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弗吉尼亚·伍尔夫日记是伍尔夫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日记里,伍尔夫以极其敏锐的、优雅的笔触记录了生命中的点滴,揭示出她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因此“死亡观”也是贯穿其日记的主题之一。本文试图从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观点出发,采用文本细读法对伍尔夫日记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探讨弗吉尼亚·伍尔夫日记中表现出的死亡哲学。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 日记 此在 向死而生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20世纪著名的意识流小说家,“是热情而大胆的实验主义者和不懈追求小说形式革新的探索者,是古典文学充满怀旧冲动的推崇者和文学传统真诚而审慎的继承人”,被誉为“高雅之士的皇后”的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著名文化团体——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的核心成员。
作为“意识流”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伍尔夫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力图再现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日记作为一种私密性较强的文本,在表现个人真实情感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日记“就是一系列标明日期的轨迹”,这些“轨迹”构成了弗吉尼亚·伍尔夫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日记中表现出来的死亡哲学是研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重要环节。
一、生命:此在
伴随着人类思考的开始,旨在认识自身的哲学探索也开始萌芽。究其本质,人的一生就是从“生”的起点渐渐地向“死”的终点靠近的过程。死亡是人类最终的归宿,每个人都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但是每个人走向死亡的时间、场景却不相同。生命与死亡构成了人类存在最根本的关系。
哈姆雷特式的生存难题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弗吉尼亚·伍尔夫感到“自己行走在地球上似乎很陌生,同时也感到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很古怪,我是谁?我是干什么的?如此这般的问题老是悬在我心头”。人类一生的存在方式都是在不断地揭开这个问题。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用“此在”指人以及所具有的存在方式。“此在是在一个世界中的存在”,为存在本身而存在的主体。“此在”具有“本真性”与“非本真性”的两种存在状态。“此在的本真性”就是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成为真正的自己。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总会受到道德伦理的现实约束,很难以本真性的此在存在。“非本真性的此在”服从于社会现实,被认为是“常人”。“本真此在向前看到它的死亡,向后看到它的诞生,并越过它的诞生看到历史上的过去。”“本真性的此在”清楚地认识到存在的本质,意识到自身死亡的可能性,而“非本真的此在”试图逃避这个问题。
日记记录着弗吉尼亚·伍尔夫对“本真性此在”的思考。1932年2月8日星期一,她在日记里写道:“我们自身都很渺小,外面的世界骚动着,有种令人惧怕的东西荒唐之极——我是否可以根据这些东西写一本书?或许这能再次将秩序与速度带回我的世界”。置身于“非本真性的此在”的生存环境之中,伍尔夫努力通过写作追随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本真性”,探索生命的奥秘,以一种“本真性的此在”方式生活着。
“本真性”的此在意识到自身死亡的可能性。1932年8月5日星期五,伍尔夫写道:“我现在有种最奇怪的感觉,即我们所有的人正在处于某种巨大力量的运作中,这种运作是如此辉煌——生命:它竟会死亡,以致有一种无限的感觉包围了我。不——我抓不住它——我想让它自己长成一部小说,这一点毋庸置疑”。伍尔夫认识到自身死亡的最终归宿,但是面对死亡,伍尔夫内心充满了焦虑。
二、向着“死亡”的此在
