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国学教育”应从娃娃抓起,而《弟子规》作为影响最为广泛的国学经典读物,其中所蕴含古人的圣贤思想、智慧光芒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当今社会仍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是是非、善恶、美丑标准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幼儿园开展《弟子规》教学对幼儿的发展的价值是其他教育内容无法替代的,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以孝悌之规对待长辈
当今社会受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及家庭教育方式的影響,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家庭成员的“娇惯、溺爱无度”、兄弟姐妹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幼儿孝悌观念的缺失。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没有“尊亲”“谏亲”“慰亲”的意识,同时也缺乏“养亲”“侍亲”的诉求。而《弟子规》中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孝道”的行为准则,如“入则孝,出则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出必告”“返必面”等行为要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孝老敬亲的行为典范。
为此,本园积极开展《弟子规》情景剧表演,让幼儿在表演过程中体验表演活动的乐趣,同时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地体验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他们的日常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会主动帮助父母倒杯水、揉揉肩;帮助家长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擦桌子、饭前准备碗筷;不随便拿要别人的东西等,从中体会到“入则孝”的内涵。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分享给同伴、好吃的东西将好的、大的留给长辈,小的留给自己等,将“出则悌”中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的思想内化于日常行动。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弟子规》教学是时代的呼唤,时代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是家庭现实的需要,家庭现实需要传统家庭伦理的回归;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大背景下教育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清楚我们是在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以仁爱之心、诚信之行待人做事
在当下人们仁爱、诚信的缺失正在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些家长急功近利、利欲熏心、唯权力是瞻的风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很多孩子相互攀比,很多家长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利用自己的权利或通过其他途径帮助孩子弄虚作假,在这种虚荣心理的驱使下孩子们关注的是如何获得自己的利益,而置诚信这一美德于不顾,形成了唯利益至上的行为准则。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幼儿园开展了《弟子规》幼儿情景剧表演,通过表演教师自编的情景剧,幼儿通过游戏学会了承担责任,对同伴很谦让,能有礼貌的与人进行交往,学会了助人为乐,比如帮同伴倒水,搬凳子;知道了要讲信用,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当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时会用商量的口吻进行协商与交流;知道关心、爱护同伴,有高兴或有趣的事情能够和同伴进行分享;能够主动承担班里的任务,当遇到困难时不轻言放弃;知道尊重幼儿园里为幼儿服务的后勤工作人员,并且能够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等。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孩子们体验到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学会了以仁爱之心、诚信之行与人交往,学会并懂得了日常行为规范,能将这些行为准则内化于日常行为之中。
《弟子规》中对诚信的阐述是:“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的为人处世的原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的过程。幼儿在与成人或同伴交往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弟子规》教学能使孩子们以仁爱之心待人形成互敬互爱的人际氛围,以诚信之行做事形成“泛爱众”的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
以立德为本开展教学
新时期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弟子规》以孝、悌、仁、爱、信作为核心思想,提出教育要优先培养人的德行,而后才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原则。《弟子规》的教育定位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完全相符的。而幼儿教育是全面的、启蒙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园教师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义务和责任。幼儿园教师要树立“以幼儿健康成长为本”的理念,通过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多种教学方式践行国学经典,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使幼儿在不断的操作与探究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非、善恶的行为标准以及良好的文明素养。
《弟子规》作为中国传统经典读物,在幼儿园开《弟子规》教学其价值更多的是在引导幼儿学习和品味《弟子规》,将“孝、悌、仁、爱、信”的思想根植于幼儿的心中,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能逐渐内化为孩子良好的行为和情操,为幼儿未来健康生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奠定坚实基础,这也是《弟子规》独有的魅力所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中心幼儿园)
以孝悌之规对待长辈
当今社会受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及家庭教育方式的影響,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家庭成员的“娇惯、溺爱无度”、兄弟姐妹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幼儿孝悌观念的缺失。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没有“尊亲”“谏亲”“慰亲”的意识,同时也缺乏“养亲”“侍亲”的诉求。而《弟子规》中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孝道”的行为准则,如“入则孝,出则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出必告”“返必面”等行为要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孝老敬亲的行为典范。
为此,本园积极开展《弟子规》情景剧表演,让幼儿在表演过程中体验表演活动的乐趣,同时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地体验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他们的日常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会主动帮助父母倒杯水、揉揉肩;帮助家长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擦桌子、饭前准备碗筷;不随便拿要别人的东西等,从中体会到“入则孝”的内涵。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分享给同伴、好吃的东西将好的、大的留给长辈,小的留给自己等,将“出则悌”中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的思想内化于日常行动。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弟子规》教学是时代的呼唤,时代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是家庭现实的需要,家庭现实需要传统家庭伦理的回归;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大背景下教育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清楚我们是在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以仁爱之心、诚信之行待人做事
在当下人们仁爱、诚信的缺失正在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些家长急功近利、利欲熏心、唯权力是瞻的风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很多孩子相互攀比,很多家长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利用自己的权利或通过其他途径帮助孩子弄虚作假,在这种虚荣心理的驱使下孩子们关注的是如何获得自己的利益,而置诚信这一美德于不顾,形成了唯利益至上的行为准则。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幼儿园开展了《弟子规》幼儿情景剧表演,通过表演教师自编的情景剧,幼儿通过游戏学会了承担责任,对同伴很谦让,能有礼貌的与人进行交往,学会了助人为乐,比如帮同伴倒水,搬凳子;知道了要讲信用,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当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时会用商量的口吻进行协商与交流;知道关心、爱护同伴,有高兴或有趣的事情能够和同伴进行分享;能够主动承担班里的任务,当遇到困难时不轻言放弃;知道尊重幼儿园里为幼儿服务的后勤工作人员,并且能够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等。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孩子们体验到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学会了以仁爱之心、诚信之行与人交往,学会并懂得了日常行为规范,能将这些行为准则内化于日常行为之中。
《弟子规》中对诚信的阐述是:“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的为人处世的原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的过程。幼儿在与成人或同伴交往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弟子规》教学能使孩子们以仁爱之心待人形成互敬互爱的人际氛围,以诚信之行做事形成“泛爱众”的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
以立德为本开展教学
新时期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弟子规》以孝、悌、仁、爱、信作为核心思想,提出教育要优先培养人的德行,而后才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原则。《弟子规》的教育定位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完全相符的。而幼儿教育是全面的、启蒙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园教师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义务和责任。幼儿园教师要树立“以幼儿健康成长为本”的理念,通过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多种教学方式践行国学经典,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使幼儿在不断的操作与探究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非、善恶的行为标准以及良好的文明素养。
《弟子规》作为中国传统经典读物,在幼儿园开《弟子规》教学其价值更多的是在引导幼儿学习和品味《弟子规》,将“孝、悌、仁、爱、信”的思想根植于幼儿的心中,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能逐渐内化为孩子良好的行为和情操,为幼儿未来健康生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奠定坚实基础,这也是《弟子规》独有的魅力所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