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自病症儿童将自我封闭在一定的空间中,在教育中要试图走进儿童的内心,智障儿童存在先天的智力障碍,因此在认知的对比上还是有很大差异化的,特教学校在教育上应契合特殊儿童不同的心理差异,满足特殊儿童的心理诉求,通过对特殊儿童认知能力的思维引导,获得教育的启蒙。
一、特教学校自闭症儿童认知特点分析
1.感、知觉方面
自闭症儿童存在感知能力层面的迟钝情况,部分自闭症儿童关闭了自己的“心房”,因此不容易适应光线,比较习惯生活在光线较为暗的区域环境下,当光线较为充足,阳光照射在身上,他们心理上就会出现排斥情绪,同时很容易受到惊吓;在较为微小的声音下也容易一惊一乍,心理上出现不安感,感知能力过于敏感;部分儿童对于疼痛感反应迟钝,或者不愿意与他人说明的情况下自我隐忍,在紧张状态下还有可能出现自我伤害,自闭症儿童的感触能力均与常人有所差异。
2.记忆方面
部分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在某些认知方面存在“天才能力”,他们对于机械化的重复性记忆有着得天独厚的能力,记忆水平常令人惊叹。但在近期与往期的有关问题回忆上会暂时性出现困难,例如,特教学校在教学上,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就应采取不断重复的形式,利用较为机械化、呆板化的模式展开教育。夯实记忆基础应后引导自闭症儿童尝试理解,他们通常可以准确地重复出教师提供的资料;另外,可在复杂的问题上提供视觉资料。但同时自闭症儿童对于较为复杂的记忆信息或者直观性的视觉、听觉记忆存在屏蔽性,记忆上存在困难。
3.思维方面
教育中更应该了解儿童的思维习惯,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经过实验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在测验中错误率高于正常儿童,而正确率与持续的回答问题能力偏低,他们会短时间地出现冲动想法,难以自我控制与调节,缺乏有序的组织和思考能力,很容易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导致心理上的思索紊乱,教育中应尽可能地支持他们先天喜欢的事物,从自闭症儿童的兴趣点着手,通过他们擅长的,具有天赋的部分,通过知心人的角色拉近距离,获得教育的契机。
二、特教学校智障儿童认知特点分析
1.感、知觉方面
智障儿童在感知能力上参差不齐,他们部分仅仅表现为读写障碍,部分表现为记忆理解障碍,因此在感知上差异性较大,难以统一而论,相较于自闭症儿童,他们的常规化感知稍强,但容易受到自卑心理等影响,在感知后依然缺乏沟通意识,很难让教师揣摩到他们的心思。尤其是在感知意识上,通过视觉、听觉敏锐地触及某种敏感的话题,会导致他们由于自信心的缺乏而出现自我状态,这一点与自闭症儿童有相似之处,两者差异主要在于客观的感知不足和主观的感知不耐。针对智障儿童,应以自信心的培养为主,让他们具备主人翁意识,能够自我的处理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形成责任感,教育会更加顺利。
2.记忆方面
相较于自闭症儿童在记忆上的呆板机械化,智障儿童更加注重理解性的记忆,课堂上教师教授给智障儿童怎样与他人沟通,怎样与社会上不同的人问询事情,比如问路、去买东西等。智障儿童课堂上通常表现较为活跃,不同于自闭症儿童教学中的单一枯燥,反而显现出一定的趣味性。但自闭症儿童能够在枯燥的氛围下牢固记忆并将信息重复出来,相比较之下智障儿童记忆就不够扎实,他們在记忆认知上存在自我感,别人指出错误他们有时候也难以接受,因此教师在培养他们记忆认知能力的同时,应导入情境实践模式,利用现场的表达模拟强化记忆点。如在生字的教学中,在教室的墙壁、黑板上等学生能看到的位置贴上字卡,在平常的课前五分钟、课下休息等时间都会让学生进行温习巩固。久而久之他们的记忆能力就有很大的提高。对于自闭症儿童就需要在课堂上利用口头描述的形式去重复,口口相传比图片式记忆教育更加有效。
3.思维方面
智障儿童部分的思维模式与精神病患者有雷同点,思想决定行动,从行动意识上看,他们难以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中,反观自闭症儿童的思维认知就较为固化,更容易引导教育,但这一缺点同时也显现出智障儿童思维跳跃、思维认知较为灵活的特点。无论是针对自闭症儿童还是针对智障儿童,都适合采取逐个突破的形式,结合他们的个性化特征,寻找他们思维变化上的规律,来满足不同儿童心理上的诉求,填补他们内心缺失的安全感。智障儿童更加需要关爱和关注,自闭症儿童相对需要从一个兴趣思路着手获得共鸣。两者均需要在思维的引导过程中,特教教师通过耐心的心理疏导,在获得学生的认可基础上,导入有关的教育资料,减少儿童的应激反应。
三、结语
