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内翻足要早治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q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收到几封关于马蹄内翻足的来信,看来有必要说说这种病了。
  来信之一:女儿出生时已被诊断为“双足马蹄内翻足”,有人说小孩刚出生都有点“内翻”,过几个月就好了;有人说长大了可以手术,孩子太小怎么手术啊!更有人说没啥治疗方法。弄得我不知所措。
  来信之二:我儿子3岁多了,他1岁半时还站不太稳,走路很晚。他的双脚与别的孩子有点不一样。2岁多会走路后,变得摇摇晃晃的,很不像样子,而且总摔跤。当时有人说缺钙的孩子好摔跤,我们就给孩子买钙片吃,也没见好,摔得越来越多,双膝盖的血痂从未断过。到县医院去看病,醫生说是“马蹄内翻足”,需手术治疗,别无他法。难道真的就没别的法子了吗?
  这两封信中所谈的都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患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先天足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生率约为1/1000,男婴发病高于女婴,多为双侧。
  目前病因并不十分清楚,有这样几种说法:①遗传因素;②子宫小,羊水少,胎儿宫内受压;③胚胎发育停滞;④胎儿肌肉发育不良,肌力失衡。
  主要临床表现:在患儿出生后即可发现足下垂、前足内收、内翻。病变可轻可重。如不治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因站立、行走不断加重足外侧的承重力,会造成足骨变形,足背外侧形成胼胝。由于足背着地,足内转使趾指向后方,越行走越使畸形加重,外侧腓骨肌拉长无力,足底筋膜挛缩,足内侧韧带、关节束纤维化,还会使多块足骨变形,孩子极易摔跤。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并不是没有非手术治疗的机会。只是由于人们对这种畸形的认识不足,不能早期发现,或者是虽已发现,却不知如何早期治疗,而失去了非手术治疗的大好时机。其实,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在新生儿期就应开始用“手法按摩与胶布固定”方法治疗。用一手掌固定足跟,另一手握牢前足向外展,每次保持20~30秒钟,每天要做200~300次。有些医生在手法按摩后用胶布固定足部使之处于外翻位置,并让患儿夜间保持这种位置。
  另一种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是“石膏矫形法”。6个月以上患儿可用石膏矫形,每半个月左右换1次石膏。
  如果孩子能有幸在上述两种非手术治疗中得到痊愈,则不需要手术治疗了。手术矫形应由病情来决定手术方式。第二封来信中的孩子虽然只有3岁多,也应尽快手术治疗。因为孩子已开始走路,并不断摔跤,足部部分骨骼、肌肉、韧带也在不断发生病理性变形,越拖下去手术就越难做。
  是不是刚出生的孩子脚都有点儿“内翻”呢?是的,但这种内翻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有着本质的区别,只要检查一下就能区分开来。正常的新生儿足的内侧肌肉一点儿也不紧张,足向背屈时能触及小腿前侧,有点儿内翻的足很容易外展。虽然这么说,但非医务人员还是没有足够把握分清哪个是有点儿“足内翻”,哪个是“马蹄内翻足”。因此,只要觉得新生儿的足有点儿“不对劲儿”,就应及时请医生检查一下,不要等出了满月再说。假如是“马蹄内翻足”,就必须从新生儿期开始治疗,以免贻误了孩子。■
其他文献
怀孕时我没吃任何营养品    也许是工作单位在偏僻的小镇,也许是我的接触面太窄,也许是离父母太远,也许是我太粗心……总而言之,我在对育儿一窍不通的情况下怀孕了。  母亲、丈夫、婆婆在高兴的同时都劝阻我加强营养,说:“你的个子又瘦又小,胎儿太胖会难产。咱这儿离县城又远……”我也觉得这话有道理。本来我的胃口就不好,对一切好吃的东西都不感兴趣,于是,在整个怀孕期间不仅没有吃过任何营养品,连日常的饮食也是
期刊
记得有一年学校搞“六一”联欢,有个表演独唱的小男孩在后台候场,这时,他妈妈跑上来,一边帮他整理衣服一边问:“紧张吗?”  “还好。”孩子小声说。  “千万别紧张。”妈妈的声音有些急促,“底下那么多人,你就当没看见,该唱什么就唱什么,我在下面给你照相。我还看见电视台也来人了。”  那男孩探头往下看了看。  妈妈接着说:“注意出台时别忘了敬队礼,最重要的是表情,还有要听清伴奏……”  随着那位妈妈仔细
