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文化选择与和谐构建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f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改革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作为课程结构性突破的重要举措,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面临着种种困惑。之所以出现这些困惑,笔者以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少对“多元和融合”的辩证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走出一元与离散,在多元的价值变革和融合的智慧策略中,走出困境,迈入新的教育境界。
  
  一、多元是一种文化视野,多元价值观的基础是差别与宽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面向生活的课程,必须以多元的文化视野来设计、开发、实施、组织。
  1 多元的价值追求。多元的价值追求尊重差异,这种差异包括学生各方面的品质的差异,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方式、兴趣爱好等。综合实践活动应该促进各种不同品质的学生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面向生活”,应该是指面向每个学生的生活。
  2 多元的内容选择。综合实践的内容选择的多元性应体现出以下的特征:一是地域性,不同的地域给综合实践活动以不同的课程内容(资源)。二是校本性。三是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经历不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也不相同,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应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四是时代性,时代气息应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追求,从本地区到国内、国际的时代话题,都应纳入综合实践活动多元内容选择的视野之中。五是领域的宽广性,综合实践的内容并不局限于科技的、信息技术,它应包括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艺术的等种种领域。当然,这种种的领域不是以独立的姿态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而是以“综合”的形态出现的。
  3 多元的实施途径。新课程标准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指定领域”(指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教育)与非指定领域(如班队活动等),这本身就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元的实施途径。
  4 多元的课程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多元性,首先表现在评价标准的过程取向而不是结果过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体验性过程,其评价重视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而不是最后形成物化的固态“成果”。那种种的体验,成功的收获或失败的苦恼,无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综合实践活动也追求“结果”,但这种结中蕴于过程之中,或者是过程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次,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打破了“教师主体”的评价主体观,教师、小组、同学、自我、家长等等都可以并必然会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主体;最后,评价形式的多元,目前,在一些学校尝试的“档案袋评价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探索。
  5 多元的课程功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与实施的功能是多元的,因为它的多元价值的定位,所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这个课程的必然功能;第二,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课程;第三,在校本开发的过程中,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优化、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融合是一种文化智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谋求各种因素的有机融合,这种融合需要我们进行课程策划,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在以下一些方面作探索。
  1 从课程组织层面来说,应加强教师引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于学生的生活世界,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应该在尊重学生生活世界的基础上生成的。
  2 从活动实施层面来说,应注重目标组合。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目标的组合。学生各种知识的运用、各项能力的培养、各种方法的获得乃至各个学生个体学习个性的发展融合在一起,最终实现个体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3 从学校发展层面来说,应融合为办学特色。综合实践活动在办学特色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指定领域”是以一种融合的形态而不是以“分科”的形态出现的,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是融合的基础,信息技术是重要的手段与平台,劳动与技术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是途径,作为“基础”的研究性学习,其研究内容的指向上应突出办学特色,使学校的办学特色从“项目性”走向“文化性”。
  
  三、多元和融合的统一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文化选择
  
  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以多元和融合相统一的理念去指导,才能促进课程的和谐建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不断生成与建构的,在这种建构中只要我们以多元与融合相统一的理念去指导实践,课程就能实现和谐建构。
  首先,应实现课程各因素之间的“内部和谐”,如课程规划、目标、实施方法、评价的和谐、各类资源的合理选择、各种关系的和谐协调等等。
  其次,应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和谐共处”,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分科课程内容的延伸与补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也必须以分科课程的知识、能力为基础。
  第三,应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办学”的和谐。学校发展中存在着种种矛盾,特别是各项工作不能有机结合所造成的精力内耗。既尊重“多元”,又致力于“融合”,办学特色、校本课程、校本研究、学校文化、教师发展等等办学中的主要因素应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谐建构中发展,相辅相成,整合发展。
  最后,应注意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过程中促进师生的和谐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崇尚的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观,这“和”就是一种“融合”,文化的融合,思想的融合,一种尊重差异、包容个性的现代关怀;这“不同”,就是张扬个性,获得个体生命的真切成长。
  我认为,多元与融合相统一,和谐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文化选择。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那么,什么是语感呢?叶圣陶先生曾经作过明确的解说:“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生活体验则是语感生成不可或缺的基础。它是一种非言语实践,包括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体验。一定的言语总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出现,离开了生活体验,语感的培养是苍白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
句子相似计算技术能够得到两个句子的相似关系,在敏感数据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提出了一种融合依存句法和Word Rotator’s Distance语义距离的句子相似计算方法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Photoshop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软件。本文简单介绍了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和Photoshop,并从工具箱与图像菜单操作、搜集图形图像素材、套索工具、曲线调整、滤镜、线性减淡、Mode转换等,对Photoshop运用技巧进行探讨,实现对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简单研究。
武钢一贯致力于管理创新.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就确立了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在坚持不懈的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大幅度提升技术装备和工艺
战后5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巨大成就世人有目共睹,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占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科技为先导的中小企业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道出了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我们所处的21世纪,是一个变化难测的世纪,是一个新事物不断涌现、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
课堂中学生的自主空间,主要是指教师创设各种机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并在亲身的学习实践过程中,自己去获取新知,不断主动地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学生的自主空间主要表现在:教师大胆放手,减少教师活动,简化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上提供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式、调整学习过程、反思学习结果;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它透射出独特的校园精神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慑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原体可以通过体表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进入机体。人感染布病主要是与职业、饮食和生活习惯
刘毅教授著<日本股份制变革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以下简称&#39;本书&#39;),是一部近年来不多见的系统分析日本公司制度历史演变的重要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