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是学生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获得经验而产生行为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根据新课程理念,这种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科学地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一、创设情境,提供诱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活动一般是由学习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是达到学习目标的动因和力量。动机总是和需要直接关联,学生在入学前已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因此,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于教师如何有效地创设情境,使学生那些潜在的需要变为实实在在的需求,从而学好数学。
⒈创设恰当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的意图
《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兴趣的培养不是空的,要使学生真正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魅力,就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当数学不再是板着面孔面对学生,而是与他们的生活更近,学生就会对它产生兴趣。如教学乘数时,上课时教师展示商场打折图片,说:“这是我们经常在商场中见到的情况,你们知道八折是什么意思吗?标价130元的遥控汽车,折后价是多少该怎么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成数。”由于从学生身边常见的事物出发,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主动进入了学习状态。
⒉创设问题情境,刺激学生学习的愿望
问题情境是指提出一种具有一定难度、而经过学生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促使学生去主动探究。诱发性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处于呼之欲出、欲言又止的状态,促进学生主动追求问题的答案。如:(1)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问: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量几次?求正方形的周长呢?为什么?然后得出结论——求图形的周长只要知道图形的部分与周长的关系,量出这个部分的长度就可以了。(2)教师出示圆,并提问:圆的周长和圆的哪部分有关系呢?在学生的迷惑中,教师通过让学生用圆规画圆、剪圆等方法猜测,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3)提问:怎样验证?让学生根据大家提出的方案分组验证。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刺激学生不断探究,最终使问题成功解决,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⒊创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推动人们去探究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创设悬念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学习“平年、闰年”这部分知识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收集的各年年历,提出随便学生说哪一年,老师都知道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学生不信,试了几次后,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纷纷让教师说出原因,教师因势引导:只要掌握平年、闰年的规律,每个人都可以变成神算子。在学生的期待中,展开了新课。
二、尝试探究,合作交流,建构解决问题的模型
根据皮亚杰《发展认识论》的观点,小学生数学知识形成的内部机制是在学生与教材的相互作用下,通过主体的活动逐步构建的过程。这种构建是凭借主体的认知结构去同化、改造外来的刺激,由不平衡到平衡,又由新的不平衡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逐步完成。
⒈用尝试的方法解决问题
桑代克提出,学习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的逐渐减少,正确反应逐渐增加,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比如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让学生猜测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学生根据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不假思索地提出“看个位”。教师让学生举例验证,否定了这一猜测。接着学生通过不断尝试验证,最终找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印象深刻。
⒉运用迁移规律,抓住新知识的连接点,筑起“认知桥梁”
迁移是指已学得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技能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方面。新旧知识、技能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因素,就会产生相互迁移的作用,这一相同或相似的因素就是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如学生掌握了用加法算减法的方法后,在学除法的计算方法时,根据乘除法之间和加减法之间都存在互逆关系这一连接点,推测算除法也可以用乘法口诀。
⒊运用比较方法,剖析新知识的分化点,增强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
数学是充满联系的整体,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不断将新知识与旧知进行对比和整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有利于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⒋猜测、验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的猜测往往是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或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合理的猜测是培养学生的数感、形成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可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学习圆的周长时,猜测圆的周长与圆的哪个部分有关系;学计量单位时,猜测苹果、梨的重量,人、树、建筑物的高度,帮助概念的形成等。
三、解释应用,体验成功
根据新课程理念,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学习,而是一种体验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⒈用单一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措施一般用在一个新知识点结束后。如学了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根据银行利率,算出自己的零用钱存一年后是多少钱。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感受到运用数学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⒉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措施一般用在一个单元和一个学期后。如利用500元钱组织一次“六一”冷餐会。在活动中学生要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如统计同学们最喜欢吃的东西;在计算购买各类食品和班级装饰品的时候,需考虑价钱和数量……在应用数学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收集整理数据、选择运用信息等能力,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实验小学。此学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在线》理事单位)