期刊
孩子刚出生时,你需要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每一次哭声,满足他的每一个需要。这使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力越来越高,也培养了父母对孩子悉心关注的习惯。然而,孩子要长大了,要入幼儿园了,怎样才能让孩子容易适应新环境呢?这时,你要逐渐地收回你的关注。  在不少家庭,上幼儿园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件心事。孩子往往大哭不止:“哇——我听话!我不去幼儿园!”有些孩子想尽办法跟父母磨,甚至拒绝吃饭。每天早上,家长为了送孩子上
期刊
舅舅今年已经35岁了,3年前别人给他介绍了小张阿姨,当时舅舅还比较满意,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就要结婚了,甚至新房都布置好了。但是事情发生了变化,婚事停办了,我觉得非常突然,就想找舅舅谈一谈。  有一天中午,只有我和舅舅在一起的时候,我问:“舅舅,你怎么不结婚了呢?”这句话一下就把舅舅问住了,他沉默了好久,才说:“大人的事小孩别管!”听了这话,我忍不住乱猜起来:舅舅真不结婚啦?还是和小张阿姨闹矛盾
期刊
婴儿时期,宝宝是用“吸吮”这种独特的方式来满足其食欲的。  可以说吸吮是人类个体最初的进食方式。所以,婴幼儿时期做父母的必须创造条件,尽量给宝宝以充分的满足,吃奶时要让小宝宝吸吮够。如有特殊情况须改用人工喂养,吸吮要求不能满足时,孩子就可能转而开始“吃”手指。所以人工喂养的孩子,应创造近似母乳喂养的条件,如奶嘴应扎成多孔(近似母亲乳头),孔径宜小不宜大,使小宝宝用吸吮母乳的方法吃奶瓶中的奶,不能灌
期刊
1965年10月,我出生在冀东的一个闭塞荒凉的小山村。我的父亲是个赌徒,家里凡可以当做赌注的东西早晚都会被他拿去输掉。我的母亲是个文盲,除了拼命劳作以维持一贫如洗的生活以外,无法再给我什么帮助。在高考这条竞争白热化的道路上,我顶住了所有的艰难与挫折到达了终点。大学毕业后,我来到省城开始独立谋生。  1992年10月,当我的儿子露露降生在我们这个都市平民家庭时,我已是一个工程师。  露露在3岁的时候
期刊
如何应付孩子提出的问题    学前期的孩子对每一件事情都要问“为什么”:为什么有空气?为什么奶牛有腿?为什么邻居阿姨长得这么胖?这些问题蕴涵着孩子的好奇心和智慧的萌芽,要认真地对待它们。有时答案很简单,孩子得到答案会感到快乐。例如,奶牛有腿才不会趴在地上。如果孩子想知道更多的东西,你不妨拿些问题来反问他们:  ——雨从哪里来?  ——你看到它从哪里来?  ——天上,但雨怎么会到天上?  ——它变成
期刊
“童言无忌”,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老话,然而,在真实的生活中,成年人就没有这么潇洒了。像文中的女儿那样天真活泼、嘴快话多的孩子照理是十分可爱的,为什么家长却有更多的担心?我也曾听过这么一个故事:家长在厕所大便时,有电话来,小女儿接电话,大声对对方说:“我爸爸在拉屎!”事后,父亲嘱咐女儿:以后爸爸上厕所时,有电话来,你就说我在洗澡。小女儿反驳道:“你这不是在教我撒谎吗?”爸爸没法接话了,只好尴尬地笑笑了
期刊
《父母必读》有关专家:  我的小儿今年3岁半,长的很可爱,记忆力非常好,会用一些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给他买了好多类似《婴儿画报》的故事书,每天给他讲,他也爱听。虽然不能复述故事内容,但对我们问他的问题,他能够比较准确地说出来,就是有一些字,如三、四、上、小等以“z、c、s、sh、x”字母开头的字说不清楚,去医院看过舌系带,医生说正常。  有人说多和他说说话。其实从他出生那天起,不管是换尿布、
期刊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4岁的楚楚,一家三口去逛百货商场。开始,楚楚还挺高兴的,可过了没多久,他就不耐烦了,不停地发脾气。爸爸妈妈忙着选购商品,也没有怎么管他,最后他干脆大哭起来:“一点儿都不好玩儿,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最后,爸爸妈妈东西没买成不说,还被楚楚闹得心烦意乱。  不带楚楚去商场吧,没人看他;带他去吧,自己又不能专心购物。不知道您是怎样解决这些矛盾的?    分头行动    我女儿才1岁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