综上所述,特教学校在认知教育上,可结合自闭症儿童与智障儿童的认知差异性,了解他们在感官、记忆、思维上的认知不同,以此展开教育思考,把握不同儿童的认知习惯和特征,使得教育直达“病灶”,提高教育质量。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安达市特殊教育学校)
一、特教学校自闭症儿童认知特点分析
1.感、知觉方面
自闭症儿童存在感知能力层面的迟钝情况,部分自闭症儿童关闭了自己的“心房”,因此不容易适应光线,比较习惯生活在光线较为暗的区域环境下,当光线较为充足,阳光照射在身上,他们心理上就会出现排斥情绪,同时很容易受到惊吓;在较为微小的声音下也容易一惊一乍,心理上出现不安感,感知能力过于敏感;部分儿童对于疼痛感反应迟钝,或者不愿意与他人说明的情况下自我隐忍,在紧张状态下还有可能出现自我伤害,自闭症儿童的感触能力均与常人有所差异。
2.记忆方面
部分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在某些认知方面存在“天才能力”,他们对于机械化的重复性记忆有着得天独厚的能力,记忆水平常令人惊叹。但在近期与往期的有关问题回忆上会暂时性出现困难,例如,特教学校在教学上,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就应采取不断重复的形式,利用较为机械化、呆板化的模式展开教育。夯实记忆基础应后引导自闭症儿童尝试理解,他们通常可以准确地重复出教师提供的资料;另外,可在复杂的问题上提供视觉资料。但同时自闭症儿童对于较为复杂的记忆信息或者直观性的视觉、听觉记忆存在屏蔽性,记忆上存在困难。
3.思维方面
教育中更应该了解儿童的思维习惯,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经过实验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在测验中错误率高于正常儿童,而正确率与持续的回答问题能力偏低,他们会短时间地出现冲动想法,难以自我控制与调节,缺乏有序的组织和思考能力,很容易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导致心理上的思索紊乱,教育中应尽可能地支持他们先天喜欢的事物,从自闭症儿童的兴趣点着手,通过他们擅长的,具有天赋的部分,通过知心人的角色拉近距离,获得教育的契机。
二、特教学校智障儿童认知特点分析
1.感、知觉方面
智障儿童在感知能力上参差不齐,他们部分仅仅表现为读写障碍,部分表现为记忆理解障碍,因此在感知上差异性较大,难以统一而论,相较于自闭症儿童,他们的常规化感知稍强,但容易受到自卑心理等影响,在感知后依然缺乏沟通意识,很难让教师揣摩到他们的心思。尤其是在感知意识上,通过视觉、听觉敏锐地触及某种敏感的话题,会导致他们由于自信心的缺乏而出现自我状态,这一点与自闭症儿童有相似之处,两者差异主要在于客观的感知不足和主观的感知不耐。针对智障儿童,应以自信心的培养为主,让他们具备主人翁意识,能够自我的处理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形成责任感,教育会更加顺利。
2.记忆方面
相较于自闭症儿童在记忆上的呆板机械化,智障儿童更加注重理解性的记忆,课堂上教师教授给智障儿童怎样与他人沟通,怎样与社会上不同的人问询事情,比如问路、去买东西等。智障儿童课堂上通常表现较为活跃,不同于自闭症儿童教学中的单一枯燥,反而显现出一定的趣味性。但自闭症儿童能够在枯燥的氛围下牢固记忆并将信息重复出来,相比较之下智障儿童记忆就不够扎实,他們在记忆认知上存在自我感,别人指出错误他们有时候也难以接受,因此教师在培养他们记忆认知能力的同时,应导入情境实践模式,利用现场的表达模拟强化记忆点。如在生字的教学中,在教室的墙壁、黑板上等学生能看到的位置贴上字卡,在平常的课前五分钟、课下休息等时间都会让学生进行温习巩固。久而久之他们的记忆能力就有很大的提高。对于自闭症儿童就需要在课堂上利用口头描述的形式去重复,口口相传比图片式记忆教育更加有效。
3.思维方面
智障儿童部分的思维模式与精神病患者有雷同点,思想决定行动,从行动意识上看,他们难以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中,反观自闭症儿童的思维认知就较为固化,更容易引导教育,但这一缺点同时也显现出智障儿童思维跳跃、思维认知较为灵活的特点。无论是针对自闭症儿童还是针对智障儿童,都适合采取逐个突破的形式,结合他们的个性化特征,寻找他们思维变化上的规律,来满足不同儿童心理上的诉求,填补他们内心缺失的安全感。智障儿童更加需要关爱和关注,自闭症儿童相对需要从一个兴趣思路着手获得共鸣。两者均需要在思维的引导过程中,特教教师通过耐心的心理疏导,在获得学生的认可基础上,导入有关的教育资料,减少儿童的应激反应。
三、结语
综上所述,特教学校在认知教育上,可结合自闭症儿童与智障儿童的认知差异性,了解他们在感官、记忆、思维上的认知不同,以此展开教育思考,把握不同儿童的认知习惯和特征,使得教育直达“病灶”,提高教育质量。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安达市特殊教育学校)