编辑/于 洪
一、创设情境,提供诱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活动一般是由学习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是达到学习目标的动因和力量。动机总是和需要直接关联,学生在入学前已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因此,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于教师如何有效地创设情境,使学生那些潜在的需要变为实实在在的需求,从而学好数学。
⒈创设恰当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的意图
《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兴趣的培养不是空的,要使学生真正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魅力,就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当数学不再是板着面孔面对学生,而是与他们的生活更近,学生就会对它产生兴趣。如教学乘数时,上课时教师展示商场打折图片,说:“这是我们经常在商场中见到的情况,你们知道八折是什么意思吗?标价130元的遥控汽车,折后价是多少该怎么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成数。”由于从学生身边常见的事物出发,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主动进入了学习状态。
⒉创设问题情境,刺激学生学习的愿望
问题情境是指提出一种具有一定难度、而经过学生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促使学生去主动探究。诱发性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处于呼之欲出、欲言又止的状态,促进学生主动追求问题的答案。如:(1)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问: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量几次?求正方形的周长呢?为什么?然后得出结论——求图形的周长只要知道图形的部分与周长的关系,量出这个部分的长度就可以了。(2)教师出示圆,并提问:圆的周长和圆的哪部分有关系呢?在学生的迷惑中,教师通过让学生用圆规画圆、剪圆等方法猜测,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3)提问:怎样验证?让学生根据大家提出的方案分组验证。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刺激学生不断探究,最终使问题成功解决,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⒊创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推动人们去探究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创设悬念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学习“平年、闰年”这部分知识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收集的各年年历,提出随便学生说哪一年,老师都知道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学生不信,试了几次后,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纷纷让教师说出原因,教师因势引导:只要掌握平年、闰年的规律,每个人都可以变成神算子。在学生的期待中,展开了新课。
二、尝试探究,合作交流,建构解决问题的模型
根据皮亚杰《发展认识论》的观点,小学生数学知识形成的内部机制是在学生与教材的相互作用下,通过主体的活动逐步构建的过程。这种构建是凭借主体的认知结构去同化、改造外来的刺激,由不平衡到平衡,又由新的不平衡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逐步完成。
⒈用尝试的方法解决问题
桑代克提出,学习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的逐渐减少,正确反应逐渐增加,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比如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让学生猜测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学生根据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不假思索地提出“看个位”。教师让学生举例验证,否定了这一猜测。接着学生通过不断尝试验证,最终找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印象深刻。
⒉运用迁移规律,抓住新知识的连接点,筑起“认知桥梁”
迁移是指已学得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技能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方面。新旧知识、技能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因素,就会产生相互迁移的作用,这一相同或相似的因素就是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如学生掌握了用加法算减法的方法后,在学除法的计算方法时,根据乘除法之间和加减法之间都存在互逆关系这一连接点,推测算除法也可以用乘法口诀。
⒊运用比较方法,剖析新知识的分化点,增强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
数学是充满联系的整体,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不断将新知识与旧知进行对比和整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有利于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⒋猜测、验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的猜测往往是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或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合理的猜测是培养学生的数感、形成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可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学习圆的周长时,猜测圆的周长与圆的哪个部分有关系;学计量单位时,猜测苹果、梨的重量,人、树、建筑物的高度,帮助概念的形成等。
三、解释应用,体验成功
根据新课程理念,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学习,而是一种体验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⒈用单一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措施一般用在一个新知识点结束后。如学了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根据银行利率,算出自己的零用钱存一年后是多少钱。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感受到运用数学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⒉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措施一般用在一个单元和一个学期后。如利用500元钱组织一次“六一”冷餐会。在活动中学生要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如统计同学们最喜欢吃的东西;在计算购买各类食品和班级装饰品的时候,需考虑价钱和数量……在应用数学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收集整理数据、选择运用信息等能力,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实验小学。此学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在线》理事单位)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