心,素材无穷。只要老师指导得方学生就一定会乐于写作、乐于表达。每学期开学我都要上学生作品欣赏课。以此肯定学生的成绩,激励学生的写作欲望。
  四、鼓励课外阅读
  学生只是一味的自己写是远远不够的,学习、欣赏别人的优秀作品是必须的。
  儿童应该从小听故事,这对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讲故事,并且让学生收集故事讲给大家听。并且鼓励学生讲自己的故事,利用课余或晨读课让学生讲自己听得到、看到的故事。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面我推荐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书籍,如寓言、童话、儿歌,中外名人故事,成语故事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有选择地多读、广读。遇到特别经典的故事或词句鼓励学生背下来,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促使学生掌握和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为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低年级的写作只要不急于求成,只要我们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发现美,使学生乐于表达,变被动为主动,在生活实践中加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不是难事。
其他文献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  一、激发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師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那么,如何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呢?  1.设疑激趣。一般在开课伊始,教师要想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期刊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必须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注重生活和知识积累,激发写作兴趣,促进学生写作技能的提高。  一、感悟生活,注重积累  今天的学生,生活、学习条件好,有很强的优越感,课余生活精彩纷呈,心理世界丰富多彩,写起作文来应该是没问题的,但作文仍是他们不愿涉足的荒漠。这
期刊
摘 要:心理学知识是教师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效地掌握心理学理论知识,并能在实际教学中灵活应用,这对教师开展有效教学和提升小学生学习效率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笔者在小学英语教学实际中感悟颇深。  关键词:心理学 小学生英语 课堂教学效率  一、注重“积极情感”的培养,增强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在心理学中:“情感的定义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当事物满足人的需要时,
期刊
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儿童识字提出了“学会”和“会认”两种不同的要求,体现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特点。这有利于学生尽快尽多地识字,为学生尽快进行阅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那如何真正开发學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积极地识字?现将实验中的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借助新教材创设识字情境,培养学生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低年级儿童,形
期刊
每次作文,都有一部分同学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急得抓耳挠腮,一节课下来,写了寥寥几行,两节作文课很快就过去了,作业本怎能交得上。待文章写成了,老师批改时,是前言不搭后语,东坡里一支野鸡,西坡里一个兔子,批一篇文章,把老师难出一身大汗。以上情况普遍存在于小学生之间,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作文课堂封闭,同学们缺乏现实生活的素材,还有些同学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观察不细致,熟视无睹、不加记忆,使
期刊
中学生的阅读基本上是自发的阅读,缺乏引导,经常是班里同学读什么,他就跟着读什么。这种原生态的、缺乏目的性的阅读普遍存在。要让学生喜欢读名著,首先要帮助孩子选择好名著。新课标明确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读两三部名著”,在附录部分还附了阅读推荐书目。语文教育界早已意识到“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一、“经典阅读”对中学生语文学习影响的价值和意义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
期刊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在整体语文教学改革中,尝试了几种作文教学改革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改作前指导为作前不指导  我认为,无的放矢的作前指导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在学生的思路未确定之前,教师的指导很难掌握分寸。指导得太笼统,师生之间没有心理上和感情上的交流与共鸣,学生有隔靴搔痒之感,写作时依然是四顾茫然,无话可说;指导得太具体,教师又会替代学生的思想,抑制学生的聪
期刊
摘 要:数学复习是高考很重要的基础学科。不管文科、理科都要复习,为了提高总复习效果,笔者创新应用了复习形式和方法,采取了有效措施,提高了高考数学总复习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 复习之见 质量效果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不仅仅体现在高考中的重要位置,更深刻的意义是具有智育和美育的功能。因为它能使我们的大脑思维敏捷灵活,实践中对问题分析周密细致,行动中行为循序渐进,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促进
期刊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应千方百计地作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并指导学生做一些家庭实验。通过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1.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在学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3.改进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4.开展兴趣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证明:在以实验为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动手
期刊
《学记》指出:“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自,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由此可见古人是非常注重提问技巧的。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基本手段。那么,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提问的功能,把教材中的内在机理、语言形式和思想底蕴展现在学生面前呢?本文针对此话题,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探析其策略。  一、吃透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