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是说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具有欢快的情绪,他们才能精神抖擞,思维活跃,进而产生进取精神。歌德有言:“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可见,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该如何把课上得趣味盎然,使学生悦其耳,动其心,进而使他们产生持续不断的求知欲望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过以下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动作激趣
《故乡》中,作者对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有这样精彩的描写:“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围裙,张着两脚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根据这段文字描写,请学生上台模仿杨二嫂的圆规姿势,将“回转身”、“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手套塞在裤腰里”等一系列动作演示出来。学生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对杨二嫂的形象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如《背影》中作者描写父亲买橘子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时,这样写道:“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课堂上,可请学生借助讲台、窗台等,模仿父亲这些动作,仅两脚往上缩的动作就引来学生大笑,在笑声中,他们了解了父亲当时爬上月台的艰难,从而体会到父亲的爱子之情。
二、语言激趣
“幽默大师”林语堂在他的《论幽默》中开篇就提到:“幽默本是人生之一部分,所以一国的文化,到了相当程度,必有幽默的文学出现。人之智慧已启,对付各种问题之外,尚有余力,从容出之,遂有幽默--或者一旦聪明起来,对人之智慧本身发生疑惑,处处发现人类的愚笨、矛盾、偏执、自大,幽默也就跟着出现。”可见幽默不仅能引发兴趣,更能开启智慧。语言的风趣机智,能让课堂活泼和谐,能引导课堂讨论,让学生的思想碰撞、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课堂的情趣取决于教师的情趣。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热爱生活、爱好广泛、激情澎湃、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的人,他的课堂可以让生活和学习散发出快乐的光芒。语文本就是最贴近的生活的学科,加以这种幽默精神,便能让这个学科散发出生活的魅力。
三、神情激趣
课堂上,教师的神情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用丰富的神情引发学生的兴趣, 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核舟记》中,作者对两个舟子在泛舟里悠闲自得的神情描写得非常生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模仿给学生看,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更让他们在笑声中进一步了解了王叔远雕刻技艺的高超。再如,在讲《驿路梨花》的开头“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时,教师即显示出惊奇感叹的神情,引学生惊叹,助学生对这一段形象性文字的进一步理解。
四、板书激趣
板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通过形象的板书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学生写“壑”字,很容易把里面的一短横漏写,教师在板书这个字时,有意把这一横拉长,学生看了发出会心的微笑,以后就很少有人写错这个字了。再如,分析《范进中举》中胡屠夫的形象时,把文中对胡屠夫进行讽刺描写的词语、短句集中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了这一系列词语、短句,再联想胡屠夫的形象,自然对胡屠夫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更透彻、更深刻。
五、游戏激趣
寓教于乐,乐中求知。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先决条件。在愉快、轻松、活泼的教学气氛中,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强,学得也更自如。用大葱、馍馍、芹菜做夸张的教学道具,扮演角色游戏,指定学生扮演文中所描述的角色,通过观察“角色”的形象,理解和体会所学内容。以学生的名字替换教材中人物的名字或设计悬念引发学生好奇心,时尚有趣、学生热衷的课件内容……这些游戏活动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游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兴奋剂” “催化剂” 和“调节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当充分认识并努力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教学境界。(作者单位:江西省全南县第二中学)
一、动作激趣
《故乡》中,作者对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有这样精彩的描写:“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围裙,张着两脚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根据这段文字描写,请学生上台模仿杨二嫂的圆规姿势,将“回转身”、“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手套塞在裤腰里”等一系列动作演示出来。学生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对杨二嫂的形象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如《背影》中作者描写父亲买橘子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时,这样写道:“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课堂上,可请学生借助讲台、窗台等,模仿父亲这些动作,仅两脚往上缩的动作就引来学生大笑,在笑声中,他们了解了父亲当时爬上月台的艰难,从而体会到父亲的爱子之情。
二、语言激趣
“幽默大师”林语堂在他的《论幽默》中开篇就提到:“幽默本是人生之一部分,所以一国的文化,到了相当程度,必有幽默的文学出现。人之智慧已启,对付各种问题之外,尚有余力,从容出之,遂有幽默--或者一旦聪明起来,对人之智慧本身发生疑惑,处处发现人类的愚笨、矛盾、偏执、自大,幽默也就跟着出现。”可见幽默不仅能引发兴趣,更能开启智慧。语言的风趣机智,能让课堂活泼和谐,能引导课堂讨论,让学生的思想碰撞、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课堂的情趣取决于教师的情趣。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热爱生活、爱好广泛、激情澎湃、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的人,他的课堂可以让生活和学习散发出快乐的光芒。语文本就是最贴近的生活的学科,加以这种幽默精神,便能让这个学科散发出生活的魅力。
三、神情激趣
课堂上,教师的神情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用丰富的神情引发学生的兴趣, 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核舟记》中,作者对两个舟子在泛舟里悠闲自得的神情描写得非常生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模仿给学生看,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更让他们在笑声中进一步了解了王叔远雕刻技艺的高超。再如,在讲《驿路梨花》的开头“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时,教师即显示出惊奇感叹的神情,引学生惊叹,助学生对这一段形象性文字的进一步理解。
四、板书激趣
板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通过形象的板书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学生写“壑”字,很容易把里面的一短横漏写,教师在板书这个字时,有意把这一横拉长,学生看了发出会心的微笑,以后就很少有人写错这个字了。再如,分析《范进中举》中胡屠夫的形象时,把文中对胡屠夫进行讽刺描写的词语、短句集中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了这一系列词语、短句,再联想胡屠夫的形象,自然对胡屠夫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更透彻、更深刻。
五、游戏激趣
寓教于乐,乐中求知。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先决条件。在愉快、轻松、活泼的教学气氛中,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强,学得也更自如。用大葱、馍馍、芹菜做夸张的教学道具,扮演角色游戏,指定学生扮演文中所描述的角色,通过观察“角色”的形象,理解和体会所学内容。以学生的名字替换教材中人物的名字或设计悬念引发学生好奇心,时尚有趣、学生热衷的课件内容……这些游戏活动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游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兴奋剂” “催化剂” 和“调节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当充分认识并努力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教学境界。(作者单位:江西省全南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