死亡是人类最终的归宿,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讲,死亡是此在的终结,是“此在的一種别具一格的可能性”。死并不是生的对立面,死亡蕴含在“此在”之中。生命与兀亡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此在”。只有经历死亡,“此在”才具有完整性。
(一)死亡阴影下的“此在”
不同的“此在”共同存在,一起构成了共同世界。“他人的世界之内的自在存在就是共同存在。”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此在”自身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会产生意义。“此在”的存在方式会受到他者有形或无形的影响。面对周围人们的离世,伍尔夫在日记里记录了自己对于他人死亡的内心感受,无形中也影响了她自己的死亡观。
1925年3月6日,法国画家雅克·拉维拉特(Jacques Pierre Paul Raverat)饱受疾病折磨,终因并发症离世。雅克生前曾是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的边缘成员,结识了其集团里的核心成员伍尔夫。1925年4月8日得知雅克病逝的噩耗,伍尔夫在日记中写道:“这就是死神在我心中产生的效果——没有告别,没有屈服,只有某个人步入了黑暗之中。虽然对他而言,噩梦相当恐怖,但现在我所能做的是,对死神采取一种自然而然的态度”。伍尔夫已然意识到“此在”指向其终极目标——死亡。她也坦然接受死亡这一事实。
1928年1月11日,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悄然离世。他的作品反映了对人类命运深刻的悲剧性探索,弥漫着浓重的悲剧意识。伍尔夫参加了哈代的葬礼,在日记里记录下了当时情境下自己的想法“鸽子在空中飞着,灯光相当昏暗,这样,送殡队伍一直行进到了诗人角。‘愿他永垂不朽’,这极富戏剧性,也许太夸张些……在这些思绪之上,我有一种不安的感觉。人世沧桑,生死无常。别离就是死亡……以及所有这一切是那么的毫无意义”。相比于“非本真性此在”的仪式,伍尔夫更看重的是有意义的、富含深意的“本真性此在”。
1934年9月9日,英国后现代主义画家、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的核心成员、伍尔夫的挚友罗杰·弗莱(Roger Fry)遗憾离世。他的离开在布鲁姆斯伯里团体成员心中引起了巨大的悲痛。参加葬礼的前一天,伍尔夫表示:
我感到很茫然,明天我们将参加葬礼。我有个想法,可以将参加罗杰葬礼时那强烈的感受描写出来。可当然喽,我做不到的。我是指人类共有的感受;我们所有的人如何与自己的脑袋争斗,如何为爱而奋争,等等。而且最终必定屈服,而征服者,那股来自客观世界的力量变得如此清晰,毫不留情。而我们确实如此渺小,如此纤弱。随后一种恐惧涌上心头,一种对死亡的恐惧。当然我也会躺在那儿,躺在大门之前滑落下去,这想法使我感到很害怕,可为什么呢?我的意思是,既然罗杰也会死,那么这永无休止的争斗——与头脑的争斗、为爱情而与别人争斗——就显得毫无意义。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 日记 此在 向死而生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20世纪著名的意识流小说家,“是热情而大胆的实验主义者和不懈追求小说形式革新的探索者,是古典文学充满怀旧冲动的推崇者和文学传统真诚而审慎的继承人”,被誉为“高雅之士的皇后”的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著名文化团体——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的核心成员。
作为“意识流”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伍尔夫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力图再现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日记作为一种私密性较强的文本,在表现个人真实情感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日记“就是一系列标明日期的轨迹”,这些“轨迹”构成了弗吉尼亚·伍尔夫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日记中表现出来的死亡哲学是研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重要环节。
一、生命:此在
伴随着人类思考的开始,旨在认识自身的哲学探索也开始萌芽。究其本质,人的一生就是从“生”的起点渐渐地向“死”的终点靠近的过程。死亡是人类最终的归宿,每个人都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但是每个人走向死亡的时间、场景却不相同。生命与死亡构成了人类存在最根本的关系。
哈姆雷特式的生存难题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弗吉尼亚·伍尔夫感到“自己行走在地球上似乎很陌生,同时也感到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很古怪,我是谁?我是干什么的?如此这般的问题老是悬在我心头”。人类一生的存在方式都是在不断地揭开这个问题。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用“此在”指人以及所具有的存在方式。“此在是在一个世界中的存在”,为存在本身而存在的主体。“此在”具有“本真性”与“非本真性”的两种存在状态。“此在的本真性”就是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成为真正的自己。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总会受到道德伦理的现实约束,很难以本真性的此在存在。“非本真性的此在”服从于社会现实,被认为是“常人”。“本真此在向前看到它的死亡,向后看到它的诞生,并越过它的诞生看到历史上的过去。”“本真性的此在”清楚地认识到存在的本质,意识到自身死亡的可能性,而“非本真的此在”试图逃避这个问题。
日记记录着弗吉尼亚·伍尔夫对“本真性此在”的思考。1932年2月8日星期一,她在日记里写道:“我们自身都很渺小,外面的世界骚动着,有种令人惧怕的东西荒唐之极——我是否可以根据这些东西写一本书?或许这能再次将秩序与速度带回我的世界”。置身于“非本真性的此在”的生存环境之中,伍尔夫努力通过写作追随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本真性”,探索生命的奥秘,以一种“本真性的此在”方式生活着。
“本真性”的此在意识到自身死亡的可能性。1932年8月5日星期五,伍尔夫写道:“我现在有种最奇怪的感觉,即我们所有的人正在处于某种巨大力量的运作中,这种运作是如此辉煌——生命:它竟会死亡,以致有一种无限的感觉包围了我。不——我抓不住它——我想让它自己长成一部小说,这一点毋庸置疑”。伍尔夫认识到自身死亡的最终归宿,但是面对死亡,伍尔夫内心充满了焦虑。
二、向着“死亡”的此在
死亡是人类最终的归宿,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讲,死亡是此在的终结,是“此在的一種别具一格的可能性”。死并不是生的对立面,死亡蕴含在“此在”之中。生命与兀亡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此在”。只有经历死亡,“此在”才具有完整性。
(一)死亡阴影下的“此在”
不同的“此在”共同存在,一起构成了共同世界。“他人的世界之内的自在存在就是共同存在。”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此在”自身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会产生意义。“此在”的存在方式会受到他者有形或无形的影响。面对周围人们的离世,伍尔夫在日记里记录了自己对于他人死亡的内心感受,无形中也影响了她自己的死亡观。
1925年3月6日,法国画家雅克·拉维拉特(Jacques Pierre Paul Raverat)饱受疾病折磨,终因并发症离世。雅克生前曾是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的边缘成员,结识了其集团里的核心成员伍尔夫。1925年4月8日得知雅克病逝的噩耗,伍尔夫在日记中写道:“这就是死神在我心中产生的效果——没有告别,没有屈服,只有某个人步入了黑暗之中。虽然对他而言,噩梦相当恐怖,但现在我所能做的是,对死神采取一种自然而然的态度”。伍尔夫已然意识到“此在”指向其终极目标——死亡。她也坦然接受死亡这一事实。
1928年1月11日,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悄然离世。他的作品反映了对人类命运深刻的悲剧性探索,弥漫着浓重的悲剧意识。伍尔夫参加了哈代的葬礼,在日记里记录下了当时情境下自己的想法“鸽子在空中飞着,灯光相当昏暗,这样,送殡队伍一直行进到了诗人角。‘愿他永垂不朽’,这极富戏剧性,也许太夸张些……在这些思绪之上,我有一种不安的感觉。人世沧桑,生死无常。别离就是死亡……以及所有这一切是那么的毫无意义”。相比于“非本真性此在”的仪式,伍尔夫更看重的是有意义的、富含深意的“本真性此在”。
1934年9月9日,英国后现代主义画家、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的核心成员、伍尔夫的挚友罗杰·弗莱(Roger Fry)遗憾离世。他的离开在布鲁姆斯伯里团体成员心中引起了巨大的悲痛。参加葬礼的前一天,伍尔夫表示:
我感到很茫然,明天我们将参加葬礼。我有个想法,可以将参加罗杰葬礼时那强烈的感受描写出来。可当然喽,我做不到的。我是指人类共有的感受;我们所有的人如何与自己的脑袋争斗,如何为爱而奋争,等等。而且最终必定屈服,而征服者,那股来自客观世界的力量变得如此清晰,毫不留情。而我们确实如此渺小,如此纤弱。随后一种恐惧涌上心头,一种对死亡的恐惧。当然我也会躺在那儿,躺在大门之前滑落下去,这想法使我感到很害怕,可为什么呢?我的意思是,既然罗杰也会死,那么这永无休止的争斗——与头脑的争斗、为爱情而与别人争斗——就显得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